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合理的生活理念,目前人群中中阳不足的患者非常多见,甚至于很大部分疾病与之密切相关。 中阳不足是指中焦脾胃阳气不足,失于温煦,阴寒内生,以致食少、胃脘冷痛、腹痛腹胀、腹喜温喜按、便溏、畏冷肢凉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又称脾胃虚寒症。 引起中阳不足的病因主要有:⑴、不良的饮食习惯:①、过食生冷瓜果、蔬菜、海鲜、冰冷及冰镇食物等,外寒直中中焦;②、晚睡晚起、不吃早餐:上午为阳中之阳,7-9点钟更为胃经循行的时刻,睡懒觉、不吃早餐致脾胃阳气不能得到生发,久之则易致中阳不足。③、过食寒凉、泻下药物:南方天气炎热,人们常服用“降火”凉茶,过食易引起脾胃寒凉;减肥的女性服用的减肥药以及市面上常见的通大便的药物,多有泻下功能,长期服用,引起中阳不足。⑵、不良的饮水习惯,空腹饮水、喝茶,餐前后过多饮汤水,重伤脾胃阳气,脾失健运,水湿不化,中阳渐虚。(3)、医源性:抗生素性多寒凉,如果经常大量使用,以致脾肾寒凉,中阳不足。(4)、心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心阳不足,脾阳不生以致脾阳虚衰,温运失职,寒从内生。 治疗上,常用大建中汤、小建中汤、补中益气汤、附子理中汤、香砂六君子汤,苓桂术甘汤、桂枝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配合温肾阳的桂附地黄丸、右归丸及温心阳之等,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生活调理:⑴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勿过食生冷瓜果、海鲜,不吃冰镇食物,多食牛肉、羊肉等温补中焦食物;早睡早起,空腹不喝水,按时吃早餐,减少汤水、饮料及流质饮食;如自觉有“上火”,请在中医的指导下适当的“降火”,勿擅自进食过多寒凉药物。(2)晨起锻炼,借助早上阳气旺盛之时,通过锻炼来助长人体的阳气。(林爵英初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