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宋无人“中三元”

 青春藤 2012-06-15

唐宋无人“中三元”

---易被误解的文学常识(19)

 

   科举虽然始于隋朝,唐宋时期进一步发展,但是我们所说的“连中三元”不可能发生在唐宋,只能出现在明清。明朝时期,由国家举行的正式科考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且在正式科考以前,还有资格考试。考生先要取得“入学”的资格,即成为生员才能参加后面的考试。具备资格之后,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参加科举了。

 
   乡试是正式科考的第一关。按规定每三年一科。遇皇帝心情舒畅或有重大喜庆之事也会下诏加开,此为“恩科”。乡试于八月在京城及各省省城的贡院内举行,故称“秋闱”。各省乡试取录的名额不一,按各地文风、人口而定。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头名举人称“解元”。中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举人可于次年三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会试也称“春闱”。会试发的榜称为“杏榜”,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贡士称“会元”。具备贡士资格者可以参加同年四月的殿试。殿试由皇帝主持和出题,亦由皇帝钦定前十名的次序。殿试只考一题,考的是对策。录取名单称为“甲榜”,又称“金榜”;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多人,赐“进士出身”。三甲则赐“同进士出身”。二甲和三甲的第一名称“传胪”。
 
    因为明朝之前的科举没有这么严格的程序,也没有所谓的乡试、会试和殿试,所以在明朝之前不可能出现“连中三元”的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