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版画院

 苏迷 2012-06-21
 苏州版画院于1987年成立,现为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下设部门,隶属于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性质为事业单位。地处苏州市桃花坞大街廖家巷新光里6号唐寅祠内,兼管苏州桃花坞年画博物馆,位于苏州市校场桥路8号朴园内。
       苏州版画院以水印木刻为主, 在国内是水印版画的重要创作单位,具有较高知名度。早在六十年代初,版画创作者注重体验生活,表现生活,并吸收了桃花坞木刻传统年画的艺术技巧,以表现江南水乡风光、古老城市建筑及江南水乡人物为主,画风朴实,色彩强烈,形式单纯,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从六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初,版画创作除了丰富的题材外,每位创作者的个性语言突出,水韵木味的特殊趣味强烈;八、九十年代,“姑苏之秋”作为一个文化品牌在版画界具有一定的影响,苏州版画也由此到达了一个辉煌期,一度姑苏版画成了江苏水印版画的代名词。九十年代至今,创作者更多地关注作品本身的学术含量,深度挖掘版画本体语言,作品极具实验性,不断开拓出新的表现意境及审美情趣。
       苏州桃花坞年画博物馆于2006年1月6日在朴园挂牌成立,同年桃花坞木版年画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10月,苏州桃花坞年画博物馆从属于苏州版画院,并均为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下设部门。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始于明,盛于清,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其制作以彩色套版为主,一版一色,兼用着色技艺。主要工序:绘画、刻制、印刷。其技法继承了宋代雕版印刷工艺。形式以门画、中堂、独幅画为主;内容有驱凶避邪、祈福纳祥、风俗时事、戏曲故事等。桃花坞木版年画凝聚着江南地域的民间灵气,与其他地方年画相比较,更具精细、秀雅的艺术特色。她不仅在江南最为流行,而且影响广远泛及邻域。在明末清初,大量传入日本,对十七世纪日本“浮世绘”版画产生了深刻影响,亦流传到德、英、法等国,饮誉国内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