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课堂基本操作规范

 曾经沧海还是水 2012-09-11

  为了确保新课堂实现理念和模式的“大转型”,实现生命活力和课堂效率的和谐共生,现提出如下基本操作规范:

  1. 课堂理念规范。新课堂应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理念,立足解放学生,相信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努力构建“知识的超市”,促成“生命的狂欢”,实现课堂学习形式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根本转变。

  2. 组织形式规范。新课堂采取面对面小组围坐合作学习模式。小组人数一般为6~8人,小组数一般以6~8组为宜。

  3. 黑板(媒体)规范。媒体条件要求:黑板长度不少于小组数×60(cm);有条件的应使用电子白板、多媒体投影、实物投影等现代教育技术。应注重传统黑板和现代技术的融合,在使用现代技术的同时,黑板长度不能缩减,应确保每节课、每小组至少有一个展位用来黑板板演及解说展示。

  4. 导学案规范。新课堂提倡教师使用导学案,导学案应包含下文“5”的流程要素,并同时体现以下规定:何时,何事,何法。导学案卷以16K正反面1页纸为宜。

  5. 课堂流程规范。课堂流程应包含如下要素:

  学习目标。应列出三维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切实做到恰当、具体、可测。譬如:知识两三点,能力两三点,情感一两点,总共六七点,一课准能完。落脚于“点”是为了学习更具针对性,但“点”还要连成“线”,“线”要构成“面”,“面”要合成“体”。

  自主学习。要落实学程的“三学”:独学、对学、群学,时间分配独学应占二分之一,对学、群学宜占二分之一。要注意温故知新,问题设计要有层次,要有具体的学法指导。

  展示交流。展示要本着先组(小展示)后班(大展示)的原则,展示形式要多样,诸如课本剧、演唱、表演、相声、三句半、擂台赛、速记、表演等。要强调黑板利用率,黑板展位版面利用一般不应少于三分之二。

  点拨升华。面对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资源,应利用师生互动、示范引领等形式,切实理清学习规律、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提倡利用“思维导图”、“知识树”或结构图表等形式归纳学科知识结构。

  课堂作业。课堂作业(达标测试)题目要精选,并限时(当堂)完成。提倡设计有挑战性的选做题,以满足学有余力学生的学习需要。

  在兼顾以上要素的基础上,提倡执教教师结合学校和个人的特色进行创新。

  6. 小组评价规范。课上应设置小组学习评价图表,并将评价结果当堂反馈。

  (作者系本报特聘专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