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和教学策略

 日月001 2012-09-2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和教学策略

   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的化学结论和物质的化学性质都是由化学实验确定的。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取化学知识和提高实验技能,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化学现象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学习方法。下面以分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为例,谈谈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和价值,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素材区的策略

一、本节化学实验教育功能和价值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初中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的验证氧气性质的一个实验,这个实验的功能是一方面主要让同学们认识到为我们提供呼吸的氧气具有助燃的性质,另一方面认识到铁丝在空气中是不能够燃烧的,只是被烧红了,但是铁丝在氧气中可以燃烧,而且燃烧得很剧烈。由于这个实验现象很剧烈,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是一节作为课堂演示实验让同学们进行学习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能力及科学的语言组织、清晰地语言表达能力,对铁丝燃烧现象分四点让学生进行描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二、包含的科学方法

 1.通过化学实验利用实验本身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科学的创新意识。

2.学生对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可以改掉以往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主动、独立、独特的经历学习的过程。

3.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対现象要分层次、分特点、逻辑思维清晰、准确科学的描述实验现象,防止多描述、漏描述、描述不清晰准确的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善于观察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策略

1、实验原理:某些在空气里面不燃烧的固体物质(例:铁)在氧气里面能够剧烈燃烧。

2、实验步骤:(1  将光亮的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

             2) 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3、实验现象:(1) 剧烈燃烧

             2) 火星四射

             3) 放出大量的热

             4)生成黑色固体

4、该实验成败的关键:(1) 铁丝的选取刚开始我用的是纱窗上面的铁丝,很容易引燃,但是由于很细,引燃之后放到集气瓶中,如果缠绕的匝数不够多,很容易被燃烧完了,现象不明显,学生观察不到火星四射,后来改用了废弃的石棉网上的铁丝,现象非常明显,课堂效果很好。

                    2) 用石棉网上的铁丝,比较粗,集气瓶底部要放入足够量的水,我在一个班做,水放少了,致使铁丝燃烧后的铁水溅落到了集气瓶瓶壁上使集气瓶出现了一条裂缝。之后在另一个班的教学过程中,我多放了一点水,实验效果很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