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

 xhqy 2012-10-04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肝血管瘤女性多见,男女之比1:5-1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目前治疗方法有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治疗适应症宽、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已成为目前肝血管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一、病因与病理

    肝血管瘤的病因尚未明确,多认为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 毛细血管组织感染后变形,毛细血管扩张。② 肝组织局部坏死后血管扩张形成空泡状,坏死后的肝组织周围血管充血、扩张,最后形成空泡状。③ 肝内区域性血循环停滞后,致血管形成海绵状扩张,肝内持续性静脉血淤滞,导致静脉膨大。④ 肝内出血、血肿机化、血管再通后形成血管扩张。⑤ 血管发育异常致血管海绵状扩张,此为最易接受的学说。

    肝血管瘤大小不一,小者需显微镜下诊断,大者可至盆腔,重达18 kg 以上,临床所见多较大。常位于右叶,90 %为单发。肿瘤呈紫红色或紫蓝色,质多柔软,境界清晰,切面呈网状。肝血管瘤可分为4 型。

( 1 )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切面呈蜂窝状,血窦腔由纤维组织分隔,壁内由内皮细胞覆盖,腔内充满血细胞及机化血栓,纤维隔内有小血管及残余胆管,可有钙化或静脉石。

( 2 )硬化性血管瘤血管腔塌陷或闭合,间隔纤维组织极其丰富,血管瘤呈退行性改变。

( 3 )肝毛细血管瘤少见,血管腔狭窄,间隔纤维组织丰富。

( 4 )血管内皮细胞瘤少见,介于良性肝血管瘤与肝血管内皮细胞肉瘤两者之间。

二、临床表现

    肝血管瘤的临床表现与肿瘤的部位、大小、增长速度及肝实质受累程度有关,小者无症状,大者可有上腹不适、腹胀、腹痛、食欲下降、恶心、长期低热等症状,少数巨大者可有黄疸、贫血及出血倾向,肝血管瘤自发破裂引起腹腔出血者罕见。

三、介入治疗适应症与禁忌症

    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适应症:有症状者、肝血管瘤破裂出血者、肿块直径大于5厘米者、肿瘤有增大趋势者或肿块位于肝包膜下有可能在外力下破裂者。总体来说,不论部位、范围、数量均可,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无绝对禁忌症,但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四、介入治疗方法

    肝血管瘤的主要血供来自肝动脉,门静脉基本上不参与供血(极少见为门静脉供血),此为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的理论基础。肝血管瘤介入治疗的具体方法是采用经皮穿刺,常从股动脉内将导管插进肝动脉。先行肝动脉造影,再根据造影所见,确认肝血管瘤供血动脉,将导管超选择插管致肿瘤靶血管,并注射适量的药物和栓塞剂,来进行硬化栓塞治疗。常用的栓塞药物有平阳霉素与碘化油乳剂、明胶海绵等,术后可有低热,局部不适应及恶心等反应,一般持续3天后多可恢复正常。

五、介入治疗疗效

    肝血管瘤主要是有充满血液及扩大的肝血窦组成,介入治疗注入的栓塞剂进入并停留在这些血窦中,使血管瘤血窦内皮细胞破坏,血栓形成,血窦永久性闭塞。这样肿瘤就会缩小或消失,也不会破裂出血,达到了治疗作用。我院成功进行了数例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治疗,无一例并发症出现,治疗后3-6月瘤体均有明显缩小,一年后约40%左右患者瘤体完全消失。其中一例女性患者肝血管瘤最大径24cm,腹部明显膨隆,第一次介入治疗后9个月复查最大径为16cm,第二次介入治疗后12个月复查最大径为10cm,腹部膨隆接近消失。因此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创伤小、恢复快(一般住院一周左右)、费用较外科手术低、疗效好,并发症低,已成为目前肝血管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发表于:2009-07-31 11:0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