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山寺的钟声是文化的流传

 苏迷 2012-09-10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唐代诗人张继坐船途经苏州枫桥古镇时,写下歌颂苏州寒山寺的七绝诗,此诗选入了中国古代的《唐诗三百首》内,一直承传到现代。
 
苏州寒山寺的钟声是年年敲,天天响,与中国其它城市寺庙的钟声一样的深沉和浑厚,回音深长。
但由于寒山寺的钟声有张继的唐诗歌颂,其钟声的频率和韵味就特别地意味深长。
 
中国人、外国人,特别是日本人,在日本的小学课本中有《枫桥夜泊》这首诗,是日本学生必读的课文。所以,苏州城外寒山寺的名声响亮,不但在国内出名,在日本更有一席之地,寒山寺的钟声更是吸引大批的游客来此参观。
 
而在33年前,日本友人首先向苏州市政府的旅游部门提出,可以用寒山寺的钟声与日本的新年习俗结合起来,搞一个专题文化旅游活动:迎新年,听寒山寺108响钟声!
 
当时,中国刚刚开始迈出改革开放的第一步,寒山寺听钟声活动一炮打响。由日本友人在日本组织日本旅游者到苏州参加活动,而苏州市政府外事办公室,旅游局与宗教局寒山寺一起做好组织接待工作。
 
寒山寺在苏州城西的枫桥古镇上,京杭大运河畔,是一座极其微小的古庙。在苏州地域范围内,这种小庙比比皆是。
苏州的西园寺、灵岩山寺,杭州的灵隐寺,这些大寺庙的范围和规模几倍,甚至几十倍地大于寒山寺。香客、信徒众多,但比起寒山寺的旅游名声却都落后一步。
 
这就是唐诗的功效,这就是张继的文才,这就是文化旅游的魅力!
 
没有几年,连续举办的寒山寺听钟声旅游活动已经成为了苏州市一张响亮的特式旅游名片。
 
1985年,国家旅游局有心对苏州这一特殊的旅游项目进行投资,力争做大做好这一旅游项目,完善周围的配套设施。
苏州为此专门成立了旧城建设办公室,该办公室的工作中有一主要任务,就是组织落实对寒山寺、盘门三景和石湖风景区的规划和建设。
 
从此以后,寒山寺景区的规划和建设正式展开,由北京中国城市建设规划设计院负责总体规划的设计,市旧城办负责实施,搬迁了寺庙后的枫桥小学,建成了枫桥史迹史料陈列馆;改造建设了寒山寺弄和枫桥大街,重新建设了铁铃关的关楼;并建设了停车场和寺庙南部的大面积的“寒山别院”;最后,拆迁了枫桥和江村桥对面的全部居民,在古运河和新建运河之间的小岛上建成大片的绿地,取名为“江枫洲”。
前后共花了十年多,使现在的寒山寺坐落在一个完美的风景区内。整个枫桥风景区内,古寺、古运河、古镇、古桥、古关汇集到一大片美丽的风景之中。
 
每年除夕,当寒山寺的108响钟声响起,新年第一发礼花在枫桥古镇上空盛开时,我从内心体会到文化的昧力真的是无穷无尽,千年唐诗对人类精神的影响是如此的深刻!
 
寒山寺的钟声,是一种文化的流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