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识道悟道

 杂货店伙计 2012-06-28

 

 

 

 

识道悟道

 

 

 

 
 

 

 

《道德经》中包含着人生的大智慧,通过反复诵读《道德经》可以从中感悟到深刻的人生启示,下面是我对《道德经》第一章的感悟。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对这十二个字的解释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一般的解释是:“可以说出来的道,不是恒常不变的道;可以叫出来的名,不是恒常不变的名”。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道是可以感悟的,但感悟的却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那种道;就算可以给道起个名字,也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名字。“道”的内涵并不能用语言来完全地表达出来,可以说它是创生一切、包容一切的宇宙智能。对此,我们只能用意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

 

道在人世间最明显的体现就是道路,人生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这是由人的价值观所决定的。而正确的价值观来源于正确的宇宙观。要获得正确的宇宙观就必须去认识宇宙的本原,老子是第一个把宇宙的本原赋予“道”的智者。

 

对老子所说的这十二个字,我最深刻的感悟就是人生要善于“行非常之道,成非常之名”也就是要突破平常思维,用超常思维去处理客观世界中的具体问题,这样才能创造出最佳的现实成果。比如说“司马光砸缸”这个典故就是超常思维的妙用,按照常规思维的做法是到缸中将落水的小孩救出,但那样做就会耽误抢救的时间,采用“砸缸”这种“非常之道”就是最成功、最快捷、最安全的抢救方式。

 

常言道:“思路决定出路,想法决定办法”。符合“道”的思维常常会以超常思维的方式出现,世上的成功人士大多都是用好了这种超常思维,用“非常的方式成就了非常的事业”,可以说这种思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夺取一切胜利的法宝。因为“道”本身就是产生一切的源泉。它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也可以说它是打开世上一切奥谜的万能钥匙。得道则昌,失道则亡。只有真正体悟了“道”,才能取得大智大慧,从而更好地改善自身、改良社会。

 

 

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老子为“无”和“有”赋予了丰富的蕴涵。无,是天地形成的本始;有,是万物生成的根源。所以常处于无,就可观察宇宙间变化莫测的奥妙;常处于有,就能观察天地间事物纷纭的迹象。“无”与“有”,都是道的表现形式,两者出处虽同,其名却异,若是追寻源渊,都可以说是幽微深远,幽微深远到极点,这正是所有奥妙的门户。

 

我对老子的“有”和“无”理解为“物质”和“意识”,而道就是“有”和“无”即物质和意识的统一体,其形态是不断旋转运动着的“玄”,玄蕴藏着人生和宇宙的根本奥妙。玄不是人的外部感官所能认识的,外官所认识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属于感性认识。要把握宇宙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开发内在的悟性,其中的“无”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世界的奥妙,而“有”则可以帮肋我们认识具体事物的变化规律,真正感悟了这个“无”和“有”,也就把握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这样就可以更好地造福人生、造福社会。

 

 

三、“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我们观察“玄”字,可以说它具有螺旋的韵味,整个世界都是玄妙的,我们可以说“玄”是存在的问题,而“道”就是解决问题的法则;“玄”是混沌,“道”就是解决混沌的理论;“玄”是奥妙,“道”就是通向奥妙的捷径。也就是说:道就是打开一切玄妙之门的万能钥匙。

 

“条条大路通罗马”,通向目标的道路常有无数条,而“道”所指示给我们的方向必是所有“玄之又玄”中的最佳选择。在我们解决问题的所有方案中,道所指示的方案必是最优的。在所有达到目标的途径中,道所指引的路必是最便捷的。

 

  通过学道悟道可以更好地感悟人生,通过循道而行可以更好地改良人生,这也正是学习《道德经》的意义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