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雄男客·老欠·寿头启东民俗文化网 qidong. 发布时间:2009-04-09
“老”字在我们的方言中有许多组词。用作“年老”讲,如有“老人”、“老做老吃把草”、“老子活勿多,夜子做勿多”。用作“久远”讲,如有“老亲”、“老货”、“老根”、“老套腻”、“老户人家”、“老吃老做”、“老吃芝麻糖”。“老面皮”、“老皴(“皴”音同“春”)疤”、“老性命”、“老忠诚”等中的“老”,则作“厚重”之类解释。另外,“老”字打头的动物牵头,崇明方言中还有“老牛落犁”、“老红蛸蜞忍脱螯”、“老鼠鹰衔脱帽子”、“老鼠落了米囤里”、“老鼠防三日宿粮”、“老鼠衔薄刀——寻死”、“老鼠钻了风箱里——两头受气”等。 “老”字在我们方言中使用比较特殊的还有三种情况: 一是拿“老”作“大”讲,如“老毛蟹”、“老时虾”、“老斑鲫鱼”、“老黑鱼”、“老骚羊”、“老花田鸡”、“老红蛸蜞”、“老雄男客”、“老沙胡龙”、“老白霜”等。 二是由“老”引申出“倚老卖老”之类的“骄傲自大、自夸自大,不谦虚”等含义,而且此时的“老”读音变化成为如同“牢房”的“牢”。例如说“老欠”、“老卵”、“老欠夹夹”、“坑底老穿”。其中“坑底老穿”的“老”,实在应该是“捞”,算是谐音。 第三种情况是“老”字也读成“牢”音,组词有“老实”、“老实头”、“老铁牌”、“老铁牌面孔”等。由“年老”的“老”展开出“老欠”的“老”,年龄就是其中的一个媒介和关联。 类同的还有一个“寿”字。“寿”本来是“长久”意思。《诗·小雅·天保》中的“如南之寿,不骞不崩”,就是“寿比南山”一语的出典。“寿比南山”,是说“寿命如南山一样长久”。我们平时说的“寿命”,就是“生命”。“生命”一词能用表示“长久,久远”意义的“寿”字来表示,是件人人开心的事情。《管子·形势解》里还有“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的教导。 崇明方言用“寿”字,有“寿辰”、“寿面”、“寿数”、“寿斑”、“寿鞋”、“寿衣”、“寿材”、“寿年千岁”、“寿长勿死”等。“寿材”、“寿衣”,如同古人说的“寿木”、“寿器”、“寿穴”、“寿藏”等等一样,都是为死后准备装敛物的婉辞。“辞”所以“婉”,是回避了一个“死”字,而挑选了一个“寿”字,做了漂亮的反面文章。 “寿年千岁”,并非是崇明人的祝寿之词,而常被用来说一些思想不通,以为真的能万寿无疆的人。《南史齐豫章王嶷传》:“嶷谓上曰:古来言愿陛下寿比南山,或称万岁,此殆近貌言。如臣所怀,实愿陛下极寿百年亦足矣。”王嶷愿皇上做个“百岁老人”,而不高呼“万岁”,是大胆又实惠的祝寿作风及做官气魄,巧妙之中还拍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马屁,回过头来又要论之为高手了。古人说命时有“米寿”的讲法。“米”字由一个“十”字和两个“八”字组成,“米寿”即“八十八岁”。那在以前,也算是可望可即的目标。崇明人依了把“年老”的“老”字用成“老欠”的“老”的样子画葫芦,在说“长寿”的“寿”同时,又把“浮夸轻佻,不正经”说成“寿”,例如说“寿头”、“寿相”、“寿气”、“寿头八欠”、“寿死勿脱”等。宋时范成大诗云“寿相空壬甲,行年竟巳辰”,那里的“寿相”是指“老人寿高的容貌”。想不到崇明人用“寿相”来责骂人“浮夸轻佻,不正经”,几乎在和范成大的用法作反方向运动,也好比颠了一个身,这就叫机巧。机巧的结果,是使我们的表述变得多姿多彩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