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服那点事儿(3):玉钩初出良渚

 鸿六的竹篱茅舍 2012-07-08
中国古代束带佩饰,在东周秦汉盛行用带钩,以后则主要用带扣。

古代带钩多为长体造型,前有钩首,背后的中尾部有圆形的纽,钩和纽是连接腰带两端的接点。过去发现带钩的使用最早不过春秋时代,而玉带钩最早出现也当此时,春秋时代的秦墓中见到随葬的玉带钩。当良渚文化的玉带钩初见报道时,我们才知道中国带钩的创始年代非常早,带钩在史前就已经问世。

考古发现的良渚文化的带钩,都属玉料制成。良渚玉带钩已发现有10多件,最早发现的一件是1972年在浙江桐乡金星村出土的,图片20多年后在《中国玉器全集》发表(图1)。在正式发掘中最早见到的良渚文化玉带钩,是1984年在上海青浦县福泉山遗址60号墓中出土的(图2)。到1988年浙江余杭反山和瑶山墓地的发掘报告问世时,又见到3座墓中各发现有1件玉带钩。后来陆续又有一些资料公布,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这些发现。

良渚文化玉带钩的型制基本一致,整体呈方块状,系以事先修整好的长方玉块钻琢切磨而成。它的制作过程序推测是先将玉料切割成长方块形,然后在两端用对钻法各钻通一孔,接着以一端的孔为起点,用线割法剜去中部而成钩首。最后在钩面作变形细加工,再行磨光、雕刻纹饰。只有个别带钩雕刻有纹饰,多数为素体。

在玉带钩的这些制作程序中,线割方法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因为这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玉工技术。如桐乡金星村发现的那件带钩,非常清楚地看到钩体两端都有孔,其中的一孔是为下一步线切而钻透的。在史前玉料切割技术的求证上,刀割和砣割方法都不难认证,而线割方法的证据见到得并不多。在带钩的钩体和钩首的内侧一般都见有明显的线割痕迹,这样的部位是砣、刀无法用力之处,这是良渚人掌握了高超线割琢玉技术的重要证据(图3)。

由玉带钩的型制看,整体造型比较规整,它的一端为穿绳的孔,另一端为勾系的弯钩,钩首较长。不同地点出土的带钩在外形上并无明显不同,区别主要在大小。

良渚文化玉带钩一般较小,以长度而论,最短的不过 3厘米,最长的也只有9厘米多,一般在5~7厘米上下。长宽比一般不小于3:2,厚度多在2厘米左右。最大的一件玉带钩出自横山1号墓,长9.2、宽5.1、厚2.8厘米。最小的一件出自福泉山60号墓,长仅3.0厘米。在良渚文化的玉器中,带钩属于形体较小的一种,是实用性较强的轻型玉器之一。

在良渚全部出土玉带钩中,只有反山14号墓出土的1件刻有兽面纹饰,其它均为素钩。这件刻纹带钩由于保存不佳,它的纹饰从图片上看得并不是太清晰。根据相关文字资料的描述,横在钩面上用不粗的线条雕有一个比较简略的兽面纹,兽面为单圆圈双眼,眼外刻椭圆形眼睑。在这双眼之间用桥形凸面连结,下有扁方形宽鼻(亦或是嘴)。这样的纹饰,据称在其它良渚玉器上还不曾见到过,其实它还是一尊十分简略的神面纹(图4)。

对于良渚文化玉带钩的名称,在学界并无歧议,一致称之为带钩。关于它的用途,与后来的带钩在用法上应无不同。有人偶尔论及这些玉带钩的用法,有说它是用于束带的,也有推测可能是穿系在腰带上用于勾挂佩饰。不论是束带或是佩饰,良渚人带钩的用途都与后来的带钩没有什么明显区别。

由良渚文化玉带钩出土的位置,可以进一步考定它的具体用法。在福泉山60号墓中出土的玉带钩,发现于死者腰部,为束带用钩无疑。反山墓地的3件带钩,也都出自死者腰部或附近位置。瑶山7号墓出土的1件,则更是横置在死者腰部。反山14号墓带兽面纹的带钩,它正面的兽面在带钩上也是作横向布局,由这一点看表明它也应当是横着使用的。良渚文化的玉带钩应是随腰带横在腰间,钩首向左,使用者是以右手握钩,勾挂在绳套上即可。钩上的带,以钩尾的绳孔看,应属不太粗的丝麻绳之类,一端拴在钩孔上,另一端依腰围大小做成环套,使用时套挂在钩首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