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熊谷幽兰 2012-10-20

教育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教育研究的过程

教育研究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认识教育现象和建构教育理论的过程。根据预定目的系统地制定研究计划是保证教育研究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一环。

(一)制定研究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里“预”就是计划的意思,计划可以避免失误,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课题一旦确定后,接下来就要全面规划整个研究过程,合理安排研究中的各项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研究计划是研究工作进行之初所作的书面规划,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具体设想,是研究实施的蓝图。由于研究本身是件相当复杂的事情,因此,事先必须周密思考,统筹安排。

1.研究计划的作用

研究计划在教师的教育研究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教师提出研究问题后采取进一步行动的前奏,同时又是行动前对自身行为所做的系统审视和反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内容的细化

课题研究会牵涉很多因素,研究不仅要把握重点,也要顾及细节。研究者通过制定研究计划,可以使研究的目标、内容、范围、方法、程序等更加明晰,使课题内容更加具体化、操作化。

(2)研究行动的指南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计划是研究实施的指南。研究计划中必须制定详细的研究程序与步骤,要合理安排研究的资源,还要设想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案。有了研究计划,行动就有方向。 有时,一个颇有创意的研究构想,只有在写成研究计划的过程中,才会发现某些不足和预想不到的困难,才会促使研究者努力设法去解决。有了书面的研究计划,还可以作为与同行间沟通的依据,把自己的设想告诉别人,征求建议与指导,使研究课题更趋完善。

(3)课题申报的形式

研究计划是研究者的研究构想,也是课题申报的主要形式,课题申报必须提交研究计划。科研管理部门主要是通过研究计划的申报、评审来确定课题研究是否有价值,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需要立项给予资助。

2.研究计划的基本要求

撰写一份研究计划,首先必须了解研究计划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问题:

(1)研究什么

当人们阅读一份研究计划时的第一个反应可能是:这个课题要研究什么?因此,研究者必须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有合适的标题,标题最好能涉及研究的范围、对象、内容、方法;其次,要明确提出研究问题,让别人了解研究问题的性质;第三,要列举研究的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让别人了解研究的重点;第四,要界定研究的变量及关键名词,让别人了解研究的范围。

(2)为什么研究

在解决了研究什么问题之后,人们很自然会继续发问:为什么要从事这项研究?因此,研究者必须在研究计划中解释从事这项研究的理由。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说明研究动机;其次是揭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最后要列举研究的具体目标。

(3)如何研究

当了解了研究的理由之后,人们顺理成章地想知道研究将如何进行。因此,第三个问题就是:如何进行研究?要回答这个问题,一是要说明研究的方法与实施程序,其中包括研究对象及其取样、研究的方法与步骤、研究工具的选择与编制、收集资料的程序、资料分析的方法等;二是对研究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研究人员的组织、研究进度的安排、研究经费的预算等。

(4)有何成效

研究的价值体现在研究结果对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贡献上。因此,人们最后总会问:研究最终会获得什么样的研究成果?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研究者必须在研究计划中具体说明研究的预期成效;其次,要有成果的表现形式(如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专著、教材、教具、教学软件等)。

无论采用什么格式撰写研究计划,以上四个问题是必须要具体回答的。掌握了这四个基本要求,研究计划中才不会遗漏必要的信息和内容,才能得到更多的外部支持。当研究计划完成后,我们也可以按是否清楚地回答了这四个问题来评价研究计划的优劣。

3. 研究计划的形式与内容

一般来说,研究课题多种多样,研究方法各不相同,撰拟研究计划不必受制于撰写格式,只要符合以上四个基本要求,只要清楚地表达必要的信息与资料就是一份合格的研究计划。然而学术界约定俗成,有撰写研究计划的通用形式,有些研究机构和科研管理部门还制订了固定的撰写格式——研究计划书。因此,在撰写教育研究计划时,如能按照通用格式进行,则更易互相沟通交流,更易为学术界接受。

研究计划的格式有多种,但研究计划的内容大同小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要简洁明了,一个好的课题名称要能准确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对象、内容、方法,能显示研究变量以及变量之问的关系,使人一看就能大致了解课题研究的内容。如,上海市小学生学习负担的调查研究、中学生学习时间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

(2)研究目的与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主要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课题有什么价值,课题产生的背景,研究的重点等问题。可以从问题的现状入手,指出问题的重要性与研究的目的;可以从前人研究的不足入手,阐述进行研究的价值。总之,研究者要把握这部分写作的基本逻辑:由于问题的重要性或严重性,所以有必要进行研究;由于以往的研究不足或有错误,所以必须加以解决或纠正。

(3)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是研究计划的主体。通常是把课题提出的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个小问题,加以列举。必要时,还需提示资料和事实的来源。
  

(4)待答问题与研究假设

任何研究都以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为具体行动的指引,因此无论采用什么格式撰写研究计划,必须具体明确的列举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明确课题的研究范围。

(5)研究对象和研究变量

教育研究总是指向一定的研究对象。由于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者在制定研究计划时必须对研究对象和研究的主要变量加以界定,避免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而带来的混乱。对研究对象的描述,涉及研究的总体范围、样本数量、抽样的方法,必要时还需提示研究对象的来源和特征。

(6)文献综述

研究工作必须以有关文献为基础,在撰写研究计划时,应对相关文献作系统的陈述,以展示研究者对该领域研究现状的了解程度。

(7)研究方法与设计

这一部分说明研究采用的途径、手段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的步骤。因此要描述得明确详细,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工具、资料收集程序与分析方法,应分项说明。当然在有限的篇幅中,很难将研究方法与设计的全部细节描述周全,一般只需点到有关学术名词即可。例如,用“分层随机抽样”来说明抽样方法,用“等组前后测实验”表示实验设计模式,用“t检验”表示统计分析方法等。

(8)研究进度

规划研究进度,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时间,二是工作项目。若研究有时间的限制,则以最终完成时间为依据,倒过来分配每一工作项目的时间:若无明确的时间限制,则可以工作项目为依据,安排每一项工作的时间。拟订研究进度,通常要给出时间进度表或工作项目进度表,从而保证研究能有条不紊地开展,能按预定要求如期完成。

(9)成果形式

预计的研究成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是提示研究的预期成果和成果的表现形式,如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专著和教材、教具和教学仪器、教学软件等。研究周期较长的课题,还应该说明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二是说明研究成果可能产生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0)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如果研究工作由一个人独立完成,那么在研究计划中只需填写研究者个人的学历、职务、专业等情况。如果研究是由一个课题组承担,则需列出课题组每个成员的基本情况和具体分工情况。

(11)经费预算

经费与设备是进行研究的物质条件。经费预算要本着节约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估算。研究计划中要把开支的项目、用途、金额一一列出,最好采用经费预算一览表。一般经费预算的主要项目有:图书资料费、研究人员研究费、小型会议费、交通差旅费、测验问卷编制费、上机费、印刷费、研究实施的劳务费、设备材料费、邮电费、管理费、研究评审费、杂费等。

 

(12)参考书目与附录

研究计划本身具有相当程度的学术性,正规的研究计划要求列出参考文献或参考书目,必要时也可将相关的资料作为附录。

以上12个方面大致包括了正式的、严格的研究计划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在实际撰写研究计划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的、要求、内容、方法作些适当的增删或调整。而且,研究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研究过程中,难免会有新的因素介入研究,从而影响原有计划的达成,在这种情况下对研究计划进行调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二)收集研究资料

教育科研资料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教育科学研究的起始一直到终结都离不开教育科研资料。在某种意义上说,科学研究过程就是对科研资料的搜集、使用和再创造的过程。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研究资料可以分为文献资料和事实资料。文献资料是指用各种符号形式保存下来的,对教育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载体;事实资料则是指从观察、调查、实验中得到的有教育研究有关的现实信息。在这一环节,主要对文献资料的收集做详细阐述。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文献的搜集和整理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选题、初步调查及论证课题、制定计划、搜集资料和分析研究资料到形成研究报告,都必须进行文献的研究,掌握研究课题已经取得的成果及其他研究者取得的进展,这也是任何科研工作的必经阶段。至于事实资料的收集,将隐含在关于研究方法的介绍中。

1.教育文献资料的主要分布

由于创造、记录与传播方式不同,教育文献资料的分布极为广泛且形式多样,教育工作者对它们应有一定的了解。
(1)书籍

这是教育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跨越年代久远的一种信息源,包括专著、论文集、教科书、资料性工具书及科普读物等。

专著是就教育领域内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门问题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论述,通常反映学术研究的较高成果,多是作者多年研究的结晶。专著的特点是论述系统、形式规范、材料新颖、见解读到。随着教育学科的发展,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和学者们奉献了数以百万计的专门著述,成为教育研究的宝贵财富。

论文集汇集了某位专家或众多学者的学术论文,特点是论题集中,观点各异,信息容较大。 教科书是专业性书籍,具有严格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内容一般包括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学科领域内的科研成果相有待讨论的问题。教科书追求学术上的稳定性,名词术语规范,结构系统严谨,叙述概括,可读性强,可作为入门读物。

资料性工具书就某一学科有关问题的历史与现状、方法与结论以及各种争论观点作广泛客观的阐述,不涉及作者本人的见解,类例分明,叙述简练,小型实用,查阅方便。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是我国第一部教育百科全书,收词目800多条.反映了教育科学的全貌及最新成果。教育辞书主要提供教育科学名词术语的资料,以条目形式出现,规范准确。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分12卷,收词目3万条,全书出齐后又出了合编本。

科普读物是面向广大群众的以普及教育科学知识为宗旨的通俗读物,文字浅显,实效性强,但理论含量较低,研究者可以从中获取实用类的信息。

(2)报刊

报刊作为连续性出版物,传递信息迅速,并拥有庞大的写作队伍,反映有关学科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较高水平,是教育研究者查阅文献简便有效的主要来源。它分为报纸和期刊两大类。

报纸是以刊登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出版物,出版周期短、信息时效快,但材料分散、不系统、不易保存。教育专业类报纸有上百种,较有影响的如《中国教育报》、《教育文摘周报》、《教师报》、《德育报》等等,此外《光明日报》、《文汇报》、《人民日报》等综合性大报都专辟教育科学版或教育版。

教育期刊可以分为四种:学术理论性期刊、情报性期刊、事业性期刊和普及性期刊。学术性期刊如《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教育评论》、《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研究与实验》等等,可以反映教育理论研究的动态与成果。文摘及复印资料属情报性期刊,在教育研究中影响较大的《复印报刊资料》(月刊)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选,每天有200人从全国出版的3000多种报刊中分专题查找资料,再由70多位专家教授终选,选中的高水平论文复印成册,并附有一定时期内主要论文的篇目索引,可以帮助研究者及时掌握某一持定课题的文献概况。事业性期刊按领域和地区可进一步划分为两类,前者如《中国成人教育》、《中国高等教育》、《中国电化教育》、《现代中小学教育》等等,后者如《人民教育》、《北京教育》、《上海教育》、《特区教育》等等,介绍各级各类或各地区教育的发展情况和改革业绩。普及性期刊则面向普通读者介绍教育理论与方法,如《父母必读》等,实践性强。

(3)政府、会议文献

政府文献指的是官方的教育政策法规指令性文件,是了解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等的重要信息来源,它是全面了解教育状况和制度沿革及发展演变的有用资料。 会议文献包括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的论文、报告、讨论记录、会议记录等文献资料,是当代学术界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学术会议文献多数是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往往反映了某一学科领域内的最新研究动向和研究成果,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和教育大发展时期,教育的学术交流十分活跃,每年都定期召开有关的学术研讨会,这些会议提供的文献对教育研究有重要作用。

(4)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进行专题研究后为取得某种学位而撰写并提交的科学论文,带有一定的独创性,一般选题论证充分,文献综述全面,探讨问题比较专深。学位论文多数不公开发表,由研究生招收单位保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指定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情报所和社会科学研究所分别负责收藏各个级别的学位论文,研究者可去查询。

2.教育文献资料查询的基本要求

教育研究中搜集文献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准、全、高、快”四个字。“准”是指文献查找要有较高的查准率,能准确查到所需要的有关资料;“全”是指文献搜集要有较高的查全率,能将需要的文献全部检索出来;“高”是指搜集到的文献专业化程度要高,并能占有资料的制高点;“快”是指检索文献要快捷、迅速、有效率。

3.教育文献资料查询的基本方式

文献资料的查询方式可以分为传统的手工查询和现代的计算机查询

(1)手工查询

利用各种目录、索引、文摘等检索工具书和辞典、百科全书等参考工具书,通过采用手工方式来查找文献线索和文献资料,以获取所需要的文献资料的方式称为手工查询。手工查询的途径主要有:一,作者途径。即在已知作者姓名的情况下,按作者姓名排检,从检索工具中去查找文献;二,题名途径。即在已知文献名称的情况下,按文献名称排检,主要是通过书名目录、篇名索引或论文索引来检索。题名途径是在已知书名或篇名情况下使用,易于找到所需文献;三,主题途径。即按表示文献主题内容的主题词排检。这种检索途径的优点是能满足特定检索的要求,尤其适合于具体而又专深课题的检索。研究者不但可以从主题词查找到—大批相关的文献,另外,主题词表的内容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分类体系,反映了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各种检索途径常常可结合起来使用。

(2)计算机查询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计算机检索已成为一种新的文献检索方式。由于计算机检索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大、准确性高、代价低廉等特点,因此正在逐步取代书本式检索工具、卡片目录等传统的手工检索方式。一般大型的综合性图书馆都逐步建立起汁算机文献检索系统,并提供信息服务。研究者只要在计算机上输入检索要求,计算机即刻就会列出有关的书目、篇名及其出处。计算机检索的输入要求可以是:作者、书名或篇名、关键词等,其中用关键词检索是最方便、最常用的检索方式。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个人利用电脑进行检索会使得检索更方便、更迅速、更全面,现在不少网站,如百度、Google、搜狐、新浪等都有很好的搜索功能,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都是信息量很大的数字化期刊数据库。

(三)处理研究资料

对于通过种种方法收集来的教育研究资料,需要进行处理,即进行整理和分析。学会处理资料是获得研究结论和作出科学判断的重要一步。中小学的教育科研人员对此必须了解和掌握。

1.教育研究文字资料的整理

教育研究中的文字资料很多,包括采用各种方法搜集到的文献、观察记录、访问记录和调查记录等。将这些搜集到的零乱文字资料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加工整理是非常必要的。对这些文字资料进行整理的一般程序是:审查、分类、编码和汇总。

(1)资料的审查

教育研究文字资料的审查,就是仔细研究和详尽考察所获得的文字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和合乎要求。审查文字资料时,要遵循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原则,通过不同方法得来的资料,在进行审查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也不同。
在审查观察得来的资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检查观察资料是不是严格遵循科学方法的程序而获得的;

第二,如果资料是用多种方法收集的,则应把通过观察获得的资料和通过其他方法获得的资料进行比较,发现问题再去核实;

第三,当观察是以小组进行时,可将观察者之间获得的资料进行比较,若有差异,小组要进行讨论和论证;

第四。对于较重要的问题应注意观察时间的长短,一般说来,长时间的观察比短时间的观察更真实可靠。
在审查通过调查法获得的文字资料时,要注意两点:

第一,资料是否完整,即是否有漏填项目;

第二,是否有逻辑错误。

在审查文献资料时应注意:

第一,应弄清资料的作者及其背景;

第二,对于摘录的文字资料要注意核对原文,发现错漏应及时更正。

(2)资料的分类

文字资料通过审查后,应该都是必不可少的准确的资料,但这些资料杂乱无章地堆在一起,研究者必须将其条理化、系统化,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结构对资料进行分类,以便于在进行分析时更好的发现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避免笼统的分析可能造成的假象。

对文字资料进行分类,

第一步,就是要对资料进行深入理解。在对资料审核的过程中,只是从资料的表层进行初步的了解,要想对资料进行分类必须依靠研究者对手中资料的认真阅读,熟悉其内容、理解其涵义、把握其结构和关系,在对其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分类;

第二步,选择分类标准。分类标准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和研究的具体方向,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分类标准应该反映研究者所持有的理论观点。如果课题假设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就会以教学方法不同为分类标准;如果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就可以以教养方式的差异作为资料分类的标准。这是以研究资料与所研究问题的相关性为主要标准来划分类别,对资料进行归并。此外,还可以根据资料的外部特征或外在联系进行分类,例如把研究文献资料按年代分类,把调查资料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成绩等进行分类等。

(3)资料的编码和汇总

在正确分类的基础上,研究者必须对分类的资料进行汇总和编码。汇总可以把大量分散的原始材料在分类的基础上综合在一起,使之成为能反映研究对象客观情况的、系统完整而又集中简明的资料。资料的编码是对汇总的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登记和标志,用尽可能简洁明晰的语言标记该类的特征。这是对分类后的资料进一步条理化和清晰化,按照自己的习惯编上号码或贴上相应的标志,有利于在分析过程中的查找和应用,使分析过程简单而明确,提高分析的效率与准确性。

2.教育研究数据资料的整理

数据资料是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通过观察、调查、测验、实验等方法所收集到的用数量形式来表现的有关资料。如中小学研究中涉及到的考试成绩、持有某一观点的人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量结果等。对数据资料的整理一般包括检查、分类、汇总登记和表达。

(1)数据资料的检查

检查资料就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检查,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即根据研究目的检查原始记录是否有遗漏和重复,以便采取措施,填补缺漏,删去重复。如我们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就要检查问卷抽样调查中样本的书目是否满足要求、问卷回收率的高低、问卷中设计的项目是否完整等情况;第二,检查数据的正确性,即检查收集的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发现错误之处要及时核实改正。

(2)数据分类和汇总登记

数据分类又称统计分类,是把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组归类。一般有品质分类和数量分类两种。品质分类是按某种教育现象的质量属性、类别、等级分类,如按学校类别、学生性别分类,或按学生成绩好坏、体制强弱及道德品质进行优良中差分类。这种分类能直接反映教育现象性质的不同;数量分类是以数量的大小为分类的标志,它又包括顺序排列法、等级排列法和次数分布法。顺序排列法,是将各数值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列;等级排列法,是根据顺序排列划分等级;次数分步法,是指总体或样本按随机量大小次序在频率上的排列编制次数分布表。

对定量研究资料的汇总登记是编制原始登记表,具体做法是将每一个研究对象的全部定量资料按设计好的类别、指标填入一份原始资料综合登记表中。在这个综合登记表中,一般包括下列内容:①研究对象的姓名或序号;②性别等预先设计好的一些分类标志;③预先设计好的一些分类指标。

(3)数据的表达

数据的表达是将录入的数据按照研究目的的需要,统计出各组中的次数与频率,编辑出统计表或统计图,用图表的形式将隐含在数据中的信息直观地表达出来。

首先,来看统计表的编制。在教育研究资料整理中,统计表具有如下作用:第一,可以避免文字的冗长叙述;第二,便于比较各项目之间相互关系;第三;便于总计、平均和其他统计值的计算;第四,便于检查计算错误和项目遗漏。

在教育研究数据资料整理中,统计表一般由以下几个项目构成:一是序号,要写在表的左上方;二是名称,又称标题,是统计表的名称,应写在表的顶端中央;三是标目,即分类的项目,依照排列的位置有横标目和纵标目;四是表身,即表中的统计数字;五是表注,写于表的下面。(如下表)
表1  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调查表


      态度
成绩

努力

不努力

合计

较好

36

5

41

较差

11

27

38

合计

47

32

79

其次,是关于统计图的编制。统计图的编制要遵循如下规则。第一,图的标题要简明扼要,切合图的内容,标题文字应由左向右排列,一般写在图的正下方,图的号数写在标题的前头。第二,有纵横轴的图形,横轴一般表示被观察的现象,纵轴一般表示出现的频数,两个轴都要注明单位。第三,在同一图形上比较两个事物时,使用的比例要相同。第四,图中有必要加解释的地方,可用图注加以说明。图注的文字应简明扼要,字体要小,图注和资料来源应写在图题下方。


2


图1  英语阅读中各策略使用情况

(图中1代表猜词悟意策略 2 代表语法知识 3代表背景知识 4代表概括推理阅读技能 5代表阅读技能)

3.教育研究资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教育研究的任务是从表面杂乱无章的现象中,通过偶然的、零乱的现象去看清事物的面貌。发掘和研究被掩盖了的规律,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对经过整理的丰富事实资料进行分析。

当前教育科研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结合,数量资料和非数量资料的结合。为此,在研究资料的分析中,注重采用统计分析与逻辑分析两种方法。统计分析是把大量的、散乱的数量资料,依据统计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对它们进行描述和推断,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揭示出来。

逻辑分析是运用抽象和概括、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对丰富的现象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规律的目的。例如,某一所中学在同类学校中,其教学质量特别好。我们对它进行研究时,需要先总结出它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中认为是长处和特点的方面,然后一一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学校的教学情况进行比较。从中可以看到,其他一些学校在教学中有着不少与之相同的做法,表明这些做法不是造成该中学教育质量突出的主要因素,是应该排除的特点。而那些与其他学校显著不同的做法,可以认为是该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但是这还是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认识上,需要经过进一步分析,例如从管理思想、教育思想、学生的态度等方面,透过现象,揭示其本质。

二、教育研究的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由教师或与专家及研究人员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它是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因此,从学校教育角度看,行动研究是以教师为研究者,以教育的相关活动为研究题材,以日常的教育情境为研究情境,而以教育活动的改进为研究目的。

1.行动研究法的特点

行动研究法区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一些特点:

(1)研究目的。行动研究不在于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而是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现实问题为首要目标。改进现有工作是行动研究的主要功能,它既能解决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也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

(2)研究对象。以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行动研究的问题或对象具有待殊性,通常只限于本校,表现出地区和单位的待征。

(3)研究策略。行动研究的策略,是走出人为的实验室,在真实自然状态下的教育教学环境中,边行动边研究。在行动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根据行动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计划,完善行动,在良性的状态变革中达到问题的解决。

(4)研究人员。主要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他们是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或主力。这是由于教师最知道教育实践中亟待研究的问题.而教育问题的解决,以及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更需教师来操作。当然,研究主体除教师外,还要求教育专家、教育行政人员等合作参与研究,以提高研究水平,促进教育问题的解决。
由于行动研究可以使广大教师摆脱对专家、学者的依赖,通过自身努力就能够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故深受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欢迎。

2.行动研究的层次和范围

(1)行动研究的三个层次

①某教师单独对某教学班某学科的教学施行新方法,或将自己的新思想转化为行动;

②学校组织若干教师组成研究小组,自行开展研究,或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研究;

③由专业研究人员、教师、政府部门、资助者、学校行政领导等组成较为成熟的研究队伍,支持从事的研究。

(2)行动研究的适用范围

①在教学过程中将新的改革措施引入固有的体系中,使之得到创新;

②作为职业训练的手段,提供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教师的职业分析能力和自我意识;

③在特殊情况下,对已确诊的问题加以补救,或使环境因素得到改善;

④对课程进行中、小规模的研究与改革。

3.行动研究法的实施

行动研究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每一个螺旋发展圈又包括五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环节:

(1)发现问题

任何研究都是从选题开始的,行动研究也不例外。与其他类型的研究相比,行动研究的选题独具特色,这个特色就是:行动研究既不要求选题对现实问题的普遍代表性,更不追求理论研究选题应具有的高度抽象概括性,它的主旨是随时随地研究和解决具体的问题,凡是工作中的问题,都可能是研究的选题。所以,行动研究的选题都来源于具体问题,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当事人、特定的情境、特定的背景、特定的事物及其发生发展的历程等,行动研究就是针对这些具体情境中的具体问题而展开的。

例如,“解决××问题的尝试”、“关于××问题的个案研究”、“××问题的对策与研究”、“从××入手,解决××问题的研究”。由于教师的时间、精力、工作任务和场所等的限制,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发生在教室或校园里的身边事或“小”问题,但只要这个问题抓得准,就是值得研究的真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行动研究的课题,应该以教育行动者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的起点:问题即课题。

另外,行动研究的选题范围也很广泛,学科教学方法、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开发、班级管理、学生心理健康、师生关系、校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都可以进行研究。

【拓展阅读】

选择问题可以参照以下标准:

①解决这个问题对本人工作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②解决这个问题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③解决这个问题会带来较多的进一步研究的机会。

④是教育工作者本人愿意努力探究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⑤所处环境中的制约因素不至于影响问题的解决。

(2)制订计划

根据现有的资料及对问题所作的各种分析,拟订切实可行的行动研究计划。它包括:总体计划与具体计划。总体计划是对某项行动研究进行整体规划和安排,具体计划是对某项行动研究的每一具体行动步骤的计划方案。
研究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与要求:

①行动研究的总体设想和目标或目的是什么?预期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明确研究或行动的目标十分重要,它既是研究的方向和目的,又是评估和衡量研究成效的重要依据和标准。

②实现研究目标或目的的方式方法、策略、手段有哪些?需要创造哪些新的条件开展行动研究?有哪些理论可以为本项研究提供依据?国内外同行在同类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有哪些好的方法可以借鉴?后两项工作需要教师查阅一定的文献资料和进行相应的理论学习或培训。

③采取何种形式开展研究——是个体研究,还是和同事组成研究小组,或者约请专家与自己开展合作研究?行动的进度及时间的安排如何?最起码应安排好第一步、第二步行动研究内容。如果是采取与同事或专家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在计划中要拟订合作的规则、行动如何协调等事项。

④采用哪些途径和方法收集反映研究过程和效果的资料和数据?如何对行动研究的过程和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怎样对研究活动进行监控和检查?
在拟订计划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行动研究计划中设计的行动必须是行动研究的参与者能够做到的:拟订的计划应与学校的工作安排相协调,应不干扰学校的正常工作;二是计划必须有充分的灵活性、开放性。制订计划时既要考虑和包容已知的制约因素,又要预见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应对策略。

(3)实施行动

将计划付诸行动,收集资料,在实施过程中,研究者不断地回收信息进行研究,修改完善原计划,以达到研究问题的圆满解决。实施计划的行动研究要重视实际情况变化,重视实施者对行动及背景的逐步认识,重视其他研究者及参与者的监督观察和评价建议,行动是不断调整的。

①行动的计划性

行动是对行动计划的落实和检验。这时的行动已经不是日常工作中例行公事式的习惯动作和机械操作,而是在计划中选择和确定的,是有计划、有目标、有系统(持续进行的系列行动)、有监控(自我监控和他人监控,以防止研究的随意性)的行动。简单地说,这时的行动已经是研究进程的一部分,是有研究的行动和在行动中研究。同时,它又是教师教育教学行动的一部分,是改进中的教育教学行动。在行动过程中,教师既是行动者又是研究者。作为行动者,教师要将自己拟订的行动计划付诸实施;作为研究者,教师要时刻监控行动的进展,观察新的行动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同时还要不断收集反映研究过程和效果的数据资料,反思、发现研究过程中的新问题。

②行动的情境性

按照研究计划一步步地采取行动,至少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本保证。但是,由于教育行动研究中的行动是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的,许多因素不可能事先确定和预测,更不可能全部控制,在行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可能形成新的认识、新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和各方面参与者的监督观察和评价建议对问题和计划进行修订,相应地,行动也要随之调整。因此,行动研究中的行动是灵活的、能动的,根据情境而进行调整的。

(4)检察

检察主要指对行动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特点的检验和考察。总的说来,检察就是综观整个行动研究过程,评价该研究设计是否正确?过程是否科学?结果是否有效?等等。找出计划与结果的不一致性,从而形成总体计划和下一步行动计划是否需要修正,需作哪些修正的判断和构想。这一环节需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第一,监控行动的全过程。即对教师及其行动的背景、过程、效果、特征等进行全面观察, 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以对研究过程进行监督控制。为了提高行动研究的质量,在观察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各种已知的观察技术保证观察的科学性、客观性。除自我观察外,还可以约请局外人与当事人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多视角的观察。

第二,搜集研究资料和数据。行动研究过程中应搜集的资料主要是能反映研究过程和效果的材料、数据。常见的有:教师的研究日志、教学日志;学生的作业、作品、测验或考试成绩;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记录;研究过程中与同事、领导、专家交流、开会的记录;相关的问卷、访谈材料; 录音、录像等。

(5)反思

将反思放在上述几个环节之后提及,并不意味着反思只是在行动研究的后期进行。实际上,反思是推动行动研究不断深化的重要机制,它伴随着行动研究的全过程。在行动研究后期的反思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归纳、整理和描述工作。这部分工作主要是教师对已经观察和感受到的、与制订计划和实施计划有关的活动与各种现象进行归纳、分类整理,对行动研究的过程进行系统描述,将获得的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必要时可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解释。在此基础上,教师对照行动方案,主动检查教育教学改进的成效与存在的不足,总结行动研究的得失,根据问题的情境、行动的步骤等撰写研究报告。

第二,评估与解释工作。主要是对行动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和评价,对有关现象与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如有必要,可提出下一步行动研究的基本设想或建议。由于教育实践问题的复杂性,教育行动研究对问题的解决常常不是直线推进和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从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到新一轮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直至问题解决的螺旋式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使行动研究区别于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基于零碎或偶然思考的随意的问题解决,也不同于一般的“经验总结”活动或简单的、零散的、短期的“反思性教学”行为。行动研究是对行动中的问题的系统而持续的探究直至问题解决的活动,是一种有效的专业化的创造性工作方式。

行动研究基本上采用线性研究流程,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行动研究终结,意味着进入下一轮更高层次的研究,或者变换研究问题。正因为行动研究有着实在的研究对象,快捷的研究周期,易控的研究过程,很适合广大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实际需要,成为一种简单易行的大众化科研方法。

(二)经验总结法

教育经验是指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获得的有关教育活动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和情绪体验。这些教育经验因其来源于实践,经过了教育工作者的亲身经历,因而具有生动、具体、鲜活、情境化等感性认识的色彩。同时,教育经验作为客观的教育实践主观化的产物,又是教育理论的基础和源泉。教育理论是在对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提炼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科学与否,要通过教育实践来检验和评价。因此,教育经验是介于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之间的桥梁。

经验总结法即是将大量丰富而多彩的教育经验提升为教育理论的方法,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促进人们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1.经验总结法的价值

运用教育经验总结法,一方面可以对教育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总结,能够获得对教育教学过程的规律性认识,为已有的教育理论增添新的内容,是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的方法;另一方面,教育经验总结的对象往往是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和思考的热点问题,一般较为生动、具体,所以它又是推广先进教育经验的重要手段。

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教育经验总结法具有特殊的意义:作为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都不同程度地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教学经验,每个教师都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问题有独特的认识和体会,每个教师都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有意识地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位教师都可以成为研究者。此外,教育经验总结法简便易行,一般教育工作者比较容易掌握。通过对自身教育经验的分析思考、总结概括, 能够促进教师业务水平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自我提高过程,从而不断地从更丰富、更广阔的层面上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鉴于这些特点,教育经验总结法越来越成为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2.经验总结法的类型

教育经验总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教育经验的科学水平来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具体经验总结、一般经验总结和科学经验总结。

(1)具体经验总结

具体经验总结,又可称为实践性总结。它是以具体实践事实为基础,总结一次教育或教学活动的经验。例如“开展手拉手活动的几点做法”、“古诗《春晓》的电教尝试”、“一个后进学生的转变”、“一堂观摩课的启示”等等,具体经验总结的内容生动具体,易于学习和仿效。其撰写的内容与方法为:

教育活动过程十效果十体会

“教育活动过程”要记述活动的目的、内容、活动经过,师生参与情况等;“效果”要记述这次活动后师生的反映、收获,是否达到顶定的目标等等;“体会”介绍活动组织者的感受,对此项活动优越性的认识,即具体经验所在。

(2)一般经验总结

它是在具体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从中概括出经验的一般形式。这种经验,具有更大的普通性,是进行科学总结的基础。

一般经验总结必须在具体经验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必须有较长时间的总结和扎实的基础材料,才能形成较为稳定的“看法”与“观点”。一般经验总结较具体经验有更大的普通性,可以成为一类教育活动的参考与借鉴。例如“一所中学德育教育的构想”;“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模式探索”;“谈创造能力的培养”等等。它们通过一种教育活动的基本程序介绍和举例说明,指出这类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的优越性,适应范围和实施的具体建议,使读者感到经验的真实可行,从而乐于学习接受这一经验。由于一般经验较具体经验有更大的普遍性,因此其科学水平高于具体经验总结。

(3)科学理性的经验总结

科学理性的经验总结是经验总结的最高层次。它是在一般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逻辑的分析,揭示经验的实质、主要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科学理性的总结,把各种教育经验上升为教育理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理论和他的名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国上海育浦县数学教学改革的经验,南通一师附小特级教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等等,都是科学理性的经验总结。

科学经验总结是我们教育科学研究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理想目标。要达到达一目标,需要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和专业研究工作者紧密联系,密切合作,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筛选,反复验证,从中把带规律性的经验上升到教育理论。

3.经验总结法的实施步骤

教育经验本身具有广泛性、群众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其内容又相当复杂,一般不能控制在特定条件下进行总结,因此缺乏统一的方法步骡。但由于经验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是客观存在的,只要做个有心人,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介绍一些一般的方法步骤:

(1)选择好研究课题

经验总结是把自己的或他人的好思想、好的教育措施、教学风格和形式方法加以认真研究,从中寻找出有关的规律,以引起社会共鸣,产生更大范围的社会影响。所以,事先要选择好课题。只有确立方向,明确研究的目的任务与要求,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效果显著。如果事先没有一个确定的课题,凭一时的兴趣或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是难以取得效果的。

(2)制订总结计划

总结计划,是总结经验过程的构想。它包括经验总结的目的、任务和基本要求,组织和人员安排,总结实施过程的程序,对象的确定,经验的验证及经费支出等。另外,由于实际情况是很复杂的,有些东西不一定能事先估计到,所以,在制订计划时,事先要留有余地。

(3)收集和分析具体资料

总结经验要以具体事实为基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所以收集资料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要总结的是自己的经验,那么在乎时就要重视材料的结累,原始经验的记录。在记录时要严格遵循客观性原则,力求做到真实、准确、实事求是。对经验所带来的效果不要随意夸大,对实施的方法和手段不要随意更改。

一般讲,一项经验记录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问题或现象的具体阐述。如时间、地点、人员,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背景。②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③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④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⑤对不可控制因素影响的估计等。

资料搜集比较齐全以后,就要分析综合这些资料,进行科学的筛选。这也是经验总结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搜集来的资料好比一堆杂乱的“散装贷”,需要识别真伪,删繁就简,并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同时通过对事实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分清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哪些内容有所创新,哪些方面还有待于考察,从而揭示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经验。

(4)组织论证

对一般经验总结,特别是科学理性的经验总结,我们在获取材料,经过分析综合,写出经验总结的详细提纲或初稿以后,就应该组织论证。论证应以经验总结者为主体,邀请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教育专家、教育理论工作者、教师参加。有时,也可邀请学生代表参加。

通过论证,听取不同意见,接受质疑、提问,集思广益,吸收真知灼见,然后进行修改补充,完善经验总结报告。这样整个经验总结的过程就全部完成了,总结的成果也就出来了,

4.运用经验总结法应注意的问题

(1)要善于反思

教师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及时反思,通过反思,对自己的课堂生活实践进行回味、咀嚼、清思、整顿和梳理,从而获得更清晰的自我意识,使自己的教育经验、教育观念由自发的无意识状态上升到有意识、明晰的状态。通过反思,教师能够不断地发现问题,从而为思考并解决问题奠定基础。通过反思,教师更容易发现自己的某种教育行为背后的观念、背景,更能够发现自己以前“日用而不知”的缄默性个人教育观念。通过反思教育实践,能够帮助教师获得思想的理性升华,达到一种豁然开朗的境界。同时,教师要经常与同行、专家进行集体研讨,针对具体的教育教学案例进行自我分析和解释,以升华自己对教育观念的认识。

(2)要善于总结

教师要善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归类、综合、概括、推理、判断等思维加工,即对自己以及他人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进行研究和归纳,从中找出普遍的特点和规律,提高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把握。要养成记教育日志的习惯,将自己每日的教育教学工作以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日记等形式记录下来,积累大量的教育素材,为自己的思考研究奠定基础。要善于将自己对教育教学问题思考的结果写成文字,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用语言表达出来,不断提升概括到理论层次和水平,这样既能够促进自己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又能够对他人的教育教学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3)要善于学习

教师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要掌握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了解最新教育发展动态,并自觉与自己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通过总结反思、分析归纳,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在思维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有机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升华理解,提高认识,并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行为。

(三)教育观察法

在学校教育研究中,观察是一种最基本和常用的科学方法。其他一些研究方法,或者是从观察法发展而来(如实验法),或者要建立在观察法所提供的事实的基础上(如经验总结法),它们都与观察法有着不解之缘。从一定意义上讲,观察是一切研究方法的“细胞”,在教育研究方法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育观察法是指研究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中收集资料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与其他各种教育研究方法相比较,观察法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观察的自然性,即观察是在教育活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第二,观察的客观性,即观察者持客观的态度,客观准确地观察,如实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内容;第三,观察的直接性,即观察者要亲临现场,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场景进行观察。

观察法既可以作为一种独立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调查的开端环节,或与文献研究、实验研究结合进行。对教师而言,学生课堂学习活动、课外活动等都可以作为教师观察的情境。

1.观察方法的类别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教育观察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和利用观察法。以下是比较常见的分类:

(1)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按观察时研究者是否借助于仪器可将其分为这两类:简单地说,直接观察就是凭借观察者自身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直接感知外界事物的方法;而间接观察则是指观察者借助求音机、摄像机等工具进行观察活动的方法。

(2)结构观察、准结构观察和无结构观察

按观察方式的结构化程度将课堂观察分为结构观察、准结构观察、无结构观察三大类。所谓结构化程度就是时间和事件行为被分解的细致程度,结构化程度越高就表明定量化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结构观察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事先拟定好观察计划,确定使用的结构性观察工具,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观察内容和程序实施的观察。在结构观察中,一般有一定的分类体系或结构性的较为详细的观察纲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内,对预先设置的分类下的行为进行记录,往往有较为严格的规则,对观察者和观察对象都有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它最大的特点是观察程序标准化和观察内容结构化。这种观察记录的结果一般是一些规范的数据,还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进行处理。

无结构观察,没有预先设置的分类,对事件和行为尽量广泛地做记录.对背景因素很少于以控制,资料收集的规则是灵活的,是基于需要在观察的过程中形成的,事先不作严格的观察计划,不必指定结构性的观察表格或提纲,即使使用观察提纲,也是结构松散的形式,而且往往只是一些宽泛的指导方针,观察者对观察活动只有粗略的想法,而依照现场情况决定观察的进程。这种观察对观察者和观察对象都不作严格限定,它的最大特点是灵活机动,观察者可以基于自己的理论素养在观察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这种观察所记录的信息可以文字的形式(比如田野笔记)体现,或还可以辅助以录音、录像等形式。

准结构观察是介乎于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这种课堂观察可以有预先设置的分类,即有一定的结构,但其记录不是以数据的形式体现,而是文字或其他。

(3)开放式观察与聚焦式观察

这一分类是按观察情境的范围来进行的。开放式观察中,观察者可以用纸和笔记录一节课的情况,他或者记录下这节课的关键点,或者用他自己看得懂的方式对这节课各方面的情形进行详尽的记录。这种观察只需要一个较为宽泛的分类,观察者尽可能开放地真实地记录情况,不做判断,直到课后的讨沦时才进行必要的解释。聚焦式观察需要选定一个观察的焦点,即有一个观察的具体问题,比如提问或者表扬、或者课堂中学生非投入学习的情况。

2.观察法的基本程序

(1)明确观察的目的

观察目的是根据科研任务和观察对象的特点而确定的。为了明确观察目的,正式观察前应作试探性观察。其目的不在于系统收集科研材料,而要掌握一些基本情况,了解观察对象的特点,以便确定通过观察需要获得什么材料、弄清楚什么问题,然后确定观察范围,选定观察重点,具体计划观察的步骤。

例如,把“不同性别教师体态语差异的研究”作为研究的问题,研究者事先应对教师的体态语有所认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试探性观察,对于观察对象的特点、观察范围和观察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就有所了解,如观察范围有:高年级段的、低年级段的:理科的、文科的、艺术的等。这样,结合研究的问题和一些主客观因素,大致就确定观察的范围了。同时,对于观察的重点以及观察的步骤有了基本的规划。

(2)制订观察计划与方案

观察目的确定后,进一步制订出详细的观察计划和实施方案,使观察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计划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①观察目的;②观察的对象,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观察对象;③观察的内容,列出需要通过观察获得材料的要目;④观察过程,包括选择观察的途径,安排观察的时间、次数和位置,选择观察的方法和掌握观察的密度等;⑤观察的记录表格、速记符号,规定有关的统一参照标准;⑥观察手段和工具;⑦观察的注意事项,根据观察的特点,列出为保持观察对象常态的有关规定。

观察计划的案例

对文科学生在理科课堂上学习情况的观察方案

①观察研究的目的:了解文科学生在理科课堂学习中的表现,以便为改变文科学生在理科课堂中的不良表现提供依据。

②观察对象:6名高二年级学生,优、中、差生各2名(3名男生,3名女生)。

③观察的内容:课堂学习行为主要指听讲、作笔记、回答教师提问、向教师提问题、参与讨论、课堂练习;非学习行为主要指和同学说话、睡觉、吃东西、喝水、东张西望、做其他事情等,还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

④观察的取样和安排:学科取样,抽取物理、化学、生物三科;时间取样,观察两周, 每周每科听三节,总共18节。

⑤观察记录表:

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观察记录表(样例)

学科       听课时间      任课教师

(记录时,每节课有45分钟。该表省略了中间段,以…代替)


观察内容

1

2

3

4

5

6

40

41

42

43

44

45




听讲

 

 

 

 

 

 

 

 

 

 

 

 

 

 

笔记

 

 

 

 

 

 

 

 

 

 

 

 

 

 

答问

 

 

 

 

 

 

 

 

 

 

 

 

 

 

……

 

 

 

 

 

 

 

 

 

 

 

 

 

 





说话

 

 

 

 

 

 

 

 

 

 

 

 

 

 

睡觉

 

 

 

 

 

 

 

 

 

 

 

 

 

 

张望

 

 

 

 

 

 

 

 

 

 

 

 

 

 

……

 

 

 

 

 

 

 

 

 

 

 

 

 

 

附:记录符号,如▲,听讲认真;△,不认真听讲;⊙,正确完成了课堂练习;○,没有正确完成课堂练习。

 

⑥观察的注意事项:第一,在观察前要熟悉观察内容,对于观察表所包含的观察项目,基本达到熟记程度;第二,在正式观察前要进行预试观察;第三,观察时不要以研究者的身份自居,要与观察对象保持良好的关系,保证观察对象的常态。

(3)实施观察

观察者进入现场,按照观察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系统观察。进行实际观察应尽量按计划进行,不要轻易更换观察的重点,超出原定的范围就可能脱离原定的观察目的。观察时,要充分运用各种感官,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教师观察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有:①在实际工作中观察,即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随时观察学生们的反应;②参观,如参观学生的作品、去学生的家里进行访问以及外出学习观看先进典型等;③听课,以旁观者的身份,冷静地分析其他教师和学生的教法与学法,寻找做得更好的方法;④参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学校里的升旗仪式、义务劳动、班队会、晚会等教育活动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好机会。

(4)记录并收集资料

观察记录是观察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观察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做观察记录,应符合准确性、完整性和有序性的要求。为此,必须及时进行记录,不要单纯依赖大脑记忆。一般的记录方式有:

①等级记录。观察者根据观察对象的行为表现,按照事先确定的等级的划分,记录观察对象的行为等级。如在观察记录学生在某一集体活动中的表现时,可以分为十分活跃、活跃、一般、不活跃、很不活跃五级。记录的方法可以在预先印好的表格上按等级划圈。

②频率记录。即记录在特定时间内特定行为出现的频率。观察者事先将要观察的对象和观察的项目印成表格,一旦出现某一现象,就在相应的表格内打上记号。

③行为核查记录。它是研究者对观察对象的某些行为是否出现、出现的时间、频率等进行核查后的记录。这种记录一般事先编制行为核查记录表,按照一定的类别列出要核查的行为,然后进行核查记录。

(5)整理、分析观察资料

对记录资料的初步整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工作:删去一切错误材料,补充遗漏材料,及时纠正和修补资料。对于当时概括的记录进行细节补充,对于当时未记录的资料及时进行补记,对反映特殊情况的材料另作处理。通过观察获得的资料,我们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在对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

3.运用观察法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最佳观察位置

选择合适的观察位置,对于观察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选择位置时,要注意两个因素:方位和距离。合适的方位是指观察者要面对被观察者,如果背对或侧对,就难以观察到被观察者的行为和表情。在观察的过程中,观察者要适当调节自己的观察位置,保持合适的观察距离。总之,在观察时,观察者一方面要力争处在观察的最佳视野,另一方面要保证不影响被观察者的常态。

(2)善于抓住观察对象的偶然的或特殊的反应

要全面正确地了解问题,偶然的或特殊的反应不是无足轻重的,它对于研究问题的动向更具启示意义。因此,在观察过程中,对于被观察者的偶然的或特殊的反应,观察者不要忽视,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

(3)注意观察与分析相结合

科学的观察不仅仅是被动地搜集事实,更重要的是对事实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各种教育现象间的相互联系。因此,在观察过程中,一定要与分析研究相结合,通俗地说,即要求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在作记录时,研究者可以把自己头脑中闪现的意见、推论等记录下来,但是要用一些特殊符号将它们同严格的观察记录区分开。因为这样的意见对于以后分析资料可能会有一些帮助。

(4)坚持观察的客观性

如果观察者带着偏见去观察,收集到的资料其客观性、真实性就很难得到保证,那么资料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因此,在观察时,观察者要摒弃一切先入之见,不要带有色眼镜,要实事求是地进行观察和记录,不要因个人好恶影响观察的客观性。

(5)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

做好观察前的准备工作,是进行科学观察的基础,准备工作的好坏是观察成败的关键之一。在观察前,一定要制定好观察计划或方案,这样才能保证观察能够有计划地进行。此外, 要做好物质方面的准备:①如果观察要借助仪器,就必须事先对仪器进行检查、安装以及如何使用进行安排;②印制观察记录表格,以便迅速、准确和有条理地记录所需要的材料,便于日后的核对、比较、整理和应用。

 

(四)教育实验法

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在严格控制或特别创设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记录、测定教育现象的变化,研究教育条件与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得出科学结论的研究方法。

拓展阅读

以赫洛克的一项实验研究“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为例

研究的问题是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什么影响。研究中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有关理论,先提出假设:表扬和鼓励比批评和指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验证这个假设,研究者选取了106名四、五年级的学生为被试,对这些被试先进行一次测验,以测验成绩为基础,将被试分成四个相等的组,让四个组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进行难度相等的加法练习,每天15分钟,共进行5天。这四种情况是:

第一组为受表扬组,每天练习后老师予以表扬和鼓励,当众宣布受表扬同学的姓名。

第二组为受训斥组,每次练习后,老师总是点名批评和训斥这一组被试,而不管实际做得如何。

第三组为静听组,静听组既不受表扬也不受训斥,而是静听他人受表扬或受训斥。以上三个组都在一个屋子里进行练习。

第四组被试是单独练习,既不受表扬也不受批评,也听不到别人受表扬和批评。

然后再测验这四个组每次练习的平均成绩,并汇总整理,制成曲线图。实验结果表明, 受表扬组成绩最好,受训斥组次之,静听组又差一些,而控制组(单独练习组)最差。这样就验证了前面的假设,有批评比无批评效果要好,表扬比批评效果要好。

从以上例子我们来了解实验的逻辑:我们根据某种理论命题或者根据经验事实和主观判断,假设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联系,即推测现象X是造成现象Y的原因:X→Y。为了证明这一假设,我们首先观察Y的变化情况。即先测量在没有受到X的影响之前,Y的情况如何(前测);然后通过操纵某些条件,引入被看作是自变量和原因的实验刺激,即引入X,使Y 发生变化;接着再对引入X 以后Y的情况进行测量(后测),并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的结果。如果前后两次的情况发生变化,则可以初步认为X是导致Y变化的原因,即检验了X→Y。这可以说就是实验研究最基本的分析逻辑。

由此来理解实验研究法的概念。实验研究法是通过主动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通过引入(或操纵)一个变量(即自变量),以观察和分析它对另一个变量(即因变量)所产生的效果。

1.教育实验研究的特点

教育实验研究是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其主要特点有:

其一,实验者与教育者合二为一。一个教育实验工作者不仅是实验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而且同时必须是一个教育者,必须在教育人的过程中研究教育。

其二,教育实验的被试就是教育对象,是一定群体的学生。学生是参与实验的主体,有自己的自主性、创造性,研究者必须尊重他们的意愿,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与儿童一起实验”,而不能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

其三,教育实验更多地是在真实的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里(而不是在专门的实验室)进行,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政治、文化、民俗及其他大量的非科学因素的干扰,其控制不如实验室实验那样精确、严密。

其四,教育实验要确认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既要有求真作基础和前提条件,又要以至善为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受到真理标准与价值规范的双重制约。

其五,教育实验的周期性比较长。一种新的教育制度、新的教材和新的教法的实验,决非短时期内所能完成,往往需要几年才能看到真正的效果。较为复杂的教育实验,往往还需要几轮的反复实验,才能获得可靠的结论。

2.教育实验研究中的三种变量

所谓变量就是可变的量,它是随着条件、情境的变化而在数量或类型上起变化的人或事物的特征或方面,又称因子或因素。变量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之分。

自变量就是假定的原因变量。例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课题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就是这一课题中的自变量之一,因为由于对它的运用(教学手段的变化),引起了教学结构的变化和教学效果的变化。

因变量就是假定的结果变量,也主要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某一事件结果的变化。例如上述例子中,教学效果的变化就是一个因变量。

无关变量就是我们不进行研究的,但是在实施研究过程中对我们的研究又有一定影响的变量。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由于这些变量产生的作用有时会干扰我们对研究成果的分析,所以,对这些变量我们应尽可能地加以控制。例如,上面的例子中,教学效果的变化可能是由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理解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或是由于在考试前教师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训练;还可能是这一学期学校加强了班级的管理,使学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等因素引起的。如果是由这些因素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那么,我们的研究成果就不能说明问题。因此,在研究时我们就有必要对这些无关变量加以控制,尽可能地减少其对研究成果的影响。

在一个课题中,要明确什么是自变量?它是如何实施的?哪些是因变量?如何对它们进行测量?哪些是无关变量?对这些无关变量如何加以控制?

3.教育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

(1)陈述研究的问题并提出研究假设

要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研究的问题及研究假设。例如天津市上海道小学进行的整体改革实验,研究问题是:“课程结构的改革”,研究假设是:“使用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在内的大课程体系进行教育教学,要比使用原来的常规的课程在学生发展、教师提高、优化育人环境和机制等方面效果好。”

(2)确定实验处理

处理即教育实验中所要操纵的自变量的变化。一个实验起码有两种以上的不同处理。比如研究小学生智力技能形成的途径,自变量是复合应用题解析技能的形成方式,实验组采用“按阶段形成”的方式,控制组采用“一般讲解练习”的方式。

如果某实验不仅要研究新编教材的特点,而且要研究什么方法更适合于教材,这就涉及到教材(传统教材与新教材)与教法(讲授法与自学讨论法)两个变量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各种组合,因而需要更复杂的实验设计。

(3)列举群体、样本、实验单位、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

群体指样本的总体。要研究小学生能力发展,那么目标总体就是在校学习的小学生:接近总体则是指实验进行的具体单位,场所样本。

实验单位,可以是个人、班级,也可以是一个学校、团体,必须独立接受实验处理并做出反应。


拓展阅读

关于取样的基本要求

①明确规定总体

取样的第一步是明确规定总体。研究目的和课题性质决定了总体的范围和内涵。如“大学生学习现状调查与学习指导的研究”,总体就是全国的所有大学生;“某某地区初中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研究”,总体就是某某地区城乡初中学习困难的学生。从某一总体抽取的样本,经过研究获得的结果只能推广到这一总体中去。

②取样的随机性 

一个随机样本,在总体的所有成员中都有同等的被选样的机会,因此,要尽可能使每个被抽取的个体具有均等的机会,因此,要尽可能使每个被抽取的个体具有均等的机会,也就是说使被抽取的任何个体与个体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在选择上没有联系,这里不存在任何选择的标准,不带任何意义成为,从而尽可能使样本保持和总体有相同的结构。

③取样的代表性

要尽可能使抽取的样本能代表总体。如某市对初中学生学习方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全市初中三个年级共420000学生,可以从中抽选840人来说明420000人的情况,因此这840人的代表性就非常重要了。只有样本具有代表性,那么由样本特征推断的总体特征才有一般性,对总体的研究成果才有推广价值。例如,某人研究某大学学生课余休闲和爱好,利用自习时间到图书馆发放问卷,问卷回收率90%以上,结论是65%大学生晚上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这一结论是由于取样的偏差而带来误差。

④合理的样本容量 

要科学地确定样本的大小,既要满足统计学上的要求,又要考虑实际上收集资料的可能性,并使误差减到最低限度。一般来说,样本容量与样本代表性呈正相关,大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研究的结果可能更有一般性。结合长期教育研究的实践经验,提供以下取样大小的参考值:描述研究、调查研究样本为总体的10%。除少数情况,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不能少于100,相关、比较研究的满意样本每组至少30。条件控制不严密的教育实验,最好是一个自然教学班,不少于30人。  

(4)选择因变量及适当的测量手段

对因变量的测定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确定所选择的反应变量能够提供有关研究问题的信息;第

二,要决定怎样进行测定,如何选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度量单位及必要的技术手段;第三,要考虑测量数值的可能准确度。

(5)选择实验的类型

教育实验最基本的设计类型有如下几种:

①单组实验法。单组实验法指同一组被试分期接受施加不同实验因子的影响,然后测量不同因子所产生的效果并加以比较(被实验者仅有一组,只能前后比较)。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但难以排除“时序效应”。

②等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是常用的一种教育实验形式,其形式是把被实验者分为几个基础相同的小组,称之为等组,如人数相等、能力相等,其他条件如教师能力、教材内容、教学时间、教室环境等也都应当相同。各种条件相等后,再施以不同实验因子的影响,经过一段时间,再测量实验因素所产生的结果,以求得结论。这种方法用等组平衡的方式来控制无关变量,可有效避免“时序效应”,但要真正组成所谓的等组,是很不容易的。

③轮组实验法。轮组实验法是指两个组同时接受不同实验因子的影响,第二轮时把实验因子对调,然后对实验因子施加后产生的效果进行比较。这种实验采用抵消法来控制无关变量,可有效克服“时序效应”和难以组成等组等缺点,比较可靠,但组织起来比较复杂。

(6)判定该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进行控制 无关变量包括外部的、介入的或主试者变量等。由于不可能做到控制所有干扰,因此要集中考虑会影响实验变量的主要因素。例如,要研究如果分配复习时间才能收到较好的外语复习效果,自变量是复习时间的分配方式,因变量是测试成绩,而被试的智力水平、外语成绩、复习内容、复习时间总量等是将影响外语成绩的需要控制的无关因素。

4. 运用教育实验研究法应注意的问题

(1)实验设计要符合基本的道德准则。教育实验不同于一般自然科学实验的显著之处就在于它的研究对象是人。因此,在提出一个实验课题或设计实验因素时,务必要注意不能使实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必须提出实验的假设。选择好课题以后,必须针对研究目的提出实验的假设。一个实验的假设是否明确、恰当,对于该实验的成功与否和价值大小,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是实验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3)确定实验的自变量,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同时,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严格控制无关变量。

(4)教育实验需反复进行。由于教育实验具有复杂性,对于某一个问题,通过一次实验, 往往很难下结论。因此实验需要反复进行,一般可以先从小规模开始,逐渐扩大范围,延长周期,以便在更具有代表性的情况下,探索出事物的客观规律。

(五)个案研究法

“个案”通常又被称为“案例”,是指具有某种代表意义及特定范围的具体对象。具体到教育研究领域来说,这个对象既可以是一个人、一种课程、一个机构,也可以是一个事件或一个过程等。个案研究就是广泛搜集个例的资料,彻底了解个例现状及发展历程,对单一研究对象的典型特征进行深入而缜密的全面研究分析,确定问题症结,进而提出建议的一种研究方法。通常也被称为个案法、案例研究法。

1.个案研究法的特点

(1)个案的典型性与问题的普遍性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与同类相比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教育研究对象,研究的对象有特定的范围、独特的情景。虽然个案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个别的,但不是孤立的,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揭示出问题的普遍性。

(2)结果的描述性与过程的跟踪性

个案研究的研究结果是对研究对象丰富而极为详细的描述,通过讲述研究中的一个个故事和对研究过程中的“实物”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来引领读者更好地理解研究中的样本。个案研究既可以研究个案的现在,也可以研究个案的过去,还可以追踪个案的未来发展。由于个案研究的对象集中,所以研究时就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对有关该研究对象的尽可能多的变量及诸变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互动进行透彻深入、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因而个案研究往往具有跟踪性质。

(3)情境的自然性与互动的灵活性

个案研究可不拘时地,即可随时对研究对象做深入研究。个案研究一般都是在自然的情境下展开探讨,不会去改变外在的因素,研究者着重在一旁观看或是参与其中发生的过程,不添加任何外在的影响,对研究对象控制程度很低,重在自然状态下的表现。研究者参与到个案中,站在被研究者的立场上观察他们,探讨他们对事件的知觉过程,用他们的语言和概念与他们互动。

(4)方法的多元性

个案研究资料的搜集方法相当多元,为了搜集到更多的个案资料,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就必须结合教育观察、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教育实验、教育与心理测量、实物分析以及整理查阅文件、档案记录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法等各种研究手段。

(5)注重分析的科学性

一项个案研究中包括了有关一个个例的大量资料的汇集,以此代表整个现象,其资料搜集范围甚广,包括过去的和目前的,资料显得很繁杂琐碎,因此必须精细分析,方能找到问题的真正所在,因此对资料的分析在个案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每一个个案都有其独特的背景,个案的问题是长期形成的。因此,分析个案问题需考虑许多变项,不只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也要探讨目前问题的来龙去脉。

2.个案研究对一线教师的意义

(1)个案研究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一线教师需要应对日常繁杂的教学工作,时间和精力有限,理论储备不足,进行严格的教育实验和大范围的教育研究都不现实。个案研究因其研究对象少、研究规模较小、一般都在没有控制的自然状态中进行等特点,使教师有条件对个案的方方面面进行细致的研究。教师可以抓住个别典型的学生、教学行为、教学事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践进行研究。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总可以随时随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对象,而且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处理,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2)个案研究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 个案虽然特殊,但它准备揭示或予以验证的问题往往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教师展开个案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困扰、影响自身及同事教学目标达成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这就促使教师在压力下萌发出进行个案研究的热情。个案包括一系列过程、事件、个人或研究者感兴趣的其他事,如教学计划、课程、教师角色和学校事件等,是教师朝夕处身期间的,他们可以随时收集研究所需要的资料,这是其他研究不具备的优势。而个案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如访谈法、观察法、调查法等,对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来说并不陌生也不复杂,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经常用到,个案研究的这些实践性和便于操作的特点,能够增加一线教师从事研究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3)个案研究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个案研究能够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反思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在确定了研究问题后,需要对研究个案进行长时间深入细致的跟踪调查,不断主动追寻问题的症结所在,这就迫使教师必须经常追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这种不断自我反思的过程,能够帮助教师朝着专业化方向迈进。个案研究还能够加深教师对教育理论的理解,教师可以选取典型事例写成案例,通过案例的形式学习运用理论,有效地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使教育理论能落实到实践中并指导实践,使案例成为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个案研究促使教师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不断的思考,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归纳出具有教育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深化对教育理论的理解。

3.个案研究的步骤

(1)形成研究问题,选择研究个案

无论什么样的研究,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和选择合适的对象是进行研究的起点。研究者在一开始就要准确地确定所要研究问题的本质是什么。一般来说,进行个案研究的问题应该满足三个条件:问题要与当前在真实环境中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有关,我们对此类问题几乎没有控制能力,以及关于“怎样”和“为什么”等解释性的问题。研究的问题可来自对理论的疑惑与追问、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反思以及自己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教师所涉及的个案研究问题许多都来自实践,如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自信心问题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问题研究等。

确定了问题以后,个案研究一般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确定个案,即根据研究目的抽取那些能为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此外,研究者还要确定的一个问题是选择单一个案还是多个个案进行研究。通过对多个个案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比对一个个案研究得出的结论更有说服力,但开展多个案例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时间,需要研究者根据研究问题与理论假设斟酌而定。以对校本课程实施有效性的研究为例,教师可以选择某一所学校为单独个案对其校本课程的实施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假如要探究有效实施校本课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也可以选择三、四个实施校本课程成功或不成功的学校进行研究。

(2)搜集个案资料和数据

对个案资料的数据收集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搜集与研究问题和个案相关的各种资料,如相关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官方文件资料、个案所处的社会背景、环境等,从而为实地阶段的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第二阶段是进入现场对个案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此阶段对个案研究来说,并没有什么专有的收集资料的方法,而是多种方法兼收并蓄。只要是有利于自己发现问题、解释问题的方法,都可以进入个案研究。一般用得比较多的是观察、访谈和实物分析,有时也运用填调查表、面试或测查等方法。

①观察。透过观察,可以取得一些相关行为以及环境条件的信息。研究者可以对个案周围的学校氛围、社区环境、家庭背景等进行描述记录。同时,进入现场前研究者要设计观察提纲,确定观察的内容、事件行为以及观察时间,可以进行观察的全程式的描述记录,也可以仅对发生的事件或行为进行记录。

②访谈。因为大部分的个案研究都是和人有关的事务,因此访谈就成为个案研究证据的基本来源。通过访谈可以获得那些我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信息,如想法、态度、愿望、经验等,或那些已经发生的事件,从而达到对个案的现状与缘起的深入了解与分析。通常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即访谈前要设计访谈问题,访谈中灵活运用,不死搬硬套。

③实物分析。实物是在自然情境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提供有关被研究者言行的情境背景知识。包括用各种手段记录下来的官方类和个人类的所有资料或图片,如书报杂志、档案、统计资料、广播影视资料、单位的各种记录、教师的备课笔记以及私人保存的资料(如书信、日记、家庭记录、照片等)。这些资料由于研究者的直接干预较少,往往更加“真实”“可信”,可以印证和补充观察、访谈的内容,且对研究过程不产生任何干扰。其不足在于它并不是为做研究而特别准备的材料,因此缺乏研究数据所需要的详尽性和针对性。

【拓展阅读】

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应遵循三条原则

一是资料来源要广泛,即要用多种方法、从多种角度、按不同来源搜集资料,这样可使研究者对资料进行三角互证。如对某学生厌学原因的研究,资料收集可以有观察、访谈、实物分析(如该生的日记、老师的记录等)等多种方法, 也可对该生、其老师、同学、家长等多方访谈探究其真正的厌学原因。二是建立个案研究的数据库,可以包括研究者的笔记、文件、访谈、观察的原始记录,基于调查形成的表格、档案等。三是建立证据链,从而使一个外来者能够从最初的研究问题,跟随相关资料的引导, 一直追踪到最后的结论。

(3)个案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 个案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事实上和资料的收集工作是同步进行的。研究者要遵循资料收集、整理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及时调整研究问题和方法,再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这样一个循环往复、逐步深入的原则。首先,在离开访谈和观察的现场后, 应第一时间对访谈稿件和观察记录等资料进行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往往是混乱的,有些资料是无用的,研究者必须一遍一遍阅读搜集到的资料,剔除无用的资料,归类有用的资料,确定对个案发展有突出作用的某些因素,从而对个案做出正确的诊断,根据分析的结果及时调整研究问题和方法。分析资料的过程,也是对资料进行整理、简化和不断抽象的过程。其次, 在进行整理分析资料时,呈现个案特征的材料应力求客观。然而研究者都有自己的价值体系, 对事件都有自己的看法,在强调对个案进行符合事实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结论和推论中可以有研究者价值的介入。

对资料的分析是个案研究的一个难点。教师往往面对一大堆的资料不知如何下手。专家建议,在收集数据时就应注意缩小研究的范围,不要试图去研究所有的东西;在一般的研究问题上提出更为具体的有助于分析数据的问题;及时写下对观察内容的分析,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在研究过程中经常要写一些感受、启发、反思之类的小文章,这些内容最后都是写报告的素材。

在集中分析时,首先,给每一份资料编号,建立一个编号系统。其次,认真阅读原始资料,熟悉资料的内容,仔细琢磨其中的意义和相互关系。第三,在资料中寻找被研究者经常使用的概念以及在使用时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概念,将其作为重要的码号进行登录。第四, 按照编码系统将相同或相近的资料混合在一起,将相异的资料区别开来,找到资料之间的关系。第五,将资料进一步浓缩,找到资料中的主题或故事线,在他们之间建立起必要的关系, 为研究结果做出初步的结论。也就是说,在整个资料分析中,要注意概念的数量,要有意识地去发现资料的模式(有规律的东西)和主题,对数据进行分类;要注意同类合并(把看起来相似的东西归类在一起)、细节归类(某一细节是否可归入到更大的类别中去)、变量之间的关系(对概念或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推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