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简介
八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共八百多年的历史。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视其为“祛病健身,效果极好;编排精致;动作优美,”。现代的八段锦在内容与名称上均有所改变,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练习无需器械,无需场地,简单易学,节省时间,作用极其显著;其功法特点是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兼;神与行合,气寓其中。这是一套简单易学、男女老少皆宜的健身气功。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讲解
预备式
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于体侧,目视前方,左脚向左开步,与肩同宽。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骻同高,掌心向后,两腿膝关节稍屈,同时两臂外旋,向前合抱于腹前,掌心向内,两掌指尖距约10公分,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头向上顶,下颌微收,舌舔上颌,嘴唇轻闭,沉肩垂肘,腋下虚影,胸部宽舒,腹部松沉,收髋领臀,上体中正。
正确做法:沉肩垂肘,指尖相对,大拇指放平,收髋领臀,命门放松,膝关节不超过脚尖,两脚平行站立。

第一式 双手托天理三焦(六次)
首先,两臂外旋微下落,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叉,掌心向上,目视前方。然后,两腿伸直,同时两掌上托于胸前,随后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两掌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颌微收,动作稍仃,目视前方。然后,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全部动作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六次。
动作要点:两掌上托要舒胸展体,略有停顿,保持伸拉。两掌下落,松腰沉髋,沉肩垂肘,松腕舒指,上体中正。
正确做法:两掌上托舒胸展体,缓慢用力,下颌先向上着力再内收,配合两掌上撑,力在掌根。

第二式 左右开弓似射雕(三次)
(1)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站立,膝关节缓慢伸直,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左掌在外,目视前方。
(2)右掌屈指向右拉至肩前,左掌成八字掌,左臂内旋向左推出,与肩同高,同时两腿屈膝半蹬成马步,动作略停,目视左前方。
(3)重心右移,两手变自然掌,右手向右画弧,与肩同高,掌心斜向前,重心继续右移,左脚回收成并步站立,同时,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只是左右相反。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做完第三遍最后动作时,身体重心继续左移,右脚回收成开步站立,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下落捧于腹前,目视前方,屈颈肩臂放平。
动作要点:侧拉之手五指要并拢,八字掌侧撑须沉肩垂肘,屈腕竖指,掌心腾空。
正确做法:沉肩垂肘,上体直立,两脚跟外撑。

第三式 调理脾胃须单举(三次)
(1)两腿挺膝伸直,同时左掌上托经面前上穿,随之臂内旋上举至头的左上方,右掌同时随臂内旋下按至右髋傍,指尖向前,动作略停。
(2)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左臂屈肘外旋,左掌经面前下落至腹前,同时右臂外旋,右掌心向上捧于腹前,目视前方。
右式动作与左式动作相同,左右相反。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做完第三遍最后动作,变两腿膝关节微屈,右掌下按于右髋傍,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舒胸展体,拔长腰肌,两肩松沉,上撑下按,力在掌根。
正确做法:两掌放平,指尖摆正,力在掌根,肘关节稍屈,对拉拔长。

第四式 五劳七伤往后瞧(三次)
(1)两腿挺膝,重心升起,同时两臂伸直,指尖向下,目视前方。
(2)上动不仃,两臂外旋,掌心向外,头向左后转,动作稍停,目视左斜后方。
(3)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内旋按于髋傍,指尖向前,目视前方。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方向相反。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做完第三遍最后动作后,变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捧于腹前,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头向上顶,肩向下沉,转头不转体,旋臂两肩后掌。
正确做法:下颌内收,转头旋臂幅度应大些。
五劳指心、肝、脾、肺、肾等五脏劳损。
七伤指喜、怒、悲、忧、恐、惊、思等七情的伤害。

第五式 摇头摆尾去心火(三次)
(1)重心左移,右脚向右开步站立,同时两掌上托至头上方,肘关节微屈,指尖相对,目视前方。
(2)两腿屈膝半蹬成马步,同时两臂向两侧下落,两掌扶于膝关节上方。
(3)重心向上稍升起,随之重心右移,上体向右侧倾俯身,目视右脚面。
(4)重心左移,同时上体由右向前向左旋转,目视右脚跟。
(5)重心右移成马步,同时头向后摇,上体立起,随之下颌微收,目视前方。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方向相反。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做完第三遍最后动作后,重心左移,右脚回收成开步站立,同时两臂经两侧上举,两掌心相对,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下按至腹前,指尖相对,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马步下蹬要收髋领臀,上体中正,摇转时脖颈与尾驭对拉伸长,速度应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正确做法:上体右倾,尾驭左摆,上体前扑,尾驭向后画圆,上体不低于水平,使尾驭与颈部对拉拔长,加大旋转幅度。上体侧倾和向下附身时,下颌不有意内收或上扬,颈椎与肌肉尽量放松伸长。

第六式 两手攀足固肾腰(六次)
(1)两腿挺膝伸直站立,同时两掌指尖向前,两臂向前向上举起,肘关节伸直,掌心向前,目视前方。
(2)两臂屈肘,两掌下按于胸前,掌心向下,指尖相对。
(3)两臂外旋,两掌心向上,随之两掌掌指顺腋下后插。
(4)两掌心向内,沿脊骨两侧向下模运至臀部,随之上体向前扑,沿腿向下模运,经脚两侧至脚面,抬头目视前下方,动作略停。
(5)两掌沿地面前伸,随之用手臂带动上体立起,两臂肘关节伸直上举,掌心向前。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六次。做完第六遍最后动作,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掌向前下按至腹前,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两掌向下模运要适当用力,至足背时松腰沉肩,两膝挺直,向上起身时手臂要主动上举带动上体立起。
正确做法:两手向下模运时不要低头,膝关节伸直,向上起身时要以臂带身。

第七式 攒拳怒目增气力(三次)
(1)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两腿半蹬成马步,同时两掌握拳于腰侧,大拇指在内,拳眼向上,目视前方。
(2)左拳向前冲出,与肩同高,拳眼向上,目视左拳。
(3)左臂内旋,左拳变掌,虎口向下,目视左掌。
(4)左臂外旋,肘关节微屈,同时左掌向左环绕变掌心向上后握拳,大拇指在内,目视左拳。
(5)左拳屈肘回收至腰侧,拳眼向上,目视前方。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做完第三遍最后动作,重心右移,左脚回收成并步站立,同时两拳变掌,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动作要点:冲拳时怒目园睁,脚指抓地,领腰瞬间力达拳面,马步高低根据自己腿部力量灵活掌握,回收时要旋外,五指用力抓握。
正确做法:冲拳时小臂贴内前送,头向上顶,上体立直,肩部松沉,肘关节微屈,力达拳面;回收时先五指伸直充分旋外,再屈指用力抓握。

第八式 背后七颠百病消(七次)
(1)两脚跟提起,头上顶,动作稍停,目视前方。
(2)两脚跟下落,轻振地面。一起一落为一次,共七次。
动作要点:上提时要脚指抓地,脚跟尽力抬起,两腿并拢,百汇上顶,略有停顿,掌握好平衡。脚跟下落时轻轻下振,同时沉肘舒臂,周身放松。
正确做法:脚指抓住地面,两腿并拢,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百汇上顶。

收势
(1)两臂内旋向两侧摆起与髋同高,掌心向后,目视前方。
(2)上动不停,两臂屈肘,两掌相叠于腹部,男性左手在内,女性右手在内
(3)两臂垂于体侧。
动作要点:两掌内外劳宫穴相叠于丹田,周身放松,气沉丹田。收功时要注意体态安祥,举止稳重,可做一些整理活动,如搓手浴面及机体放松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