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的学习智慧

 sft778 2012-09-15

孔子的学习智慧

 

有人说,现在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有效学习的人。

每个人都是学习者,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学习。很多孩子学习不好,就是因为不会学习,学习往往低效甚至无效。

如何才能学会高效学习呢?

这就需要了解学习的真谛:学习有哪些方式、方法,怎样学习,如何有效学习。

孔子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学习只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生成知识,一种是接受现成知识。

我们从《论语》中的一段话来谈孔子的学习智慧。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这段话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孔子是谈人,把人分为四等;一种认为孔子是谈学习,把学习分为四种。

人民文学出版社给中学生的推荐读本《论语通译》的译文是:“生来就有知识,是上等;经过学习而有知识,是次一等;遇到困难然后学习,是再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这样的百姓就是下等了。”

这种把人分为四等的理解,很值得商榷。

有没有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人?没有!老百姓是遇到困难也不学习的人吗?不是。

孔子这段话不是谈人,而是谈学习。

 

一、人类学习的四种情况

 

(一)生而知之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

这一句中,“生”这个字的理解最关键。

“生”在这里不是指“出生”或“天生”。没有天生就有知识的人。

这里的“生”,意思是产生、生成。从自己大脑或心里“产生出来”,是自己生成的。

比如说自己的创造或发明,自己的领会或感悟,都是从自己心里生成的,就是生而知之。

“生而知之”与佛语说的“法由心生”,两个“生”一样,都是指从自己心里生成。

 

(二)学而知之

“生而知之者,上也”就是:“生成知识,上等。”

“学而知之者,次也”就是:“接受知识,次等。”

这是学习知识的两种途径:

“生而知之”,是自己生成知识。

“学而知之”,是接受现成知识。

比如万有引力是牛顿发现的,对牛顿来说,万有引力的知识是生而知之。

我们是通过书本知道的,对我们来说,万有引力的知识就是学而知之。

比如说“他想了一个好办法”,这个好办法是他想的,就是生而知之。

如果是“他听说了一个好办法”,这个好办法是他听来的,就是学而知之。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什么是“生而知之”,什么是“学而知之”,我们讲个故事。

 

###飞瓦击竹的故事###

 

古代有个“飞瓦击竹”的典故。

唐代的灵佑禅师是智闲禅师的师兄。

一天,灵佑禅师问智闲:“都说你绝顶聪明,闻一知十,闻十知百。不过那些都是从经书上背记的知识,我问你一个书外的问题,看你参悟得怎么样。”

智闲说:“师兄请问。”

灵佑禅师问:“父母未生你时,什么是你本分事?”

意思是问,父母没有生你时,你生命的本原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没有脱生成人时,我们的生命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是怎样存在的?存在哪?

智闲左思右想,不知如何应对,惭愧地说:“请师兄为我解说。”

灵佑禅师说:“我的理解只是我的,于你无益。如果我现在给你解说,今后你会骂我的。”

智闲回屋翻遍经书,也没有找到一句可以应对的话。他叹息道:“说食不能当饱,画饼岂可充饥?”

只是嘴里说吃米吃面,吃鱼吃肉,说的再多,也不能填饱肚子;画的饼又怎能充饥呢?

意思是嘴里说的饭不能吃饱,纸上画的饼不能充饥,背记再多经书上的知识也没有用。

他一怒之下,烧了经书,去云游四方。

经过河南南阳时,他住在一家寺院。

一天,智闲禅师在院里捡到一个瓦片,随手一扔,刚好砸在一根竹子上,发出“砰”地一声。

砰!就这一声,智闲禅师豁然开朗,恍然大悟,参透了玄机:生命无所存在,又无所不在,只是某种机缘造就了自己的肉体。

就像“砰”这一声的产生,是飞瓦击竹而产生的,飞瓦能打中竹子,只是机缘巧合罢了。

声音,在现实中存在吗?如果说存在,看不到摸不到,甚至有时也听不到;如果说声音不存在,而又无所不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东西一旦发生碰撞,就可以产生出声音来。

我们生命的本原也是如此,无所存在,而又无所不在。一旦机缘巧合,发生了碰撞,造就了承载生命的肉体,生命就展现出来了。

道理往往都很简单,一说就知道,一听就明白,然而如果不是自己悟出的,不会有刻骨铭心的感觉。

现在,大家知道了生命的本原是什么,并没有多么激动的感觉,因为我们是学而知之。而对智闲禅师来说,生命的本原是他悟出的,他的感觉就非常强烈。

他跪下来,向着灵佑禅师所在的方向遥拜道:“师兄啊,我一生都感激不尽你的大恩大德。如果当年您为我说破,哪有今天重生的快乐。”

生而知之,会有重生的快乐,人的感受非常强烈。

智闲禅师所读经书上的知识,是“学而知之”; 飞瓦击竹的顿悟,是他所悟出的生命本原,是“生而知之”。

 

(三)困而学之

我们现在知道了什么是“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那么什么是“困而学之”和“困而不学”呢?

孔子说:“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并不是困难。

陷于艰难痛苦之中,遭受挫折磨难为“困”。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的意思是从遭受的痛苦、挫折中学习知识,又次一等。

人们常说:“吃一堑,长一智”,意思是受一分挫折,长一分见识。

这所长的“一智”,是从挫折中学到的经验,是从吃亏中得来的教训,这就是孔子说的“困而学之”。

孔子说颜回“不迁怒,不贰过”,“不贰过”就是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吸取教训,这就是“困而学之”。

“困而学之”的知识,就是我们说的“教训”,好听一点叫“经验”。

 

(四)困而不学

“困而学之”是吃一堑长“一智”,那么“困而不学”就是“吃堑也不长智”,也就是吃亏不长记性,不吸取教训。

孔子说:“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民在这里不是指百姓。

民的本义是无知,后来指代奴隶。《说文解字》解释:“民,众萌也。言萌而无识。”萌是懵懂无知的意思。

孔子在这里用的是“民”的本义:无知,并不是指百姓。不是说老百姓是困而不学的下等人,而是说困而不学是无知。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是无知,这是最下等”。

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也。”——有了过错不改正,这也是过错。

“过而不改”就是“困而不学”。不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二、学习知识的两种途径

 

孔子谈学习的这段话意思是:“自己生成学识,上等;接受现成学识,次等;从挫折中学到教训,又次一等;不从挫折中学习,无知,这是最下等。”

孔子在这段话谈了人类的四种学习:一是自己生成知识,生而知之;二是接受现成知识,学而知之;三是吸取经验教训,困而学之;四是不吸取教训,困而不学。

孔子之所以伟大,是他将任何问题谈到了本质。学习就这四种情况,还有没有其他情况的学习?没有。

在这四种学习中,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只有前两种:一自己生成知识,生而知之;二是接受现成知识,学而知之。

困而不学没有获得知识,不必说。困而学之获得的教训,如果是自己的,可归为生而知之;如果是别人的,可算是学而知之。

为什么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两种获得知识的途径有上下之分呢?

接受现成知识,只是知道;而自己生成的知识,才真正属于自己。孔子还说过这样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谈的也是同样道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之者”就是“学而知之者”,“好之者”就是“生而知之者”,这句话就是:“学而知之”者不如“生而知之”者,“生而知之”者不如乐之者。

为什么说“好之者”的意思是“生而知之者”呢?

“好”的本义就是产生。

“好” 是一个会意字,从女子。有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古代造字的时候先是男人造的,表示贬义的字很多都是用女字旁,如奸、妓、嫉、妒等字。后来有个女人掌握了 造字的权利,就造出许多表示美好意义的女字旁的字来,“女子好也,少女妙也。”实际上这两个字并不是这种组合的表义。我们写“妙”字怎样写?不是先写少再 写女,而是先写女再写少,意思是女少最妙。重男轻女的思想自然会认为是女人少了妙。

这 个“好”也不是说女子好,男子不好。“子”在古代指婴儿,“好”从女从子,“子”本义是指婴儿。一个女人身边放了一个婴儿,“好”的字形表义是指女人生了 孩子女人生了孩子,可以传宗接代,因此“好”的本义是传承。女人生了孩子,能传宗接代,此事自然是美好的。“美好”之意是由“传承”引申出来的。生了孩子 能传宗接代,是好事,因此引申出“美好”,尽而引申出“爱好”。

因 此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不如自己悟到,悟到不如自己爱好。人人都知道锻炼身体重要,而并不是人人都会注意锻炼,能坚持锻 炼的往往是身体有毛病的人,因为有毛病的人自己悟到了锻炼的重要,故能坚持。悟到而能坚持,不如以锻炼为乐的人。当把锻炼变成一种乐趣时,这时锻炼的效果 最好,也最能持久。 “乐之者”的意思是爱好、有兴趣,这是最佳的学习状态,这是谈学习的兴趣问题。我们在这里先谈获得知识的两种途径,“好之”与“知之”,也就是“生而知 之”与“学而知之”。

 

思悟知识

我们先说学习的第一种途径,也是最佳方法:生而知之。

“生而知之”是自己生成知识。

这里说的生成知识,是指从自己内心产生知识。

这知识并不专指是人类没有发现、发明的知识,也包括人类已经发现、发明的知识。只要是自己又悟到了,从自己心里又生发出来了,都是生而知之。

生而知之的方式,叫思悟。

思考的思,觉悟的悟。

何谓思?思的繁体写法是恖,从囟从心,不从田。囟是囟门,指大脑。用心用脑就是思。

何谓悟?“悟”字的写法是“一个心,一个吾”,吾是我的意思,悟的字形表义是“我心所生为悟”。

用心用脑,自己生成知识的方式,就是思悟。

怎样思悟呢?有没有可操作的方法?

有!思悟而生成知识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发问,发现,体验。

 

 

我们先说思悟的第一种方法:发问。

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亦未知如之何也。”

不问怎么办怎么办,我也不会知道怎么办。

只有能问出为什么和怎么办,才会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和解决的方法。

爱因斯坦说:“问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

学问学问,就是学会发问。

发问能力,就是创新能力。

然而现在学校教育只是教学生“答”,而不是教学生“问”。

很多学生只会回答问题,而不会问问题。

如何学会发问呢?

我们读《论语》,会发现孔子的学生很善于问问题,一本书几乎都是学生问,孔子答。

《论语》中,孔子培养学生发问能力的方法有四个:凡事问、疑思问、明知故问、不耻下问。

凡事问就是什么都可以问,问题没有好坏深浅之分,只有问和不问之分。

疑思问是有了疑问就要问,要敢问会问。

明知故问是对重要的问题,故意再问,以求得到更确切的答案。

不耻下问就是什么对象都可以问。可以问人,也可以问工具书。

一个知识,如果变成问题,就会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成绩差的学生,就是不会问,不愿问,不明白的地方不知道问。

学生会问,就会学习了,成绩就可以提高。 

  

 

思悟的第二种方法是发现。

知识大部分是发现的。

自己的发现,就是生而知之。

如何发现呢?就是多观察。

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观察的方法。

看做了什么,看怎样做的,想为什么做。

观察主要是察,就是想为什么而总结出知识。

观察是发现知识的最好方法。

有一节生物课,内容是学习蜗牛的习性。

上课了,每组学生桌子上都放了一只蜗牛,一盘牛肉,一盘粮食,一盘青菜,一杯带盖的热水和一杯带盖的凉水。

老师让学生先把蜗牛放在热水杯盖上,蜗牛爬来爬去,烦躁不安。再把蜗牛放在凉水杯盖上,蜗牛一动不动,非常安静。

当学生把蜗牛放在有肉的盘子里,蜗牛不吃;放在有粮食的盘子里,蜗牛也不吃。当把蜗牛放在有青菜的盘子里时,蜗牛慢慢小心地吃了起来。

学生观察后会想,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就发现了蜗牛的生活习性:蜗牛不适宜在过高温度下生存,喜欢荫凉的环境;蜗牛不吃肉和粮食,吃的是蔬菜和青草。

这样一节课的知识,不是老师讲的,而是学生自己观察发现的。这样的知识,是学生自己生成的,学生会记忆长久。

如果是老师把蜗牛的生活习性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学而知之。这样讲课,可能几分钟就能让学生背会。然而最终效果会如何呢?虽然很快让学生掌握了,但是学生也会很快忘记。

回想一下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还记得哪些呢?

学生自己发现的知识,可以在他脑海中记忆长久。

在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还有一个好处。如果知识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学生会非常兴奋,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不会厌学。

 

 

体验是思悟的第三种方法。

知识可以发现,而能力需要体验才能掌握。

如何体验呢?

主要是模仿和实践。

模仿,可以使自己得到同样的感受,生而知之。

比如唱歌,我们只是知道唱歌的知识,并不能学会唱歌。

如果我们模仿歌手,做到和歌手一样用同样的“位置”、同样的“感觉”、同样的“意识”去控制发声器官,就能体验到如何唱歌,从而学会唱歌。

如果我们效仿成绩优秀的学生,体验优秀学生是如何学习的,感受学习的正确方法,也能学会高效学习。

实践是掌握能力的最好方法。

比如学游泳,如果只是知道游泳的知识要领,是学不会游泳的。让学生跳到水中去体验,学生就能很快学会游泳。

学骑自行车,不用背记理论知识,只要自己去骑,多体验几次就能学会。通过体验而学到的能力,永远也忘不掉。如果几年不骑车,推上车还会骑。

而背记的知识,前天背记的,今天可能就会忘记。

体验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只有学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

思悟,就是用自己的头脑去发问,用自己的心灵去发现,用自己的感官去体验……

经过思悟而自己生成的知识,感受强烈,理解深刻,记忆长久。

这是每一个学习者所追求的学习效果。

那么可不可以只运用这种思悟的方法来学习呢?

不行。

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我曾整不吃整夜不睡去思悟,没有进益,不如学习啊!

为什么又说思悟不如学习现成知识呢?因为思悟效果好,但不如学习现成知识掌握知识快,掌握知识多。

那么如何学习现成知识呢?

 

接受知识

学习的第二种途径是学而知之。“学而知之”就是接受现成知识。

学而知之的方式是接受。

接受就是通过自己的外在感官学习现成知识。

思悟知识主要运用的是内在感官,如心、脑等;接受知识主要运用的是外在感官,如眼、耳、嘴、手等。

因此接受知识的主要方法是:多看,多听,多说,多用。

多看

接受知识的第一种方法是多看。

孔子说:“多见而识之。”见识见识,见多就认识了。

学习要多看。多看就是要多读书,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发问,这样学习的效果才好。

多看,除了多读书外,还要读人。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读人。好的要吸取,不好的要改正。

 

 

接受知识的第二种方法就是多听。

孔子提倡学习要多听,但不是提倡老师多讲,多听不是说要多听老师讲。

孔子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听,要选择好的吸收。

既然说听要有选择,就不是听老师讲。因为听老师讲不需要选择,都是要接受的,没有必要区分对错。

孔子说的多闻,主要是听同学讲,听别人说,是交流中的学习。

眼睛和耳朵是人接受信息的主要通道,自然要多听多看。

那么为什么还要多说呢?

 

 

多听和多看是吸收知识,多说是巩固知识。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要自觉地学,学了以后怎么办?还要尽可能多地给别人讲。

孔子在这里说的诲人不倦,不是指老师的品行,而是指学习的方法。是指学习以后要讲说给别人听。

古人说教学相长,意思是给人讲能促进学习,学习了才能给人讲,讲和学能彼此促进。

讲说知识是巩固知识的最好方法。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看到一个好故事,如果给别人讲说一遍,就会记忆深刻,很久不会忘记。而如果看完后没有给别人讲,很快就会忘记。

孔子非常注重让学生讲说知识。他说“学之不讲”“是吾忧也”——学了不讲,这是我所担心。

讲说知识,一来可以加强记忆,巩固知识;二来可以锻炼提取知识的能力。

记忆包括记和忆两方面能力。在平时学习中,人们注重记而忽视了忆。忆就是对存贮信息的提取,提取次数多了,记忆就牢固了。

像我们的名字,想忘记都很难。因为提取次数太多了。

讲说知识,是对知识的巩固,也是对知识的一种运用。

 

 

学了就要多用。

应用知识,是加深记忆的最好方法,也是学习知识的目的所在。

孔子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了如果不用,只怕就要忘记了。

学了知识,就要运用。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学识要时时应用。

在孔子看来,学识就是为人服务的。他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研究学术,是为自己服务,修养自己;现在研究的学术,是为人服务,自然要去用。不然,背记再多的知识,又有何用呢?

多听多看而学习知识,多说多用而实践知识,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三、运用思悟的方式接受知识

 

以上我们谈了学习唯有的两种方式:如何思悟知识和接受知识。那么如何学习才能有效高效地学习呢?用思悟的方式接受知识。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是学习,主要指接受现成知识,学而知之。

“思”在这里的意思不是“思考”,而是“思悟”,是自己生成知识。

孔子说的意思是:学习知识不思悟,就会忘记;思悟而不学习知识就会无益。

 

学而不思则无

为什么孔子说学习的知识不思悟就会忘记呢?

学习的知识,如果只是背记,没有经过自己大脑和心灵的感悟和内化,没有与自己的旧有知识发生连接碰撞,进行再生,自己不会有深切的感受,很快就会忘记。

有一位全国知名的化学老师,他的学生每年考入重点大学的非常多。他很为此而自豪。

有一年春节,几个考入大学的得意弟子结伴去看望他。师生闲聊中,他突发奇想,想看看这些得意弟子现在的化学水平。

他把这些学生当年考大学的化学卷子拿给他们做,结果出乎意料--——当年几乎考满分的学生,这次竟没有一个人能及格。

他很奇怪:“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笑说:“一考上大学,我们就把知识还给老师,还给书本了。”

这就是现实教育的悲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现在的学校教育,老师只是教给学生知识,让学生背记。很多学生只是接受知识而没有思悟,是“学而知之”,而不是“生而知之”。这样学习的知识就很容易忘记。

如果经过“思悟”——“生而知之”, 就能变成自己的感悟。只有自己有了真切的感悟,才能记忆长久。

因此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习的知识不思悟就会忘记。只有经过自己思悟的知识,才能记忆长久。

思而不学无益

学习要思悟。

为什么说“思悟而不学习无益”呢 ?

因为只思悟而不学习知识,就会落入空想。

“思悟”必需在有一定学识的基础上“生而知之”,不然就会闹笑话。

鲁国有一个叫公孙绰的人,他一心想发明一种能起死回生的药。他想啊想啊,突然想到如何让死人复活的方法了。他跑到街上对人说:“我找到让人死而复生的方法了!”

别人问:“什么方法?”

他说:“现在不是有一种药能治偏瘫的药吗?偏瘫是身体的一半坏死,我把这药加用一倍,就能治全身。不就能把死人治活了。”

这种空想的回生之术,就是思而不学造成的,他根本就不知道治偏瘫是怎么回事,只是想当然罢了。

只是空想而不学习,这个鲁人留下了千年笑柄,如果这样的人真去给人治病,不是很危险吗?

创新知识,必需有扎实的知识做根基。

能够创新固然很好,然而创新不是无源之水,必需有深厚的学识做基础。

如何学习才能掌握深厚的学识,而不会忘记呢?

学习而思悟

要有效高效地学习,就是把接受的知识变成思悟的知识。

高效学习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内化知识。二是直接用思悟的方法学习。

我们先说第一种:内化知识。就是把学到的知识与旧知识整合,内化为自己再生的知识

我们把通过眼耳等外在感官接受到的知识,与自己旧有的知识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就可以提高记忆效果。

有的学生学习不好,就是不能将老师讲的知识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接,只是记忆老师讲的几句话,而没有在自己心里再生为自己的知识。

比如说当老师讲二加一等于三时,好学生会将老师说的二加一等于三与一加一等于二知识相对接,知道是又增加了一个。这就有了自己的思悟,记忆就深刻。

有的学生只是记住了二加一等于三,而不去想与已有知识一加一等于二的关系,只是学而知之,而没有再生,理解不深刻,记忆不牢固,就是不会学习。

很多学生在听课中做不到内化知识,因此传统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只能适应少部分学生。

如何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成就全体学生呢?就是让学生用思悟的方法来学习。

用思悟的方法来学习,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发问、发现和体验等方法来学习。

用思悟的方法学习,记忆就深刻了。

用思悟的方法学习,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不是靠老师讲解。

如果老师把知识讲给学生,学生就是学而知之。我们知道“学而知之”的记忆不深刻。

如果老师不设置问题,而是让学生发问,问出自己的问题来学习,就是生而知之。

如果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验,这就是思悟了。

思悟知识,必需是学生自己学习,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更不能靠老师讲解来灌输。

 

孔子的教学智慧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进行了八次大的改革。这次的新课程改革,从课标、课本、课堂、教学理念及方法等,进行全面改革,轰轰烈烈。

新课改照搬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无法与中国文化有机地融合,被人称为水土不服。其实,我国先贤的教育思想中,就有教学改革的先例和成功的经验。

孔子就是这些先贤中的典型代表。

孔子被人们尊为至圣先师,以表彰他在教育上的巨大贡献。

他的教学方法在今天仍然非常实用,可惜了解的人并不多,应用的人就更少了。

孔子成为伟大的教育家,也是经过两次大的教育改革。

今天谈孔子的教学智慧,主要是借鉴孔子是如何教学改革成功的。

孔子的教学改革,一次是教学内容的改革,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一次是教学方法的改革,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孔子教学内容的改革

要想搞好教育,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

教什么和如何教是为什么教决定。

只是为了考学,就会教教材和满堂灌。

到底教育是为什么,人为什么要学习?

答案可能很多,但本质的回答是:

吃饭是为了活着,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然而,现在吃饭不是为了活着,于是就有了各种美食,花天酒地。

学习也不是为了更好地活着,而是越学越痛苦。

上学是痛苦地学,将来也只能痛苦地活。

如果只是为了考个好学校有个好工作,那是把人当成了机器。

孔子教育是为了培养什么样的人?

他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这所做的正是该做的。这样人活的才有趣味、才有幸福。

孔子说自己“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看来这一点不容易做到。

孔子教育的最基本目标是为社会培养社会需要的人。

那么如何把人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呢?

首先是教的内容,孔子教什么?

孔子教给学生的就是他的学说。

孔子的学说也是一步步完善的。

《论语》记载了孔子学术不断完善的进程。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他说:“我十五立志研究学术,三十学说建立,四十学说体系完善。”

孔子最初建立的学术体系,是关于礼的学说:“损益说”。

孔子在年轻时候,跋山涉水,考察夏礼、商礼和周礼。他到杞考察夏礼,到宋考察商礼,到洛阳考察周礼,他发现,礼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当时他在社会上的影响,也是因知礼而闻名。当他因知礼而被特批可以入太庙参与国家祭祀时,因为他对任何礼的细节都非常重视,明知故问,都再问一遍,有人还笑话说:“谁说鄹人的儿子知礼呢!”

孔子对礼,也就是现在说的道德,研究是很深刻的。他的一个弟子子张问他:“三百年后的礼能知道是什么样吗?”孔子说:“看看夏礼,看看商礼,知道商礼取舍了哪些;再看看周礼从商礼中取舍了哪些,别说三百年后的礼,三千年后的礼也知道是什么。”

孔子说的很对,现在社会的公德,和两千年前很多是一样的。

孔子的学说,也就是他教给弟子的教学内容。他的教学内容也是不断地演进的。

他说自己的学说三十建立,四十学说体系完善。孔子完善的学说体系是什么?

《论语·述而篇》25章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教弟子四种学说问:文、行、忠、信。

文,是推广学,宣传自己的一门学说。

行,是礼仪学,规范言行的一门学说。

忠,是修心学,修养心灵的一门学说。

信,是知人学,知人用人的一门学说。

这四种学说正是孔子完整的做人学说的体系,每一个成功者,都有意无意地遵循了这四种学说。

正是这四种人生必用的学说,使得他的弟子们能无怨无悔地跟随他周游列国。

是什么原因促使孔子不断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呢?

《荀子》中记载了一个“三盈三虚”的故事。说孔子当时教学时,还有其他的人也在办班。当时的竞争也很厉害。其中一个叫少正卯的学者也在鲁国讲学,办了一个班。

学生说:“少正卯老师讲的内容好,吸引人。”于是学生都跑到少正卯那里听课;孔子改进了自己的教学内容,学生都又跑回来孔子这里听讲。学生来来去去,谁讲的好,就去听谁的。不像现在分班制,把学生分到哪个班,只能在那个班听。

如果现在学校也实行这样的制度,学生可以任意选班,只怕老师的水平早提高了。

孔子和少正卯就比着看谁教的好,不断地改进,学生来来去去,就有了“三盈三虚”这个故事。

孔子将教学内容完善了,教给学生的都是有用的学识。这一点给我们的启示是:到底课堂教给学生什么?

自然是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在教学生有用的知识时,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有人说现在的教学是应试教育,我说不是。如果是应试教育,就应该让学生能考出成绩。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却使学生成绩差得不能再差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我们课堂教学教的并不考试要用到的知识和能力。

比方说语文教学,现在是怎么教的?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教教材教给学生的是无用的知识,用教材教才能培养出学生的能力。

教教材,一篇课文只出现一次。只出现一次的知识不可能长久记忆。

能力不是一次能养成的,用教材教,就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都会接触到这些能力,使学生在反复的学习和训练中掌握。

这就需要每节课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

如果课堂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就不知学什么,不知道一节课的学习目的,是学不好的。

一般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制定应以可检测的知识和能力为主。

那么是不是讲给学生听就可以了呢?

不能。

孔子刚开始教学时,注重的也是自己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后来,孔子认识到灌输式教学效果太差,只能培养一部分优秀学生,就决心搞教改,让学生自己学。

 

孔子教学方法的改革

 

什么原因促使孔子搞课改的?

是学生的责难。

学生学习效果总不一样,学生就怀疑孔子给部分学生吃小灶,认为孔子对某些学生偏心,不然为什么教出来的学生不一样呢?

孔子说:“我没有偏心,也没有隐瞒,我全都讲给你们学生了,只是你们学到的不同罢了。”

《论语》的记载是这样的: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这一章是什么意思呢?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的译文为:“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是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一点不向你们公开,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杨伯峻先生认为孔子在这里是表白自己的为人,表白自己的行为,现代人的译文多持此种认识。而古人都认为此章是孔子谈教学。

如朱熹《论语集注》:“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几及,故疑其有隐,而不知圣人作止语黙无非教也,故夫子以此言晓之。与,犹示也。”

孔子的学生觉得老师的学问太高深,自己学不好,怀疑孔子有所隐瞒,没有给自己讲清楚。孔子就告诉他们,自己什么都告诉学生了,对任何人都没有任何隐瞒,只是各自的悟性不同,所获得的不一样罢了。

佛家公案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章孔子的话。

宋代黄庭坚是与苏轼齐名的大文学家,诗书画号称三绝。他向晦堂禅师学参禅。晦堂禅师问他:“你读过《论语》吗?”

《论语》是当时的启蒙读物,读过几天书的没有不会的。黄庭坚说:“倒背如流。”

晦堂禅师又问:“能解否?”你理解了吗?

黄庭坚说:“没有不理解的。”

晦堂禅师就问:“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是什么意思呢?”

黄庭坚说:“学生以为孔子对他们有所隐瞒,孔子说自己对他们没有任何隐瞒。”

晦堂禅师摇摇头。

黄庭坚又做了多种解释,晦堂禅师都不置可否。黄庭坚问:“大师说是什么意思呢?”

晦堂禅师说:“不可说,只可自己悟。”

转身背手向寺后走去。黄庭坚在后跟着过来。远远看到一棵花朵盛开的桂花树,晦堂禅师问:“你闻到桂花香了吗?”

黄庭坚说:“没有。”

又往前走,晦堂禅师又问,你闻到桂花香了吗?

黄庭坚说:“没有。”

快走到桂树下时,晦堂禅师又问:“你闻到桂花香了吗?”

黄庭坚说:“闻到了。”他突然顿悟,叫道:“大师,弟子明白了。”

晦堂禅师会心一笑。

黄庭坚明白了,诸位明白没有?

桂花的香气一直都在飘着,闻到没有闻到都在自己,而不在桂花。

孔子的意思是,我给你们说的话是一样的,但你们悟性不同,感受不同,接收到的信息也就不同。我什么都告诉你们了,剩下要做的,是你们怎样去悟去学。

自从学生提出老师偏心的问题后,孔子就开始意识到自己给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社会了,需要搞课改。

孔子下决心搞课改,坚决控制课堂灌输,决心实行零讲授。

《论语·阳货》记载: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说自己不再讲了,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学。

孔子说:“我不再讲了。”

他的弟子子贡问:“你若不讲,那么我们怎么办呢?”

孔子说:“天讲什么了?四季照样运行,万物照样生长,天讲什么了?”

孔子的意思是说,万物的进化是靠自己,学习也得靠自己。

孔子说自己不再讲了,因为只是自己讲,对学生来说只是“学而知之”,而不是最好的“生而知之”,只有让学生自己去体悟,才能“生而知之”。

“不讲”,更多地是指教师不代替学生的“学”——不要剥夺学生对知识内容和知识产生过程的认知体验。

体验是最好的教育,只有体验,才会在学生的心田中有感悟。只有学生亲身体悟过的知识,才能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

孔子搞课改的决心是很大的,即使鲁国国君的账也不买。

紧接此章记载:“孺悲欲见孔子,孔子不见,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这章的意思是:一个叫孺悲的学生要见孔子,孔子说不见,找的理由是自己病了。而传话人出去后,孔子故意弹琴唱歌,让孺悲听到。他就是告诉学生,自己是搞真课改,真的不讲了,让学生自己去学。

孺悲是谁?孺悲是孔子的学生,但他也是钦差大臣,是鲁国国君派去向孔子学礼的人。就是这样的人要见孔子,孔子也不见,为什么不见?孺悲见孔子无非是问礼学习,想听孔子讲。

孔子既然要搞课改,就搞真课改。说过自己不讲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就坚决不讲。天王老子来也不讲。

同一班级的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与学生的生理基础、生活经历、智力开发等不同有很大关系。

听老师讲课之所以效果差,是因为不同学生接收同一信息,经过学生自己的感官到达大脑后,就不是原来的信息了,已经变成自己所认识的信息了。

因此不同同学生听讲的学习效果是不同的。

如何保障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发现,自己体验,自己感悟。而不能靠灌输式教学。

教学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对知识内容和知识产生的过程有真正的体验。

孔子运用喻、诲、言、范等方法来教学生,使学生学得更快乐,学得更轻松,学得更有兴趣。

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如果用现在老师的方法去教,颜回、闵子骞这样的贤人也会被教成平庸人;如果用孔子的方法来教,现在的学生也可以教成颜回、闵子骞这样的贤人。”

孔子去了,但孔子的教学方法还在。

跟孔子学教学,可以改变教师工作状态,使教师教学轻松,工作幸福,增强教师职业幸福体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跟孔子学教学,还可以改变学生生存状态,用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成绩,使学生学习轻松、快乐,发展学生个性和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孔子的为师智慧

 

公元前479年,鲁国发生了一件事,因此这个年份常常被人提起。

这一年,一位老师死了。

一个老师死了,不是很平常的事吗?

然而,这个老师死后却不平常!

不平常的地方是:这个老师死后,他的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他的葬礼,并在他墓前守丧三年。三年守丧期满后,还是不忍离开,很多学生抱头痛哭,有的学生又在墓前守了三年才离去,守了六年。

作为一名老师,能受到学生如此爱戴,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我不说,大家也知道这位老师是谁。

这个老师叫孔仲尼,人们都尊称他孔子。

孔子作为一个老师,无权无势,为什么受到学生如此爱戴?

孔子是如何做老师的?

我们概括为四句话:对学习自己生成,对知识寻根求源,对学生因材施教,对自己严格要求。

 

对学习自己生成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这样一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有的人把这句话解读为做老师的标准。这句话是不是孔子的教师观呢?

李泽厚先生《论语今读》译为:“温习过去,以知道未来,这样便可以作老师了。”

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也认为这句话是做老师的标准:“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这句话也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论语十则》,教学参考书上的翻译是:“温习旧知识而有新发现,(就)可凭此做老师了。”

很显然,现代人解读这句话时,都认为这是做老师的要求。

温习旧知识,人人都可以有新体会、新发现,如果这样就可以做老师,做老师也太简单了。难怪学生在学习《论语》时会认为孔子说了很多费话、错话。

孔子这句话真的是讲如何能做老师的吗?真的就像现代人理解的那样吗?

至少古人并不这样认为。

阅读古代经典,不能执着于现代人的白话翻译。现代汉语已经失了汉语最根本的特点:表意的丰富性。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其表意丰富,不同的人可以从中读出不同的感悟来。

杨柏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例言》中就说了:“《论语》词句,几乎每一章即有两三种以至十多种不同的讲解。”

既然《论语》每一句话都有多种理解,我们就不能局限于现代人唯一的白话翻译。

如 果想了解《论语》,不能只读现代人的白话译文,一定要读读古人的注解,如何晏的《论语集解》,朱熹的《论语章句集注》,或者王宝楠父子的《论语正义》,这 些书集录了不同人对《论语》章句的不同认识。最好读现代学者程树达的《论语集释》,这本书收集了前人多种注解。有的章节有数十种解释,“温故而知新”这一 章,书就列举了二十多种解释,我们且列举一二。

比如“温”字有两种不同的解读:一种是何晏《论语集解》注:“温,寻也。寻绎故者,又知新者,可以为人师矣。”朱熹《论语集注》就取这种解释:“温,寻绎也。”现在多将“温”理解为“温习”,这是从东汉经学家郑玄的注解。

“故”也有多种解读,一种是解为“旧的”;一种解为缘故、根源。

“新” 也有多种理解,一种理解为新知识、新体会,即“今所得”;一种理解“新”是根源,《广雅?释言》:“新,初也。”最初的根源。“知新”就是知其所以然, “温故而知新”就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不然就像孟子批评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师”字也有不同的解读,程树达引《论语稽》说:“师即谓此温故知新之学,非为人之师也。”就是说“温故知新”这一方法,可以作老师,因为使自己知新。

朱熹说“故可以为人师”的人师,是指这个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当作老师。

现代人的译文,多为做别人的老师。

《论语集释》收集此章的别解还有很多。这么多大家、学者的解释,谁对谁错呢?无法评判对错,只能选择、取舍,或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重新解读。

比如现代提倡新课改理念,就可以结合新课改理念的要求来理解这句话。针对老师来说,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寻找缘故,知其根源”,也就是说老师对知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给学生讲清楚。

针 对学生来说,这句话可以理解为非常好的学习方法。正如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的:“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 师。”也就是说,任何新知识的学习都要从旧知识中推出,自己生成知识。这样知识是衔接的,这是自己学习,是自己感悟出来的,这样才能在应用中得心应手, “其应不穷”,应用自如。如果只是听老师讲,则只是记问之学,“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朱熹《论语集注》)

孔子“温故而知新”这句话,既是教学方法,也是学习方法。老师要了解知识的根源,而在教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要让学生自己从旧知识中去推出新知识。从旧知识中推出新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最好方法。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自己生成知识,是最好的,学习现成知识,就次一等。

自己思悟出来的知识,印象深刻,运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接受现在的知识,这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效果自然要差。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现成的知识而不能思悟,所学很容易就会忘记;只思悟而不学习也无益。学习与思悟想结合,从学习的知识中推知新知识,就是思悟,就是自己生成知识。

应试教学只注重教学的结果而不注重教学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学习现成的知识而缺乏学习的过程,知识的获得不是学生自己生成的。因此,教育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

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就像一个故事讲的,一个人种葫芦,心想,自己要的是葫芦,不是叶子。在虫子吃叶子时也不采取措施,最终也就没有收获葫芦。没有叶的葫芦苗是结不出葫芦的,结了葫芦也长不大。

中国的学生,基础知识学得扎实,然而在创造性上却不如西方国家的学生,原因就在于中国学校的教育中,没有注重学习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学生自己生成而是灌输的,就像没有叶子的葫芦苗,结不出大葫芦来一样,教育结不出硕果

孔子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自己生成知识,让学生从旧知识中推出新知识,即自己生成知识,是最好的学习。

 

对知识寻根求源

 

从前人的解释来看,我们可以把“温故而知新”当作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从旧知识推导新知识。

也可以把“温故而知新”当作孔子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对知识要寻根求源,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探究根源并不容易,孟子批评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好为人师”,就是指对事情不进行深入的了解,而自以为是地给人讲解。孔子也曾对这种一知半解,“听而涂说”(《阳货篇》)的不良现象进行过严厉的批评。

孔子非常重视对知识来龙去脉的把握,注重对知识追根溯源。

如 他给学生讲礼,不是只局限于对现有礼的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考察礼的来由,礼的发展与变化。他到杞国考察夏礼,到宋考察殷礼,来了解礼的演变。《礼记·礼 运》记载:“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乾》焉。”

《论语》中记载: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八佾篇》)

正 是这种对知识来龙去脉的考究,才使得他能够知晓三千年后的礼。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 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篇》)——子张问,三百年后的礼可以知道吗?孔子说,如果知道殷对于夏礼的取舍,知道周对于殷礼的取舍,就会知道哪些 礼是不会变的,哪些礼会做些改变,并且会知道改变的方向。这样,三千年后的礼是什么样,也是可以知道的。

2500多年过去了,传统的美德的确没有什么改变,可见孔子的预测是正确的,这正是立足于对礼知识的精确把握上。

古人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学记》)作为教师,在学识上要知晓知识的来龙去脉;在教法上,要注重寻根究底,而不自以为是。

对知识寻根求源,至少有三大好处:

对知识寻根求源,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

知识都有其根本,都有其起源,作为教师,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比如我们在讲圆周率时,如果只是教给学生圆周率是3.1415926,学生学到的只是知识。

如果老师让学生知道人类为什么要运用圆周率,了解圆周率在生活的重要作用,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圆的周长随着直径的大小而变化,寻找这种变化的规律,让学生像古人发现圆周率知识时那样,通过自己观察、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比,从而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

这样我们的学生不仅知道了圆周率这一知识,也知道了发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如果教师知道知识的来由,知道这些知识是怎样从生活中发现的,教给学生的就是活的知识,而不只是照本宣科地灌输课本知识。

如果教师只是教授学生抽象的知识,学生对知识会有一种隔膜感,无法应用于生活。知识无法与生活接轨,就感到学知识只是为了做题,而没有一点实用的价值,对学习自然也就没有兴趣。

国外的教科书,重点是介绍知识的发现过程,而中国的教科书,重点是阐述结论性的知识。

学生跟着老师学习的目的,不只是学习人类已经发现的知识,而是从学习已经发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发现知识,从而能在将来发现人类没有发现的知识。

对知识寻根求源,还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汉字中,有左耳旁,有右耳旁。有的学生分不清哪些字用左耳旁,哪些字用右耳旁。如果教师知道左耳旁与右耳旁的来历,就容易使学生区分开来。左耳旁是表示凸起高地的“阜”字演变而来的,凡是表示陆地、丘陵等凸起高地字义的字,都从耳旁,如阶、隆、陡等字。

右耳旁是从城邑的“邑”字变化而来,凡是右耳旁的字,多是表示地名、城池的。如郑、郡、郊、都等。

对知识寻根求源,可以打破知识的神秘。

中国人对知识有一种崇拜,对知识有一种神秘感,认为有知识的人很神圣。中国的老师也有意制造这种知识的神秘感,以抬高自己的身价。比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出书是很伟大神圣的事,以为能出书是多么伟大的事,学生心目中对书本也有一种敬畏。而在国外教育中,从小就有意打破这种神秘感。

对知识寻根求源,使学生知道所有的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来的,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自己也可以总结知识,也可以写书出书……破除学生对书籍的神秘感,对知识的神秘感,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鼓起他们探索知识的勇气和信心。

孔子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本源上教授学生,就可以打破这种神秘感,使学生知道知识是怎样从生活中来的,知道自己也可以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

 

对学生因材施教

 

我们要问了,做到“温故而知新”就可以做一个好老师了吗?

还不行。这只是从知识结构上解决学生的学习,学生还有不同的个性差异。那么孔子是如何面对这些个性差异的学生的呢?他采取了另外一种教学方式:因材施教,也就是个别教学。

在《论语》中,有大量关于孔子个别教学的记载。孔子教人,各因其才,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

《论语》中孔子弟子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特长有差异,有的长于言语,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教学,有的长于德行。

2)个性有差异,有的“兼人”,容易轻信;有的“退”,主见太深;“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

3)才能有差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赐也“器”。

4)年龄有差异,有大有小,参差不齐。子路小孔子九岁,子夏、子游等则小四十多岁。

5)努力程度有差异,“回也闻一以知十”——听到一种学识要讲练十遍;赐也“闻一以知二”——听到一种学识讲练两遍;求也“画”——停止不前。

6)学习进度有差异,有的升堂,有的入室,有的刚刚入门,有“知之者”,有“好之者”,有“乐之者”。

孔子弟子的差异和参差不齐的程度,要比我们现在教学中班级学生的差异要大得多,那么孔子是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的呢?

——因材施教,个别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学方法不一样,教学内容不一样。

如 《先进篇》记载了这样一个教学案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问:“听到批评就改正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批评就改正呢?”冉求

问:“听到批评就改正吗?”孔子说:“听到批评就改正。”公西华说:“子路问‘闻斯行诸’,你说‘有父兄在’,冉求问‘闻斯行诸’,你说‘闻斯行诸’。我公西赤很疑惑,为什么你回答的不一样?”孔子说:“冉求不听劝,故劝进;子路太轻信,所以让他问问人。”

这一章内容,最能体现孔子个别教学的思想。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同一个问题,孔子往往有不同的回答,都是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讲的。例如他的弟子问“仁”,孔子的回答就各不相同。

颜回是德行科高材生,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篇》)

子贡善言辞,问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篇》)

司马牛“多言而躁”,话说不到点上,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颜渊篇》)

子张言行过激,问为仁,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阳货篇》)

樊迟在不同时间问仁,回答也各不相同。“仁者,先难而后获。”(《雍也篇》)“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篇》)“爱人。”(《颜渊篇》)

不同学生在问礼、问孝、问君子等问题时,孔子的回答也各不相同。

这就使我们意识到,个别教学首先是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学生自己学习后,产生了自己的问题,老师才可能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教学。

朱熹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是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出的真知灼见,而两千多年来,因材施教往往流于口号,没有得到切实的实行。为什么最基本的教育理念却得不到落实呢?

“因材施教”并不是不可企及的神话。因材施教就是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进行追根溯源。

对每个学生的错误寻根知源,就是因材施教。

作为一名教师,在知识上要寻找根源,知其所以然。对待学生的错误上,也要寻根求源,知其所以然。要探究每个学生为什么错,是如何想的,是定义理解错误,还是思维方式不对。

在课堂提问或做题时,对学生的错误,一定要问为什么。因为一个的错误,不是一个学生的错误,往往是有共性的。孔子说:“人之过也,各于其党。”一个人的过错,是很多人的通病,绝不是一个人所独有的。

在课堂提问时,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不要只是简单地说不对,就再叫一个会的学生回答。要问一下学生的思路,是如何想的,探究根源,使学生也知道错在哪。

比如学生在计算题会计算错,这不仅仅是马虎的问题。不同学生出现同样的错误,原因可能各不相同。有的学生是运算法则不熟,有的学生是计算时不运用运算法则,有的学生口算失误,有的学生是笔误……找出每个学生真正出错的原因,避免学生再次犯错,就是因材施教。

老 师不能在学生做出错误答案时,只是简单地给以判断:“你错了”,而根本不给学生以解释的机会。学生之所以得出错误的答案,是因为思路错了,还是概念错了, 或是老师误会了学生的表述?如果老师不去探究,学生也许永远不会知道。疏忽学生解决问题的特殊方法可能会酿成不可想象的后果。大部分差生都是老师无视他们的错误,采取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而造成的。

老师和学生从不同的立场出发,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其实问题解决也很简单。只要老师问一下学生为什么会这么想,就可以明了。而老师往往忽略追究错误的重要意义,而采用暴力和强权取代解释或说服来解决问题。

其实,只要老师就错误的答案询问学生,了解他怎么得到那个答案的,找到他思考的立足点,就会发现,孩子也有自己的理由,他们没有错,错的只是看问题的立场不同,看待事物的方法不同罢了。

老师仅凭自己的理解,批判、压制孩子们的判断和认知,却从不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也不告诉孩子怎么错了,完全忽视了孩子的立场。从而对他们的心理、思维、创造能力产生了压抑。

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看问题,就是因材施教。

老 师要给学生解释的机会,让孩子有机会捍卫自己的立场,从而培养起自信心,学会以自己的观点来做判断。能以自己的观点来做判断,才会有成就感,才会有自信 心,才会在一百个人说你错时,你还会坚信第一百零一个人会支持你。那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才会坚持真理,才会有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

朱熹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不抛弃任何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人成才,只是才大才小不同而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谈到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 国古代著名的教育专著《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发挥学生所长,补救学生缺陷。这二者,是教育必须兼顾的两 方面。有人说:国外的教育是长善教育,充分发挥学生所长;而中国的教育是补短教育,对其优点视而不见,对其缺点过分关注,使中国学生一个个自卑自贱,缺乏 张扬的个性。

正确的教育应是二者兼顾,因材施教。

为什么因材施教理念提了两千年,却无法真正落实到教学行为中呢?最主要是教育理念问题。

作为教师,你教的是什么?

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有人说:“我教的是数学。”有人说:“我教的是语文。”有人说教的是化学、物理、音乐、美术……

这,正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教师的悲哀,更是学生的悲哀。这也正是 “因材施教”教育理念无法落实的原因。

实际上,所有的教师所教的不应是一种课程,而应该是:孩子!

教师只有明白自己教的是什么,才会知道怎样去教。教育到今天,人们还是错误地认为自己教的是知识。

如果你教的是某种知识,你只会造就几个天才,如果你教的是孩子,你就会培养出全部天才。

教师要知道,自己教的是孩子,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奇迹。每个人来到世上就是奇迹,从来没有任何两个人有相同的腿,相同的手,相同的嘴和相同的思维。

教师教的是孩子,是另一个莎士比亚,是另一个陈景润,是另一个达芬奇,是另一个李世光,而不是语文、数学、美术或地理。

教师的工作是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来适应每一个孩子,而不是要每一个不同的孩子去适应相同的教育方式。

如果你认为自己教的是孩子而不是某门知识,你就不会在学生没有掌握某个知识点时大发雷霆,也不会在学生做错一道题时体罚或喝斥。你会意识到,学生在当时没有掌握某个知识点,对孩子的一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而你的体罚和嘲讽,可能影响孩子一辈子。

如果你认为自己教的是某门课程,说明你关注的只是自己——自己的荣誉、自己的成绩、自己的评价。

如果你认为自己教的是孩子,你关注的就不再是自己,而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你除了关注他拥有学识外,更关注他拥有健康的生理、健康的心理与健康的伦理。

你教的是某门课程,只成就了部分学生,你教的是“孩子”,你才会因材施教,从而成就所有的学生。

孔子的教学,成功于他教的是人,而不是知识。

 

对自己严格要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老师自己就是学生每天都在阅读的一本书。

孔门师生之间,融洽和谐,真诚相待。孔子与学生,常开开玩笑,谈谈心,在人格上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从不摆老师的架子。

有时与学生谈话,学生不相信,孔子急了还会发誓,“如果我不是这样,让上天惩罚我,让上天惩罚我。”非常可爱。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每个人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既使是学生,只要学生说的对,就立马肯定学生,承认自己错了。

《论 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领着弟子到了一个叫武城的地方,到处都能听到弹琴唱歌,这些是学子们修养自己的高雅艺术,现在用来教化老百姓,能有几个人听 得懂呢?因此孔子笑了,说:“杀鸡焉用牛刀?”——杀鸡,何必用牛刀呢?他的一个学生子游听了说:“我以前听老师说的是:‘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 使也。’”意思是说,老师你以前说的可是不管什么人学习都有好处的。孔子马上对其他学生说:“学生们,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错了。”

一个不把老师的权威当作尊严来维护的教师,才有教师的尊严。孔子并不注重什么师道尊严,却赢得学生无比的敬重与爱戴

如果师生关系完全成了尊与从的单向关系,而不再是平等人格的和谐关系。教育变成了只有强制性、灌输性的教书活动,教师在其中的形象既不高大,也不再令人仰望,只是使人畏惧。

在先秦,学生的学习是随意的,学生是否跟随你学习,完全决定于这个教师的知识水平、讲授能力和人格魅力。

《礼记·学记》说:“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

只有让学生爱戴,可亲可敬的老师,才能使学生喜欢。喜欢老师则才会喜欢老师所教的课程。学生对某一门课程厌恶,往往是从厌恶担任该课程的老师开始的。而对该老师的厌恶,往往是老师对学生不能平等相待,体罚侮辱学生而造成的。

教师首先要有这样的理念: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有感于学生自尊心的伤害而告诫老师,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小心”——学生像成年人一样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限于对其错误行为的矫正,更重要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与健全的人格。

靠强权手段是培养不出孩子品德的。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富指完善的品德。品德完善如果能强求,既使是拿着马鞭我也去做。品格是不能靠强迫培养的,应该通过慢慢教化。

想培养出品德优良、习惯良好的孩子,靠棍棒是培养不出来的,只会南辕北辙。

教育首先要尊重受教育者,否则就不是教育。孔子提倡父母死后要守丧三年,他的一个学生认为守丧一年就行了。孔子问:“父母刚死不到三年,你穿新衣,吃美味,心安吗?”学生说:“安。”孔子说:“如果你心安,就可以。”

这么大的事,孔子都可以容忍学生的行为,为什么?因为孔子知道自己是在教育人,教育是不能用强迫手段的。用强力迫使学生,只会对学生造成伤害。

孔子被世人称为至圣先师,是万世楷模。

孔子做为一名老师,对学习自己生成,对知识寻根求源,对学生因材施教,对自己严格要求,这是孔子作为一名成功老师的为师智慧。孔子的为师智慧体现在他的教学方式中,他的教学方式主要有:集体教学、个别教学、无为教学、随机教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