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悲壮航空史:驼峰航线

 笑熬浆糊糊 2012-07-25

 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西起印度阿萨姆邦的汀江等地,向东横跨野人山、高黎贡山、怒山、怒江、澜沧江,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或四川省。印度汀江至中国昆明航线长约800公里,山势海拔在4500-5500米上下,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始于1942年,终于二战结束。1942年夏,日军切断了中缅公路这条盟军和中国联系的最后通道,一切物资运输被迫中断。美国总统罗斯福下令:不惜任何代价,开通到中国的路线。由于海陆已无通道,只能开辟空中航线,于是驼峰空运诞生了。

  “驼峰航线”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悲壮的空运。“驼峰航线”途径高山雪峰、峡谷冰川和热带丛林、原始森林;加之这一地区气候十分恶劣,强气流、低气压和冰雹、霜冻,使飞机在飞行中随时面临坠毁和撞山的危险,在长达3年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军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双方总共参加人数有84000多人,共运送了85万吨的战略物资、战斗人员33477人。单是美军一个拥有629架运输机的第10航空联队,就损失了563架飞机。而在这条航线上,美军共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牺牲飞行员近3000人,损失率超过80%!拥有100架运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竟然先后损失飞机48架,牺牲飞行员168人,损失率超过50%!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国C-46运输机飞越喜马拉雅山(南部余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国运输机飞越喜马拉雅山(南部余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飞越驼峰(高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怒江大峡谷(不是喜马拉雅山)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大峡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飞行在山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云层以上高空飞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高空飞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降落机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丛林和苗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高山宝塔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高山宝塔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待运军用物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往飞机上装载汽油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往飞机上装载汽油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往飞机上装载汽油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驾驶舱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飞行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检阅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飞行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B-29前检阅美军飞行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地勤人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检阅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维修飞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维修飞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维修机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飞机失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病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线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