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山学经之十一:大肠经

 昵称804252 2012-10-10

大肠20穴   气血俱多

香山写在手阳明大肠经正题之前的话: 
1.经络在人体内运行,如环无端,为了认识,强为之名。正应了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气血一体,你不能强说,这是大肠经气,那是心经之气,也不能说,这是大肠经血,那是心经血。 
3.全身都是穴,全身又都不是穴。人体内只要能出血的地方(气当然也有了),那他就是穴,也就是穴位,这也是阿是穴的定位基础。只要这个穴位按照正统的理论定位,但医生作用于此,毫无反映,这个地方,就不是穴。如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距中骨一横指,如果作用于此,无反应,那就不是这个人的足三里穴。 
4.阳明,阳气明亮,体阳神明,一定是与神明之所连通的。阳明经一定与心经连通的。 
足阳明胃经,连心,络脑。1.本经到头维,在人的头角处;2.络脉从丰隆分出,联络头项;3.足阳明经别,原称足阳明之正,在腿前面从本经分出,进入腹腔,向上通于心,沿食管上行,浅出于口腔,上达鼻根,还绕眼眶,连于目系(眼后与脑相联的组织),合于足阳明经脉。 
手阳明大肠经,连心,络脑。手阳明经筋,由手上肩经过项,从左面颊上额角,至(神庭+囟会+上星)头部,下行至右侧下颔。这块地方,也正是心经要联络的地方,也是主管人神志的地方;另分支绕过肩胛,挟脊柱两侧,这里正是(陶道+神道,灵台)。 
由此可知,为什么阳明经能治癫狂等神志病了。也是为什么合谷穴,曲池穴,足三里能治神志病的原因。 另外,手三里(下2),手五里(上3)的这个(里)命名的理由,这个(里),(还有通里,足三里,建里,足五里)一定是通向心,通向大脑,通向神明的,不然不可能称里的,一般的通向五脏六腑,不用+不能用这个(里)的。三、五的解释,一般是指本处通三条或五条经络。 
  
一、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二、本人编制的记忆

大伤二三煎,丧羊爱上河谷羊,偏力留下上山去。

走聊五里避鱼拘,天顶浮秃禾疗香。

对照:大肠经,商(阳)二三间,(商阳)合谷阳池,偏厉(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五里臂(臑)(肩)髃巨(骨),    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三、流注线:

此一经起于商场,终於迎香。

1.从手至头,上肩,会大椎,

2.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3.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挟鼻。并上前面头部与挟脊。

四、主治: 
  本经:手阳明大肠经,表里经:手太阴肺经;同名经:足阳明胃经; 别通经:足厥阴肝经 大肠经:主治为肠道、头面五官、皮肤及所过。有效防止皮肤病,刮痧大肠经可治痘疹和湿疹。 津,人身体液,从水谷化生,清而稀薄,存在于气血之中,流动性大,随气血运行全身。津液与营气结合,生成血液,而血液中一部分液体渗出脉外,则成为津液。血不足,则津不足,出现口渴、烦燥、小便少、大便难等现象;津不足,则气血不足,出现口干、唇焦、舌干、心悸等。 
临床治疗的原则:出血不宜用发汗法,多汗津亏忌用放血疗法。 大肠经主津所生病。  
六、穴位介绍  
  商阳:井穴(金),金中真金。有开窍醒神,泄热消肿的作用。 
二间:本节前陷中。荥穴(水)。有清热消肿的作用。主治喉痹,咽炎口眼歪,鼻衄,下牙痛,颔肿等。 
三间:本节后陷中,俞穴(木)。同上。 
合谷:原穴,四总穴之一,有较好的镇痛,安神,通经活络,疏风解表的作用。 
1.主治一切头面诸症,如眼、耳、鼻、口、咽,及所过所主之症。 
2.阳明经胃与大肠多气多血,主治神志,消渴晕厥,吐泻。 
3.与肺相表里,肺主表,主外感邪气在表诸疾,合谷为阳明经原穴,故为治疗表症的主穴.取之可疏风解表,调和营卫,对热病无汗者可发,多汗者可敛.《针灸大成》指出:“多汗先泻合谷,次补复溜,少汗先补合谷,次泻复溜” 
4.手阳明经筋上头,挟脊,还极可能通心,故治头痛,眩晕,疔疮,丹毒疔,疮。 
5.别通足厥阴肝经,主治生殖,泌尿,黄疸,风疹。 
阳溪:腕上。经穴(火),火中真火,有较好的退热作用。 偏历,上3,络穴,双手交叉中指下。主治五官及水液潴留(与肺表里+子经肾) 1.沟通表里经肺经。2.上行,下颌角,入齿根。3.入耳,与耳部的诸多经脉(宗脉)会合。 4.实则禹齿、耳聋,虚则齿冷,经气痹阴则胸膈痞闷。 
温溜:腕上5寸,郄穴。本穴善治肘臂寒痛,故名。温,火也,去寒也,溜,流动也。 
下廉,曲池下4。有四条经络感传,如果是大肠经、肺经、心经和肝经同时患病,此一穴为最佳选择,有一箭四雕的效果。 
上廉,曲池下3。有四条经络感传:(1)大肠经;(2)肺经;(3)心经(4)脾经。
手三里,曲池下2。有手六经的经络感传。 
曲池:屈肘横纹头陷中,合(土)穴。强壮穴之一。火生土,强壮脾胃。 
1.    合土穴,强壮脾胃,强壮全身。 
2.    本经所过,半身不遂,所过无力,五官。 
3.    阳明多气多血,治高血压,无脉症,神经衰弱。 
4.    手阳明经筋上头,挟脊,还极可能通心,故治头痛,眩晕,疔疮,丹毒。 
5.    与肺表里,故治咳嗽、哮喘。 
6.    与足厥阴肝经通,故治生殖泌尿,如月经,风疹 
7.    所主胃肠。如消渴,痢疾。 
手五里,曲池上3,禁刺可炙,一切风湿中滞。 
肩隃:手臂伸直肩膀凹陷处。是人体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位,去周身风。 

迎香:鼻翼旁。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