分享

9.如果不用心去体悟,那么所读到的都是糟粕

 传统文化网站 2012-06-15

【原文】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

曰:“圣人在乎?”

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4存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译文】齐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砍削制造车轮,他放下椎凿等工具走上堂来,问齐桓公道:“请问,主公所读书,是何人之言?”桓公说:“是圣人之言。”

又问:“圣人还在世吗?”

桓公说:“已经死去了。”轮扁说:“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弃下的糟粕罢了!”

桓公说:“我读书,制轮匠人怎么可以议论!能说出道理还可,说不出就处死。”

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事观察出这番道理的。砍削车轮,动作徐缓就会使车轮松动而不牢固,动作急剧就会使车轮部件滞涩而安装不进,动作不快不慢,就能使手上做的与心里想的相应,这种得心应手的感受,口无法说出来,有技艺存在其中。我不能把它讲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接受过去,所以我已七十岁还在斫轮。古代人和他们不可言传的东西都死去了,然而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说明】本节紧接上节,还是讨论读书问题。如果不懂得用“心”去“悟”,就是读再多的书也是没有用的。我在译解先秦诸子的这些书籍时,也深有体会,有些东西根本没有办法说出来,写下来,更不要说让读者读出来。怎么办呢?只好靠读者自己去悟,如果愿意“不耻下问”,我倒还可以不厌其烦。

本篇《天道》,庄子着重于论述天的道路和规律,天,是按自己的道路和规律而旋运不息的,它空虚安静无私而又无所作为,然而它却促使了万物的生长存活。而我们人类,不仅懒惰,而且喜欢私有,喜欢充实,喜欢喧闹,还喜欢胡作非为。庄子所谓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按照自己的社会角色的职责去做。然后庄子借用尧舜的故事举例,说明古人是非常崇尚天地的,能象天地那样虚静无为。然后又借用老子和孔子的故事,说明与其高举仁义,不如效法天的道路和规律,倡导人们认清道路和规律,人们如果能够认清楚自己的人生道路,也就能明白仁义对于自己和他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然后庄子转到修身问题上,说明人也应该效法天地的道路和规律,不去有意作为于什么,而应安静而随时势应对。第七节,庄子回到主题,要认清楚万事万物的真实道路,然后庄子强调,光读书是没有用的,要用心去体悟,才能真正了解天地、万事万物的道路和规律,最后庄子以齐桓公读书的例子说明,并借轮扁之口说出,书上、文章里的语言有许多言外之意,如果不用心去体悟,那么所读到的书都是糟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