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宗教楹联(三)

 钟家台 2012-09-12

15宗教楹联(三)

  寺院旧联举隅

  这一节,再举一些保留下来的旧联为例:

  一是,尽可能保留原楹联(即文革前的老联)中脍炙人口的那些,或是近代名人之作。或人以联传,或联以人传,或兼而有之。可举杭州市净慈寺大殿外刻在石柱上的楹联为例。

  净慈寺大雄宝殿外四面墙柱联共十四副。计正面墙、背面墙各八柱,各刻联四副;左右面墙各六柱,各刻联三副。抗战前,约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开始重新翻修大殿,至二十三年(1934年)基本完成。殿外方形石立柱上均新镌当时名流为此创作的新楹联,虽经文化大革命,幸而留存。笔者以为,这批楹联是现在杭州诸寺院所存楹联中最可宝贵者。其中,章太炎、于右任等人的手泽上石,尤为宝贵。虚谷、太虚等佛教大师的亲笔撰写的联语,现在大陆寺院中原样保存的也不多了。下仅举四联为例:

  正面墙左右各第二柱篆书联:

  植西土正因,相期震旦有情,我爱休耽犁尼好;

  ●○●○○ ○○●●●○ ●●○○○○●

  揽南屏全胜,应令晋家高士,清游更度虎溪来。

  ●○○○● ○●●○○● ○○●●●○○

  上款署:民国二十年一月吉日。下款署:浙西有漏人章炳麟敬书

  左右各第三柱联:

  一偈遍梵天,看东土普现光明,照彻净慧因缘,庄严色相;

  ●●●●○ ○○●●●○○ ●●●●○○ ○○●●

  百年有桑海,与西湖长留香火,记取灵山塔影,上界钟声。

  ●○●○● ●○○○○○● ●●○○●● ●●○○

  上款署:民国二十三年一月。下款署:于右任

  左右各第四柱联:

  雷峰塔红卧门前,南屏钟翠沉烟外,看琉璃照澈,璎珞辉煌,又道济归来,只手换祗园小劫;  ○○●○●○○ ○○○●○○● ○○●●● ○●○○ ●●●○○ ○●●

 

○○●●

  钱塘江声消帆背,西子湖风入松巅,隔梵呗氤氲,旋檀馥郁,望表忠无恙,大轮演武庙雄图。

  ○○○○○○● ○●○○●○○ ●●●○○ ○○●● ●○○○● ●○●●●○○

  上款署:民国二十三年八月之吉。下款署的是:沈轶刘拜撰虚谷敬书

  背面墙第三副联是:

  六桥烟水,三竺香云,正觉南屏钟破晓;

  ●○○● ○●○○ ●●○○○●●

  双树戢辉,五天潜响,却欣东土佛长春。

  ○●●○ ●○●● ●○○●●○○

  上款署:净慈寺重建佛殿落成。下款署:甲戌春南屏老僧太虚撰书

  二是,在原联毁弃,暂时无法恢复的情况下,使用某种临时的代替办法作为过渡。现举杭州上天竺法喜寺法堂内绣幡联为例:

  法喜寺原有中殿、后殿等建筑多处,全寺规模巨大。后来各殿堂多为工厂占用。1985年,法喜寺重新划归佛教协会管理,逐步恢复。现在工厂正在搬迁,前殿即圆通宝殿正在施工,中殿、后殿准备重建。僧众作功课、作法事,一般在西院供奉西方三圣的法堂中进行。法堂中三圣像两旁金柱上各悬丝绣佛幡一条,幡上各绣有题名法喜寺古名联(占一行)的联语一副。上下联同在一幅幡上。采用立刀式写法,各占二行。共五行。

  圣像正面左侧联语为:

  石晋现相,吴越开基,历今九百余年,依然见岭护慈云,问莲座扬辉,何如南海;

  ●●●● ○●○○ ●○●●○○ ○○●●●○○ ●○●○○ ○○○●

  灵竺在中,法镜居下,每值春秋佳日,都来乞瓶倾甘露,愿杨枝遍洒,长说西湖。

  ○●●○ ●●○● ●●○○○● ○○●○●○● ●○○●● ○●○○

  右侧为:

  山名天竺,西方即在眼前,百千里接踵朝山,海内更无香火比;

  ○○○● ○○●●●○ ●○●●●○○ ●●●○○●●

  佛号观音,南摩时闻耳畔,亿万众同声念佛,世间毕竟善人多。

  ●●○○ ○○○○●● ●●●○○●● ●○●●●○○

  我们以为,在因施工困难或财力不足时,暂时采用这种形式代替雕刻抱柱长联,是一项好办法。如果将来楹联多了,将其中一部分换下来的联语改制成这种形式,可以比较自由地迁移挪动,甚至可以单独辟专室,连同纸质、绢质的对联一起张挂,那就更好了。

  相对来说,现在划归文物部门管辖的寺院,对楹联不如中国佛教协会所属的僧人寺院那样重视。一般地说,像北方如北京的某些大寺院中,原有康熙、乾隆(间或有雍正的)御笔题联不少,大体上和他们所题的匾额一起翻新了。可是,原寺被捣毁得差不多的,恢复时基本上等于重建的,如北京红螺寺,山门上就由当代人马马虎虎来上一副,不怎么推敲,很容易出笑话的:

  以红螺净土聚八面来风;

  ●○○●●●●●○○

  启旅游大门迎四海嘉宾。

  ●●○●○○●●○○

  且不论两句中的平仄不调与意思不妥之处,光说句尾,两个平声字怎能同时用在联脚呢!

其他宗教楹联举隅

  道教

  中国民间祭祀的神很多,一般都算在道教名下。以下先举最具风韵的花神庙楹联为例: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 ●●○○●●

  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 ○○●●○○

  《楹联丛话》卷六:西湖花神庙在孤山下,跨虹桥之西,雍正九年,总督李敏达所建。中祀湖山之神,旁列十二月花神及四时催花使者,无不钗飞钿舞,尽态极妍。下举旧联即此联,评语是:曼调柔情,情景恰称。按:修辞中的叠字格,自诗词曲以下,向来称为难作。难在舂容大雅,不庸俗又不显堆砌。李清照《声声慢》词,连下十四叠字,连结尾处的点点滴滴,共九组十八个字两两相叠,被称为公孙大娘舞剑器手,其优点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那三个难在。李词有上下文联系,转折处还易于处理。我们所引此联则连下十组二十叠字,而且前后一空依傍,较之任何叠字作品都难作。作到这样的水平,可谓青出于蓝矣。但是,《茅盾谈话录》(1983620日上海《新民晚报》所载)中,茅盾先生批评此联的弱点说:从文字看,可以看出作者的神思巧想,确见功夫。但是,从内容看,这副对联可以挂在杭州的西湖,也可以挂在嘉兴的南湖,甚至可以挂在苏州、无锡、扬州等地,只要是风景较好的南方庭院所在,都可以用。这正是这副对联的弱点,就是一般化,没有突出的个性。这段话十分深刻地告诫联语作者,创作楹联,最好作到只能用于特定的个别的人或物,不可移易。

  《楹联丛话》卷六又引苏州虎丘花神庙联云:

  一百八记钟声,唤起万家春梦;

  ●●●●○○ ●●●○○●

  二十四番风信,吹香七里山塘。

  ●●●○○● ○○●●○○

  评语是:却移作西湖之花神庙联不得。因为钟声与七里山塘都是本地风光。

  道教的通用型联语,亦举一联: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 ○○●●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 ●●●○

  伊斯兰教

  笔者所知的清真寺内外楹联不多,今举一例以概其余:

  认真主,凭万物作证;

  ●○○ ○●●●●

  参造化,惟一理在心。

  ○●● ○●●●○

  天主教与基督教

  谷向阳主编的《中国对联大典》中特列基督圣教一目,听列楹联甚多,堪称这部书的一大特色。请读者参阅。亦举一例:

  天地唯一主;

  ○●○●●

  教化无二尊。

●●○●○

附:匾额

  匾额。亦称横额,简称匾。可独立悬挂,也可与对联配合张挂。以其无可归属,只能在这里最后简单提上几句。

  明朝人时兴把匾额和对联配合使用。例如,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福建书肆萃庆堂余氏刻本联语汇编《大备对宗》十九卷,用单面图,匾额与对联配合式。甚至有些戏曲插图也用此式,如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金陵富春堂刻本《古今列女传》,插图为双面连式,图上方通栏标题似匾额,左右为对联。又,万历间金陵刘龙田乔山堂刻本《西厢记》,也是上方为匾额式标题,左右对联。至于单幅年画中所见则更多。清代以下,年画中保留者较多,这是为了小户人家张贴在堂屋等处用的。

  工商业的牌匾,多为本号名称。左右所配对联要与之配合。一般的匾额,以四字匾为常规。两字、三字的也常见。五至七字的就不多了。总之,匾额与对联的关系在若即若离之间。如果同时撰写,必须彼此照应,决不能各说各的。如果匾额悬挂在前,对联补写于后,更得照顾匾额所写的内容。至于在寺院中所见,一殿匾额可能十几块,东西南北遍悬于四方,而对联亦非一时所献,那就只能各说各的了。

简短的结束语

  在向尊敬的读者请假以前,笔者愿意就以下两点作一番陈述。

  一点是,读者可能注意到,本书中很少提到长联。什么是长联,没有个固定的说法。《中国对联大辞典》内有长联条目,列举多种意见:

  近年对长联划分的主要意见是:陆伟廉的两个短句说;孙天赦的含三个以上分句说;余德泉的四十字说;周渊龙的七十字说;常江的九十字说。长联的上限无定。

  笔者学力、功力均十分有限,从来没有撰写过长过三十个字的,上下联各超过三个分句的联语。以此,自觉没有资格向读者介绍长联和长联的撰写法。我们姑且不去研究究竟达到多少字和几个分句才算是长联,就笔者的撰写教训说,我认为,初学者最好不要一上来就忙着学写二三十个字以上的、多于三个分句的联语。先把短联练好了再说。

  撰写长联如十年作赋,才学识等方面全得到家。长联,如某些联家所说,要写出气势,贵在豪放,要显得丰满。从头到尾,应如大江之水,一泻千里。这都非一日之功。初学最好别贸然下笔。

  那么,短联就容易作吗,也不尽然。要在几个字之内包罗概括所要陈述的一切,还要显露出很强的艺术性,可不是件轻易的事。但是短联究竟短,好比画小幅山水,画得好就有咫尺间见千里之气势,画不好也能藏拙。说句笑话:糟践的纸也不多。用的时间也不多。

  那么,写好短联是写长联的准备与基础吗?这得辩证地看。短联如小楷,如绝句;长联如擘窠大字,如汉赋。劲头不一样。能写好短联的,不见得会写或说能写好长联。可是,写联总是得从短到长地写啊!您的短联写得好,对撰写长联总会有帮助的。

  再一点是,学习写对联,靠长期的多方面的学术、人生体验等积累。古代许多优秀联家,如纪昀、林则徐,在学术、政治等方面部有多方涉猎与长久的体验。专门以联名家的倒未必是大家。奉劝学习写对联的读者:不必急于天天练习写,应该在文学、艺术、语言学等相关学术方面痛下功夫。水涨船高,天长日久了,自然能够提高。

  那么,对于有关对联本身的学问,就可以不讲求了吗?也不是。曾见一些语言学、文学等方面颇有成就的专家,并不太会撰写对联。撰写对联,也得多学常练才是。

  以上就是笔者贡献给读者的老生常谈。现在,笔者已经无话可说了,自然得向读者请假啦。

楹联文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