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缩短,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的生存之本。企业创新的主体——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热情,是企业能否持续成长的关键。如何有效地激励研发人员,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重点之一。目前可以选用的考核方法很多,如360度考核、积分平衡卡等,但KPI绩效指标考核法仍然是实用性较强的一个重要方法。
然而,由于研发效果的不确定性大、可比性不强,加上研发工作又往往依赖于团队合作,使得绩效指标很难制订得系统和科学,以致造成考评不公,进而影响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此,笔者结合企业咨询经验,为企业设计研发人员KPI指标体系提供方法参考。 一、研发人员KPI指标体系的设计 表1给出了系统的研发人员KPI指标体系,由四层指标组成。
第一层:员工的绩效首先分成项目业绩汇总和工作负荷率两大块(见图1),即“员工业绩=工作负荷率的KPI评分×负荷权重+项目业绩汇总×项目业绩权重”(负荷权重与项目业绩权重之和为100%)。
之所以考核工作负荷,是因为任何产品的研发几乎都依赖于团队的分工协作,并且研发工作又总是充满挑战,如果单凭项目业绩考核员工,势必形成“拈轻怕重”的
氛围,毕竟干的越多越难,出错就越多,考评就越差。从“赏勤罚懒”的绩效管理目的出发,有必要设立工作负荷率指标。该指标主要用来衡量个体对团队的贡献,
从而鼓励研发人员争挑重担、勇接难题。同时,它也体现了研发工作过程与结果的并重特征。 项目业绩和工作负荷率的权重设置,可根据项目特点和岗位不同而不同。基本原则是:越倾向于简单、重复、量大的工作,工作负荷率的权重就越高,例如测试人员的工作负荷率权重应该比架构设计人员的高。 第二层:项目业绩汇总等于各项目业绩的加权和,即:“项目业绩汇总=Σ(各项目业绩项目×权重)”(各项目权重之和为100%)。 每个研发人员在一个考核期内可能担任多个项目,可以对每个项目都进行考核。原则上项目分得越细,考核结果越科学,但鉴于数据收集比较困难,可一般考核10个以内的主要项目。 第三层:每个项目的业绩等于该项目各KPI评分的加权和,即“项目业绩=Σ(项目的各 KPI评分×KPI权重)”(各KPI权重之和为100%)。 项目的KPI指标分成项目范围、完成时间、完成成本和完成质量四项,并分别对应项目管理的STCQ四个关键模块(S-Scope,T-Time,C-Cost,Q-Quality)。 第四层:在范围、时间、成本和质量四部分绩效考核中,又分别细分若干项具体指标。 范围考核的转化划分要考虑难易度和枯燥度,前者指所完成的工作是担当者都可以充分达成的目标,还是不易达成的挑战性目标;后者指所完成的工作是否是一般人不愿意干的工作,或者是很烦很累、枯燥无味的工作。 时间考核中有计划合理度、目标达成率、攻关速率、延迟合理度等。其中,计划合理度指是否制定了合理的计划、工作流程,计划时间比小组内同等级的平均完成时间相差多少,(3天或以上工作量的项目应订计划);攻关速率指在困难或者环境变化了的情况下,是否也完成了计划的工作;延迟合理度指如果工作没有完成是由于环境变化还是个人能力,或者是工作太多,根本无法完成。
成本考核有成本控制度和独立完成度。前者指是否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能很好地控制成本,以及实际花费成本是预算的多少;后者指遇到障碍时,是自己独立解决还是
立刻向别人求助,是否有从未学过的新知识,还是能很快上手,是否为实现目标和解决问题,而努力寻找合理的新方案,以及遇到难题,是否能坚持不懈地完成工作
(将自己的方案拿出来讨论定夺或确认,不视为依赖性行为)。 质量考核往往是考核中的重点,例如软件研发企业针对软件研发的需求分析、架构设计、编码和测试等四个流程,可再细分为通用项、式样编写、编码和测试等五类。各类均有具体指标,如返工次数、返工用时、评审缺陷度、文档完备度等。 二、常用指标的量化和评分 各指标的定义和评分方法可参照表1,具体应用时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评分方法,或将表中的几个指标合成一个指标,但挑选出的指标最好能涉及到上述的四个层次。本文简要介绍若干常用指标的量化和评分方法。 1.量化方法 (1)工作负荷率 工作负荷率指标为非项目指标,属于组织管理。可以用考核期内实际工作量与理论应负工作量的比率来衡量,即“工作负荷率=实际工作量/应负工作量”。实际工作量是指实际花在项目或管理上的工作量。应负工作量是指在不加班的情况下,依据被考核者的职位理应担当的工作量。 (2)难易度
难易度指标属于项目范围管理。在研发工作中,难易度是很重要的指标,它往往影响“完成时间”、和三个指标。难易度的“完成成本”“完成质量”量化可以用调
研工作量、完成代码量、修改的模块数、设计复杂度和算法复杂度等的加权和来衡量。各指标项的量化可以在公平合理的原则下定义具体的方法。例如,完成代码量
可用相关工具统计出来,对于不易统计的项目(如维护性编码),可以由项目负责人统一估算并征得被考核者的认可;调研工作量可等于需要花费至少2小时来阅读的文件数和代码模块数之和;设计复杂度和算法复杂度,则累计在设计或代码评审中找到的逻辑或数据结构的复杂或精妙个数。而是否复杂是相对于担当者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而言的,以便公平地考核新老员工。 (3)目标达成率 目标达成率指标属于项目时间管理。它主要考核是否按计划完成项目,可以用实际用时与计划用时的比率来衡量,即“目标达成率=实际用时/计划用时”。 (4)返工次数
返工次数属于项目质量管理。常指在式样或要求不变的前提下,递交结果的总次数减。由于式样不可能写下每个细节,因此,对于在递交结果后客户提出的本该想到
的情况,不应视为式样变更。对于那些可能有多个可选方案,而在式样中又未明示的,如果担当者有条件沟通而未及时沟通,导致客户在递交结果后提出更改,也应
算作返工。 (5)缺陷度 缺陷度也属于项目质量管理。可将架构与设计中的“合格度”与“完整度”合为缺陷度,将编码中的“错误(Bug)度”和“评审缺陷度”合为缺陷度。缺陷度的量化常使用缺陷项数与检查总项数的比率,即:“缺陷度=缺陷项数/总项数”。但是,如果检查总项数难以获得(例如,客户测试的总项数或维护性代码的总行数一般难以获取),则可直接使用缺陷项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