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常用方剂简记

 淄水渔夫 2012-09-11

临床常用方剂简记

一、补益剂

       1、四君子汤:参术苓草

       功用:益气健脾

       按:方中四药均为补气常用之品,不燥不峻,其性平和,故名为“四君子”。本方是补气的基础方,加入陈皮为异功散,健脾理气作用更强。再加半夏为六君子汤,加强其化痰止呕作用。六君子汤加木香、仁为香砂六君子汤,重在理气止痛。辩证要点:面色萎白,四肢无力,食少便溏,舌淡,脉虚缓无力。

     2、升阳益胃汤

     功用:益气健脾,升阳祛湿

     主治:脾胃气虚,兼感湿邪。

     3、秦艽扶羸汤

     功用:清虚热,止劳嗽

     主治:肺劳。症见消瘦,潮热,自汗,咳嗽吐血,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方析:本方主证肺伤内热,气阴两伤。

     4、紫菀汤:紫菀汤中知贝母,参苓五味阿甘桔。

    功用:润肺化痰,清热止嗽

    主治:肺气大伤,阴虚火旺。症见久嗽不止,咳血吐痰。

    5、百合固金汤:二地麦草药,百元桔(皆)归母

    功用:养阴清热,润肺化痰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症见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痛,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析:方中百合、地黄为君药。白芍、当归养血柔肝,诸药合用,肺肾同补,虚火自平,痰清咳止,实为治本为主的良方。

     6、补肺阿胶散:补肺阿胶杏草(恨坐)牛马。

     功用:养阴补肺,清热止咳

     主治:小儿肺虚有热。阴虚肺热为其主证。

     7、小建中汤:桂枝汤加饴糖,倍用芍药=小建中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症见腹中时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细弦。

     方析:脾肾虚寒,阴阳两虚为其主证。方中重用饴糖30克,补脾益气,主里缓急为君药,诸药相配平补阴阳,调和营卫,建立中气,故名“建中”。

    8、益气聪明汤:益气聪明汤蔓荆,升葛参芪柏(百)药草

   功用:补中益气,助升清阳

    主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症见视物模糊,耳鸣耳聋。

    按:诸药合用,中气得补,清阳得升,肝肾受益,耳目聪明。

    9、独参汤

    功用:大补元气

    主治:元气欲脱。

    按:中医认为,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元气充沛,脱症自除。人参用量宜大,每次30--60克浓煎。

    10、龟鹿二仙胶:龟鹿二仙杞子参,补阴益阳最延年。

    11、还少丹:还少温调脾肾寒,茱淮苓地杜牛餐

                         苁蓉楮实茴香枸,远志菖蒲味枣丸

    功用:温肾暖脾,阴阳并补

    主治:脾肾两虚证。症见瘦弱,膝软,遗精,阳萎。

    12、六味地黄丸:地八山山四,丹泽茯苓三

    功用:滋补肾阴。

    主治:男妇肾阴不足证。症见腰酸足软,自汗盗汗,耳鸣咽干。

    按:本方是宋.钱乙在张仲景肾气丸的基础上减附桂而成,为治疗肝肾阴虚的祖方。以下六方由此加减而来,均俱滋肾阴作用。

      都气丸:六味地黄加五味子,偏于滋肾纳气,适用于肾虚喘逆;

    麦味地黄丸:都气丸加麦冬,偏于滋肾敛肺,适用于肺肾阴虚之喘嗽;

    知柏地黄丸:偏于滋阴降火,适用于阴虚火旺证;

    杞菊地黄丸:偏于养肝明目,适用于肾阴虚,两目昏花之花;

    归芍地黄丸:偏于滋肾阴,养肝血,适用于头眩耳鸣,两肋攻痛;

    参麦地黄丸:偏于滋补肾阴,益气补肺,用于肺肾两虚,咳嗽气喘证。

    13、金匮肾气丸:六味加附桂。

    功用: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虚损。

    按:肾阳不足为本方主证。本方在大量补阴药的基础上少加附桂助命门之火以温阳化气,乃“阴中求阳”之意,重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方中药各药分量十分讲究,配有三补三消配合紧凑,不燥不腻,振奋肾阳,气化复常,诸症自愈。

    肾气丸加车前子、牛膝为济生肾气丸,主治肾虚水肿,小便不利。

    14、右归饮:熟枸淮茱萸,草杜附官桂。

    功用:温补肾阳,填精补血。

    主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

    15、左归饮:熟枸淮茱萸,茯苓左归草。

    功用:补益肾阴。

    主治: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16、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黄芪多(1:5)

    功用:补气(以)生血

    主治:血虚发热。症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方析:本方黄芪用量五倍于当归,意在“阳生阴长”,补气以生血。

    按:本方应与白虎汤主治症候区别,白虎汤证属实热,以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为特点,本方则属虚证,身虽热而无汗,脉虽大而重按无力。

    17、玉屏风散:玉屏风芪术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以及虚人易感风邪者。

    18、七宝美髯丹:七宝美髯丹当首乌,茯苓牛膝菟枸骨。

    19、天王补心丹:三参(婶)(元人丹)枣柏两冬无,当地桔(接)苓朱五远。

    功用: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症见心悸失眠,虚烦神疲,手足心热,口舌生疮,舌红苔少,脉细数。

    方析: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为本方主证。滋阴治本为主,治标安神为辅。方中桔梗的作用为载药上行入心。临床应用多加入菖蒲,取其通心气,与远志配合有助于交通心肾。

   20、河车大造丸:二地五天当丛蓉锁黄(柏)牛杜枸。

   功用:补气养血,滋阴益阳。

   主治:真元虚弱,精血衰少,虚损劳伤。

   21、斑龙丸:斑龙丸用鹿胶霜,苓柏菟脂熟地黄。(补益元阳)

   

  二、解表剂

   1、麻黄汤:甘麻杏桂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无汗而喘,脉浮紧。

   2、桂枝汤:桂枝姜枣草药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脉浮缓。

   方析:桂枝配芍药,助卫和营。本方还常于寻麻疹(瘾疹)的治疗。

    3、大青龙汤:麻黄汤加大膏姜(用客家话阅读)。

    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主治:外感风寒,不汗出而烦躁,身痛,脉浮紧。

    方析:外感风寒表实重证为本方主证。方中重用麻黄12克,为麻黄汤之一倍,发汗力增,又配石膏、姜、枣、重用甘草佐制其不良反应。

    4、小青龙汤:麻子姜药夏桂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症见痰多稀白,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

    方析:外感风寒表实证为本方主证。痰多而稀,舌苔白滑为内兼痰饮之证。方中干姜、细辛、半夏温肺化饮,燥痰化湿;五味子敛肺止咳产,与细辛相合以散收并用。

    5、葛根汤:葛根汤治头项强,实是桂枝加麻葛汤。

    6、升麻葛根汤:升麻葛根芍甘草,麻疹初起透疹好。

    7、九味羌活汤:苍芷地防芎,辛芩甘活。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症见外感风寒症及肢体酸楚疼痛,口苦而渴。

    8、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两法彰。

    功用:助阳解表。

    主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9、人参败毒散:人参败独茯荷羌,枳桔柴前川芎草。

    功用:发汗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特有症状表现为憎寒壮热,肢体酸重。

    方析:用治四时感冒有良效,若病人体不虚,可减人参变为败毒散。

    10、再造散:再造散用参芪草,附桂防芎羌辛药。

    功用:解表散寒,助阳益气。

    主治:阳虚虚弱,外感风寒。

    方析:本方虽见阳虚气弱,但外感表寒是主证。

    11、银翘散:荷牛豉草,连梗根叶花穗。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温初起。症见发热无汗,头痛口渴,咳嗽咽痛。

    12、桑菊饮:荷叶杏花,草根梗翘。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症见但咳,身热不甚,脉浮数。

     13、华盖散:华盖散寒麻杏红,桑皮苓草紫苏供。

     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主治:肺感风寒。症见咳嗽上气,痰气不利,呀呷有声。

     三、攻里之剂

      1、大承气汤:黄厚枳实硝。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症见痞、满、燥、实四大症。

      2、小承气:大承气去硝,即时就变小,轻下热结。

      3、枳实导滞丸:枳实导滞香湿热,芩连苓术泻大曲。

      功用:消食导滞,清热祛湿。

      主治:湿热食积,阻滞肠胃。

      4、温脾汤:黄附人草姜芒,温补脾阳攻下冷积。

     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寒积腹痛。症见便秘腹痛,手足欠温,脉沉弦而迟。

     5、 芍药汤:芍药芩香连当槟黄(大)草桂。

     功用:攻积泄热,行气导滞。

     主治:湿热痢。症见腹痛便脓血,赤白相间,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脉弦滑数。

     分析:方中木香、槟榔调气以除后重;当归、肉桂行血则脓血自愈。

     6、白头翁汤:柏头翁连秦。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痢疾。下痢脓血,赤多白少。

     7、麻子仁丸(脾约丸):麻杏仁药小承气泻热通便。

     功用: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主治:脾约证。肠胃燥热,脾津不足,大便秘结,小便频数。(与济川煎区别时注意小便的描述)。

   


 

  四、涌吐之剂

     五、和解之剂

     1、小柴胡汤:小柴胡生芩大半甘草人参。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脉弦者。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以及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见少阳证者。

     2、四逆散:四逆散药实柴草。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1)、阳证热厥,手足厥逆,但上不过肘,下不过膝。

     (2)、肝脾不和,腹中痛,或泄利下重。

      分析:热厥乃由热邪入里,阳气被郁,不达四肢而致。

      3、黄连汤:半枝草人

      功用:寒热平调,和胃降逆。

      主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寒,腹中痛,欲呕吐者。

      4、逍遥散:姜胡荷逍遥,草药当苓术。

      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肝脾郁,脾虚血虚证。症见两肋作痛(肝郁),头痛目眩(血虚),神疲食少(脾虚),或月经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

      5、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腹柴术,陈苓半梗芷厚草。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1)、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2)、霍乱以及感受不正之气。

       分析:暑季感寒为本方主证。

      6、痛泻要方:陈术痛泻药防。

      功用:补脾泻肝。

      主治:痛泻。大便泄泻,泻必腹痛,两关脉弦而缓。

      分析:肝郁脾虚为本方主证。方中防风的作用为升清止泻,引经药,佐药。

      7、蒿芩清胆汤:蒿芩茹碧玉,黄赤夏枳陈。

      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少阳热盛,胆热犯胃。症见寒热如疟,口苦胸闷,吐酸苦水。

      六、表里之剂

      1、大柴胡汤:大柴胡生芩半枳药枣将官。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寒热往来,心下满痛,大便不通。

      2、防风通圣散:小华说:江姐当住大石桥,借河山勤防马熊。”相对应为硝滑芍:姜桔当术大石翘,芥荷山芩防麻芎。

     功用:疏风解表,泻热通便。

     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

      3、三黄石膏汤:三黄石膏芩柏连,栀子麻黄姜枣豉。

      功用:发汗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伤寒里热已炽,表证未解。症见壮热无汗,身体沉重拘急,神昏谵语,脉滑数或发斑。

      4、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芩连甘草汤。

      功用 :解表清热。

      主治:表证未解,热邪入里。症见身热,下痢,苔黄,脉数。

      5、参苏饮:参苏饮葛半枳壳,前苓陈草桔木香,外感内饮此方将。

      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6、香苏饮:香苏草陈皮。

      功用 :理气解表。

      主治:四时感冒,兼有内伤,胸膈满闷。

      7、大羌活汤:大羌活治寒包火,九味(羌活汤)知连术已独。

     功用:发汗解表,清热养阴。

     主治:风寒湿邪外感,兼有里热。症见发热恶寒,口干烦满而渴。

七、消补之剂 

      1、平胃散:平胃散用陈苍草,再加厚朴燥湿好。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症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肢体沉重,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附方:二陈平胃散,为二陈汤合平胃散。主治痰湿中阻,胸膈痞闷,不思饮食。

      胃苓散:即平胃散合五苓散。主治夏秋之间,脾胃伤湿,浮肿泄泻实证。

      2、保和丸:神茯夏山翘陈萝。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一切食积。症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

      分析:山楂以消一切饮食积滞,尤善消肉油腻之积;

                神曲善化酒食陈腐之积;

                莱菔子长于消谷面之积而下气;

                连翘清热散结。

       3、健脾丸:四君三仙药陈香连砂豆蔻。

       功用:健脾消食。

       主治:脾胃虚弱,饮食内停。症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体倦少气。

       4、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陈桔梗,扁豆砂仁莲薏药。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兼补肺上。

       主治:脾胃虚弱夹湿。症见食少,便溏,或泻,或吐(湿),舌苔白腻,脉细缓或虚缓。

       5、枳实消痞丸:枳实消痞四君连,神曲麦芽夏朴姜。

      功用:消痞除满,健脾和胃。

      主治:脾虚气滞,寒热互结。症见心下痞满,不欲饮食,大便不调。

      6、葛花解酲汤:葛花解酲香六君,神猪蔻泻(扣下)青皮姜。

      功用:分消酒湿,温中健脾。

八:理气之剂 

      1、补中益气汤:四君无茯,芪胡麻(而)归。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1)、脾胃气虚。症见食少体倦,面色白光白,脉大而虚软。

     (2)、气虚发热或内脏下陷。

       2、越鞠丸:越鞠附子(栀子)芎苍神曲。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六郁证。症见胸膈痞闷,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按:本方解六郁却用5药,这是考点。

     3、苏子降气汤:苏子降气橘红朴,前胡当归半夏气。

      功用:降气平喘,化痰止咳。

      主治:上实下虚证。症见痰涎壅盛,喘咳短气,胸膈满闷,肢倦或肿。

      4、四七汤:四七汤苏苓,厚夏(后下)。开郁化痰。

      功用:行气解郁,降逆化痰。

      主治:七情气郁,痰涎结聚证。症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或咳,或呕,或攻冲作痛。苏叶。

     5、四磨汤:四磨榔人沉乌药。

     功用:行气疏肝,降逆宽胸,兼益气。

     主治: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逆不降,心下痞满。

     6、旋覆代赭汤:旋覆代赭三个(姜枣草)半人痞硬噫气。

     功用:降气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胃气虚弱,痰浊内阻。症见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舌白滑,脉弦虚。

     备注:本方生姜量大。

     7、正气天香散:正气天(天台乌药)香苏陈姜。

     功用:行气解郁,调经止痛。

     主治:女子肝郁气滞,郁气上冲心胸之间。症见胁肋刺痛,月经不调乳房胀痛。

     8、橘皮竹茹汤:夏人枇(披)冬苓草,防热呃。

     功用:降逆止呃,清热和胃。

     主治:胃虚有热。症见口渴,干呕呃逆。

     9、丁香柿蒂汤:丁香柿蒂人参姜。

     功用:温中降逆,益气和胃。

     主治:胃气虚寒证。症见呃逆不已,胸痞脉迟。有痰加竹茹。

     10、定喘汤:定喘桑果半苏麻,款冬杏仁黄芩草。

     功用:宣肺降气,祛痰平喘。

     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壅证。症见哮喘咳嗽,痰多气急,痰稠色黄,或有外感恶寒发热,舌苔黄腻,脉滑数。

     11、苏合香丸:芳香开窍,行气温中。

     12、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瓜蒌厚朴振胸阳。

     功用:通阳散结,下气祛痰。

     主治:胸痹,气结在胸。症见胸满而痛,甚或胸痛砌背,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13、丹参饮:丹参饮檀香砂仁,心胃诸痛气滞灵。丹参30克。

     九、理血剂

     1、四物汤:芎归地芍。

     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症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唇爪无华,月经不调。

     2、圣愈汤:参芪四物汤。

     功用:益气补血,摄血止崩。

    3、桃红四物汤

    功用:养血活血逐瘀。

    4、二连四物汤:两黄连四物汤养血清热。

    5、人参养荣汤:人参养荣十无芎,陈皮远志姜枣五,益气节补血养心神。

    功用: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主治:积劳虚损,脾肺气虚,营血不足。症见呼吸少气,行动喘息,心虚惊悸,体倦自汗,毛发脱落等。

    6、归脾汤:四君归芪枣远志龙眼香。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1)、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症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

    (2)、脾虚不能统血。症见便血,崩漏,妇女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或带下等。

     7、养心汤:养心汤归参芪草,芎酸曲柏茯夏桂。

     功用:补血养心。

     主治:心虚血少。症见心神不宁,怔忡惊惕。

     8、当归四逆汤:草药通(为)细枝。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复脉。

     主治:阳气不足而又有血虚,并外感寒邪。症见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脉细欲绝或沉细。亦可治寒入经络而致腰、股、腿、足疼痛。

     按:本方所治阴厥(寒厥)与四逆汤所治寒厥大有区别。

     本方证肢厥程度较四逆汤轻,寒厥只限手足。而四逆汤证是肾阳衰极,阴寒内盛所致,其厥逆严重,肢冷上过肘,下过膝,并见全身虚寒征象。

     9、桃仁承气汤:桃仁承气桂大硝(笑)。

     功用:破血下瘀。

     主治:下焦蓄血证。症见少腹拘急胀满,小便自利,大便色黑,谵语烦渴,脉沉实或涩等。

     10、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丹皮,热入血分发斑狂。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1)、温病,热入血分证。(2)、热伤血络,迫血妄行。症见吐,衄、便、尿血。(3)、蓄血留瘀。症见善忘如狂,嗽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

     11、咳血方:诃青海瓜子。

     功用:清肝宁肺,化痰止咳。

     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证。抓住咳嗽带血,心烦易怒,胁痛,脉弦数。

     12、秦艽苍术汤:秦艽苍术桃皂角,黄柏防泽槟当将。

     功用:疏风活血,润燥通便,止血。

     主治:血痔、痔漏。症见有大便燥结,痛不可忍,脓血。

     分析:湿热风燥蕴积肠胃气血不和,以致浊气瘀血滞留肛门所致血热腐败,脓血不断为本方主证。

     13、槐花散:槐花散穗侧枳壳。

     功用:清肠止血,疏风下气。

     主治:肠风脏毒下血。症见便前出血,或便后出血,或粪中带血,舌红脉数。

     14、小蓟饮子:小蓟饮子热淋地,竹栀节滑归蒲通。

     功用:凉血止血,利尿通淋。

     主治:下焦热结之血淋,尿血。

     15、复元活血汤:将军归山胡老献(花粉)红桃。

     功用: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肋下。

     16、黄土汤:便后出血黄土汤,附子草地胶芩术。

     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远血证。症见先便后血,色暗,中肢不温,面黄,舌淡白,脉沉无力。亦可治吐、衄血及崩漏。

     17、癫狗咬毒汤:癫狗咬鳖将军桃。

     功用: 破血逐排毒。

 18、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加膝枳梗柴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

     19、少腹逐瘀汤:芎归没灵蒲,茴肉芍胡姜。

     功用: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反胀满,或经期腰酸少腹胀,或月经一月数行,经色或紫或黑,有瘀块,或崩漏兼有少腹疼痛等。

     20、补阳还五汤:芎归芪红赤地龙桃(难)。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而致中风后遗症。

     十、祛风之剂

     1、大秦艽汤:八珍无参,芩二地,双活防风膏辛芷。

     功用:祛风清热,养血活血。

     主治:风邪初起中经络。症见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口眼歪斜,风邪散见,不拘一经者。

     2、地黄饮子:地黄饮子麦茱肉,五天从蓉补肾。

     功用:滋补肾阳,开窍化痰。

     主治:喑痱。症见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

     3、独活寄生汤:辛防独艽膝仲寄,八珍无术用桂心。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风寒湿痹,肝肾两亏,气血不足。症见腰膝疼痛,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

     4、川芎茶调散:老荆防羌芎芷细(为)荷。

     功用:疏风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邪在头痛为本方主证。症见偏正头痛或癫顶头痛。

     按:本方药物以辛温之品为多,治风热痛应加减。

     5、清空膏:清空膏芩湿热头,老柴防芎羌黄连。

     功用:祛风除湿,清热止痛。

     主治:风湿热上壅。症见正偏头痛,年久不愈,或脑苦痛不止等。

     6、解语汤:

     功用:祛风化痰,扶正解语。

     7、羚角钩藤饮:羚角钩藤茹桑菊,母茯草地药凉肝。

     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主治:肝经热盛,热极生风。症见高热不退,手足抽搐,发为痉厥。

     8、镇肝熄风汤:镇肝息风牛楝麦,龙牡茵无药代天。

     功用: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气血逆乱。症见目眩,耳鸣,面色如醉。

     按:如头脑胀痛,可加夏枯草15克;热加石膏;痰多胆星。

     十一、祛寒之剂

     1、理中汤:理中参术与姜草,温中祛寒益气好。

     功用:温中祛寒,补中健脾。

     主治:中焦虚寒(阳气虚有寒)。症见呕吐、下利、腹痛。

     2、真武汤:真武苓术姜附药,温阳利水脾肾强。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1)、脾肾阳虚,水气内停。症见小便不利,水肿。

     (2)、太阳经病发汗太过,阳虚水泛证。

     3、四逆汤:四逆附子姜,老回阳。

     功用:四阳救逆。

     主治:阳虚寒厥证。症见四肢厥(水冷),恶寒倦卧。

     4、吴茱萸汤:吴茱姜大人,善于温中降逆。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1)、胃中虚寒(阳明虚寒)。症见食谷欲呕,胸痛满闷,吞酸嘈杂。

    (2)、少阳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

    (3)、厥阴头痛,干呕,吐涎。

      按:三经同治方。

     5、四神丸:四神五破吴(国)

     功用: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主治:脾肾虚寒。五更泻为本方主证。

     6、厚朴温中汤:厚朴温中寒湿恙,陈苓草扣老姜香。

     功用:温中行气,燥湿除满。

     主治:脾胃伤于寒湿证。

     7、天台乌药散:天台乌药木茴香,巴豆青姜疝楝槟。

     功用: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寒凝气滞,小肠疝气。

     十二、祛暑剂 

     1、香薷饮:香薷扁厚朴,实暑寒湿。

     功用:祛暑解表,化湿和脾。

     主治: 夏日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症见恶寒发热,头重身倦。

     2、清暑益气汤:清暑益气用生脉,二术青陈升神芪,泽泻葛根柏暑湿。

     功用:清暑益气,祛湿健脾。

     主治:暑湿伤人,气津两伤。症见身热心烦,自汗口渴,四肢困倦,不思饮食,身重肢疼。

      3、生脉散:生脉散参麦味。

      功用:益气生津,养阴保肺。

      主治:(1)、暑淫耗伤气阴。症见气短体倦,多汗口渴,脉虚思。

     (2)、久咳肺虚气阴两伤。症见呛咳少痰,气短自汗,口干舌燥,苔薄少津,脉虚数或虚细等。

      4、六一散:六一滑石同甘草。

      功用:清暑利湿。

      主治:感受暑湿。症见身热口渴,心烦,小便不利,大便泄泻。

      附:加青黛为碧玉散,主治暑湿证兼有肝胆郁热者。

      十三、利湿剂 

       1、五苓散:五苓散内猪茯苓,白术泽泻记官桂。(记住官桂就基本记住了它的功用特点。)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1)、蓄水证。症见小便不利,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舌苔白,脉浮。

     (2)、水湿内停。症见水肿,泄泻,小便不利。

     (3)、痰饮。症见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喘。

       2、猪苓汤:猪苓汤胶茯苓泻滑石。

      功用:利水清热养阴。

      主治:水热互结。症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或兼有呕恶等。又可治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小腹胀满。

      按:猪苓汤证乃邪已入里化热证,水热互结,热伤阴津。

       3、着肾汤:着肾汤术(猪)姜草苓。

       功用:温脾祛湿。

       主治:肾着病。症见身体重痛,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缓。(腰重冷痛)

       4、防已黄芪白术汤:防已黄芪白术草。

      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风水或风湿。症见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白,脉浮。

      5、疏凿饮子:疏凿饮子商秦榔,通泻茯腹羌椒豆。

      功用:行水退肿,疏风祛湿。

      主治:阳水证(水湿壅盛)。症见遍身水肿,喘呼口渴,胸腹胀满,脉沉。

      6、实脾饮:二妇(附、茯)煮(术)老姜,瓜果朴皮香。

      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阳虚水肿(虚寒水肿)。症见水肿身半以下为甚。手足不温,舌苔厚腻,脉沉迟。

      7、五皮饮:五皮饮用五般皮,陈茯姜桑大腹皮。

      功用:利水消肿,理气健脾。

      主治:皮水,脾虚湿盛证。症见一身悉肿,肢体沉重,上气喘急,舌苔白腻,脉沉缓。亦可用于妊娠水肿,原书名为五皮散。

      8、羌活胜湿汤:羌活胜湿羌独芎,甘蔓藁本与防风。

                              湿气在表头腰重,发汗升阳有异功。

     功用:祛风胜湿。

     主治:湿气在表。症状头痛头重,腰脊重痛,或一身都痛。

     9、茵陈蒿汤:黄山蒿。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阳黄)。症见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皮色,腹微满。

     按:若治寒湿内郁属阴黄者,可将本方去栀子大黄,加附子、干姜、甘草以温里散寒,利湿退黄。茵陈为治黄疸要药。

     10、八正散:黄山扁瞿灯六一通车(黄山边区等六一通车)。

     功用:利水通淋,清热泻火。

     主治:湿热淋证,尿血。症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漓不断,甚者癃闭不通,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等。

     11、程氏萆解分清饮:萆解分清益乌石(石菖蒲),利湿化浊温下元。

     功用:下焦虚寒之膏淋,白浊。症见小便频数,白如米泔,凝如膏糊。

     12、五淋散:二赤栀归草。

     功用:泻火通淋。

     主治:五淋。

     13、三仁汤:三仁杏蔻滑竹,朴通苡夏。

     功用:清利湿热,宣畅气机。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邪在气分。症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胸闷不饥,午后身热。

     14、甘露消毒丹:芩香连飞石射陈,石菖蒲薄豆贝通。

     功用:利湿化湿,清热解毒。

     主治:湿温时疫,症见发热倦怠,四肢酸楚,腮肿。

     15、二妙散:二妙黄柏苍,三妙加牛膝,清热又燥湿。

十四、润燥剂

      1、炙甘草汤:炙甘草地麦参桂,生姜大枣麻仁胶。

      功用:滋阴养血,益气温阳。

      主治:(1)阴血不足,阳气虚弱。症见脉结代,心动悸,舌质干而瘦小者。

     (2)、虚劳肺萎。症见咳唾涎沫,形瘦气短。

      2、滋燥养营汤:滋燥养营两地黄,芩甘归芍及艽防,

                              爪枯肤燥秘肺伤。

      功用:润燥养血。

      主治:火灼肺金,血虚外燥。症见皮肤干燥皱揭,爪甲枯槁,筋脉拘急,肌肤瘙痒,大便燥结。

      3、活血润燥生津饮:活血润燥生津熟二冬,当红瓜桃药生津。

      功用:润燥生津,活血通便。

      主治:内燥血枯。症见津液枯少,大便秘结,肤皮干燥,口干。

      4、润肠丸:润肠大归羌麻桃。

      功用:润肠通便,疏风活血。

      主治:风秘,血秘。症见大便秘涩。

      5、白茯苓丸:花粉黄连萆解熟,二参石斛床鸡覆。

      功用:补肾清热,生津润燥。

      主治:肾消。症见两腿渐细,无力,口渴多饮,尿频,尿浑。

      6、沙参麦门冬汤:沙参麦玉豆桑花。(扁豆)

      功用:清养肺胃,生津润燥。

      主治:秋燥伤肺,肺胃阴伤。

      7、清燥救肺汤:清燥救肺枇人甘,阿杏膏麦桑芝麻。

      功用:清燥润肺。

      主治:温燥伤肺。症见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

      8、滋肾通关丸:滋肾通关桂柏知,降火燥湿癃闭医。

      功用:滋肾通关,降火澡湿。

      主治:湿热蕴结膀胱,耗伤肾阴证。症见小便癃闭,点滴而下。

      9、大补阴丸:大补阴黄母地板,滋阴降火。

      10、增液汤中麦地参。

      11、黄龙汤:黄龙汤用大承气,甘桔参归补气血。

      十五、泻火剂  

       1、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栀柏芩,实热火毒三焦盛。

       功用:泻火解毒。

       2、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枣人参。

      功用:泻热散痞,健脾益气。

      3、竹叶石膏汤:夏门人竹石甘粳米。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之后,余热未清,气津两伤。

      4、甘露饮:甘露二地二冬陈,芩枳石斛杷口臭。

      功用:滋阴降火,清热利湿。

      主治:胃中湿热上蒸,口臭喉疮齿根[宣露,齿龈出血。

      5、清胃散:生牡当黄麻(妈)。

      功用:清胃凉血。

      主治:胃有积热。实热牙痛。

      6、泻黄散:钱乙泻黄升防芷,芩夏石斛及草枳,

                         脾胃郁火见口疮。

      7、泻白散:泻白桑地草,热盛参芩知。

      8、龙胆泻肝汤:黄子龙通(推)车当地泻柴草。

      功用: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按:本方临床效果显著,但用量过大易引起头晕及胃部不适,应严格掌握用方证候及用分量。考点为“当归”的配伍意义,同时它也是在临床运用中减轻副作用的关键。

      9、导赤散:竹甘(竿)通地。

      按:本主证乃心经热盛或移于小肠所致。心火循经上炎,口舌生疮;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

      10、普济消毒饮:普济马荷牛,元(吃)柴草皮根。

      功用:疏风散邪,清热解毒。

      主治:大头瘟。

      11、辛夷散:辛夷白芷藁防风,升麻川芎细通草,鼻生息肉此方效。

      12、玉女煎:玉女膏地麦母牛,清胃滋阴牙痛愈。

      13、清瘟败毒饮:清入(饮),石角母芩竹草元,桔连翘生赤皮子。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救阴。

      14、青蒿鳖甲汤:母鳖蒿生丹。

      功用:养阴透热。(青蒿透热,鳖甲养阴)

      主治:温病后期阴液耗伤,夜热早凉。(这个凉应该是还有发热的,只是温度稍低之凉)

      十六、除痰之剂 

      1、二陈汤:红草半茯苓。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闷,困倦。

      2、黄连温胆汤:黄连温胆竹二陈实。

      3、涤痰汤:二陈胆茹蒲人,中风不语。

      4、清气化痰丸:清气化痰胆皮红,杏仁枳实黄瓜茯。

      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痰热内结。

      5、顺气消食化痰丸:酒食生痰用顺气,青陈星夏菔苏子,

                                       三仙葛根杏香附,胸闷晨咳痰自消。

     功用:消食化痰,通顺气机。

     主治:酒湿食积生痰。症见痰多而粘,胸闷,晨起咳嗽。

     6、半夏白术天麻汤

     7、三子养亲汤:三子痰火菔芥苏。

     功用:降气消食,温化痰饮。

     主治:痰壅气滞。症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

     8、小陷胸汤:小陷胸汤半蒌连,痰热互结胸疼见。

     9、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温化饮,胁满目眩心悸宣。

     功用:温化痰饮,健脾利湿。

     主治:痰饮病。

     10、金水六君煎:金水六君二陈当,熟地温补肺肾良。

     功用:温补肺肾,利水化痰。

     主治:肺肾阴虚,湿痰内盛。

     十七、收涩之剂

      1、金锁固精丸:金锁龙牡芡苑须。

      功用:补肾涩精。

      主治:肾虚精亏,精关不固。症见遗精滑泄。

      2、桑螵蛸散:神龙远螵,蒲人归甲。

      功用:调补心肾,涩精止遗。

      主治:小便频数,或尿如米泔色,心神恍惚,或遗尿遗精,舌淡苔白,脉细弱。

      3、真人养脏汤:真人养脏诃草香,术豆当桂罂人芍。

      功用:温补脾肾,涩肠固脱。

      主治:脾肾虚寒,久泻久痢。症见滑脱不禁,腹痛喜温喜按,或便脓血,日夜无度,里急后重。

      4、当归六黄汤:地地芪归连柏芩。

      功用:滋阴清热,固表止汗。

      主治:阴虚有火。症见盗汗发热,面赤口干。

      5、柏子仁丸:柏子仁丸参术味,麻蛎夏麦治盗汗。

      功用:养心宁神,清热收敛。

      主治:阴虚火旺证。症见夜寐不安,盗汗。

      6、牡蛎散:芪麻麦牡蛎,固表汗能止。

      功用:固表止汗。

      主治:诸虚不足。症见体常自汗,盗汗,久而不止。

      7、桃花汤:桃花汤米干姜脂,温中涩肠久泻宜。

      8、济生乌梅丸:便血济生乌梅僵。

      功用:敛肺涩肠,消风散结。

      主治:肠风便血,淋漓不止。

      9、封髓丹:封髓梦遗柏草砂。

      功用:降心火,滋肾水。

      主治:遗精梦交。心火旺肾水不足为本方主证。

     十八、杀虫之剂

      乌梅丸:乌梅参桂细,附椒当黄姜。

      功用:温脏补虚,泻热安蛔。

      主治:蛔厥证。

      十九、疮疡剂

       1、真人活命饮:真人防刺穿陈草,没乳芷母当赤花(花粉、银花)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疮疡肿毒初起,红肿,热痛。已溃不用。

       按:真人活命饮原方比仙方活命饮少一味赤芍,功用主治相同。考试常考的是仙方,为方便记忆本处篇入了赤芍。

        2、托里十补散:托里十补散防参芪,桔甘芎桂当厚芷。

        功用:益气和血,温通消散。

        主治:痈疡初起,毒重痛甚,形体瘦弱,脉弱无力。

       3、托里定痛汤:托里定痛治不敛,桂罂没乳四物添。

       功用:托里充肌,消肿止痛。

      主治:痈疽溃后不敛,血虚疼痛。

       4、托里温中汤:托里温中姜附羌,茴木丁沉陈散疮。

       功用:温中托里,散寒消痞。

       主治:疮疡属寒,内陷,汁稀。

       6、消肿溃坚汤:消肿溃坚知柏连,龙黄芍花布归棱,

                                 莪升翘柴葛甘桔。

       功用:泻火散结,消肿溃坚。

       主治:马刀疮,结硬如石。

       7、阳和汤:鹿肉炒熟芥(加)麻姜。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阳疽由阳虚寒凝所致。

       二十、经产之剂

       1、胶艾汤:胶艾汤中四物草,胎动血漏腹痛好。

       功用:补血止血,调经安胎。

       主治:妇人冲任虚损,崩中漏下,月经过多,淋漓不止,或中寒下血不绝,腹中疼痛。

       2、当归散:当归散芎芍芩术。

       功用:清热安胎,养胎安胎。

       主治:妇人妊娠,血少有热,胎动不安,及曾数次半产。

       3、黑神散:黑神散瘀恶露尽,熟姜归芍蒲甘肉。

       功用:消瘀行血,下胎。

       主治:产后恶露不尽,或攻冲作痛,或脐腹坚胀撮痛,及胞衣不下,胎死腹中,产后瘀血等。

      4、当归生姜羊肉汤:产后腹痛自汗尝。

      功用:温中补虚,祛寒止痛。

      主治:妇人产后腹中疼痛,及产后气血皆虚,发热自汗,肢体疼痛。

      5、参术饮:八珍去茯加陈夏,补益气血,举胎气。

      主治:妊娠转胎。脐下急痛,小便频数或不通。

      6、固经汤:固经龟柏芩,椿药滋阴附。

     功用:滋阴清热,止血调经。

     主治:阴虚内热,迫血妄行。症见经行不止,崩中漏下,血色深红,有血块,舌红,脉弦数。

      7、固本止崩汤:固本止崩参术芪归姜地。

      功用:补气摄血。

      主治:气血亏虚崩漏。

       8、柏子仁丸:经枯血少肝肾弱,二柏兰牛熟地断。

      功用:养心安神,补血通经。

      主治:女子血少神衰,形瘦,经闭。

      9、天仙藤散:天仙藤散治子气,香苏乌草瓜皮药。

      功用:调气活血,疏表除湿。

      主治:子气。症见妇人妊娠足肿,喘闷妨食。

      10、白术散:白术散子肿,姜陈苓腹皮。

      功用:健脾化湿,行气利水。

      主治:子肿。症见妇人妊娠后期,面目四肢浮肿。

      11、竹叶汤:竹叶汤能治子烦,人参芩麦茯苓存。

      功用:清心除烦,泻火安胎。

      主治:子烦。症见妇人妊娠心惊胆怯,终日烦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