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良春虫类药物的应用:蜚蠊

 淄水渔夫 2012-09-03
蜚蠊的应用
  [药物基源]
 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蜚蠊科,东方蜚蠊 Blatta Orienta1is Linnaeus 的干燥虫体。其体呈长椭园形,深褐色,有光泽,背腹平扁,头部较小,口器发达;触角一对,细长如丝;复眼一对,肾形。脚三对,腿节和胫节上有刺。腹部10节,第6~7腹节之间有背腺开孔,能分泌油状的液体有特殊的臭气。有翅能飞,行走极速。生活于温暖潮湿之外,在厨房、碗橱里尤多,昼伏夜出,喜食饮菜及汤水,常将部分从胃中呕出,并将粪便排在食物上,既有臭味,又传播细菌,是一种害虫,应注意捕捉。
  蟑螂、滑虫、茶婆虫、灶马均其别名。我国北方各省所产体形较大者,名"美洲蜚镰";体形稍小,各地均产者为"东方蜚镰"。味咸,性寒、入肝、脾二经。
 [本品功用]    《本经》谓其主治"淤血癓坚,寒热,破积聚,喉咽闭"。说明它有活血化瘀,破坚消积,下气利痹之功,故李时珍谓"此药乃血药"。《分类草药性》指出它能"治一切饮食诸毒;同蜈蚣捣烂包鱼口,消疮,敷结毒,治喉蛾。"还善治蛇咬伤。《陆川本草》称其"驱风解热,通血脉。治小儿伤风感冒(煎水服),并治偏身不遂(与瘦肉捣肉饼蒸服),肿疡(外敷)"。是本品尚有解毒消肿,驱风通络之功。《本草纲目拾遗》还着重指出:"灶马治气虚中满,膨胀,一切儿瘠"。"凡小儿患瘠疾,不拘何等府,垂死者皆效,取灶上蟑螂焙干与之食,患者但闻其香,不知有腥臭之气,只须食一、二次即愈,愈后体更肥白,且屡试屡验"。具有消积导滞,健脾疗疳之功,是治疗小儿疳积之佳药。并有利水消肿之效。综合其医疗效用有六:(1)破坚消积,善治疡坚积聚,膨胀;(2)活血化瘀;适用于偏瘫不遂;(3)健脾疗疳,擅治小儿疳疾,消化不良;(4)解毒疗疮,能消疗疮肿毒,外敷蛇咬伤及蜈蚣螫伤中毒;(5)下气利痹,对喉痹、喉蛾有效;(6)利水悄肿,适用于脚气水肿。
 [现代研究]
  本品表皮含有巩膜质、甲壳质;美洲蜚镰之肌肉水解,生成各种氨酸,并含细胞色素a、b、c及辅酶A。东方蜚蠊含有蛋白酶、淀粉酶等消化酶。其背部和尾部分泌一种草绿色粘液,其中含有多量蛋白质。
  [用法用量]
 新鲜或干燥成虫入药。捕捉后焙于或开水烫死后晒干去足、翅。肠杂备用。多作散剂使用,每日2~4只,胶囊装吞,外用适量。
 临床应用
 1.小儿疳积:
 小儿脾胃虚弱,若饮食不洁,或将护失宜,每致脾胃损伤,运化失司,造成营养三良,发育受到影响,而成疳积。其证呈毛发憔悴,而黄肌瘦,纳呆腹胀,爱吃异物,口臭,大便搪泻臭秽,小便短赤或如米淋水状,腹大筋露,烦啼不安,低热,盗汗。苔多黄腻或黄干,脉细数或细缓。一派虚实夹杂之象,选用本品,既能补脾疗疳,又擅消积导滞,最为适合。
  [病案举例]
  陈×,男,5岁。腹膨大如釜,青筋暴露,四肢干瘦,毛发稀疏,纳呆,便溏,苔薄腻,脉细。他院诊为Ⅱ°营养不良症。已起半载,叠治乏效,此疳积之重者,予单方消息之。
  蜚蠊3只去头、足、翅及肚内杆物,用植物油浸渍一下,然后取出,置于火上炙酥,研碎,一日二次分服,酌加红糖拌食亦可,食后颇适,四日后己知饥欲食,精神较振,续服五日,腹胀渐消,共服半月而愈。
  2.痧症吐泻腹痛(急性胃肠炎):
  夏秋季吐泻交作之痧症,多因饮食不洁,或寒暑交侵,食滞中阻而引起;本品有消食导滞,解毒散结之功,故服之甚效,或以其为主药,配合山药、夜明砂、芜荑,奏效更佳。对鸡群之瘟病,发热不食,泻痢,捕饲1~2只,亦甚有效。
  [病案举例]
 王××,男, 35岁,农民。
 暴饮暴食后,又当风而卧,致中富失和,清浊混淆,吐泻交作,苔白腻,脉细滑。治当消食导滞,调脾运中,予单方调治之。
 活蜚蠊2~3只,纸包,锅中焙干,研细,分二次,冷开水和服。药后吐泻渐止,腹痛亦缓,翌日续服即瘥。
 3.疮疡肿毒:
 本品有活血化瘀,解毒散结之功,故对疮疡肿毒,殊为合拍,取活蜚镰捣烂外敷,颇收佳效。
 [病案举例]
   李××,男,41岁,农民。
   小腿肚中部,突红肿疼痛,已起四日,逐步增大,曾外敷消肿解毒之药,尚未控制,南嘱其急捕活蜚蠊6只,捣烂外敷,每日换一次。次日即见肿消痛缓,续用三日而愈。
   4.毒蛇或蜈蚣咬伤中毒:
   本品有较强之解毒散瘀作用,故于毒蛇或蜈蚣咬伤,均可捣烂外敷。蜈蚣咬伤者曾用过,确有立即止痛消肿之效,蛇咬伤待后验证。
   5.大腹水肿:
   肝硬化腹水中医称为"单腹胀"或"膨胀",多由于肝、脾、肾受损,而致气结,血凝,水裹;由于本品既消癓散结,又善利水消肿,故对于因肝硬化引起之肝腹水,甚为切合。
   [病案举例]
   钱××,女,64岁,家庭妇女。宿有慢性肝炎,时轻时剧,已历五载,迄未根治。近半年来,面色晦滞,形赢瘦弱,胁痛加剧,纳谷欠香,腹膨逐步增大,有移动性浊音,肝在肋下1.5公分,质Ⅲ度,脾肋下3公分,有压痛,肝功不正常,血清白球蛋白倒置,诊为肝硬化腹水。苔白腻,边有瘀斑,脉细弦。此肝郁脾滞,营卫凝阻,血瘀痹积,隧道壅塞之候。治当疏肝调脾,攻坚散结,利水消肿。
   蜚蠊20克,鸡内金30克,地鳖虫30克,蟋蟀20克,沉香10克。
   共研细末,每次3克,日二次,药服三日后,腹胀见松,纳呆稍馨,溲量增多,此佳象也,乃续服之。半月后,症情显见好转,腹膨已小,乃间断服用本方,配合"复肝丸"善后(临床治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