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病多由痰作祟

 老军医专家 2012-06-22

百病多由痰作祟

  
  痰饮,是痰和饮的总称。稠厚者为痰,清稀者为饮,合称痰饮。痰和饮是两种不同的病理产物,又是许多疾病的致病因素,特别是痰引起的病证较为广泛,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痰饮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痰饮为水液停积引起的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狭义痰饮为广义痰饮中一个类型。痰饮症状多种多样,如心悸、眩晕、咳嗽、水肿、呕吐、卒然昏闷、口眼歪斜、骨节疼痛等。涉及现代医学中的慢性支气管炎、心源性水肿、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眩晕、神经衰弱、脑血管意外等多种疾病。
  痰饮的形成,是由人体的津液凝聚变化而成。中医所谓“积水成饮,饮凝成痰”,水液停留可由病邪所致,也可因虚而成。肺气虚,肃降失职,致水液留滞,脾不健运,或过食厚味致饮食水液不能正常运化,水湿流聚于肺,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的说法。肾阳虚衰,不能蒸化水液,水液聚而上泛。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再加寒、热、气、火的原因,影响了津液的正常敷布和运行,使其聚而生湿,变化为痰为饮。《古今医鉴》曾指出:“痰属湿,乃津液所化,因风寒湿热之感,或七情、饮食所伤,以致气逆液浊,变为痰饮。或吐咯上出,或凝滞胸膈,或留聚肠间,或流注经络四肢,随气升降,遍身无处不到。其为病也,为喘为咳,为恶心呕吐,为痞膈壅塞,关格异病,为泄利,为眩晕,为嘈杂,为怔忡惊悸,为癫狂,为寒热,为痛,为胸膈辘辘有声,或脊背一点常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皆痰所致,百病中多有兼痰者。”
  痰饮的诊断,应以下述临床特征为依据:体重骤减,肠间辘辘有声;呕吐清水痰涎,口渴不欲饮水,水入即吐;背部寒冷如掌大,头晕目眩,心悸短气;咳逆倚息不得卧,或胸胁胀满,咳唾引痛;水饮流行归于四肢,当汗不汗,身体疼重;膈满,喘咳,呕吐,发则寒热,腰背痛,目泪出,其人振振身目闰动;舌苔白,脉弦。
  饮为阴邪,故其治疗以“温药和之”为原则,借以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行水道。若饮邪壅盛,其证属实,可根据其停积之部位,分别利用发汗、攻逐、分利等法,至于阳虚而饮邪不盛之微饮,则以健脾温肾为主。痰证分虚实两类。痰之所生由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气化不利,本于正虚;而痰之已成,停于体内,多现实证,故临床上以本虚标实为多见。治痰也应遵照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因此,临诊当细查脉证,以定虚实。若但见其痰,治以攻之,或只虑其虚,治以补之,都不够全面。若痰在膈上,大满大实,也可用吐法,中病即止。另外,痰湿本为阴邪,治痰之药多偏温燥,用之不当,每易耗气伤阴,故痰之寒热,需要辨清。遵循热痰则清之,湿痰则燥之,风痰则散之,郁痰则开之,顽痰则豁之,食痰则消之;在胸膈则吐之,在肠胃则下之;肺虚有痰者,宜保肺以输布津液,脾虚有痰者,宜培脾以化其痰温,肾虚有痰者,宜补肾以引其下行。
  痰之为病,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郁于肝,或动于肾,或蒙蔽心肺清窍,或流窜经络,变生诸症。前人有怪病多痰之说,某些疑难病的形成常与痰密切相关,而从痰进行论治,可获捷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