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良的“知止”不值得称赞

 红瓦屋图书馆 2012-10-24

张良的“知止”不值得称赞

马执斌 《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10月17日   15 版)

    9月27日《光明日报》“书评”版刊登评介《中国廉政史鉴》(历史人物卷)的文章,有一篇题为《以史为鉴 资政育人》,作者是李洪峰先生。文章说:“ 《中国廉政史鉴》是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生动教材。如何处理公和私的关系,对于从政者来说,是一个千古话题。中国历史上灿若群星般的杰出人物,用实际行动做出了很好的回答。陕西汉中张良庙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掷秦一椎’,下联是‘辞汉万户’,橫批是‘知止’。这幅对联是对西汉重臣张良一生的写照。张良为汉朝建立立下的功劳,是尽人皆知的,但他不伐其功,不矜其能,以勇于自持知止而留下千古美名。”《中国廉政史鉴》我没读过,不知道书中是怎样写张良的,没有评论资格。但对李洪峰先生称赞张良“以勇于自持知止而留下千古美名”的说法,不敢苟同,愿陈鄙见,以资商榷。

    在楚汉战争中,张良每每为汉王刘邦筹划奇谋良策,排忧解难,最终打败西楚霸王项羽,创建汉室江山社稷。初登皇帝宝座的刘邦曾颇有自知之明地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汉高祖刘邦论功行赏,让张良“自择齐三万户”。张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于是,刘邦封张良为留侯。这就是上面援引李文所说的张良“不伐其功,不矝其能”,“辞汉万户”的依据,讲得有道理。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张良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讎强秦,天下振动(此指“掷秦一椎”)。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这就是上面援引李文所说的“张良以勇于自持知止而留下千古美名”的依据。其实,张良在这里说的并非真心话,他的“退隐”,有难言的苦衷。

    《史记·吕太后本纪》说:“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生孝惠帝,……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隠王如意。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常欲废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类我。戚姬幸,常从上之关东,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如意立为赵王后,几代太子者数矣,赖大臣争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

    在封建时代,废立太子是关系国家安危兴亡的大事。刘邦要废太子,立如意,并不完全是因为后妃争宠固位而引起的。刘邦深知太子“仁弱”,“不类我”,难以当国,而“如意类我”,是理想的接班人,立如意对巩固刘氏汉室江山社稷有利,这才是他屡次想易太子的主要原因。然而,中国古代维护世袭统治的传统是由嫡长子继位的宗法制。刘邦想废太子、立如意,违背传统,所以遭到群臣反对,一时难以实现。

    吕后为了保住自己儿子的太子地位,指使建成侯呂泽劫张良问计。张良告诉吕泽:“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必异而问之。问之,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吕后依计而行,请出商山四晧辅佐太子。       

    汉高祖十一年秋七月,黥布造反。刘邦染病在身,“欲使太子将,往击之”。四皓闻讯,相谓曰:“凡来者,将以存太子,太子将兵,事危矣。”于是他们对建成侯说:“太子将兵,有功则位不益太子;无功还,则从此受祸矣。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皆不肯为尽力,其无功必矣。臣闻‘母爱者子抱’,今戚夫人日夜侍御,赵王如意常抱居前,上曰‘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明乎其代太子位必矣。”这席话揭穿了刘邦的心计。太子将兵平叛,有功则不过还当太子,无功则成为废太子的理由。太子统率的将领,都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枭将,现在太子统率他们,就象让羊指挥狼一样,都不肯尽力,平叛肯定不能成功。到那时候,刘邦再提出废太子,立如意,群臣就无法反对。刘邦的主意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怎么应对呢?四晧告诉建成侯吕泽: “何不急请吕后承间为上泣言:‘ 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今诸将皆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将此属,无异使羊将狼莫肯为用,且使布闻之,则鼓行而西耳 。上虽病,强载辎车,卧而护之,诸将不敢不尽力。上虽苦,为妻子自强。’于是吕泽立夜见吕后,吕后承间为上泣涕而言,如四人意。上曰:‘吾惟竖子固不足遣,而公自行耳。’”刘邦率兵东征,“群臣居守,皆送至灞上。留侯病,自强起,至曲邮,见上曰:‘臣宜从,病甚。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因说上曰:‘令太子为将军,监关中兵。’上曰:‘子房虽病,强臥而傅太子。’是时叔孙通为太傅,留侯行少傅事。”就这样,张良配合四晧暂时化解了太子的危机。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冬十月,刘邦与黥布战于蕲西,黥布败逃。刘邦中流矢,令别将追击。黥布被长沙王臣诱而诛之。十一月,刘邦回到长安,病情加重,更想易太子。张良劝谏,刘邦不听,张良称病不再赴职管事。叔孙通“称说引古今,以死争太子。上详许之,犹欲易之。”

    不久,刘邦“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晧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対,各言姓名,曰东园公,角里先生,绮里季,夏黃公。上乃大惊,曰 :‘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呂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橫绝四海。橫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尙安所施!’ 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以上所述 ,就是张良退隐的背景。

    刘邦想易太子,首先考虑的是太子“为人仁弱”,“不类我”,说白了,就是太子没有当皇帝的能力;其次是担心太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预见到自己死后,太子继位,吕后会专权,汉室江山有改姓的危险。刘邦有远见卓识,而且有主意、有办法。为了防止吕氏篡汉,他与心腹重臣,刑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历史证明,孝惠帝无能,吕后专权,毒死赵王如意,残害戚夫人为“人彘”;吕后驾崩,诸吕阴谋篡汉危刘氏,卒赖陈平、周勃铲除诸吕,保住刘氏汉室江山社稷。刘邦真可谓料事如神,他想易太子主要是从国家前途命运着眼的。

    在封建时代,做臣子的所谓“处理公和私的关系”,就是为巩固一家一姓的江山社禝出主意,想办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还是投机钻营,专为个人谋私利的问题。张良足智多谋,为刘邦夺取天下建立奇功。令人不解的是,太子的无能,吕后的专橫,难道他一点都没看出来吗?对吕氏篡汉的危险一点都没有预料吗?另外,在废立太子的问题上,重能力总比尊传统,由嫡长子继位更合理,以张良的智力,难道对此毫无认识吗?然而在太子的废立上,张良竭力维护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将汉室江山社稷置于危险中,没有尽心于君国,这难道是为“公”吗?当四晧保住太子职位后,张良向汉高祖提出退隐,他所说的“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纯属假话;“乃学辟谷,道引轻身”,是制造假象。张良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深知刘邦喉下有逆鳞,触动不得;倘若刘邦得知招引四晧护太子是自己的主意,就会引来杀身之禍。张良这种担心是有理由的。在刘邦病重时,有人说:大将樊哙党于吕氏,一旦皇上晏驾,欲以兵诛赵王如意。刘邦大怒,立刻召绛侯周勃受诏床下,曰:“陈平驰传载勃代哙将,至军,即斩哙头。”早在沛县起义之前,樊哙与刘邦就是狗肉朋友,鸿门宴上樊哙有护驾之功,他跟刘邦又是连襟,刘邦对樊哙下手之狠,令人惊讶!而张良与刘邦一不沾亲,二不带故,假使刘邦知道招来四皓护太子是张良的主意,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张良的退隐,历来被称赞为“勇于自持知止”典范,而实际上却是为个人利益,明哲保身的一种策略。张良不是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的猛将,而是运筹帏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在太子废立上,张良处理不当,君臣意见分歧,关系出现裂痕,为保护个人性命,采取退隐的策略,使自己的智慧不能继续为国家服务,这样的结局是一幕悲剧,当不起什么“知止”的“美名”。幸运的是,张良退隐不久,汉高祖刘邦驾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又重食人间烟火,活了八年之久。在此期间,闭门不出,不问国事。假设刘邦能够活得再长久些,得知招引四皓护太子是张良的主意,张良还能享受安逸平静的生活吗?在处理公和私的关系上,张良的做法难称典范,不值得称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