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人类幸福背道而驰的现代化——读《废弃的生命》

 万卷风云 2012-08-08

与人类幸福背道而驰的现代化——读《废弃的生命》

来源: 三农中国论坛 作者:杜姣 时间:2012年8月08日 09:31 185次浏览 1条评论 2次顶
现代化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人类废品”的制造和产生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废弃的生命》一书则是通过对这一问题的阐释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反思。
 
现代历史就如“采矿的历史”,“没有废弃物就没有采矿”,“旧的不被废弃破坏,新的便不会产生”。在现代化的条件下,在现代理性的支配下,人们通过不断地“设计”以及追求所谓的“经济进步”来作为实现更好生活或完美的重要手段和步骤。完美是潜藏在无形式的事物之中的,要想让完美得以显现,便需要剔除掉无形式中的无用部分,就好比雕刻一个东西一样,它需要剔除掉岩石的多余的部分,以使所要雕刻的完美形象显露出来。而这之中被舍弃的部分就成为了废弃物。人们似乎对“现在”永远不会感到满意,现存的世界似乎远没有按照其应该的方式存在,那么就这一点来说,“设计”就有了意义。“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选择和抛弃的过程,一个不断产生“废弃物“的过程”。
     
总的来说,“废弃物”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人的与非人的。当人们在设计人类团结的模式时,人就是废弃物。人类团结的模式即是一种秩序模式,而人们的任务便是要完成这种秩序模式的构建,即秩序构建。人们对秩序追求的前提是混乱的存在,而混乱“是某事物不在恰当的地方,没有发挥恰当作用的状态”,因此,这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无所裨益的。秩序构建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会将人们划分为属于秩序之外和秩序之内的两部分,而被划分到秩序之外的这部分人群处于一种无秩序状态,他们为秩序之内中的人所排斥和鄙弃,并进而成为废弃物。在现代市场的竞争中,总有某些人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排除在外,而成为社会“剩余的人口”。造成人类废弃物的产生还存在一个文化根源,即一种恐惧,一种对死亡的恐惧。文化是伟大的人类创造,它通过某种方式可以将死亡与永恒相联系,将死亡上升为一种永恒的高度,以此“将对死亡的恐惧重新塑造成为生活的推动力”。一部分个体的死亡则通过这种方式被赋予了一种高尚的因素,因为死亡就意味着永恒,意味着这一部分个体的死亡可以换来我们生活中某些美好的东西。因此,他们的死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意味。这种死亡则是一种被舍弃的表现,一种成为废弃物的表现。
     
就废弃物存在的范围来说,其不仅仅存在于所谓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全球化进程大大扩大了其存在的范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则为这一扩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废弃物这一问题的解决也走向了全球化的方向。
     
由上可知,人类废弃物基本上是一种人为选择和偏好的结果,并且他们是为人们所厌恶的。就其产生的影响来说,这种“废弃的人口”其实并没有完全与社会隔离,而是以一种人们所不乐见的方式存在。他们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被认为是懒惰的,具有邪恶的目的以及犯罪倾向;他们被认为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的很大的困扰。被废弃的人口(如难民)代表着“我们中的陌生人”所象征的“巨大未知”,给人们极大的不安全感。人们内心隐含着对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恐惧,这种恐惧和不安全感则是滋生世俗权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渴求通过这种对权力的诉求来找寻安全感,国家权力便是该权力的一种体现。而对于全球化所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以及由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痛苦,国家权力似乎无法安抚。国家或者官方为了寻求其合法化,便不得不以另一种方式来证明自身的强大以及对增进人们安全感的效用。它通过煽动或激起的集体恐惧来服务于政治以及转移人们的注意力,而废弃人口就成为了其中的一个对象和工具。


随着废弃的人口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困扰时,人们也采取了相应的解救或缓解措施。比如说国家提供救济以及相应的福利、社会上相关的慈善事业等等,都是针对这一部分人口所实行的。或者还有一种更极端的解决办法,即对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是,这似乎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废弃人口似乎有一种增长的趋势,现有的解救措施无法满足这一日益庞大的队伍;另一方面,即使其解决了这部分人口的生物生存问题,但其社会生存问题却一直被搁置,并且社会似乎在有意识地阻断这部分人重新回到社会生存摆脱被废弃命运的道路。而这一问题能否得到解决依然是一个大的疑问。
     
如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消费主义社会,占据社会主体的是消费者而不是具有公民意识的人群。这群人既是消费者也是商品,他们身处在市场之中,穷人则被搁置在这种市场自由之外,被人们、被社会所排斥,并进而成为社会上剩余的人口或多余的人口。在这样一种消费主义的时代,人们不断地选择和丢弃,不断的创新和淘汰,在旧的废弃物没有得到有效处理的同时,新一轮的废弃物又再不断的产生,充斥着这个世界。
     
这就不得不产生这样的疑问,人类的本质是追求幸福的,并且尽可能是更多人的幸福,而为了追求幸福他们选择了现代化这样一条道路,可真实的情况却是人类似乎在朝一种相反的方向行进?人类追求幸福一定得是以牺牲其中的一部分人为代价吗?这种幸福是全体人类的幸福还是仅仅是其中一部分人的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