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入门

 sxxzwd 2012-08-20
 

中医史略

上古人民,偶有疾病,即祈祷鬼神,或假手卜祝,巫医不分。神农有本草经,已知用药之理。黄帝与岐伯君臣问答,称黄帝内经,即灵枢素问各九卷,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卷是也。商代有伊尹发明汤液。周代分医祝二职,周礼所载,有食医疾医疡医之别。列国时中医渐兴盛,如左传载秦医缓视晋景公疾,辨及膏肓之间,谓针药所不及。又秦医和视晋平公疾,谓疾为蛊。战国时有扁鹊,姓秦名越人,得长桑君之传,能言病之所在,如辩虢太子之尸厥,又论齐桓公之疾,言病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后扁鹊去,桓公果死,著有难经八十一章。

汉代医道更盛,张机仲景,官居长沙太守,著有伤寒杂病论、金匮玉函经(金匮要略),以上二书为中医方书之祖,所谓非此方不能治病,非此药不能成此方,所投为效如桴鼓之相应。后汉外科有华陀字元化,手术独精,能用麻醉药,剖破皮肉,割取疾垢,合缝敷药,旋即全愈。

五代时,晋有王叔和名照,著有脉经、脉诀、脉赋等书,葛洪字稚川著有肘后方。梁有陶弘景字通明,著有木草经疏,肘后百一方等书。隋代巢元方著有诸病源候论,现行世者为巢代病源。

唐代孙思邈著有千金方及千金翼方。王焘著有外台秘要及外台要略等书。

宋代庞安时字安常,著有伤寒总病论,及难经辩等书。朱肱号无求子著有活人书。许叔微字可之著有翼伤寒论,及辩类等书。韩祇和著有伤寒微旨。陈言字无择著有三因方。王袞撰有愽济方。严用和字子礼著有济生方,又敇撰圣济生总录,可谓集验方之大成。成无己著有注解伤寒论。.

金代刘完素字守贞河间人,著有元机原病式,专主降火。李杲字明之号东垣老人,著有兰室秘藏、辩惑论、脾胃论,后世合刻名为东垣十书,专重脾胃。

元代张从正字子和,著有儒门事亲,专主攻破。朱震亨字彦修号丹溪,著有金匮钩元,谓阴常不足,专主滋阴。以上刘、李、张、朱,后人称为金元四大家

明代戴思恭字原礼,著有症治要诀、症治类元、类症用药等书。徐用诚字彦纯著有本草发挥、玉机微义等书。以上均法朱丹溪,为养阴派。薛己字新甫号立斋著有家居医录,张介宾号景岳,著有类经质疑录、古方八阵、新方八阵等书。赵献可号养葵,著有医贯大旨,以上均属温补派。李时珍号濒湖,著有本草纲目及脉诀等书。王肯堂字宇泰,著有症治准绳。李中梓号士才,著有医宗必读、病机沙篆、诊家正眼、本草通元等书。柯琴字韵伯,著有伤寒来苏集、伤寒论翼等书。倪维德著有元机起微。吴有性号又可,著有温疫论。

    清代黄载坤著有灵素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等书。傅山字青主著有男科女科等书。喻昌字嘉言,著有伤寒论尚论、寓意草、医门法律等书。张志聪号隐菴,注解内经及伤寒论金匮要略,并著侣山堂类辨等书。高世栻字士宗,著医学真传并注释伤寒论等书。张璐字路玉号石顽,著有张氏医通。叶桂号天士,著有临症指南。薛雪字生白,著有医经原旨。章楠字虚谷著有医门棒喝。徐大椿字灵胎号洄溪,著有神农本草经百种、难经经释、伤寒类方、慎疾芻言、医贯砭、医学源流论、兰台轨范等书。徐彬字忠可,著伤寒方发明、金匮要略论注等书。尤怡字在泾,著有贯珠集及心典医学读书记等书。吴瑭字鞠通,著有温病条辨。陈念祖字修园,著有伤寒金匮浅注等书十余种。见修园全集。王清任字勳臣,著有医林改错。王士雄字孟英,著有温热经纬霍乱论等书。陆渊雷著有伤寒论今释及金匮要略今释。以上先贤,对于祖国医学文化遗产,各有发挥,均能阐明经旨。

第一章

中医诊断撮要

诊断学即为推究疾病之起因与转变,探查既往之病历,视神色之枯润,听语声之清浊强弱,询疾病之部位与全身之症状加以按其脉搏之变化,以判断疾病之表、里、阴、阳、虚、实、寒、热,中医谓之四诊,即望、闻、问、切也。四诊在医疗上非常重要,若诊断不明,审病识症不清则不能处方用药。

望  诊

望诊时须观察病人之面部及五官。凡五脏六腑之病症,皆显现于病人之面部及五官,盖有于内必形于外。如面色红为火,色青为风,色黄为湿,色黑为痛。又青色属肝,病属寒痛,面青白者为寒,面唇俱青者为寒极。小儿环唇及鼻旁色青、并见抽畜者险症也。凡面现青色者,均属危症。黄色属脾,色黄而明泽者为湿热,色黄而晦暗者为湿寒,全身皮肤及白睛亦黄者为黄疸病,萎黄多虚,若黄而不枯亦不润泽者为病将愈也。红色属心,如面赤身热或谵语者为实热,黄赤者为风热;久病体虚,午后两颧微红而潮热者,为阴虚之热或肺痨。色白属肺,为肺虚血少,其阳虚而身寒者,面必色白;贫血脱血者,面色亦白。凡色白皆属气虚血少或寒症,绝无实热症。色黑属肾,微黑者为水寒,青黑者为痛,肾亏者面色多黑或环眼有黑晕一圈。肾病重者,颜额皆见黑暗,系肾精伤损,而精神亦萎顿不振也。

所谓脏腑之病症,均能显现面者、各有其部位,如印堂(又名关中)在两眉之中间,是肺之部位。山根(又名玉宫)在两眼之间,是心之部位。鼻柱(又名年寿、直下)即鼻梁,是肺之部位。准头(又名明堂面王)即鼻尖,是脾之部位。两颧骨是肾之部位。方上在准头之两旁,为胃之部位。中央在两颧之下为大肠部位。准头以下之两旁为小肠之部位。准头之下俗称人中,为膀胱子宫之部位。三焦无部位,上焦附于肺,中焦附于肝,下焦附于膀胱。

望 气 色

望诊时尚须观察气色。气与色宜分别看,其显然见于皮肤之外者为色,隐然含于皮肤之内者为气。如内外光泽气色融合者则无病,反之则为病。内经云:“气至色不至者生,色至气不至者死。有色无气,不病将至。有气无色,虽困无凶”。喻嘉言曰:“色者神之旗也。神旺则色旺,神衰则色衰,神藏则色藏,神露则色露。神者五谷之精气,有形可见者为精,无形可见者为神,精神气色寄于五脏之中,流露于面目之间,故望其气色而知其病之新、久、轻、重与生死”。

内经云:“赤帛裹朱,不欲如赭。白如鹅羽,不欲如盐。青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黄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又云:“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

经文虽如此论,而人面之白黑绝无如羽如漆之理。古人之言,亦不可拘执,以意会之,求其光明润泽而已。

望全身各部位

目  青:深青主肝实热,淡青主肝虚热。

目  赤:深红主心实热,淡红主心虚热。

目  黄:主脾实热,又主黄疸。

戴  眼:戴眼者,两眼上视之谓,为脑部炎热,神经紧张之见症,危症也。

目睡露睛:主脾胃虚弱已级。

目无精光:主肾虚精亏。

鼻旁青色:险症,小儿兼见抽搐者极危。

鼻下赤烂:主肝热及肺疳。

鼻如烟筒:主热伤肺脏,危症。

鼻  扇:鼻孔弛张,多为重症,若气急兼鼻扇者危。

山根青脉:山根见有青筋脉之小儿,必体弱多病。

唇  青:主感受风寒,或惊风伤脾。

唇  赤:内热盛或发惊,若兼气粗为热盛。

唇  黄:主脾热腹胀或下痢。

唇  白:吐泻交作,或吐或泻,主脾虚,或贫血。

唇  黑:主病凶危,小儿急惊风有此现象必死。

齿  枯:齿如枯骨,久病或肾亏者见之。

齘  齿:睡眠中齿牙相摩作声,小儿胃有积滞时多见之。

撮  口:口唇收缩,每于小儿惊风抽搐发作时常见之属危症。

气 微弱:呼吸低微,主诸虚不足,即正气固衰,邪气亦衰也,多见于病愈而正气未复之时,或见于失血症。

气  粗:呼吸有力,阳明实热症多见之,病标在肺,病本在胃。

气  短:呼吸气短虚症也,与气微弱不同,微弱者气不足以息,言不足以听,状态自然。短者气若有所窒语若不能续,状态免强,微病为病退之时,气短为病进之症侯。

气  喘:其症在肺、胃,其因多在胃、肾,务须注意兼症。

肩  息:气道窒塞,体力微弱,故吸气时即出全力,而牵动其肩,名为肩息。病灶在肺,病源在肾,所谓肾不纳气也。哮喘病剧烈时,往往见之。

指  甲:指甲色白者贫血,色紫者郁血,色黄者黄疸也。

手脚抽搐:小儿惊风常有之症状,极危。痫症及妇女肝郁亦有此症。

脚  踡:脚伸者病轻,脚踡者病重。其少腹右边剧痛,而右脚踡不能伸者为肠痈(阑尾炎)。

身  轻:能自转侧多为阳症,易治。

身  重:不能转侧多属阴症湿症较为难治。

半身不遂:偏左或偏右,半身不能遂意运动为中风专有之症。

多寐失眠:多寐即嗜睡,失眠即不寐。神经身体疲劳则多寐,神经兴奋则失眠,均有虚实之别,须详为审查施治。

自汗盗汗:醒时出汗曰自汗,多属阳虚亦有实症;寝时出汗曰盗汗为阴虚。

循衣摸床:精神错乱,与两手撮空相同,极危症。

舌  诊

六经(参阅第二章伤寒论六经纲要)各脏腑经络无不通于舌,一切病情之深浅,表、里、虚、实、寒、热未有不显现于舌者。在其他诊断中,有真假难以辨别时,以舌诊可作最后之诊断,所谓舍脉从舌也。故舌诊于诊断上亦占重要地位。

舌苔应分别观察,舌为舌之本质,苔为舌上之污腻。察舌以知原气之盛衰,察苔以知病之深浅。疾病时之舌质舌苔,有所变化。舌苔有变化,其病易治;舌质有变化,其病难治。常人亦有舌苔,而一日之内,变化无常,谓之活苔而非病象。望舌之法为察苔之厚薄与燥润,以及苔之各色,舌质之红淡与紫绛。苔薄病轻,苔厚病重,燥则津伤,润则湿滞。病人之舌苔,有白有黄,有灰有黑,红为热,淡为虚,紫绛属热在血分或属阴虚。由于苔色厚薄枯润,以及舌质颜色之不同,即可探究病情之虚、实、表、里、寒、热。其中亦颇精微,若分缕晰,种类繁多,其精详可参阅敖氏金镜录及方书之舌诊。

舌与各脏腑所应之部位

一曰舌尖,以应心肺之疾。二曰舌中央,以应脾胃之疾。三曰舌根,以应肾与大肠。四曰舌旁,以应肝胆。五曰舌边,以应三焦与两胁。以全部论之,舌根部统应于下焦,舌中部统应于中焦,舌尖统应于上焦。心热则舌尖必红,脾胃湿则舌中腻,肾寒则舌根滑白,肝胆湿热则舌旁黄腻,三焦蕴火或湿温伏邪,舌苔纵白而舌边必红绛。舌见青色为肝胆病,舌见黄色为脾胃病,舌见赤色为心与小肠病,舌见白色为肺与大肠病,舌见黑色为肾与膀胱病。其病舌先干而后润者,为病轻、病退之兆;若先润而后干枯者,为病重病进之兆。

白 舌 苔

白色舌苔,表、里、虚、实、寒、热皆有之。苔白而薄,为外感风寒。苔白薄而滑,为寒邪表,又属半表半里。薄白而干者,为肺津已伤,白厚燥干者,是胃燥热而肺津伤也。枯白而润者,为脱血中寒。淡白而润者,内有寒湿。舌质淡白而苔白者,为飱泄。淡白舌中央赤者,为阴虚。舌白嫩滑,刮之明净者,里虚寒也。

黄 舌 苔

黄色舌苔,表里实热症有之。表里虚寒症则无此苔,风火暑燥皆有黄苔,而伤寒邪在太阳少阳时均无黄苔。纯黄无白为离表入里,如有一分白苔,即有一分表症。其黄白倶见者,为表里两感也。如表症传里,由白苔转为微黄,渐则深黄,继则干黄焦黄,甚则黑黄而起芒刺,口渴谵语,此为胃腑热甚,津液渐枯也。总之黄苔未有不挟热者。

红 舌 苔

    淡红舌中无苔,红而娇嫩者,为痨症骨蒸,阴液虚极。淡红全舌无苔者,气血俱虚。舌色深红者,气血热也。鲜红无苔干而不润者,阴虚火盛。色灼红无苔而胶干者,阴虚水枯也。淡红无色,心脾气血素虚也。若干枯不润泽,为胃中津液已亡也。

绛 舌 苔

    邪热传于血分,舌色必绛,绛者深红色也。舌心绛而干者,胃热也。舌尖绛而独干者,心火也。舌绛干枯者,阴涸也。舌绛而滑者,为虚热。舌绛而干燥者,为实热。舌绛而起刺者,为热盛。绛而光嫩者,为阴液不足。舌中舌尖干绛者,为液干火盛。凡绛舌为水枯火炎,阴虚已极,绛舌者均非轻症也

黑 舌 苔

    黑色舌苔,寒、热、虚、实皆有之,均属于里而无表症。凡苔色黑者,多非善症。而黑苔多由白苔变黄,由黄变黑,亦有直中三阴由灰而转黑者。苔黑而润者,为寒。苔黑而燥者,为热极。苔黑舌赤或舌心黑而无苔垢,口不渴者,为阴虚。舌黑燥裂起刺,湿之不润,神昏谵语者,为热极伤津。凡黑色舌苔虚寒实热俱有之,惟须以津液之枯润,烦渴引饮与否,垢腻之有无,舌质之淡赤以辨之。

危症及不治症之舌苔

舌枯白而干燥或罅裂者,危症。

干黄苔下之后反大热而喘且脉疾者,死。

黄苔中央通黑者,为胃燥热毒最甚,恶寒甚者,死不治。

舌本无苔,独见舌头黑燥,为心火自焚,危症不治。

舌遍黑苔而燥,为火极似水,脉有结代者,死不治。

舌根尖俱黑而中白,虽无凶症势在不治。

舌中黑边白厚者,危症。

舌本质黑者,危症。

舌干黑而短,过后其热不止者,危不治。

舌边灰而中淡紫,时时咬舌尖者,危不治。

舌紫色如去油膜之猪腰者,为肾绝,死不治。

舌紫色而干裂者,为热极,危症。

舌尖青蓝无苔者,为气血亏极,寿命难延。

舌赤而紫为阳为热,燥黑者,为热极,难治。

舌根灰色而舌尖黄者,难治。

闻  诊

闻诊有二义,一为耳闻其声音,一为鼻闻其气味,闻其声音以察疾病与正气之盛衰,闻其气味以验病症之寒热。热症其气味多秽浊,寒症其气味多腥酸。口中臭秽为胃热,大便酸臭为肠热,大便生腥为寒症,小便臭浊为膀胱湿热,小便黄臭为热郁,咯痰腥秽为肺热

气衰言微者气虚,气盛言厉者为实,好言者为热,懒语者为寒。新病闻呃逆者为火逆,久病闻呃逆者为胃绝。出言迟懒,先轻后重者,中气内伤也。出言壮厉,先重后轻者,外感邪盛也。

言语首尾不相顾者为神昏,狂言怒骂者为实热,大声疾呼,衣被不敛,恕骂不避亲疏者疯狂也。谵语神昏,口渴唇焦,口气酸秽,肠胃热滞也。

呻吟声重,头痛鼻塞或鼻气灼热者,为外感风寒风热表邪也。言微难复,气不相续者,气伤也。语声如自室中出者,内中湿盛也。

声音暴哑者为风痰伏火,或由暴怒叫喊所致。久病声音嘶哑身体嬴瘦者为虚痨危殆,难治之症。呻吟难以转身行动者,为腰痛病也。言嘶声重者,为内火外寒。时时长吁叹气者,为有郁结

经云:“主声,其病邪入本脏者为哭而声促,入为呼而声急,入为喜而声雄,入为歌而声漫,入为呻而声低微”。

古有闻声诗云:肝恕声呼心喜笑,脾为思念发为歌,

       肺金忧虑形为哭,肾主呻吟恐亦多。

问  诊

问诊为四诊中最为切实可靠者,因病人之痛苦,有绝非以望闻切可得知者,必病人详述其苦痛之部位以及其所有感觉等,再参以望闻切,方能彻底了解疾病之情况。如问病之起自何时,则可知病之新久。问头身寒热,何处苦痛,有汗无汗,口渴与否,则可知病属内伤外感,虚实寒热。若初起头痛发热恶寒者,即为外感。若初起即心腹作痛及泄痢等症,则为内伤。恶寒者自觉寒冷可畏,故又谓之畏寒,然亦有真假虚实之不同。如卫气不固之恶寒,惟遇寒时始显畏怕之状,此为真虚症。若热被寒郁之恶寒,虽在夏月亦复重棉,此为假者实症。发热亦有真假虚实之分,如壮热引饮,大便燥小便短赤,语言壮厉,脉数而实,此为真实症。若热有起伏,燥渴而不欲饮,便虽秘而溲清长,语言低微,脉脬大细弱,此为假者虚症也。

口渴引饮为,口渴而不欲饮者,为湿热阴虚。喜热饮为内寒,喜冷饮为内热,又在五味中,喜甘者脾弱,喜酸者肝虚,喜苦者心热,余可类推

足冷为阴症,足暖为阳症。又身体发热恶寒者伤寒,为表症。发热恶热口渴者,为温病,为里症。

头痛有阴虚阳虚之分,阴虚头痛发作无时,阳虚头痛恶寒呕吐或头眩。

胸腹中无痛者病不在内,暴痛者为外感,久痛者为内伤,有按之痛减者为虚,其因痛而拒按者为实,又食积惑瘀血气滞,均有拒按者,又宜详审。

胸胁胀满者,为少阳经病,又有因外感病,下后而胸胁满者,为结胸症。

耳鸣者,耳中自作响,气虚肾亏及暴怒痰饮者,多见此症。然亦有虚实,实症者以手按之响甚,虚症者以手按之则不响或微响。

问惊悸否,惊者因受外界之刺激而惊恐者,悸者无外界之影响而自发之惊恐也。惊悸者多为心烦不宁或心神不安,应亦依其虚实而施治也。

十 问 (节录医家四要)

一问寒热二问汗:问其寒热多少,以审阴阳,细辨真假。问其汗之有无,以辨风寒,以别虚实。

三问头身四问便:问其头痛为邪盛,不痛为正虚,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问其身之部位,以审经络,又以身重痛为邪甚,软弱为正虚。问其小便赤白多少,大便秘溏,清谷,清水,以辨寒热虚实。

五问饮食六问胸:问饮食者,以察胃气之强弱。问胸者,连及胃口而言也。浊气上升则胸满,痛为胸结,不痛而胀,连心下者为痞气。

七聋八渴俱当辨:问聋者伤寒以辨其在少阳与厥阴,杂病以聋为重,不聋为轻也。问渴者,以寒热虚实俱有渴,大抵以口中和,索水不欲饮者,为寒。口中热引饮不休者,为热。大渴谵语不大便者,为实。时欲饮水,饮亦不多,二便(大便、小便)通利者,为虚。

九问旧病十问因:问旧病者,以知其有夙病与否,问其致病之因,以为用药之准。

再兼服药参机变:表里寒热补泻之中,自有神机变化之妙。

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妇女以经血为主,问其有无迟速,以探病情,兼察有孕与否。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小儿欲作痘疹,与外感同,宜辨其手食指,足胫、耳后筋色为据。

切  诊

切诊寸关尺之部位

手腕之高骨处定为关,关前至鱼际(大指下之白肉有鱼际穴)约为一寸,因名为寸。自关后至尺泽(肘弯有尺泽穴)约为一尺,因名为尺。高骨位于尺寸之间,因名为关。以中指按定关部,前指为寸部,后指为尺部,此寸关尺三部之诊法也。如下图。

寸 关 尺 部 位 图 

 

切脉分配各脏腑

关于切脉所分配之各脏腑,内经及各先贤于寸关尺之部位大同而小异。考内经与王叔和、李濒湖、张景岳诸贤,对于大小肠所配之部位各有不同,如李氏将小肠列于左尺,将大肠列于右尺。而张氏则反之。王叔和以小肠列于左寸,大肠列于右寸,取心与小肠及肺与大肠互为表里之义也。内经云,左右两尺列于肾与腹中。并未指明大小肠之部位。各说纷纭,莫衷一是。余以为内经尺部只列肾与腹中,虽未将大小肠明确分配,似形含混,臆其尺部均可候大小肠也。夫脉只血管一条而以寸关尺分配五脏六腑,于意义上颇为费解,而于临床上每多有据,缘以古人所称某脏某腑之病,只就某种症候群之代表而言,并非专指某脏某腑之实质而言也,故无须过于穿鉴。普遍之分配,左寸配心,左关配肝胆,左尺配肾膀胱小肠,右寸配肺,右关配脾胃,右尺配肾膀胱大肠。

脉之常变

体瘦之人,气居于表,六脉常带浮洪。肥胖之人,气敛于中,六脉常带沉数。性急之人,脉行似数。性缓之人,脉行如迟。少壮之脉多大,老年之人多虚。身高者下指时宜疏,身短者下指要密。北方之人,每见强实。南方之人,每多柔弱。婴儿之脉常七至,酒后之脉多数,饭后之脉多洪,远行之脉必疾,久饥之脉必空。女子两尺常旺于寸,右手之脉常大,男子两寸常旺于尺,左手之脉常大。又有反关脉,脉在关后,必反其手诊之始得,此为脉之常变,切脉时应留意之。

诊脉三要

滑伯仁曰,诊脉之要有三:一曰举,二曰按,三曰寻。轻手得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毛之间阳也腑也,亦心肺之应也。重手按之,脉附于肉下者,阴也脏也,亦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中而取之,其脉应于血肉之间,阴阳相适,中和之应,脾胃之候也。若浮中沉三部不见,则委曲而求之,若隐若现,则阴阳伏匿之脉也。

五脏之平脉

心脉浮大而散,肺脉浮涩而短,脾脉缓大而敦,肝脉弦长而和,肾脉沉软而滑。

脉之生死

王叔和曰:“寸脉虽无,尺犹不绝,谓脉尚有根而无妨。若尺脉已败,如树木之根已腐,虽叶绿枝青,何能持久。六脉浮候属肺,沉候属肾也。故沉候无脉,断为肾气已绝,诸脉浮而无根者死”。

怪脉歌

雀啄连来三五啄(脾绝)屋漏半日一点落(胃绝),鱼翔似有又如无(心绝),虾遊静中忽一跃(大肠绝),弹石硬来寻即散(肾绝),搭指散乱如解索(精绝),更有釜沸如涌汤(肺绝),七脉一见休下药。

妊娠脉

三部浮沉正等,脉来均匀和平,无他病而月经停止者,孕也。尺内按之不绝,便是有子,月断病多六脉不病,亦为有子。

尺中脉滑而旺者胎脉,手少阴(左寸)脉动甚者妊子也,脉滑而疾重手按之散者,三月胎候也。滑而代二月也。重手按之,但疾而不散者五月也。

浮 脉

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为阳,其病在表。

兼脉:无力表虚,有力表实,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浮而盛大为洪,浮而软大为虚,浮而柔细为濡,浮而无根为散,浮而弦芤为革,浮而中空为芤。

沉 脉

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沉脉为阴,其病在里,

兼脉:无力里虚,有力里实,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痛,沉缓寒湿。

沉而细软为弱脉,沉而弦劲为牢脉,沉而着骨为伏脉。

迟 脉

迟脉属阴,病主在脏,三至一息,其病为寒。

兼脉:有力积冷,无力虚寒,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迟而不流利为涩脉,迟而有歇止为结脉,迟而浮大且软为虚脉。

数 脉

数脉属阳,病多在腑,一息六至,其病为热。

兼脉: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浮数表热,沉数里热。

数而弦急为紧脉,数而流利为滑脉,数而有止为促脉,数而过极为疾脉,数如豆粒为动脉。

滑 脉

滑脉应指,往来流利,如盘中珠,多主痰逆。

兼脉:浮滑风痰,沉滑痰食,滑数痰火,滑短气塞,滑而浮散,中风痈缓,滑而冲和,娠孕可决,血盛亦滑,肾脉宜之。

涩 脉

涩脉蹇滞,如刀刮竹,迟细而短,三象俱足、涩为血少,亦主精伤,孕为胎病,无孕血竭。

兼脉:涩而坚大,为有实热,涩而虚软,虚火炎灼。极软似有若无为微脉,浮而且细且软为濡脉,沉而且细且软为弱脉。以上三脉,指下模糊而不清爽,有似乎涩,确有分别也。

虚 脉

中空不足,软而无力,虚合四形,浮大迟软,虚主血虚,又主伤暑。

虚则迟大而无力,濡则细小而无力,虚则愈按愈软,芤则重按而仍见。

实 脉

实脉有力,长大而坚,血实脉实,火热壅结。

邪气盛满,坚劲有余之象。见此脉者,必有大邪、大热、大积、大聚也。

长 脉

长脉迢迢,如循长竿,首尾相称,往来端直。

凡实、牢、弦、紧皆兼长脉,故称长脉主有余之疾。

短 脉

短脉涩小,短至不及,不能满部,气为虚疾。两头沉下而中间独浮。

   李时珍曰∶“长脉属肝,宜于春;短脉属肺,宜于秋。”但诊肺肝,则长短自见。故知非其时、非其部,即为病脉也。

洪 脉

洪脉极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

洪为盛满,气壅火亢。失血下利。久嗽久病之人均忌洪脉。

微 脉

微脉极细,模糊而软;似有若无,欲绝非绝。微脉模糊,气血大衰。 

张仲景曰瞥瞥如羹上肥,状其软而无力也。萦萦如蛛丝,状其细而难见也。

李时珍曰微主久虚血弱之病,阳微则恶寒,阴微则发热,自非峻补,难可挽回。”    

细 脉

细直而软,状如丝线,较强于微,明显易见。

    细主气衰,诸虚劳损,状若细丝。微脉则模糊而难见,极细是微。大抵细脉微脉,俱为气血衰残之候。峻补不能重其元也。    

濡 脉

濡脉细软,见于浮分;举之乃见,按之即空。 濡主阴虚,髓绝精伤。 

浮候见其细软;若中候沉候不可得而见也。濡脉之浮软与虚脉相类;但虚脉形大,而濡脉形小也。濡脉之细小,与弱脉相类;但弱在沉分,而濡在浮分。濡脉之无根与散脉相类;散脉从浮大而渐至于沉绝,濡脉从浮小而渐至于不见也。

弱 脉

 弱脉细小,见于沉分;举之则无,按之乃得。  弱为阳陷,真气衰弱。           

”柳氏曰∶“气虚则脉弱。寸弱阳虚,尺弱阴虚,关弱胃虚。”

紧 脉

紧脉有力,如切紧绳, 紧主寒邪,亦主诸痛。    

兼脉:浮紧伤寒,沉紧伤食。

缓 脉

 缓脉四至,不主于病,如兼他脉,方可断症 。

兼脉:浮缓风伤,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弱,缓弱气虚。  

缓而和匀,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此真胃气脉也。

弦 脉

  弦脉端直,犹如弓弦,痰饮诸痛,弦脉主肝。    
    
兼脉:浮弦支饮,沉弦悬饮。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大主虚,弦细拘急。寸弦头痛,尺弦腹痛。   

戴同父曰弦而软,其病轻,弦而硬,其病重。

动 脉

 动无头尾,其动如豆;短而动摇,必兼滑数。

动脉主痛,亦主于惊。短脉相类;惟短脉为阴,不数不硬,不滑也。

内经云:“妇人手少阴心脉动甚者,为妊子也。”    

促 脉

 促为急促,数时一止;如趋而厥,脏气乖违。

 即急促之中,时见一歇止。病主气滞,血凝,食壅,或外因六,或内因七情,皆能阻遏血液之运行。

结 脉

 结为凝结,缓时一止;徐行而怠,寒则停滞。

 主肾火衰弱,中气虚寒,浮结者外有痛积,伏结者内有积聚。结而有力者为积聚,结而无力者为真气衰弱。        

代 脉

 代为禅代,止有常数;不能自还,良久复动。

 主脏衰,危恶之候。结促之止,止无常数;代脉之止,止有常数。内经以代脉一见,为脏气衰微,脾气脱绝之诊也。惟伤寒心悸,怀胎三月,跌打重伤,风家痛症,俱不忌代脉。

革 脉

革大弦急,浮取即得;按之乃空,严如鼓革。浮举之而弦大,沉按之而豁然中空也。

表有寒邪,中亏气血,男子亡血失精,女人半产漏下。多见革脉。
   

牢 脉

牢在沉分,大而弦实;牢主坚积,病多内寒。若失血亡精内虚者如得牢脉,是脉症相反,可卜死期。革浮牢沉,革虚牢实此二脉之别也。

散 脉

散脉浮乱,有表无里;中候渐空,按则绝矣。

浮候大而成脉;中候顿觉无力;沉候则不见矣。即渐重渐无,渐轻渐有。

  戴同父云∶“心脉浮大而散,肺脉短涩而散,皆平脉也。”

芤 脉

 芤乃草名,其类慈如葱;浮沉俱有,中候独空。

戴同父云∶“营行脉中,脉以血为形,芤脉脱血之象也。”

伏 脉

  伏为隐伏,更下于沉;推筋着骨,乃得其形。伏脉为阴,受病入深。

若火邪内郁,不得发越,而得伏脉者,乃阳极似阴必有大汗而解。

疾 脉

疾为急疾,数之至极;七至八至,脉流薄疾。

    疾脉为阳极,阴气欲竭。脉名离经,命将殒灭。疾脉亦称极脉。

第二章

中医简要理论及杂病诊治提要

关于疾病之理论,即病理学之一部分,而各病之症状与疾病之起因,均为病理。惟疾病之种类繁多,其理论均散见于各杂病论述中。概括言之,其病不外乎“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与“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至于病情,不外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在中医理论中,广而言之有六淫,七情与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约而言之,唯阴阳也。六淫中之风、火,燥等为阳,寒、湿、暑等为阴;七情中喜、怒、惊等为阳,忧、思、悲、恐等为阴;表、热、实等为阳,里、寒、虚等为阴。故陈修园曰:“识一字便可为医”。陈氏所谓一字者,即“人”字也,其人字之左边一画为阳,右边一画为为阴(详见医学三字经),总之只识阴阳耳。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概述

中医之辨证论治,只以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字为症之准绳,任何病症皆不出此范围。故学中医者,宜首先明此八字也。

阳症者:发热,恶热或恶寒,头痛,身痛,目痛,鼻干,不眠,胁痛,寒热而呕,潮热,谵语,詈骂不识亲疏,面红光彩,唇燥,舌黄,胸腹满痛,能饮冷水,身轻易动,常欲开目见人,喜言语,声音亮,口鼻之气往来自如,小便或黄、或赤、或混浊、或短数,大便或燥秘、或胶闭、或挟热下利、或热结旁流,手足自温暖,爪甲红活。此阳症之大略也。

阴症者:在伤寒未传之寒中。与阴寒直中三阴者则有之,其症或恶寒,战栗,面时青黑,或虚阴泛上,面虽赤而不红活光彩,身重难以转侧,或喜向壁卧,或卷卧欲寐,或闭目不欲见人,懒言语,或气微难以布息,或口鼻之气自冷,声不响亮,或时燥扰燥渴而不能饮水,或唇青,或舌苔黑而滑,手足厥逆,爪甲青紫,血不红活,小便清白或淡黄,大便下利或寒结。或热在肌肉之分,以手按之,殊无大热,若阴盛,则冰透手。此阴症之大略也。

表症者: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项背强痛,目痛,鼻干不眠,胸肋痛,耳聋,目眩,往来寒热,呕而口苦,脉浮而洪,或紧而缓,或长而弦,此表症大略也。

里症者:不恶寒反恶热,掌心及腋下汗出,腹中硬满,胀痛,大便燥结、或胶闭、或热结旁流,或挟热下利,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舌黄或黑,舌卷而裂,烦满,囊缩而厥,脉洪滑或沉实或伏数。此里症之大略也。

所谓虚症者:虚为正气虚,实为邪气实。其表、里、阴、阳、寒、热均各有虚实。如伤寒之无汗者为表实,其有汗者为表虚,又如气微声低,嗜卧体倦,赢瘦失眠均为里虚。其腹中坚实硬满,大便燥结,谵语狂躁均为里实。阳虚者多自汗,阴虚者多盗汗,其阳症多属于热,阴症多属于寒。以上只述梗概,希学者于此八字精心推究。

伤寒六经纲要

欲读伤寒,须明六经,六经者以三阳三阴代表五脏六腑也。三阳者,太阳,阳明,少阳。三阴者,太阴,少阴,厥阴。其代表手足脏腑相互表里及五行相生相克,以及六淫所属等,列图表以明之。

六经 手足三阴三阳 六淫五脏六腑互为表里表

 

六经

六淫

表里

 

 

 

六经

 

 

〔腑〕

 

三阳

太阳

膀胱

小肠

肾与膀胱互为表里

阳明

大肠

脾与胃互为表里

少阳

三焦

肝与胆互为表里

〔脏〕

 

三阴

太阴

湿

肺与大肠互为表里

少阴

心与小肠互为表里

厥阴

心胞络

心胞络与三焦互为表里

又在中医书中之名词,有谓心经、肝经、脾经、肺经、肾经者,非专指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而言也。就余之领会,所谓心经者,为指脑神经之总称也;肝经者,为胸肋间神经之总称也;脾经者为肠胃消化系统之总称也;肺经者,为胸膈间、呼吸系统之总称也;肾经者,为生殖系统及秘尿系统之总称也。故在中医书中有言某经者,亦有言某脏者,须分别注意,不宜混为一谈。其在手足阴阳十二经者,不在此例。

五行生克次第图 


 

五行为木、火、土、金、水。其相生也,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其相克也,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即如图之各角之次序为相生,图之直线为相克。列示此图,以便记忆。中医书中,利用五行相生相克,以说明病情之转变与病况之轻重者甚多,故学中医不可不知五行生之次第也。

五方五行五色五走五脏主禁例

东方之木,其色青,其味酸,其脏肝,肝在筋,木曰曲直作酸,酸走肝,筋病人无多食酸。

南方之火,其色赤,其味苦,其脏心,心主血,火曰炎上作苦,苦走心,血病人无多食苦。

中央之土,其色黄,其味甘,其脏脾,脾主肉,土曰稼穑作甘,甘走脾,肉病人无多食甘。

西方之金,其色白,其味辛,其脏肺,肺主气,金曰从革作辛,辛走肺,气病人无多食辛。

北方之水,其色黑,其味咸,其脏肾,肾主骨,水曰润下作咸,咸走肾,骨病人无多食咸。

得病有三因

疾病之来源,有内因,有外因,有不内外因。内因者,喜、怒、忧、思、悲、恐、惊所谓七情,内伤是也。外因者,风、寒、暑、湿、燥,火所谓六淫,外感者是也。不内外因者,如创伤房室虫兽所伤等是也。金匮论内因为经络受邪入脏腑者也,外因为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现多从前说。

治病有八法

八法者:汗、吐、下、和、清、消、温、补是也。

汗者,病在皮表,用发散法,使病由汗而解也。

吐者,病在胸膈,有痰食者,用涌吐法,使病由口吐出而解也。

下者,病在胃与大肠间,是里实症者。则应下之,病从大便泄出而解也。

和者,病在半里半表者,则用和解法也。

清者,病在脏腑属热者,以寒凉之品清之,经云热者寒之是也。

消者,病之壅积,如食、水、气、血、痰等症,停滞于脏腑经络肌肉之间者,应消而除之,以复其平也。

温者,脏腑各部感受寒侵,应以热药温之,经云寒者热之是也。

补者,病为精神气血俱虚,则应补之,经云精气夺则虚,虚者补之是也。

伤寒六经症治概述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伤寒太阳症,足太阳膀胱经,从头项贯腰脊,故头痛项强,身痛发热,恶寒,然风寒常相因,寒则伤荣,头痛,恶寒,脉浮紧,无汗,麻黄汤主之。开发腠理以散寒,得汗而愈。风则伤卫,头痛,恶风,脉浮缓,有汗,桂枝汤主之。充塞腠理以散风,汗止而愈。若风寒并受,荣卫俱伤,头痛,发热,无汗,烦躁,大青龙汤主之。若汗后热不退,此阴阳交而魂魄离也。热稍缓者,宜更汗之。若反剧烦躁,必有夹食夹痰,或兼有宿病,当寻其源而治之。若发热烦躁,小便不利,为热入膀胱之本,五苓散主之。

<!--[if !supportLists]-->(二)      <!--[endif]-->阳明症则恶热,目痛,鼻干,不得卧,宜葛根汤。若表里具盛,口渴引饮,脉洪大,此在经之热也,宜白虎汤主之。

<!--[if !supportLists]-->(三)      <!--[endif]-->少阳症,为半表半里之经,往往寒热,胁满喜呕,头胘,口苦,咽干,耳鸣或聋,默默不欲食,小柴胡汤加减以和之。过此不解,则入阳明之府,表症悉罢,名为传里,潮热,谵语,唇焦,舌燥,大便秘,脉沉实长洪,如痞满燥实,四症皆具,大承气汤主之。但见满燥实三症,邪在中焦,宜调味承气汤,不用枳朴,恐伤上焦之气。若只见痞满二症,邪在上焦,宜小承气汤,不用芒硝,恐伤下焦之血也。小腹急,大便黑,小便自利,喜忘,如狂,为畜血也,主以桃仁承气汤,抵挡汤丸,若湿热发黄,但头汗出,茵陈汤主之。倘下后,热不退,胸中坚满不消,脉尚数实者,此为下未尽,或下后一二日复发喘满者,并可用大柴胡汤或六一顺气汤复下之。若下后仍不解宜详虚实论治。加脉虚人虚,发热,口干,舌燥,不可更下小柴胡汤主之。

<!--[if !supportLists]-->(四)      <!--[endif]-->太阴症,脉浮缓,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不渴,时腹自痛者,则知病在太阴。寒在中焦者,宜四逆汤。如表邪未罢,因下传入太阴者,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if !supportLists]-->(五)      <!--[endif]-->少阴症,脉微细沉,身踡但欲寐,则知病在少阴。如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少阴症吐利,手足逆冷,烦燥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少阴病,四肢厥逆,其人或咳、或悸、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汤主之。

<!--[if !supportLists]-->(六)      <!--[endif]-->厥阴症,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乌梅丸主之。厥阴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痛,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此篇所述,只摘录伤寒论六经症治之梗概,欲求精详,可读张仲景之“伤寒论”。

桃仁承气汤

桃仁三钱  桂枝三钱  大黄二钱  芒硝二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

注:(本书所载方计量,为之精准,还为古制,换算方法,一钱=3. 125克)

六一顺气汤

殭蚕(酒炒)三钱  蝉蜕十个  大黄(酒浸)四钱

芒硝钱半  柴胡三钱  黄莲一钱  黄芩一钱

白芍一钱  甘草一钱  厚朴钱半  煨枳实一钱

水煎冲芒硝入蜜酒和服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二钱  生姜二钱  大栆四枚  甘草一钱

芍药二钱  水煎服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二钱  生姜二钱  大栆四枚  甘草一钱

芍药二钱  大黄钱半  水煎服

附子汤

附子钱半  茯苓一钱 附芍药一钱  白术五钱

人参二钱  水煎服

当归四逆汤

当归二钱  桂枝一钱  芍药二钱  细辛六分

甘草六分  木通一钱  大栆二枚  水煎服

麻黄汤 桂枝汤 大青龙汤 五苓散 葛根汤 白虎汤 

小柴胡汤 大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小承气汤 大柴胡汤 

四逆汤 吴茱萸汤 乌梅丸 茵陈汤

(方见后篇汤头歌诀)

温  病

温者热也,热邪伤阴,日烁日甚,故治温以救阴为主,而救阴以存津为先。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名曰温病。故此症以口渴发热为准的,此为伤寒与温病不同之要点也。

伤寒起初多左手脉大,温病则右手脉大,且多两寸脉大,而右寸尤甚。盖温邪从口鼻入,在手太阴肺。春去寒水未远,风兼寒气而来,故伤寒与温病初起,多兼恶寒,然总以口渴为别。若以治伤寒之桂枝汤参苏饮等方,辛温之药表解,而温愈盛,遂至大渴大热,贻害无穷。若不恶寒,而纯是口渴、发热,是热全在里,倘妄用辛温发表,徒伤津液,是为热邪树帜也,应治以辛凉轻剂桑菊饮,重剂银翘散。夫温病初起,口渴、发热,不恶寒者,酌量用之,一剂愈矣。二方为清内解外,表里兼行,温病之正方也。至三四日,热伤津液,大渴大热,思饮冷水,内热盛真阴耗矣,主白虎汤滋其燥,以回未亡之阴也。

若舌枯黑而燥裂,且喜饮滚汤,甚至口烫破而不知,乃阳极似阴,危症也,勿作寒症看,急用大承气汤加石膏下之,以救一线未亡之阴,延至阴尽不可治矣。

若谵语神昏发狂,乃邪在包络,不在肠胃,下之无益惟有芳香解秽,甘寒清热两法,应择服安宫牛黄丸最宜,紫血丹次之,局方至宝丹又次之,及清宫汤等

若津液枯竭,虽下不通,大用攻伐,正气反伤,病势至此颇为棘手,增液汤承气汤两方合用,名为增液承气汤,一滋阴一荡邪,其法至妥。

病久正虚,专以复津液为治,盖伤寒病阳,以甘温复之,温病伤阴以甘寒复之,乃两症之鉴别也。

本篇只自温病条辨摘录其大旨,至若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湿温等,均未列入。如欲求其精详,可阅读吴鞠通之“温病条辨”、吴又可之“温疫论”及王孟英之“温热经纬”。

桑菊饮

辛凉轻剂主菊桑,风温咳嗽得之良,

杏薄地桔苇甘草,专清气分勿仓皇。

杏仁二钱 连翘钱半 薄荷八分 桑叶二钱半 菊花一钱

桔梗一钱 苇茎三钱 生甘草八分。

主风温咳嗽微热微渴之症。如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加知母、石膏。舌绛暮热盛,邪侵营分加元参去姜薄,再加细生地、麦冬、玉竹、丹皮。肺热甚加丹皮,渴甚加花粉。

银翘散

温邪初病治殊寒,风燥为阳肺不安,

银翘桔薄芥蒡豉,甘同竹叶是灵丹。

银花一两 连翘一两 桔梗六钱 薄荷六钱 芥穗四钱

牛蒡子六钱 淡豆豉五钱 淡竹叶四钱 生甘草五钱

共杵散,每服六钱,鲜苇茎汤下。

主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及四时内热受感而口渴者。病重者四小时一服,日三夜一,轻者六小时一服,不解再服。盖肺位最高,药过重则过病所,少又不及。胸膈闷,加藿香三钱,郁金三钱,以护膻中。渴甚加花粉,项肿咽痛加马勃、元参。衄者去荆芥、豆豉,加茅根、侧柏叶、焦山栀。咳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后,邪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以保津。如不解,小便短赤,加知柏、芩栀,苦辛并用,以化阴气,为治热淫法。

安宫牛黄丸 紫血丹 药店均有成品,原方见“温病条辨”

至宝丹

犀角 殊砂 雄黄 琥珀 玳瑁 龙脑 牛黄 麝香 

各一两一钱 安息香一两六钱 银箔 金箔各五十张为衣。

主急性热病高热,侵脑神昏,心脏衰弱。

清宫汤

元参心三钱 莲子心五分 竹叶卷心二钱 连翘心二钱

犀角尖一钱末冲 连心麦冬三钱。

热痰甚加竹沥梨汁各五匙,咳痰不出加瓜蒌皮一钱半,

热毒甚加人中黄,如渐作神昏加银花三钱,荷叶二钱,

石菖蒲八分。

增液汤

元参五钱 麦冬三钱 生地五钱 (一方有加鲜首乌七钱者)

主身体衰弱,津液枯燥,大便秘结。

桂枝汤 参苏饮 白虎汤 大承气汤 增液承气汤(即为增液汤与小承气汤合方)(方见汤头歌诀)

伤 风

凡突然头痛或晕,身热恶风,鼻塞声重,咳嗽喷嚏,鼻流清涕,脉浮,有汗或无汗,为伤风。由于肌肉不坚,腠理虚疎,阳气不能卫于外,故易伤风。

肺为清虚之府,得微苦则降,得辛凉则平,宜用辛凉平解,桑菊饮主之,二陈汤佐以辛凉药亦佳。

咳嗽喉痛,口渴面热,涕泪稠粘,鼻塞音浊,热气上壅,此风热也,俗称之热伤风。又如素体阴亏,值非时之煖,以致咽痛音哑咳嗽者为风燥,宜辛凉药中,佐以解热润燥之品。热伤风及风燥,均以银翘散加减主之。虚人不任风寒,时时伤风不已,愈而又发,补中益气汤主之,自汗甚者,黄芪建中汤主之。

四时感冒,微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或流清涕,或全身关节疼痛者,紫苏汤主之。

紫苏汤

苏叶三钱 制香附三钱 陈皮二钱 炙甘草钱半 生姜三片。

二陈汤 补中益气汤 黄芪建中汤(方见汤头歌诀)

桑菊饮 银翘散(方见温病篇)

附:治牙痛效方(不论风火牙痛均治)

丹皮一钱 青皮一钱 生草一钱 芥穗一钱 防风一钱

生地二钱。

原方按各牙部,位属于何脏腑,各加二味。余用时只加川芎、白芷各一钱,细辛五分,水煎服。

咳 嗽

内经云:“咳嗽在聚于胃,关于肺”,盖胃气为外邪内邪所干,上焦不治,如雾之气,不能灌溉,则咳生焉。无痰为咳,有痰为嗽。痰为水作,肺为水脏之源,肺胃相连,胃聚邪,则肺之关隘亦阻,输肺之气不清,则为咳嗽。凡咳皆内外合邪干之也,故治咳以清肺而兼安胃,方为正治。金匮竹茹桔皮汤,有清肺下气之功,养阴和胃之妙,凡内邪外邪均主之,为治咳嗽第一方,其有兼症者,按症加减,其加减法,见后方中。

徐忠可论咳亦极精,总以支饮为其病根,而以行水为主,行水者以除痰源也,使其邪饮下行,其嗽自止。故不问冬夏,不论浅深,但系寒咳,均以小青龙汤为主,用之颇效。

如头痛咳嗽身热,脉两寸独大,午后潮热,口微渴,春时为风温,伤风夹温也。夏为风热,秋冬为风燥,轻者主以金佛草散或桑菊饮,重者主银翘散,不可误汗。内经云:“热淫于内,治以辛凉”是也。秋燥咳嗽,必见燥象,千金麦门冬汤或沙参麦门冬汤主之,泻白散亦佳。

咳嗽,初由风寒,宜杏苏散,若久而不愈,则声哑赢瘦,痰中带血气喘,变成虚痨。陈修园曰:“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此为治虚痨咳嗽之金针”。盖风寒之邪,挟津液上聚膈中,以致咳嗽不愈。若邪不解,津液何以得下,若误行发散,不唯津液不下,且转增上逆之势,此所以通其上,即和其中,和其中而益通其上也,用小柴胡去人参、生姜,加干姜、五味子,调通津液,借治甚效。

如久咳不已,肺胃两虚,为金水不交之症,主理中汤加减如神。

若咳嗽痰多,标在肺,本在肾,肾具水火,水虚宜滋,主茯苓汤,四五帖后,继服六味地黄汤加麦味蛤蚧以滋之。凡劳伤人,脾胃日虚,不能生金,咳嗽不已,唯补其脾胃则愈。陈修园主六君子加干姜、细辛、五味,其效甚好。

如咳气虚,连呛不已,或见喉痒作呕状者,此正气虚也,主归芍六君子汤,加阿胶、熟地以润枯,紫苑、冬花以解肺郁,百合以清肺最效。补中益气汤,去升麻加百合,有甘敛行郁之功。

节录程德君因外邪以致咳嗽之症治,自汗恶风身热,或清涕,感风也,主桂枝汤加防杏前胡细辛。

无汗恶寒发热,感寒也,主二陈加杏苏、葛桔。

暴感风寒,咳嗽鼻塞声重主宁嗽化痰汤。

感湿者,身体重痛,或有汗,或小便不利,此浴后毛窍未干,受风湿也,肾著汤主之。

热嗽咽干痛,鼻出热气,其痰咳而难出,色黄且浓,或带红黄色,或血腥臭,或坚如蛎肉者,均主金佛草散。

竹茹桔皮汤

陈桔皮四钱 鲜竹茹二钱 北沙参二钱 炙甘草二钱

生姜二钱 大栆五枚

加减法:初病咳去沙参,咳不呕为胃气足亦去之,若咳而呕为胃虚则不去。如非邪重者,只用陈皮四钱、生姜三钱,名桔皮汤。治干呕或呃逆挟虚之症,本方如神。方中姜竹,一寒一热以驱之,参桔一开一阖以分之,甘栆安中土,中土有权、咳呃自止。胸烦咳燥加瓜蒌。心悸小便赤加茯苓。火郁去生姜,加五味、干姜。痰清加茯苓、前胡。痰稠加杏仁、厚朴。气壅而喘加桑皮、紫苏。痰粘滞吐不爽加桔梗。咳甚加紫苑、百部、款冬花。兼风热加连翘、银花、淡豆豉、薄荷之类,桑叶、菊花亦可加入。寒热加柴胡,久嗽及病后易沙参为人参。咳数十声痰不出,肺燥痰涩也,加枳杏、苏梗利肺气。肥白人湿重加二术、茯苓。黑瘦人燥多加玉竹、薏仁。兼食积者加枳实、山楂、麦芽。

千金麦门冬汤

麦冬三钱 桔梗一钱 桑皮一钱 半夏一钱 生地一钱

竹茹一钱 麻黄三分 五味子五分 甘草五分 生姜三片

主大病后火热乘肺,咳嗽有血,胸膈胀满气逆,身体赢瘦,渴而便秘,五脏烦躁。

沙参麦冬汤

沙参三钱 麦冬三钱 玉竹二钱 天花粉三钱 桑叶三钱

扁豆三钱 甘草一钱

猪苓汤

茯苓三钱 猪苓三钱 滑石三钱 泽泻三钱 阿胶三钱

宁嗽化痰汤

陈皮二钱 茯苓二钱 薄荷一钱 桔梗二钱 前胡钱半

枳壳二钱

止嗽散(改为汤剂,治一切咳嗽)

桔梗二钱 炙紫苑二钱 炙甘草一钱 陈皮一钱半 白前二钱

芥穗一钱 炙百部二钱 鲜姜三片 水煎服 

小青龙汤 金佛草散 泻白散 小柴胡汤 理中汤

六味地黄丸 补中益气汤 桂枝汤 六君子汤 二陈汤

归芍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加当归白芍各二钱)

肾著汤(方见汤头歌诀)

桑菊饮 银翘散(方见温病篇)杏苏散(方见儿科篇)

右归丸

山萸肉三钱 熟地三钱 山药二钱 枸杞五钱 杜仲五钱

甘草六分 肉桂六分 附子六分  

主老人衰弱,贫血,腰痛怕冷肾虚头痛头晕心脏衰弱,行动气逆。 

当归芦荟丸

当归一两 胆草一两 黄柏一两 黄莲一两 山栀一两

黄芩一两 大黄五钱 芦荟五钱 青黛五钱 木香二钱半

麝香二分

神曲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汤下。

叶天士云:动怒惊恐,五志阳越莫制,狂妄不避亲疏,宜苦降之此丸如神。

二陈汤 逍遥丸 六味地黄汤 补中益气汤 葛根汤

小柴胡汤 理中汤 五积散 吴茱萸汤 川芎调茶散

四物汤 桂附八味丸(方见汤头歌诀)

腹 泻

李东垣云:胃气和平,饮食入胃,精气输于脾土,上归于肺而后行营卫也。饮食一伤,起居不时,损其胃气,则上升清华之气,反而下降而为飱泄矣。

戴复菴云:水泻而腹不痛者,湿也,六君子汤加平胃散主之。饮食入胃辄下完谷者,气虚也,补中益气汤主之。腹痛泻水肠鸣,痛一阵泻一阵者,火也,木香黄连甘草白芍主之。腹痛而泻,泻后痛减者食积也,平胃散加山楂麦芽萝卜子神曲主之。溏泻者,污积粘垢,湿兼热也,柴苓汤或胃苓汤并主之。鹜泻者,所下皆清澈清冷,小便清白湿兼寒也,理中汤加肉蔻主之。滑泄者,久下不能禁,湿甚气脱也,补中益气汤加诃子、豆蔻、赤石脂、止涩之。飱泄者,洞泻也,水谷不化,湿兼风也,五苓散或平胃散加羌活主之。泻有寒热,寒则脉迟身冷,小溲清白,或绵绵腹痛,附子理中汤加肉蔻主之。仲景云:下利不止与与理中而利益甚。夫理中者,理中焦也,下利者,病在下焦,故加附子及赤石脂、禹余粮等治之。凡泄泻津液既去,口中必渴,小便自少,不可便作热论,当以脉参之。五更时泻属肾虚,必用补骨脂、茱萸肉、五味、山药、茴香、茯苓、肉桂等以温补肾之虚寒。

芍药甘草汤

杭白芍三钱 炙甘草三钱

六君子汤 平胃散 补中益气汤 理中汤 五苓散 

柴苓汤(即小柴胡汤与五苓散合方)

胃苓汤(即平胃散与五苓散合方)附子理中汤(即理中汤加附子一钱)(方见汤头歌诀)

痢 疾

痢疾多起于夏季,食瓜果肥甘,以致脾胃受伤,加以湿蒸热壅,气不宣通,肠胃停滞,里急后重,小便赤涩,痢疾成矣。普通用苦寒之药,燥湿除热,佐以辛温,以行血调气,所谓行血便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然虚、实、寒、热、浅、深、新、久之不同,亦不可一概以此例而治之也。

治痢须辨定虚、实、寒、热,不应轻用治痢套方。大约形体强壮者多实,形体薄弱者多虚,年壮新病者多实,年老久病者多虚,即时病痢者多实,病后患痢者多虚,颜色苍赤者多实,颜色青白者多虚,胀满硬痛者为实,空痞软痛者为虚,烦躁不宁者多实,安静懒语者多虚,痢色鲜红浓厚者为热,浅红清淡者为寒,脉搏滑数者为热,脉息沉迟者为寒。故痢属纯热纯实者,微补之即生烦躁,惟清利到底乃痊,宜至全愈之后,再为调和气血,渐为滋养。

喻嘉言曰:“实者,邪之实也,虚者,正气之虚也。实七虚三,攻邪为先,七虚三实,扶正为本”。此定例也。故此症有先清后补法,有先补后清法,有攻补兼施寒热互用法,要识先后缓急,标本轻重,审察病机以施治,则庶几矣。

夫治痢大法,不外清热、导滞、温补,攻下、分利以及解表等。惟倪涵初只用清热导滞一法,而以温补、攻下、分利以及解表,称为四大忌,兹节录于下。

痢疾四大忌

倪涵初云:古今治痢,皆云热则清之,寒则温之,初起热盛则下之,有表症则汗之,小便赤涩则分利之,此五者举世信用,如规矩准绳不可易,予谓惟清热一法无忌,余则犯四大忌,不可用也。何为四大忌?

一曰忌温补:痢之为病,由于湿热蕴积,胶滞于肠胃中而发,宜清邪热,导滞气,行瘀血,其病即去,若用参术等温补之药,则热愈盛,气愈滞,而血愈凝,久之邪气盛,正气虚,不可疗矣。此投温补之剂,为祸最烈也。

二曰忌大下:痢病因湿热胶滞肠胃而成,与沟渠壅塞相似,惟用磨刮疏通则愈,若用承气汤大下之譬如欲清壅塞之渠,而注狂澜之水,壅塞必不能清,无不岸崩堤塌矣。治痢而大下之,胶滞必不能去,徒伤胃气,损元气而已,正气损伤,邪气不可除,壮者犹可,弱者危也。

三曰忌发汗:痢有头痛目眩,身发寒热者,此非外感,乃内毒薰蒸,自内达外,虽有表症,实非表邪也。若发汗则正气已耗,邪气益肆,且风痢燥热,愈助热邪。表虚于外,邪炽于内,鲜不毙也。

四曰忌分利:利小便者,治水泻之良方也。以之治痢,则大乖矣。痢因邪热胶滞,津液枯涩而成,若用五苓八正等剂,分利其水,则津液愈枯,而滞涩更甚,遂至缠绵不已,此分利之害也。若清热导滞,则痢自愈,而小便自清,又安用分利为哉。

按倪氏所论之四大忌,颇可取法,然亦不能胶柱而绝对禁忌,仍宜详审病情,精查脉色,而其中尚有宜补者,宜下者,宜汗者,宜分利者,又不能不补,不下,不汗,不分利者也。

“宜补”:如其人脉沉微弱,或迟细,手足厥冷,形色虚薄,病后或产后而痢者,即应温补,若肾火衰微,又应投桂附以补命门之火也。

“宜下”:如痢之初起,食积气滞,腹痛拒按,而脉沉实,里急后重,至厕而不出者,则宜下之。

“宜汗”:如痢由于外感而成者,初起则头痛,身热,恶寒,脉浮,其非肌表有邪,即经络不合,自宜温散汗之,使其营卫调和,外邪一解,痢自松也。

“宜分利”:如其人热郁膀胱,气机不能运化,以致腹痛,小便短赤,或不通者,亦应分利顺导之。

痢疾初发时,里急后重,频欲登厕,至厕所下无多,才起则腹急,是湿热凝滞之故,宜用芍药汤加枳壳、厚朴、山楂、乌梅,或藿香正气散加木香、枳壳、黄连、砂仁、治之。服香连丸亦佳。有里急至厕,反不急出者,气滞也,疏通为主,木香化滞丸治之。里急而频见污衣者,气脱也,补涩为主,以补中益气汤治之。后重而至厕稍减者,火迫也,芩连芍药汤主之。胀满恶食腹痛者实也,木香、黄连、芍药、枳壳、槟榔、枳实、厚朴治之、喜冷饮脉坚大滑数者热也,重加黄芩、黄莲,小便赤涩加六一散,大便滞涩者稍加大黄。

久而虚滑者,补中益气加肉蔻、诃子、五味子,里急涩滞者,以木香、黄连、槟榔、枳实、川芎、当归治之,后重得解反甚者,加参、芪、术、草、升、柴。后重得解即减者,以黄芩、黄莲、木香、砂仁、槟榔、大黄治之。

久泻无度腹痛者,禹余粮五钱、赤石脂、白术各三钱、诃子、肉蔻各一钱五分,腹痛者芍药甘草汤,挟虚者建中汤。古人以建中汤治痢,不问赤白新久用之皆效。

屡止屡发,名曰休息痢,四君子汤或补中益气汤加木香、黄连或肉蔻。

芍药汤(见黄芩汤) 藿香正气散 补中益气汤 理中汤 六一散 小建中汤 芩连芍药汤(即芍药汤加黄芩二钱黄莲一钱)

四君子汤(方见汤头歌诀)芍药甘草汤(方见腹泻篇)

香连丸 木香化滞丸(药店均有成品)

眩晕 头痛

眩晕症,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眩言旋转不定也,此指实症,宜二陈汤加防风、玉竹、川芎、天麻、白术主之。

属痰饮者,倍半夏,火盛者加泽泻。内经云:“上虚则眩”此言虚症也,宜加参芪,虚甚者加附子。

寸脉滑,按之益坚者为上实,丹溪用大黄酒炒三次研末,每服三钱,清茶调服甚效。

脉弦滑而呕者为痰饮,宜茯苓二钱泽泻四钱煎服,或二陈汤加天麻、竹茹、白术亦效。

寒热往来,主逍遥散加天麻半夏钩藤。脉滑实大,便秘,耳鸣,多恕肝火也,当归芦荟丸主之。脉涩精气不足,欲荣其上,必灌其根,主六味地黄汤去丹泽加川芎、细辛、肉苁蓉、炙草。脉弱小主补中益气汤,加天麻半夏钩藤。

眩晕大虚,诸药不效,以鹿茸五钱,酒煎去渣,入麝一厘冲服极效,或归脾丸亦佳。桂附八味丸引火归元亦效。景岳右归饮主肾虚头痛及眩晕颇效。

头痛,六经皆有,宜分经主治,太阳头痛连脑后,项脊亦强,风主桂枝,寒主麻黄。阳明头痛连前额,眼眶目珠皆胀眩,主葛根汤。少阳头痛在两侧,寒来暑往而多呕,主柴胡汤或逍遥散,加半夏、川芎。太阴本无头痛,湿土生痰,头为之痛,症兼腹痛自利,理中汤加砂仁、半夏,或二陈汤加川芎、南星。少阴头痛,脉细欲寐,五积散加细辛、附子,重者温经散邪。厥阴头痛如斧劈,呕吐涎沫,吴茱萸汤。偏正头痛于川芎茶调散加木贼五钱至八钱甚效。稜骨痛甚者,痰挟胃火上升,半夏六钱、生姜三钱,调沉香末三分至五分,冲服神效。气虚头痛,主补中益气汤,加川芎、蔓荆子。血虚头痛,主四物汤倍芎加知母、细辛、蔓荆子、倍川芎。

霍 乱(节录医家四要)

霍乱症,猝然心腹作痛,上吐下泻者,谓之湿霍乱。其邪胜者,吐利腥秽,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四肢厥冷,不思饮水,脉沉而迟者,宜藿香正气散加干姜治之。其阳邪胜者,吐利烦热,自汗口渴,欲饮冷水,四肢温暖,脉沉而数者,亦宜藿香正气散加黄连治之。其或心腹疼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者,谓之干霍乱,宜用盐汤探吐,吐后亦宜此方加减。如痛甚者加茱萸,吐甚者加豆蔻,泻甚者加苍术,胸痞者加枳壳,转筋者加木瓜。

藿香正气散(方见汤头歌诀)

关 格

关者,为阴盛之极,而关闭小便不得通也。格者,为阳盛之极,而格拒食不得入也。关者闭塞其内,出者不得泄,格者拒扞其外,入者不得内。

云岐子云:“阴阳易位,病在关格。”胸膈上阳气常在,则热为主病。身半以下阴气常在,则寒为主病。寒反在胸中,舌上白苔而水浆不下,故曰格。格则吐逆。热在丹田小便不通,故曰关,关则不得小便。胸中有寒,以热药治之。丹田有热,以寒药治之。但亦应审察脉象,以治疗之。

体弱脉虚者,以二陈汤加人参,并加冰片、麝香少许服之。

肢冷脉细者,以人参、附子、少加冰片、麝香治之。

体壮脉数者,五苓散加梔子、大黄、厚朴、枳壳、槟榔、木通、陈皮、生姜,并少加冰片、麝香治之。

柏子仁汤、人参散、导气清利汤、承气汤、木通二陈汤等剂均可选用。

柏子仁汤

人参一钱 白术一钱 牡蛎二钱 麻黄根一钱 半夏一钱

五味一钱 大栆三枚 柏子仁一钱 龙骨二钱 浮小麦三钱

人参散

人参 当归 炒地榆 炒阿胶 黄芩 黄柏 赤芍 芜荑 

厚朴 炒黄连 韭白 豆豉 各等份为末,每服三钱。

导气清利汤

原名导气清利丸改为汤剂(见王肯堂症治准绳)

青皮(用水蛭等份同炒赤去水蛭)。

蓬莪术(用虻虫等份同炒赤去虻虫)。

槟榔(斑蝥炒去斑蝥)。

干姜(硇砂炒去硇砂)。

茱萸(牵牛炒去牵牛)。

胡椒(茴香炒去茴香)。 

三棱(干漆炒去干漆)。

赤芍药(川椒炒去川椒)。

附子(青盐炒去青盐)。

石菖蒲(桃仁炒去桃仁)。

以上药各一钱,水煎服分三四次服。

二陈汤 五苓散 承气汤 木通承气汤(即二陈汤加木通一钱)(方见汤头歌诀)

肠 痈

(西医名为阑尾炎 普通误称肓肠炎)

肠痈,又名为吊脚痈。因此病之症状,右脚挛缩,伸则痛甚,故症状显著。又如腹痛,在少腹之右部,脐与髋骨正中之部位,轻按之亦诉剧痛。或则恶寒发热,或便秘,尿量减少或困难。

此症在医院多是开刀割去,依实际记录可靠者固多,亦有手术后变生他症者,亦属不少,兹将经方及验方列后以备选用或以备不时之需。

薏仁附子败酱散(金匮要略)

薏仁米一两 附子一两半 败酱草六钱

水煎分三次一日服

按上方治慢性阑尾炎,而无热性疾患者为宜。

薏米败酱汤(治肠痈未溃者颇效)

薏仁米一两 生地一两半 丹参一两二钱 杭白芍一两二钱

桔梗一两 麦门冬一两 丹皮六钱 云苓六钱 败酱草六钱 

生草六钱 生姜六钱 水煎分三次一日服

(用本方分量减半,并酌加银花、蒲公英各五钱至一两效颇佳) 

验 方

紫花地丁一两 黄酒两茶杯 煎成一碗服之

上方可加银花一两、生草五钱 并酌量加水。

又大黄牡丹皮汤、当归芍药散、大建中汤,均可选用。

(方见汤头歌诀)

便 秘

便秘症种类颇多,有虚,有实,有冷,有热,有阳结,有阴结,故其治法,亦因症而异。

(一)虚秘∶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又有老年人,或大汗后,出血过多,病后气虚未复,妇人产后等,均为阴虚便秘,即津液枯燥所致,宜用温润药。如当归、苁蓉、郁李仁、增液汤或少加桂附及参芪等治之。

其血虚便秘者,宜四物汤加陈皮、麻仁、杏仁、茯苓、甘草等治之。

(二)实秘∶胃实而秘者,能饮食,小便赤,麻仁丸治之。其脉沉实或沉迟有力,便坚者宜用承气汤下之。

(三)冷秘∶由于冷气横于肠胃,凝阴固结,津液不通,胃气闭塞,喜热恶冷者用藿香正气散加元桂、枳壳或半硫丸治之。

(四)热秘∶面赤身热,肠胃胀闷,喜冷恶热,口舌生疮,即大肠结热者,润肠丸、木香槟榔丸及大承气汤选用之

(五)阳结:即实秘与热秘之合症,脉浮数,能食而不大便名曰阳结,为实热,以治实秘热秘之法治之。

(六)阴结:即虚秘与冷秘之合症,脉沉迟,不能食,身重,大便坚,名曰阴结,为虚寒,以治虚秘冷秘之法治之。

又有因气逆不顺而秘者,是气不升降,谷气不行,其人多噫,或作气痛,若用通剂反而不通,强迫之而下血,当顺气温暖之剂以治之,宜苏子降气加枳壳,或木香槟榔丸。

麻仁丸

麻仁六两 芍药二两 枳实二两 厚朴二两 杏仁二两

大黄四两 炼蜜丸每日三钱顿服

木香槟榔丸

木香 槟榔 青皮 陈皮 枳壳 黄连 黄柏 三棱 莪术

大黄 黑丒 香附 芒硝

各等份为丸每服二钱至三钱。

苏子降气汤

苏子钱半 半夏二钱 陈皮钱半 厚朴一钱 前胡钱半 

桂心八分 当归钱半

藿香正气散 润肠丸 大小承气汤 四物汤(见汤头歌诀)

增液汤(见温病篇)

脱 肛

此症多由于便秘或腹泄,内痔、里急后重、久痢及小儿或成人病后营养不良,老人身体衰弱,提肛门筋及括约筋之收缩力松弛所致。

初起,于便后直肠下端即脱出,继即缩回,渐重,则不能缩回,有时因喷嚏咳嗽即脱出。初时只觉痠痛、坠胀、坐不安,若久不缩回则肿痛甚剧,步履为艰,大便秘,小便数,治宜提肛散或补中益气汤。

治气虚脱肛验方二则

(一)党参三钱 黄芪五钱 当归三钱 杭白芍一两 升麻一钱

槐米一钱 薏仁米五钱 服八剂愈 

(二)黄芪五钱 当归五钱 升麻一钱 五味子十粒 服十剂愈

又有不因大便而脱肛者,是火迫而出,宜去胃火,滋肾水,清肠热,用下列二方治之。

(一)元参一两 丹皮三钱 生石膏三钱 当归三钱 地榆三钱 

槐花三钱 芥穗炭三钱 熟地一两 服二剂至四剂愈

(二)地榆三钱 当归一两 元参一两 生地一两 

服六剂至十剂愈

又有日久脱肛,寒滑气泄,真气不禁者,当以涩剂固脱,热剂除寒补阳益气为治,以诃子散治之。附大便下血方

人参二钱 当归一两 地榆三钱 生地五钱 

三七末二钱 

提肛散 即补中益气汤加赤石脂四钱、川芎一钱、黄连七分

黄芩二钱、白芷三钱。

诃子散

诃子 炮姜 婴粟壳 桔红各六分共研末为散剂以白术、白芍各一钱煎汤送服。

补中益气汤(见汤头歌诀)

痔 疮

多起于便秘,或因站立、坐时过久,直肠静脉血液回流,不能畅通,又加以粪之压迫,血液瘀滞而成。此病又与职业及食物之嗜好有关,如久坐之工作人员,久立之警察及久坐之手工业工人,常骑马骑车者,以及嗜烟嗜酒,好食辛辣有刺激性之食物者,多生此症。此症分为外痔,内痔,内外混合痔。

(一)内痔:在肛门以内生疮结,如黄豆或樱桃大,大便时脱出,下血甚少,其血附于粪之表面,或不下血,亦有流血甚多者,便后即缩回,面苍憔悴,每现贫血状态,疲劳,或大便即感觉微痛,重时,于内痔脱出后,一时不能缩回而肿,感觉灼热剧痛,坐卧不安,同时有呕吐,腹胀,尿闭,里急后重等症象。亦有化脓而成脓疡,最后或为瘘管。

(二)外痔:初起常觉肛门灼痒,大便秘结,便后不舒适,在肛门外生小疮结,若劳累过度或饮酒多,食辛辣之物、骑车骑马等则肿痛。有时出血,经四五天,自行消退,宜有化脓者。

(三)合混痔:内外兼有之症状。

痔疮治法:应设清热解毒剂,如脏连丸,清热解毒散,秦艽白术丸等,其便秘者,宜服润肠剂,不可投下剂。

外敷消痔散:蜗牛五钱 田螺肉一两 橄榄核一两五钱 对上三药煨炭存性,加朴硝五分、熊胆五分、冰片五分、共研细末,临用以麻油或凡士林调敷或以热敷。

脏连丸

黄连八两 槐花米二两 枳壳一两 防风、粉草、香附、

槐角、牙皂角、木香各五钱。

以上药共为细末。再用陈仓米、三合同、香附子共为细末,用猪大肠约二尺长,对清水洗净,装入陈仓米、香附子末札口入沙锅内,用水二大碗,以炭火煮,干即添水,慢火煮烂,捣烂如糊,加黄连等药末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一料即愈。

清热解毒散

寒水石、生石膏各八钱 青黛四钱 共为细末,每服五分至一钱

秦艽白术丸

秦艽一两 白术五钱 桃仁(另研)、皂角子(去皮烧存性)

各一两 归尾(酒洗)、泽泻、枳实(麸炒)地榆各五钱

共研细末,用桃仁合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暑 症

暑症,口渴心烦,溺赤手热,脉洪,主六一散以荡暑邪,从小便出,兼治水泻,若加硃砂名益元散,有镇心利湿之妙。又生脉散预服防暑,颇有功效。安逸体虚人中暑,必多热无汗,恶寒口渴,脉虚,宜生脉散。若口渴多汗,脉大,白虎加人参汤。汗出身热足冷者,为夹湿宜加苍术。暑闭发热,无汗身痛,口燥舌干吐泻者,香薷饮主之。香薷为夏日发表之峻品,如冬月之麻黄。

暑温寒热,但咳无痰,咳声清亮者,清络饮加甘草、桔梗、杏仁、麦冬、知母主之。

暑温夹湿,咳声重浊,痰涎多者,小半夏加茯苓、厚朴、杏仁主之。

清络饮

鲜荷叶半张 鲜银花四钱 鲜扁豆花三钱 丝瓜皮五钱

西瓜皮五钱 卷心竹叶二钱 

水煎服

白虎人参汤

石膏六钱 知母三钱 甘草一钱 粳米四钱 人参二钱 

苍术二钱(若夹湿者酌加苍术)

香薷饮

香薷八分 扁豆三钱 厚朴二钱 炙甘草一钱 

加减法:泄利加茯苓、白术,呕加茯苓、半夏,发搐加羌活、秦艽。按:香薷扬越阳气,徹上徹下,为治暑表品,但性猛如冬月之麻黄,虚人慎用。叶天士去厚朴、扁豆加扁豆花、银花、连翘亦佳。又加黄芪、白术、茯苓、桔皮、厚朴、木瓜主内伤而兼中暑亦妙。

六一散 益元散 生脉散(方见汤头歌诀)

黄 疸

黄疸症,多由病后郁蕴湿热,交蒸而成。食已而饥,但欲眠,一身面目及小便俱黄是也。以阴阳二症为提纲,色暗如薰黄,气短小便自利,脉沉迟细而虚者,为阴黄,理中真武之类加茵陈蒿主之。色鲜黄如桔栀,气上逆,小便赤涩不利,脉滑弦数属实者为阳黄,主茵陈蒿汤加黄芩、黄莲、黄柏。便秘不通者,宜用茵陈大黄汤主之。或茵陈五苓散,表里两解法也。

舒氏以身目发黄,小便不利,不恶寒者,为阳黄,主五苓散加茵陈以利之。身目发黄症见腹痛厥逆,身重嗜卧者,为阴黄,茵陈附子汤主之。茵陈为治黄疸要药,不论阴黄阳黄,只用一味茵陈,大量煮汤代茶,亦颇有效。

茵陈附子汤

人参二钱 茯苓四钱 白术三钱 干姜一钱 附子二钱 

茵陈五钱

理中汤 真武汤 茵陈蒿汤 五苓散(见汤头歌诀)

茵陈大黄汤 即茵陈蒿汤加大黄二钱

茵陈五苓散 即五苓散一两加茵陈末五钱入布袋内并服

虐 疾

疟疾,寒热往来,而有定时,一日一发者邪轻,隔日一发者邪重,三日一发者邪更。重有先寒后热者,有先热后寒者,有单寒无热者,名牡虐为阴,有单热无寒者,为曰瘅疟为阳。有因食而发者,名为食疟,有因劳而发者,名劳疟。名称虽异,而病主在少阳一经,及脾胃之虚所致。

初起宜用小柴胡汤,每日一服,五日至七日可愈。柴胡一味可重用,每服四钱至八钱无碍。初起无汗者,去人参加桂枝三钱,服后食热粥,温复汗即愈,未愈可再服之,有益无损。若热甚无汗者,可加紫苏、防风、杏仁各三钱。

其寒多或单寒者,阴盛或属阴,加桂枝倍生姜,或去黄芩加吴茱萸三钱附子二三钱。

其热多或单热者,阳盛或属阳,加知母、贝母各三钱。若汗多大热大渴者,加生石膏五钱至一两、麦冬三钱、粳米四钱。先热后寒者,再加桂枝二钱,即白虎加桂枝汤之义也。

食疟用平胃散、小柴胡汤合方治之。

劳疟者是虚人不能耐劳所致,用小柴胡汤去半夏加花粉二钱,或佐以补中益气汤。

其脾胃虚弱久疟不愈者,用近效白术散,日一二服,十日可愈,或六君子汤合小柴胡汤,加乌梅亦佳,或兼服补中益气汤即愈。又一切疟疾,俟三发后,用小柴胡汤加常山三钱,若吐任其吐,痰净自愈。

近效白术散

野白术五钱 制附子二钱半 炙甘草钱半 生姜一钱 

大栆四枚 共为细末每服三钱

小柴胡汤 平胃散 补中益气汤 白虎加桂枝汤(即白虎汤加桂枝二钱)六君子汤(方见汤头歌诀)

虚  痨

虚痨之症,凡咳嗽吐血,五心烦热,目花耳鸣,口烂鼻干,气急嬴瘦,惊悸失眠,往来寒热,怠惰嗜卧,疲倦骨蒸,女子不月,男子脱精等是也。扁鹊云:“损其阳者,自上而下,一损肺,二损心,三损胃,过胃则不治。损其阴者,自下而上,一损肾,二损肝,三损脾,过脾则不治。归脾汤丸为养神法,主上损。六味地黄丸为养精法,主下损。”徐忠可曰:劳(即痨)字从火从力,未有痨不发热,痨不力疲者,人身中不过阴阳气血,气热则为阳盛,血热则为阴盛。然非真盛,惟阴阳不和,故见偏盛,过与不及,病由此生。至于亡血失精,阳虚阴虚皆有之者,以阴极能生热也。凡治虚痨者,见脉浮大,当知阴不能维阳,肾为阴之主。务使交其心肾,水火济则精血自足。见脉细小,当知阳不能盛阴,脾为阳之主,即补其中土,益心阳,纳肾阳,而三阳自泰矣。宜用脾肾双补法,并审其偏阴偏阳以加减之。

肾气即元阳,肾水即元阴,元阳伤,则困倦食少,便溏腰痛,肾气丸主之。阳虚极者,宜近效白术散。

元阴亏,则骨蒸咳嗽,便血遗精,喉痛口疮,齿牙浮动,以六味丸八仙丸主之。

内经云:“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小建中汤及黄芪建中汤,皆急建中气,使饮食增而津液旺,充血生精,而复其真阴不足,若男子失精,女子梦交,主以桂枝龙骨牡蛎汤。夫桂枝汤,外症得之,解肌驱邪,内症得之,调和阴阳,加龙骨牡蛎者,敛其浮越。去桂枝加白薇、附子,治阴虚浮热如神。天雄散,补土安肾,为虚痨穷极归肾之要方。薯蓣丸主虚痨诸不足。风气百病,蛰虫丸,主五痨诸伤,内有干血,胸生错甲等病。小建中汤主虚痨悸衄,腹痛,遗精,四肢疼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症。若咳嗽发热,渐至气喘,消瘦,虚赢,其虚甚者,加黄芪三钱。如心痛可加元胡,气短胸满加生姜二钱,腹满去大栆加茯苓二钱。

痨伤之人,无不肾虚,虚则肝旺,胆火上潜,脾土日亏,中气日伤也。凡治虚痨统以黄芪建中汤为第一要方。气喘者,肾气丸主之。小青龙汤为导水治寒痰要剂。小柴胡为疏肝治热咳神方。

凡损症,至六脉俱数,音哑口疮,昼夜发热,势已可危,经曰:“数则脾气虚,言真阴虚,则脉数也。”黄养素以四君子汤加山药、莲子、黄芪、白芍、麦冬五味共煮,去头煎不用,早晚空心服自愈。其去头煎者,以除燥气,遂成甘淡之品,以养胃悦脾也。

其患肺结核者,可服参胶肺痨丸,较为有效。方列于后。

薯蓣丸

山药七两半 当归二两半 桂枝二两半 神曲二两半 

干地二两半 豆卷二两半 白芍二两半 炙甘草七两

人参一两八钱 阿胶一两八钱 川芎一两四钱

白术一两四钱 共末为丸 每服三钱

天雄散

炮天雄(以大附子代亦可)三两 白术八两 桂枝六两

龙骨三两 共为细末,黄酒服钱半 每日三服。

参胶肺痨丸

主治:咳嗽,吐血,肺萎,肺痈等症。

方剂:杭白芍一钱 栀子四钱 百合八钱 荷叶炭一两

生地炭一两 黄芩三钱 三七三钱 川军炭三钱 当归炭一两

黄连二钱 西洋参三钱 川芎五钱 川朴三钱 元参五钱

阿胶七钱 砂仁二钱

各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三钱,日服二次。

归脾汤丸 六味地黄丸,八仙长寿丸(即麦味地黄丸) 小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 桂枝汤 四君子汤 桂枝龙骨牡蛎汤(即桂枝汤加龙骨牡蛎各三钱) 小柴胡汤 小青龙汤 金匮肾气丸(即桂附地黄丸,又名八味丸),济生肾气丸(即八味丸加牛膝三钱车前子二钱)(方见汤头歌诀)大黄蛰虫丸(药店有成品出售)

治吐血方(不论新旧吐血均可服用)(经验效方)

旋复花一钱 代赭石三钱(研) 佛手钱半 草红花钱半

炙甘草一钱 白茅根一两 元胡钱半 茜草根二钱

杭白芍一钱 桔梗一钱 茯苓二钱 藕节三个 川芎二钱

水煎服  忌恼怒,操劳,务须静养。

痹症(近似风湿性关节炎)

痹者闭也,又有不得自如之义。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而风寒湿三气之侵于人也,又因各气之多寡轻重之不同,又分而为三。

(一)风气胜,则为行痹。风善行而数变,遊行于全身上下,随其虚邪与气血相搏,聚于关节,而无定处,俗名流火,又名走注痛。古云历节风,皆此类也。脉多浮缓,或浮弦,防风汤,血余丸,并主之。

(二)寒气胜,则为痛痹。其痛有定处,如四肢、肩臂、腰膝等各关节之疼痛,肿或不肿。脉多浮迟,或沉涩,五积散主之。

(三)湿气胜,则为着痹。其症着而不移,四肢缓弱,麻木不仁,精神萎顿。脉多濡滑,或濡细,除湿蠲痹汤,神效黄芪汤,并主之。

内经又有五痹,五脏痹,肠痹,胞痹,周痹,众痹;金匮有湿痹,风痹,血痹,胸痹,黄汗历节。在各方书中,又有痛风,白虎风,鹤膝风,及四肢肩臂腰膝等。各关节疼痛,均系由于风寒湿三气之侵所致。内经痹论篇云,其入脏者死。故将五脏痹,及不常见之痹症,暂为省略,兹将临床常见之痹症,分列于后,以作参考。

湿痹与风痹

金匮云:“太阳病一身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此症可发汗。惟须取微似汗,不宜大发汗。若汗大出者,但风去湿气在,故不能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只微微似出者,风湿俱去也。麻黄加术汤主之。”

风湿有由外感所引起者,如坐卧卑湿,过河涉水,猝受雨露,或当风取凉。亦有内伤者,如正气虚亏,湿邪凑之,久而始觉。其症头胀痛,发热,恶寒,身重疼痛,胸闷不知饥渴。其脉濡缓舌苔白,面色黄,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若无汗,日晡热甚者,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主之。

其风湿相搏,骨节疼痛,汗出气短,小便不利,恶风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胸 痹

金匮云:胸之病,喘息欬唾,胸背俱痛,气短。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者,栝蒌韭白白酒汤或栝蒌韭白半夏汤并主之。若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者,枳实韭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痛 风

痛风行走各肢节,经称贼风,即被贼风所侵袭。其新受邪者,脉浮紧,头痛,恶寒,发热,五积散主之。若外邪少而体虚弱者,驱风行血四物汤主之。

白虎风,有名为白虎历节风,有方书以痛风名为白虎风,本节以白虎风与痛风症,在症治上略有不同,故另列之。白虎风,其痛如虎咬故名。其症昼伏夜出(此与痛风不同者),有抽掣者多寒,有肿者多湿,有汗者多风,以虎骨秦艽汤依症加减治之。

鹤膝风

胫腿枯细而膝头肿大,此系风寒湿三气,着于膝关节而成,形同鹤膝,故名,初起头痛,发热,表症者重者五积散主之,若痢后病变鹤膝风者,亦主之。其久病体虚渐变此症者,宜十全大补酌加附子、牛膝、杜仲、羌活、防风等品温通之。若痛甚者,赶痛散主之。

腰痛

东垣云:“经气虚则风寒湿三气之邪客之,痛病生矣。其腰痛有不能俯仰转侧,与转摇运动者。盖腰痛多有肾虚所起,但不仅只是风寒湿之痹症”,而本节只就痹症论之,以下臂痛肩背痛等亦同此。

治此症可用肾着汤,及除湿蠲痹汤酌加牛膝、杜仲、威灵仙、元桂、当归等品,尚为有效。

臂 痛

臂为风寒湿三气所侵袭,或内蕴风湿等邪,因提重物所引起,以致臂痛不能举,有肿有不肿者。茯苓丸主之。

肩背痛

肩背感受风寒湿而疼痛,不能回顾者,蠲痹汤主之。可酌加桂枝、桑枝、薄荷等品颇效。

痹症疼痛之原因

内经云:“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分裂则痛也。”

本节所论痹症疼痛之原因,似专指行痹之风寒湿三气集聚在肌肉者,其在关节者,亦系三气集聚在筋膜间者也。其所谓沫者,即水蒸气(湿气)之意,水蒸气遇冷则凝为水,水蒸气,若在分肉或筋膜之间,其两面之神精被压迫即感疼痛,或因运动则神精被压更甚,故其疼痛亦必更剧也。

按上述痹症疼痛之病理,痹症虽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而风之形质不顾,寒则无形无质,惟湿气如云雾,则有形有质,故治痹症以遂湿为要。夫湿为阴邪,其中人也必兼风寒,然后引而发之,则成痹,故驱风去寒亦不可忽视之。

关于痹症虽如上述,至所列各症之处方,均系由金匮要略及各方书中所摘录,不敢言某方有效无效,有待同仁共同加以研究,验证于临床。

临床上对于行痹或腰腿疼痛等症,试用较为有效的经验方为仙灵木瓜汤,桂枝地龙汤二方,录列于后以备试用。又以方书中,关于治疗风寒湿症及腰背肩臂四肢关节疼痛等症集方一百个,统计其用药次数,并将其祛风,除湿,调气,活血,止痛,引经,和中等药,附以符号,录列于后,以备选用,希同仁试用之。

防风汤

羌活二钱 防风二钱 葛根二钱 秦艽三钱 桂枝三钱 

杏仁泥二钱 甘草钱半 当归三钱 赤芍二钱 赤苓五钱

黄芩二钱 生姜三片 

血余丸

血余炭、贯众各等份为末,面糊为丸,每服二钱至三钱,黄酒送下。

五积散

苍术八钱 麻黄五钱 陈皮五钱 枳壳五钱 干姜四钱

肉桂三钱 川芎三钱 桔梗六钱 当归三钱 白芍三钱

云苓三钱 白芷三钱 甘草三钱 姜半夏三钱 姜厚朴四钱

各味共研末,每服三四钱,用生姜三片 葱白三根水煎去渣送服,重者日服二次,此方适于初患新邪者。

除湿蠲痹汤

苍术三钱 白术三钱 泽泻二钱 羌活二钱 陈皮二钱

云苓三钱 甘草一钱

神效黄芪汤

党参二钱 黄芪四钱,白芍二钱 蔓荆子五分 陈皮一钱

甘草一钱

麻黄加术汤

麻黄三钱 桂枝二钱 杏仁炒研三钱 炙甘草二钱 白术五钱

先煮麻黄约半小时,去上沬,再下诸药,分二三次服。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三钱 杏仁二钱 薏苡仁三钱 炙甘草三钱

水煎服分三次,有微汗避风。

甘草附子汤

炙甘草二钱 炮附子三钱 白术三钱 桂枝四钱,

水煎服分三次。

栝蒌韭白白酒汤

全栝蒌一两 韭白三钱 白酒四两(糯米酒或黄酒均可)

加水煎分三次服。

枳实韭白桂枝汤

枳实三钱 厚朴三钱 韭白三钱 桂枝一钱 全栝蒌一两

水煎分三次服。

驱风行血四物汤

当归三钱 杭白芍三钱 川芎三钱 生地三钱 红花二钱 

桂枝三钱 桑枝五钱 防风二钱 秦艽三钱 黄芪三钱 

炙甘草二钱

此方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除之意。

虎骨秦艽汤

虎骨三钱 秦艽三钱 犀角五分 当归三钱 赤芍二钱 

牛膝三钱 桃仁三钱 麝香五厘 沉香五分 羌活二钱

骨碎补二钱 广木香一钱 

寒多者酌加干姜、元桂、湿多者酌加苍术,云苓,风多者酌加防风、黄芪。

赶痛散

乳香 没药 地龙 香附 桃仁 五灵脂 红花 牛膝 当归

羌活 炙甘草

各等份为末,每服三钱,黄酒送下。

按鹤风症多为虚寒,然亦有化热者。若其湿热肿痛,手不可近者,桂枝白芍知母汤主之。

桂枝白芍知母汤

桂枝四钱 白芍二钱 甘草二钱 麻黄二钱 生姜五钱

白术五钱 知母四钱 防风四钱 炮附子二钱

肾著汤

白术(或苍术)四钱 云苓四钱 干姜二钱 炙甘草二钱

茯苓丸

白术二两 赤苓二两 山药一两 白芍三两 肉桂二两

细辛二两 天花粉三两 山茱萸一两 泽泻二两 紫苑三两

炮附子三两 炙甘草三两 独活一两 防风二两 牛膝一两 

法夏一两 黄芪三两 生地一两

共研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黄酒送下。

蠲痹汤

当归二钱 赤芍二钱黄芪二钱 羌活二钱 炙甘草一钱

片姜黄二钱

仙灵木瓜汤

仙灵脾四钱 木瓜三钱 牛膝四钱 马钱子二个(制净)

羌活三钱 黄芪二钱 防己三钱 虎骨三钱 地龙四条

地风二钱 归尾三钱 连翘二钱 柴胡二钱 紫苏三钱

秦艽三钱 甘草梢二钱

黄酒四两为引水煎分三次服。

桂枝地龙汤(验方)

桂枝三钱 防己三钱 白术三钱 云苓三钱 牛膝五钱

羌活三钱 白术三钱 木瓜三钱 地风钱半 当归三钱 

制附子三钱 杜仲三钱 炙甘草三钱 秦艽三钱 千年健钱半

黄芪五钱 地风去土二钱

水煎分三次服。 此方对于有心脏病之风湿关节疼痛,较为适应。

治遊风疹方(即荨麻疹俗称鬼风疙瘩)

(全身作痒经验方)

芥穗二钱 防风二钱 当归三钱 蝉蜕钱半 银花三钱 

甘草三钱 牛蒡三钱 丹皮三钱 木通一钱 苦参三钱

苍术二钱 知母三钱 生地三钱 芝麻二钱(研)

生石膏五钱 水煎服。

关于痹症集方一百个统计其用药次数如下

药性

药名

次数

药性

药名

次数

药性

药名

次数

中和

甘草

51

调气

人参

17

祛风

柴胡

13

驱寒

肉桂

29

除湿

白术

16

止痛

没药

11

活血

芍药

24

除湿

泽泻

13

驱寒

川乌

10

调气

陈皮

19

除湿

茯苓

13

驱寒

补骨脂

9

除湿

黄柏

16

祛风

羌活

33

驱寒

干姜

7

祛风

麻黄

14

祛风

防风

24

活血

五灵脂

6

活血

地黄

13

活血

川芎

20

祛风

天麻

6

活血

当归

39

驱寒

附子

17

调气

五味子

5

除湿

苍术

26

祛风

独活

14

调气

杏仁

5

引经

牛膝

21

调气

黄芪

13

活血

桃仁

5

祛风

白芷

6

除湿

薏仁

5

止痛

姜黄

4

风湿

灵仙

11

除湿

黄芩

8

祛风驱寒

桂枝

4

调气

升麻

10

风湿

萆薢

7

调气

桔梗

5

驱寒

草乌

8

风湿

虎骨

6

调气

木香

5

风湿

地龙

7

风湿

大黄

5

调气

乌药

4

祛风

蒿本

5

除湿

龟板

5

活血

红花

4

祛风

海桐皮

5

驱寒

生姜

5

除湿

五加皮

5

祛风

防己

5

除湿

猪苓

5

止痛

木鳖子

4

调气

枳壳

5

祛风引经

木瓜

5

调气

草蒄仁

4

止痛

乳香

10

祛风

蔓荆子

4

除湿

自然铜

4

引经

杜仲

9

驱寒

茴香

4

祛风

细辛

4

 

此六种药虽经落选 而对于风湿病确为有效

风湿

秦艽

 

风湿

仙灵脾

 

风湿

海风藤

 

风湿

地风

 

风湿

茵陈

 

风湿

苏叶

 

遗 精

肾为阴,主藏精,肝为阳,主疏泄。肾之阴虚,则精不藏。肝之阳强,则气不固,而后精遗也。阳虚者补其气,阴虚者益其精,阳强者泄其火,阴阳俱虚者,补其气益其精,以人参、茯神、远志、枣仁、莲子、芡实、菖蒲、当归、生地、麦冬、兔丝子、知母、黄柏等品治之。

若色欲过度,肾虚不禁,用四君子汤,加山药、黄芪、五味子、远志、枸杞、巴戟天、鹿茸、龟甲。或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牡蛎、龙骨、人参、苁蓉、兔丝子治之。又有壮年盛满,寡欲而溢泄者,用黄柏、知母、生地、茯苓、黄连、莲子、菖蒲、远志、泽泻治之。

若身热脉洪或滑,皆因于热,用知母、黄柏、猪苓、泽泻、二冬、茯神、生地、竹叶、木通之类治之。

仲景治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或为悸衄,此阳上升而不降,阴独居在下,则为梦遗,小建中汤和之。 

凡脱精不止,固涩无功,当泻心火,梦失久而不闭,宜大补气补精之药。方用芡实、山药各一两、莲肉五钱、茯神二钱、炒栆仁三钱、人参一钱,水煎服,加白糖五钱拌渣同食,日日连服,不半月而止矣。

四君子汤 小建中汤 六味地黄丸(方见汤头歌诀)

赤白浊

内经云:脾遗热于肾,则赤白从溲而下,此浊之源流也。肾家精气下流,因于脾病,夫肾主闭藏,惟劳碌于外,思竭于内,及脾热移殃,气温下陷,则精气不守,辄随溲溺而下,则为浊病也。浊之为病,茎中热痛,窍端时流秽浊如脓,淋沥不断,由于败精瘀腐者,十居七八,由湿热流注,与脾虚下陷者,十居二三,精亦血之所化,浊去太多,精化不及,赤未变白,故成赤浊,虚之甚也。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熟地、枸杞、五味子、山茱萸、芡实、兔丝子、莲须、远志、茯神、山药、大栆治之。胃虚气陷者,补中益气汤治之。如小便如常,即泛浊者,或溺如米泔,萆薢分清饮主之。如稠粘如胶,茎中痛甚者非热淋,乃败精瘀塞也,加味清心饮,若白浊人服清利之药不效,八味丸温之而愈,或发口渴,肾水枯也,以六味汤合生脉散治之。

萆薢分清饮

川萆薢三钱 益智仁三钱 台乌药钱半 石菖蒲一钱

甘草梢钱半 茯苓三钱 水煎服

加味清心饮

莲子芯五分 麦冬三钱 茯苓三钱 人参钱半 地骨皮钱半 黄芩钱半 黄芪二钱 车前子钱半 甘草一钱  水煎服

补中益气汤 生脉散 六味丸 八味丸(方见汤头歌诀)

疝 气

经云:“任脉病,外结七疝。”丹溪专主厥阴,以肝主筋主痛也。疝虽有七种,陈修园统以二陈汤加猪苓、泽泻、桂枝、白术、小茴、木通、川楝子主之屡效。此方化膀胱之气,则诸气皆调,五苓散加川楝子、桔核、木通、木香、功效亦同。凡疝多痛,热则多纵,温则多肿,湿多虚坠,气分者多移,血分者不动。治血分者,必兼用气药,血行必借气行。在气分者,勿用血药,阴长而阳消也。若筋短缩,少腹急痛,牵引睾丸,上升入腹,或时肿胀者寒也,吴萸附子汤主之。若睾丸大如鹅卵,坚如石,冷如冰,沉坠而痛,坐卧不安者,湿也。主升阳除湿,茴香丸亦佳。有阴囊胀大如斗,阴茎反缩而便秘者,此为膀胱邪秘非疝也,桂苓甘栆汤主之。天台乌药散主疝痛甚捷,桔梗丸主四种颓疝,荔核散主睾丸肿大、痛不可忍,导气汤主寒疝,补中益气汤加知柏及木香川楝子散主治久疝,小儿偏坠总以食夹湿为主因,小儿疝气,以山楂为君,青陈皮紫苏枳壳佐之,有寒加吴茱萸赤苓甚效。

若阴囊湿痒,愈抓愈痒不可忍者,用儿茶、杜仲、血竭、五倍子、冰片等份为末搽之,外用花椒、蛇床子、银花煎洗甚效。

吴茱萸附子汤

吴茱萸三钱 生姜三钱 人参一钱 附子二钱 大栆二枚

升阳除湿汤

柴胡七分 羌活五分 独活五分 升麻三分 防风一钱 

苍术二钱 黄芪二钱 当归钱半 藁本钱半 甘草一钱

蔓荆子一钱

茴香丸

大茴香(盐炒)五钱 川楝子(炒去核)一两 沙参一两

木香一两 酒糊为丸,每服二钱日三次。

桂苓甘栆汤

桂枝四钱 茯苓八钱 炙甘草二钱 大栆四枚 水煎服。

天台乌药散

乌药五钱 木香五钱 炒茴香五钱 炒良姜五钱 青皮五钱

槟榔二枚 川楝肉三十枚 巴豆十枚(打破加麸同炒焦,去巴豆)

共研末黄酒下,每服二钱。

桔核丸

桔核、木香、桂枝、厚朴、玄胡、枳实、海藻、昆布、桃仁、

木通、川楝子、各等份为末,酒糊丸,每服三钱。

荔核散

吴茱萸、煨枳壳、炒山栀、炒山楂、荔枝核各等份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服。

木香楝子散

石菖蒲一两 青木香一两 川萆薢五钱 荔枝核二十枚

川楝子三十枚 巴豆十枚(打破加麸同炒焦,去巴豆)

共研末,每服二钱,入麝香少许甚效。

二陈汤 五苓散 导气汤 补中益气汤 (方见汤头歌诀)

癫狂痫

重阳者狂,重阴者癫。狂者骂詈,不避亲疏,其人动燥。癫者歌笑不时,语言无序,其人常静。狂为实症,主生铁落饮,滚痰丸,加硃砂乌梅,当归承气汤治之。

癫虚症,主磁硃丸加龙骨、阿胶各三钱亦妙,风引汤主癫狂均有神效。叶天士谓狂症为肝火,主当归芦荟丸如神,温胆汤治痫症亦妙。二症本于厥阴,以乌梅丸为上。

手足抽掣,猝倒无知,忽作忽止,时有间断,故名曰痫。每发则人事不知,抽掣不已,口角流涎,此症多由母腹所受,有生自具之症。柯韵伯主芦荟丸,五痫丸,丹礬丸治之亦效。

癫狂痫症,均以痰火迷神四字为主,皆属于肝,肝气逆,则诸气皆逆,气逆则火甚生风,挟肝害脾,聚液成痰,叶天士主芦荟丸及丹礬丸,有穿心入胞络之力,主导痰涎由大便出之。乌梅丸一方,厥阴症之总方。陈修园每以乌梅丸风引汤二法取效。

生铁落饮

铁落一两(先煎半小时后再下以下各药)石膏一两 龙齿三钱

防风一钱 茯苓三钱 元参五钱 秦艽三钱 水煎服。

滚痰丸

青礞石三两 同火硝三两入新罐内煆过水飞净二两 

沉香一两另研 酒大黄八两 黄芩八两 

水泛丸,桐子大,每服二钱。

磁硃丸

硃砂一两 磁石二两 六神曲三两 共研末用六神曲作糊为丸,每服一钱至二钱。

风引汤

大黄  干姜  龙骨各五钱 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 牡蛎三钱

寒水石  滑石  赤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六钱 

共为末,每日六钱至一两,煎汤分二三次服。

五痫丸

硃砂二钱 珍珠二钱 水银五分 雄黄五分 黑铅两半 

同水银煆结成砂,研极细末为蜜丸莱菔子大,小儿每服三丸,大人倍之。

丹礬丸

黄丹一两 白礬一两 入银器内煆红为末,加腊茶少许猪心血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乌梅丸(方见汤头歌诀)当归芦荟丸(方见眩晕头痛篇)

儿科论治

(节录笔花医镜)

治小儿之病,难于亡脉,疾痛疴痒,不能自言,旁人又不能代言,全恃医家以意揣之,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不易胜任也。然揣意之法,不过辨其表、里、实、寒、热,法与方脉无异,其症亦与方脉同,方脉中之病,小儿亦无不有也。

小儿三岁以前,形质微弱,无脉可凭,其脉之强弱缓急,須审其食指之寅、卯、辰三关,男左女右。食指近手第一节为寅关,次节为卯关,上节为辰关。凡小儿有病必有脉纹外现,现纹在寅关,不过卯关者易治,卯关者难治,辰关者更难治。其纹青色为风,紫色为泻利,青紫为肝木乘脾,红则为热,参之唇舌面色,亦可得其大概也。三岁后六七至为平脉,四五至为寒。弦急为气不和,沉缓为伤食,促结为虚惊,浮为风,沉细为寒,脉乱者不治。

外热内热辨

外热与内热不同。外热者,脉浮,全身终日发热,不渴,拘束肢冷,有清涕,咳嗽,头痛,鼻塞等现象。此外解之症,宜荆防散表之,得汗自愈。

内热者,如夜热,潮热,昼轻夜重,病最缠绵,或口渴,或腹胀,或盗汗,其症有因伤食,停痞,伏燥,伏火,阴虚,阳虚等异。此内解之症,宜分别而治,不可用表药。伤寒者,保和丸加地骨皮消之。停痞者,和中丸加鳖甲牡蛎消之。伏燥者,贝母栝蒌散润之。伏火者,黄芩芍药汤加山栀、丹皮等清之。阴虚者,蒿皮四物汤退之。阳虚者,四君子汤养之。此等热必伤阴,日渐消瘦,则成疳痨,慎勿忽视。

非惊论

儿科有急惊风、慢惊风二症。所谓急惊风者,痰火闭也,儿受暑热则生火,乳积则生痰,痰火相搏,则血虚而肝失所养,肝主筋,筋干热则抽搐,故外作拘挛,而面现青色,是肝燥而风内动,非外风也。是痰火闭其窍,而目窜牙紧发厥,但利其窍,清其火,降其痰,则清醒矣。

所谓慢惊风者,脾虚生风也,小儿或吐或泻,久则脾虚,肝木乘之,手足微搐,是内风侮土,非外风也。阳衰神怠,气息短促,是中气脱乏,宜补其脾,回其阳,则土振而木静矣。此症不补必死,且急惊为实火症,慢惊为虚寒症。故治急惊之药,不可以治慢惊,治慢惊之药,不可以治急惊,务须审症之虚实寒热,宜各求其病源以治之。

痰火闭症

痰火闭症即所谓急惊风,小儿感受风寒,或积乳食,皆能生痰,痰积则化火,或受暑热亦生火,若失于清解,火升而痰亦升,痰火上壅,闭其肺窍,则诸窍皆闭。其症目直气喘,昏闷不醒,且火甚则肝燥筋急,则为抽搦掣颤,反引窜视,总因痰火郁结,肝风内动而成。其拘挛弓仰之时,但以手扶,不可用力抱紧,伤其筋络,致成废疾。初起以通关散开其嚏,轻者利火降痰汤,重者清膈煎加石菖蒲、竹茹或抱龙丸,醒后清热养血汤。

木侮土症

木侮土症及所谓慢惊风,小儿受暑受寒,或伤乳食,皆能作吐作泻,或吐泻交作。久则脾土虚弱,肝木乘之,其泻渐见青色,面部萎白带青,手足微搐无力,神气不振,而慢脾成矣。初起宜异功散,吐则加藿香煨姜,若病已数日,粪见青色,即加木香或肉桂。若手足皆冷脉息细微,唇舌萎白,此将脱之症,宜急用附子理中汤,以温中回阳,尚有可救。诸脏之症,所变皆缓,独脾病之变甚速,竟有吐泻一昼夜,而即脱者,慎勿轻视。

大惊猝恐

大惊猝恐真惊也,小儿气血未充,心神怯弱,一遇惊吓,则神魂震怖,举动失常,夜则跳醒,昼则惊惕,治宜安神魂,敛心气,七福饮,秘旨安神丸,安神定志汤,皆可选用。心有蕴热而惊悸者,七味安神丸。神定后气虚者,用四君子汤以补其阳。血虚者,用六味地黄丸,以补其阴。若妄投硃砂镇惊丸等药,耗其心血,则愈发愈盛,肝风乘虚而亢,其势不可复制矣,慎之。

吐 泻

小儿吐泻之症最多,或专吐或专泻,或吐泻交作,其因伤食而吐泻者,腹必硬,所吐所泻,必有酸臭气,保和丸消之。

因伏暑而吐泻者,小水必不利,必兼烦渴,吐则香薷饮,泻则四苓散加益元散,或导赤散加川连清之。

因受寒而吐泻者,唇舌面色必萎白,口不渴,四肢或冷,此症易成慢脾。始则平胃散,二陈汤加煨姜,以温其中,继则六君子汤以补其脾。若虚寒甚,则附子理中汤,不可稍缓。

其因伏火而吐泻者,身必热,唇舌必赤,清中饮导之。火退后仍宜四君子汤,以养其脾。

盖火吐则乳饮不得入,一入即出,寒吐则乳饮受而后吐,此其辨也。

然吐泻久,则脾胃不虚,肝木必侮,无论因何而起,凡大吐大泻之后,即有火亦清,有食亦出,宜速培补脾汤,勿使气脱。

伤 暑

小儿秉性纯阳,不受火迫,不染暑邪,热焰沸涨,其症肌肤热,烦躁口渴,唇红,溺涩,急宜香薷饮调服益元散以解之。且暑中有湿,湿易伤脾,故每作泻利,甚者兼吐,治法详吐泻门。

若受风暑,鼻流清涕头痛者,用香薷饮加秦艽、荆芥主之。

若热动肝风,而发抽搐,宜用清热汤,利其暑热,而风自息。

若昏闷者,用通关散启其嚏,且勿轻用治惊化痰之品,戕其正气,变生他症。

食积 痞积 虫积 痰积 水积

诸积皆属于脾,脾土果旺,则何物不化。至于成积,脾力之弱可知矣。然积既已成势,不能不用药以消之。夫欲消困脾之积,必更伤受困之脾,愿治积者,必时时顾念脾土而后可。

食积者,肚腹必硬,膨胀拒按,呑酸嗳腐,不思饮食,保和丸,大和中饮等消之,脾虚者六君子汤参用。

痞积者,或疟后痰结,或血裹肝气,伏于胁下,时痛时止,和中丸消之,外帖消痞膏,气虚者六君子汤参用。

虫积者,湿热所化也,久患虫症,则唇内起白点,若虫长一尺,贯胃则危,冲心则死。其人日渐消瘦,虫则吸血自肥,当以化虫丸下之。腹痛则服花椒汤,虫闻椒则伏也,下后仍以异功散养脾。

痰积者,饮食所积,脾不能化则酿而为痰。其症初起者,两脉皆弦,腹渐胀大而软,急宜用六君子汤加厚朴、麦芽、莱菔子等以消之。若迁延日久,则痰积愈多,一旦上涌,发为厥逆,则吐之不能,下之不得,无药可医也。

水积者,即水肿之症,其症目胞与足先肿者,水也。四肢肿而腹不肿者,表也。腹亦肿者,里也。腰以上肿者邪在表也,宜发汗,五皮饮加苏叶、秦艽、荆芥、防风等品。腰以下肿者邪在里也,宜利小便,五皮饮加赤小豆、赤茯苓、泽泻、车前、萆薢、防杞等味。其烦渴便秘者,阳水热也,五皮饮加连翘、黄柏、黄芩等味。如不烦渴者,阴水寒也,五皮饮加附子、干姜、肉桂等味。

疳 症

疳者干也,久热伤阴,津液干枯之症,俗名童子痨。其病总因饮食不节,积滞化火,渐或生痞,生虫,致成骨蒸,内热销灼其阴。其腹大青筋,发直毛焦,肌肤枯燥,唇舌绛红,而疳症成矣。此症阴血既槁,势已难回,况又有热清,有积未去乎。善治者,必乘其阴血未槁之时,清其火,消其积,蓄其阴,调其脾胃,尚克有济。初治宜清热导滞汤。有虫者,唇内起白点,间服化虫丸。若阴分既虚,则用理阴和中煎。胃口不开,则并用异功散调其胃,使得阳生阴长,庶几有救。大约此症,腹软者,虽虚可治,为其能受补也,腹硬者难治,因其不可消也。

盗汗自汗

盗汗为阴虚,自汗为阳虚,然有亦体质如此,终岁习以为常者,此不必治也。若平日并无此症,又非夏秋暑月,而无端盗汗者,宜四物汤加龙骨、牡蛎、浮小麦、北五味之属,以养其阴。其无端自汗者,宜四物汤加北五味、牡蛎等味,以养其阳,或加玉屏风散亦可。

咳 嗽

小儿咳嗽,半由于风寒,初起以杏苏散治之。痰薄者,加半夏生姜,痰浓者,加川贝、花粉、栝蒌仁之属。肺有火邪,则用泻白散。若秋冬燥令,肺受火刑,则咳而无痰,甚者咳血,宜以贝母栝蒌散润其肺,使肃清之气下行,则咳自止。

儿科列方

保和丸:山楂炭钱半 茯苓钱半 莱菔子钱半 神曲一钱 

半夏一钱 陈皮一钱 连翘一钱

和中丸:白术二两 扁豆一两 茯苓一两 砂仁一两 半夏一两 

枳实两半 神曲两半 炒麦芽两半 查炭两半 香附两半 

丹参两半 陈皮一两 五谷虫二两 共为末每服三钱。

贝母栝蒌散:川贝二钱 栝蒌仁二钱 山栀一钱 黄芩一钱 

桔红一钱 甘草五分 热甚加川连八分 痰多加胆星五分

黄芩芍药汤:黄芩二钱 白芍二钱  甘草一钱

蒿皮四物汤:生地三钱 北沙参二钱 炙鳖甲二钱 归身一钱 

白芍一钱 青蒿一钱 地骨皮钱半 丹皮八分 甘草五分   

四君子汤:人参一钱 茯苓一钱 白术钱半 炙甘草五分 

红栆三枚 生姜一片

利火降痰汤:黄连八分 连翘钱半 山栀一钱 滑石二钱 木通五分 黄芩一钱 枳实一钱 栝蒌霜一钱 车前一钱 钩藤二钱 

柴胡六分 甘草三分

清膈煎:制胆星一钱 木通五分 白芥子五分 川贝二钱 海石三钱 陈皮一钱 

抱龙丸:胆星一钱 天竺黄钱半 雄黄一钱 辰砂一钱 麝香一分 共为末糊丸,每丸五分,每服一丸,灯芯汤下。

清热养血汤:细生地三钱 丹参钱半 山栀一钱 青蒿一钱 

丹皮一钱 赤芍八分 甘草五分

异功散:即四君子汤加陈皮一钱

七福饮:人参三钱 熟地三钱 归身二钱 栆仁二钱 白术钱半 

炙甘草一钱 远志五分

秘旨安神丸:人参二钱 栆仁二钱 茯神二钱 半夏二钱 归身钱半 白芍钱半 桔红钱半 北五味五分 炙甘草五分 生姜三片

安神定志丸:茯苓一钱 茯神一钱 人参一钱 龙齿一钱 远志五分

七味安神丸:黄连二钱 当归二钱 麦冬二钱 茯苓二钱 甘草二钱

硃砂三钱 冰片二分 共为细末为丸灯芯汤下一钱

六味地黄丸:熟地四钱 山药二钱 萸肉二钱 丹皮钱半 泽泻钱半 

茯苓钱半 共为细末,桐子大,每服一钱。

藿香和中汤:藿香八分 厚朴五分 砂仁五分 陈皮五分 

炙甘草五分 生姜二片 此方加苍术、白芷、苏梗、川芎、

香附、楂炭、麦芽、治感寒停食。

导赤散:生地二钱 木通五分 麦冬一钱 车前一钱 竹叶一钱

甘草三分 加火芯三十寸,虚者加人参五分。

香薷饮:香薷钱半 扁豆钱半 厚朴钱半 炙甘草五分

加味四苓散:白术一钱 赤苓三钱 木通一钱 猪苓一钱 车前钱半

泽泻钱半

益元散:滑石粉六钱 甘草一钱 硃砂三分 每服二钱

平胃散:藿香钱半 厚朴钱半 苍术八分 陈皮一钱 甘草五分

二陈汤:制半夏钱半 陈皮钱半 茯苓钱半 炙甘草五分 生姜二片

六君子汤:即四君子汤加半夏钱半 陈皮一钱。

大和中饮:炒麦芽三钱 楂炭三钱 枳实六分 砂仁六分 陈皮一钱

厚朴一钱 泽泻一钱

化虫丸:吴茱萸五分 雷丸五分 槟榔三钱 木香三钱 白术三钱

陈皮三钱 神曲三钱 雄黄钱半 共为细末糊为丸,史君肉三钱煎汤送下二钱或三钱

五皮饮:茯苓皮二钱 大腹皮二钱 陈皮一钱 生姜皮二钱 

桑白皮二钱 有去桑白皮加五加皮者

清热导滞汤:胡黄连五分 地骨皮二钱 楂炭二钱 青蒿钱半

山栀钱半 大腹皮钱半 炒麦芽三钱 槟榔一钱 厚朴一钱

丹皮一钱 生甘草一钱 红栆五枚

理阴和中煎:生地三钱 北沙参三钱 生谷芽三钱 地骨皮二钱 

首乌二钱 青蒿二钱 炒麦芽二钱 鲁豆衣二钱 牡蛎二钱

白芍钱半 楂炭钱半 厚朴一钱 丹皮一钱

四物汤:熟地三钱 归身钱半 白芍钱半 川芎一钱

玉屏风散:生黄芪二钱 防风五分 白术钱半 

杏苏煎:杏仁二钱 苏梗一钱 前胡一钱 赤芍一钱 荆芥一钱 

陈皮八分 桔梗五分 甘草五分

泻白散:桑白皮蜜炙钱半 地骨皮二钱

白虎汤:生石膏四钱 知母钱半 粳米一撮 甘草五分

荆防散

荆芥一钱 青皮五分 诃子肉五分 炙甘草五分 丁香三分 

通关散

细辛三钱 皂角三钱 生半夏二钱 共研末吹入鼻孔取嚏

附子理中汤

人参二钱 白术二钱 附子一钱 干姜一钱 炙甘草一钱

四苓散

白术一钱 赤苓三钱 木通一钱 猪苓一钱 车前钱半 

泽泻钱半

清中饮

川连五分 石斛三钱 生谷芽三钱 赤苓二钱 车前二钱 

黄芩八分 藿香八分 加姜汁炒竹茹钱半

消痞膏

药店有成品出售

花椒汤

花椒十四粒 乌梅一个 生姜一片 榧子一个 黑糖少许水煎服

治麻疹或猩红热方(经验效方)

银花三钱 元参五钱 花粉五钱 蝉蜕钱半 连翘三钱 

沙参五钱 薄荷钱半 甘草一钱

鲜茅根、鲜芦根各一两先煎上二药约半小时再放上药同煎。

若茅根、芦根无鲜者可用干货分量减半

又用茅根、芦根各一二两煎汤代茶

上药为麻疹或猩红热初发时用,若舌苔渐黄,气粗微喘,鼻翼煽动,或神昏谵语,脑膜发炎,便燥溲赤时,宜酌投白虎汤(忌荤腥)

附小儿各症应用成药

(药店有成品出售)

小儿牛黄散:治小儿痰喘,清热化痰解毒,散风镇惊。

金衣至宝锭;食物不化,发热恶寒,感冒咳嗽,温邪抽风。

五粒回春丹:主治急惊咳嗽气喘,化痰发汗,散风定惊止痉。

牛黄镇惊丸:清热解毒,镇惊安神,牙关紧闭,惊痫昏迷不醒,咳嗽气喘等症。

妙灵丹:清热化痰,散风定惊安神,感冒发热头痛,内热咳嗽,咽喉肿痛。

小儿疳积散:杀虫,腹痛,消化不良,呕吐,面黄肌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