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机制+科技”助推秦皇岛惩防体系建设

 何谓团团转 2012-08-31
“机制+科技”助推秦皇岛惩防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 2012年7月25日 14:44         【字体】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7月3日,河北省卢龙县藩庄镇翁家沟村村民郎玉生点开农村“三资”监管信息平台,查看本村财务收支情况。他高兴地说:“村里花的钱在这里都能查到!”这是秦皇岛市运用“机制+科技”助推惩防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我们把机制制度反腐与科技防腐有机结合,在机关、行业、基层三个层面构建了具有秦皇岛特色的‘六大平台’、‘三大中心’,惩防体系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秦皇岛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郝占敏说。
    科技平台助力
    廉政风险在哪里?能给权力“体检”的廉情评估预警平台可以给出答案。该平台具有网上传送、自动汇总、即时预警、数据对比等功能,通过设置的测评指标体系,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廉政勤政情况进行评估预警。平台运行以来,先后向32个部门领导班子下发了廉情评估预警通知,警示各类问题30多个。
    如何有效监管专项资金?秦皇岛市的“药方”是专项资金监控平台。市民可登录该平台查询每笔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全市共有文化教育、社会保障、涉农补贴等953个项目,73.9亿元专项资金被纳入平台监管。截至目前,通过平台发现问题资金5.4亿元,已纠正5.1亿元。
    权力监察、效能监察、程序监察、廉政监察、信访监察“五位一体”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平台,其核心功能被喻为“给权力上锁”。通过该平台,秦皇岛已经对1.4万件审批事项进行了网上监察,对1367件审批事项进行了廉政监察,实现了行政审批全过程“看得见、管得住”。
    此外,秦皇岛市还有公共资源交易监控平台、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平台、案件揭露查处平台……一个个科技平台的运用,大大提升了惩防体系建设的质量。
    “三大中心”限权
    围绕监督制约权力运行,秦皇岛市通过建设“三大中心”,实现行政手段配置资源最小化、市场配置资源最大化、预防腐败经常化。
    削减审批项目,优化审批流程,公开审批事项,推行行政审批“三集中”……从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开始,秦皇岛市着手减少权力对资源分配的干预。刚在政务服务中心办完审批事项的王先生指着贴在窗口的“八公开”说:“所有事情都进行了公开,流程清清楚楚,非常方便!”
    秦皇岛市对国有土地出让、政府采购、产权交易、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等各类交易活动进行整合,成立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走进中心,就可以看到张贴在明显位置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和流程图。“我们按照统一信息发布、统一报名受理、统一交易规则、统一网络监管、统一行政监察的要求,推进公共资源进场交易,不仅提高了效率,也有利于对每个环节监管。”市监察局副局长郭拥军说。
    在秦皇岛市纪委、监察局廉政风险网络监控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几十个监视画面同时显示,来自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画面和声音实时传送到这里。“现在各平台之间逐步实现信息共享、数据交换、系统对接、实时监控,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工作人员介绍说。
    护航发展务实
    随着惩防体系建设的推进,秦皇岛市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降低党员干部违纪率,提高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惩处率和人民群众满意率。据统计,该市群众对纪检监察机关的信任度达到92.9%——
    建立了科学发展服务保障体系、重大决策部署监督检查机制、发展环境优化机制、政府投资重大项目代建制……纪检监察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护航”。
    积极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星级服务窗口评选活动,在各行业评选出11名“廉洁勤政先进个人”,坚持以身边人、身边事开展示范教育。同时,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筑牢防腐堤坝。
    通过建立健全案件揭露机制、案件有效查处机制、查案治本机制,效果明显:2011年,全市立案查处率比2006年上升了35%;2006年至2011年,纪检监察机关信访量同比分别下降14%、6%、12%、21%、14%。
    建立乡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在全市普遍推行乡镇(街道)党务、政务、村务公开,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全面实行村级重要决策“五议一审两公开”……一项项举措,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调查显示,该市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达到81.7%,比三年前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王 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