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工作落实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具体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领导干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工作落实。
首先是抓“小事”赢民心。小事和大事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就会作出不同的判断。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水电气暖、就医就业等事情,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说可能是小事,但对老百姓自己来说,则事事牵动人心,件件都是大事。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就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正常的工作生活。小事多了就会成为大事,小事发展下去就可能影响大局,从这个意义上讲,“群众利益无小事”。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这些“小”事、“琐碎”事挂在心上,“勿以善小而不为”,想方设法抽出时间给予过问和关注,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将这些问题解决好、落实好,自觉做老百姓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
其次是抓“难事”显风采。所谓难事,就是群众一家一户解决不了的、需要党和政府协调解决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它对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大,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领导干部是社会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是代表党和政府为群众解决困难、解决问题的。对于群众反映的困难,我们绝不能以任何借口和条件进行回避,更不能望而却步、知难而退,而必须正视矛盾,勇于克服困难,切实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越是困难越要下决心解决,敢于向群众承诺解决问题的时限,绝不能使之成为“老大难”,在抓“难事”解决中彰显党员风采。
再次是抓“急事”促稳定。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关注、议论较多,且较集中的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拖延不得。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急事”经常排查摸底,做到心中有数。对社会上存在较多、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腐败问题、机关干部作风问题、信访问题、企业改制问题和“三农问题”等,要善于发挥组织优势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做好疏导和解释工作,通过全社会的协调努力,认真解决不断出现的社会热点问题,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