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心得 王家祥 发表于华夏中医论坛 2011-5-26 一、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现今医学CT检查有腰部椎间盘的突出,而命其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学典籍中无腰椎间盘突出之名,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归于“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而是把该症统归于“腰痛”、“腰腿痛”这一范畴。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个多发病、常见病,它主要因椎间盘劳损变性、纤维环破裂或髓核脱出等,刺激或压迫神经、脊髓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群 。现今中医对于此病的称呼也以西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名之。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的主要症状是腰部疼痛伴有一侧或是双侧下肢疼痛、麻木。可有单纯腰痛而无腿痛的,亦有单纯腿痛而无腰痛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不可一一言之。然而临床中每每有腰痛典型的,CT检查腰部却未见椎间盘的突出。而有很多人无临床症状,体检时却发现腰椎间盘有明显的突出。临床中有很多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复查时椎间盘的突出并没有明显变化。亦有很多患者手术摘除了椎间盘而临床相应症状本应该消除,而事实是大部分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的症状就没改善。有部分患者的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一样,CT结果是:腰椎间盘有病变,但病变的椎间盘根本就没有压迫硬膜囊或脊神经根,而却出现了压迫硬膜囊或脊神经根的症状。有此可见腰椎间盘的突出与否并非治疗的关键,解决患者疼痛不适的主要症状才是首务之急。 “气伤痛,形伤肿。”“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在传统中医中认为引起疼痛、麻木的主要原因是经脉中的气血运行不利,故而能导致气血在经脉中运行不利的因素就是致病因素。而引起气血不利的常见因素有风、寒、湿之邪气的侵袭,有痰凝经络,亦有扭伤闪挫引起,此均是其标。个人认为肝、脾、肾之虚才是其本。“骨正筋柔,气血自流。”临床中大部分病人均可发现其腰部关节有错缝,且沿经脉路线多可触摸到大小不等的筋结。此类病人大多可见肝、脾、肾有虚损的相应症状;而肝主筋、脾主肌肉、肾主骨,肝脾一虚则筋肉亦弱,筋肉弱则无力约束关节,关节为之不利则错缝矣。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情有轻重缓急之不同,其疗效亦有长短之殊。虽同为腰椎间盘突出之一病,而治疗有三五天愈的,有十多天痊愈的,亦有几月而痊愈的。有经过治疗十多二十年未见复发的,亦有一年数次复发的。因致病因素不一,则治疗方法有异。虽同为一病,而其证型不一,证既不同则治疗亦不同也。故而此病非一方所能够专治之。 中医治疗此病是以不破坏患者的自身组织,通过牵引、手法调正骨位,配合针灸、推拿及内服、外敷中药等方式来恢复其气血在经络中的正常运行,并要求患者功能锻炼,并注意生活习惯等手段,来促使患者机体恢复自身的生物力学平衡,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二、从腰椎间盘突出的几个医案谈起 案一:患者杨某,女,25岁。2011年5月17日初诊,患者于5月17日上午9时工作时因搬抬重物不慎扭伤腰部,当即感腰部剧痛,并感右下肢麻木胀痛,不能站立。由同事送至区人民医院,该院CT示:L4/5椎间盘突出。该院要求患者住院治疗,患者要求来我处治疗。我予腰部检查后得出的结论是:患者虽然有腰椎间盘突出,但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是腰椎的小关节错缝,腰部神经受到卡压所致。予推拿调整腰部小关节,当即患者腰痛减轻大半,右下肢已无麻木胀痛,予外敷内服活血散瘀的中药,治疗两次而愈。 案二:吴某,女,42岁,干部。2011年4月28日初诊。腰部胀痛1年,坐半小时即感腰部无力支撑上半身。曾作腰部CT检查,诊断为L3/4,L4/5椎间盘突出。多处治疗未果,查腰部肌肉僵硬,双侧痞根穴处可触及1*1.5cm硬性筋结,此乃足太阳经气痞结于此所致。治疗以推拿为主,每日一次。重点弹拨痞根穴,治疗三次后患者腰部胀痛即感减轻,治疗18次后痞根穴筋结消退,患者症状亦随之消失。 案三:刘某,男,54岁。2011年3月7日初诊。腰部伴右下肢反复疼痛2年,近4月感久坐劳累后腰部疼痛加重,休息后疼痛减轻。予内服补中益气汤加淫羊藿13剂而愈。 案四:陈某,男,37岁。2011年3月24日初诊。患者昨日晨起即感腰部轻微疼痛,并未在意,白天工作,晚上打牌到凌晨2点,今晨7时突感腰部疼痛,并感左下肢放电样疼痛,翻身起立均感困难,由家属背来我院求治。CT检查示:L4/5,L5/S1椎间盘突出。予腰部牵引(以腰部有牵扯感为度)并静脉滴注林可、七叶皂苷钠、地米等对症抗炎治疗。3天后腰部及左下肢疼痛减轻大半,即予腰部推拿、针灸及外敷中药等治疗,10天后诸症消失。 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因现今CT检查有腰椎间盘的突出故名。以上案例我只是用以说明在临床中椎间盘突出与否并不是治疗的关键,中医传统治疗是以解决患者疼痛不适为主要目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我个人认为引起症状的主要原因并非椎间盘的突出,而是腰部膝小关节的错缝与腰部的筋结。解决错缝与筋结才是治疗的关键,使其达到“骨正筋柔,气血自流。”之目的。 另一个问题就是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与慢性期的治疗。急性期由于炎症较重,腰部不能揉按,牵引时力量亦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病情加重,此期患者宜静卧平躺,治疗以对症消炎为主,急性期过后方可行推拿等治疗。很多病人因治疗不及时或则是治疗方法不得当,病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临床以腰部感觉乏力,不能久坐,劳累后加重;此类病人大多伴随有肝、脾、肾的虚象,肝、脾虚临床多见,此类病人我多以补中益气汤化裁,以恢复肝脾功能,促使肌肉、韧带恢复正常的肌力,能够约束关节,效果比较理想。 以上只是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点浅见,欢迎同仁探讨交流。 又一本按:作者另一篇文章《值得深思的腰椎间盘突出7个实质(本质)现象》(发表于 2010-12-26 )如下: 经过 我们对颈腰椎病多年的观察,发现七个现象,值得思考: 1、部分老年人,腰椎CT示:腰椎间盘突出;颈椎X片示:颈椎病。但并无相应的症状。 2、腰椎间盘突出和颈椎病经过保守治愈的患者,经前后CT、X片比对,前后并无改变,但症状确实消除。 3、如果是椎间盘突出、增生引起的症状,那么手术切除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相应症状应该消除;事实是,大部分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的症状就没改善。 4、有部分患者的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一样,CT结果是:椎间盘有病变,但病变的椎间盘根本就没有压迫硬膜囊或脊神经根,而却出现了压迫硬膜囊或脊神经根的症状。 5、颈椎、腰椎CT、X片显示:曲度变直;并无椎间盘突出或增生,而症状却和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一样,其进一步发展,即是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 6、颈腰背肌筋膜炎的症状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基本一样,其进一步发展即是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几乎所有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的前期都有肌筋膜炎,从这一现象更可看出肌肉层向骨质层病变的发展。 7、突然外伤,造成的腰椎间盘突出,腰腿部肌肉在受外伤前没有损伤,我们观察到,这种情况的治疗,效果快且稳定,我们分析比较,其原因就是在发生突然外伤前肌肉并没有损伤。 从这七个现象得出三个结论: 1、有椎间盘突出或增生、滑脱,不一定有症状。 2、有症状,不一定有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滑脱。 3、肌肉病变与骨病变有一定的先后关系(外伤除外),先有肌肉病变,后有骨病变。 从这七个现象和三个结论我们推论 1、症在椎间盘、骨质增生、椎体滑脱,病在肌肉、韧带。 2、症状或病变的两个阶段(层次):①第一阶段是肌肉、韧带层,②第二阶段是骨层(椎间盘突出、增生、椎体滑脱)。第一阶段的进一步发展,是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的严重发展。其治疗难度也逐层增加,这就是刚得的颈腰椎病容易治,多次复发的难治的原因。 颈腰椎病的实质就是:症在骨,病在肌。解决了肌的病变,骨的症状就解除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