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沟通中的漏斗效应

 刘刘4615 2012-10-13

   2012年7月25日下午1点左右,格林豪泰东莞厚街商务酒店715房间客人周先生到前台退房结账。外面正下着雨,客人提出请前台服务员帮他打一下伞,他要到马路对面打出租车。当天前台值班的是两位女员工(前厅副经理和一名同事),听到客人提的要求时,前厅值班经理考虑到她们俩的个子都比较矮,不到1米6,而客人个子比较高,超过1米8,给客人撑伞不太方便,想到店里的销售员同事身高1米78,给客人打伞比较合适。于是,前厅经理就对客人说了一句:"请您稍等一下",然后就开始打电话给销售员同事。但电话刚刚打通,客人就走了。前厅经理想叫住客人,但是客人没有回应,走远了。最后,这名客人在宾客满意度调查评分中给了0分评价。

  本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1.无效沟通产生误解

  前厅经理听到客人需要打伞的要求后,从客人与自己身高的对比想到了请个子高的同事为客人打伞,她在心中其实为客人着想了很多,但说出口的只有一句"请您稍等一下"。这种现象其实就是沟通中的"漏斗效应。

  沟通的漏斗效应是指: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心里所想的是100%,说出来的只有心中所想的80%,别人听到的是你心中所想的60%,别人听懂的只有40%,结果执行了20%。如此这般,每一层漏掉20%,就好比是漏斗一样。

  在本案例中,前厅经理心中所想的是100%,但她说出来的远不及心中所想的,结果给客人造成了服务不佳的误解。为此,在对客服务时我们要特别注意沟通的有效性:

  (1)做事情应先沟通清楚再去执行。对于客人提出的问题或要求,应首先与客人沟通清楚,达成共识,然后再为客人提供服务,以免引起误解。本案例中前厅经理虽然事先与客人进行了沟通,但没有沟通清楚。沟通清楚要遵循5W1H原则,在本案例中就是指谁来做、什么时间做、做什么、在哪里做、为什么这样做和怎么做,按照这个模式来与客人沟通,客人一定不会产生误解。

  (2)沟通时要专心致志。与客人沟通时,不要客人在讲话,而我们却在看电脑或者打手机,也不能一边低头做事一边跟客人讲话。这些不专心的沟通方式,非常容易导致沟通中出现误解,同时也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3)讲话要明确、具体,不能讲官话、空话。能够量化的一定要量化,不能量化的要尽量具体化。比如,有客人问:"酒店附近有什么超市吗?"答曰:"有**超市和**便利店"。这种回答就不够明确,不够具体。这些便利店在哪条路上?怎么走?大概多长时间能够到达?将这些信息明确的告知客人,才能够使客人准确、便利的找到他想去的目的地。

  2.违背首问负责制原则

  "首问责任制"指的是:客人的需求找到谁,谁就要第一时间响应,是责任部门的必须为客人解决到底,不是责任部门的必须第一时间将需求传递给责任部门,并做好沟通、确认、反馈等衔接工作。

  在本案例中,针对客人提出打伞的要求,很显然责任部门就是前厅,责任人就是前厅两位同事。她们虽然第一时间响应了,但是没有为客人解决到底,而是试图把本部门的职责推卸给一位销售人员。如果她们遵守了首问负责制的做事原则,自己为客人打伞,即使提供的服务不完美,客人也不会不满意。

  总结: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学到一课,即与人沟通要有效,无效的沟通往往会产生误解,从而引起别人的不满和投诉;同时我们再次学习了"首问负责制"的做事规范,自己的责任自己要承担起来,不要推给别人,否则后果还需要由自己承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