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关入城”学文言

 liubaoliang 2012-11-15

破关入城”学文言

 

文言是古代书面语言,用这种语言写成的文章就叫做文言文。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文言文除了应对高考外,具备一定的阅读文言文能力,还可以有助于提高自身学识修养,为研究和继承祖国优秀历史文化打下坚实汉语基础。

但是,文言文又像是一座堡垒,它让有志者百攻不克,让怠懒者望而却步,让前进者身陷泥淖,让后退者屡思不解。许多学生三年学习下来还是不明其理,不领其要,懵懵懂懂,苍促上阵。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是求之过急,不得其旨。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文言文,学习文言文有没有一条切实可行的捷径呢?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困绕学生的老大难问题了。为了便于理解,我把文言文学习的两个层次,归纳为“三关”。即:朗读关、识记关和考试提升关。

第一关——朗读之通关要决。我这里把朗读列为第一关,主要是想告诉大家,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读好一篇文言能够培养语感,读熟一篇文言则能帮助理解,读透一篇文言更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一关主要运用在高一阶段的学习中,因为高一阶段相对来说不太紧张,学生有时间朗读背诵。朗读时,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耳到、情到。“心到”是说,我们要用心,要全心全意地去读,反过来说,就是不要走思。好多同学不重视朗读,老师规定的任务只当是调节紧张生活的玩耍,结果在考试时,养不成静心阅读习惯,当然也不能用心领会文章意旨。“眼到”“口到”和“耳到”是说,在朗读时要眼、口、耳配合。眼是摄取信息的主要器官,我们的联想和回忆大都是通过视觉印象唤起的。眼、口、耳配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识记效率,强化大脑中的神经联系。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最好的朗读就是大声地读出来。可是,实际的情形是,上了高中以后,好多同学变得腼腆起来,尤其是女生,生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所以,除了老师强迫,学生很少能高声朗读。至于“情到”,就是要求在朗读时要注意领会文意,把握情感。要用合适的情感基调读出文中情感,而读准文章情感才能表明已经理解了文章。

第二关——识记之通关要决。识记,是整个高中阶段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一是识记必要的文言知识,二是识记名篇名段。识记名篇名段各有其法,这里不做介绍。这里主要总结一下关于文言知识的归纳识记。文言知识包括实词、虚词、活用类型和句式等。实词的理解,需要长期积累,尤其是多义词,近年来高考越来越注重多义词的考查,所以,理解和掌握多义词的含义是识记的重点。最好的方法是用比较法识记,比如“数”这个词,在“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中含义是“数目”,读作“shù”;在“扶苏以数谏故”中含义是“屡次”,读作“shuò”;在“数罟不入洿池”中含义是“密”,读作“cù”。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对“数”这个词有了更加清晰准确的理解。运用比较识记法的关键是在学习时要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分析总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自己总结出来的东西,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虚词虽然不多,高考考纲归定的十八个虚词,一定要全面理解掌握,这也是个硬功。因为虚词的学习理解有一个由浅入深、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习的篇目多了,才能积累足够的材料进行总结分析。差不多到高二后半学期,一些重点的虚词,比如“之”“而”“以”“焉”“其”“于”等才能全面了解其含义和用法。重点之外的如“乎”“乃”“且”“为”“与”“何”“若”“也”“因”“则”“者”“所”等,在高三第一学期都得了解掌握。词性易变,用法多样是虚词最大的特点。所以,在学习时要善于总结这些变化加以识记。一般每个词都有它的常规用法和特殊用法,常规用法经过初中文言文学习一般较易掌握,关键是那些特殊用法,到了高中以后,最让学生头疼就是这些特殊用法。其实,每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有一定规律,关键是得把它总结出来加以强化。比如“之”这个词,它既可以作代词、动词,又可以作助词,作代词是它的常规用法,一般在句子中作主语或宾语。如:“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这里的“之”作“取”的宾语,代指“土地”。而作动词就比较特殊,一般在句子中充当谓语。在识记时,要死记几个实例,以便做题时比照。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之”在这里作谓语,是“去”“到”的意思。“之”作助词也是文言中的常规用法,“之”之所以称为“虚词”就是因为它在多数情况下是作为助词使用的。“之”作助词时,又有几种用法,其中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的用法是最常见的,如:“千乘之国”中的“之”。而作定语后置标志、作宾语提前标志和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就比较特殊,需要归纳分析。其中“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用法又是最为特殊的,要花大量时间作具体细仔地总结。“之”作定语后置标志时,后面一定是形容词,这是一个规律。如:“蚓无爪牙之利” (《劝学》)。“之”后是形容词“利”。作宾语提前标志时,有两种情况,一是作动词宾语提前,二是作介词宾语提前。但不管是哪种情况的提前,大多出现在疑问句和否定句中,所以,文言中疑问句和否定句多宾语提前就是一条规律。换句话说,在判断句式时,只要见到疑问句或否定句就要多想宾语提前。疑问句宾语提前如:“何厌之有?”“何后之有?”等。否定句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不吾知也”“莫己若”等。总之,能在学习课文时总结出虚词用法规律是就能举一反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言中的活用,其实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识记活用时,首先得弄清楚文言中只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这些实词才有活用。其次得弄清什么是活用,所谓活用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由于表情达意的需要临时改变了这个词的词性和用法。比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中“水”一般作名词,但在这里临时变为动词,作“游水”讲;“绝”本来是形容词,这里却做动词使用,作“横渡”讲。再次得弄清词类活用的类型都有哪些。最好的方法是分词类总结识记,如名词的活用类型有: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等;动词的活用类型有:动词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一般没有意动用法)等;形容词的活用类型有: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等;数词的活用类型有:数词作动词、数词作名词等。这些活用类型中,名词作状语和各类词的使动、意动用法是难点,需要认真分析归纳。什么是名词作状语?其实,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直接充当状语的,换言之,现代汉语中充当状语只能是副词、形容词和介宾短语。如:“他在操场上很认真的做操”,这句话中,“在操场上”“很”“认真”分别是介宾短语、副词和形容词。但在文言中名词却可以作状语直接修饰限制谓语。如“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的“兄”,用在主语“吾”和谓语“事”之间作状语,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所以,当看到主语和谓语中间是一名词时,这一名词一定是“名词作状语”的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其实也是与现代汉语比较而言的,现代汉字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不具备这样的语法功能,但在文言中却是常见的。所谓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形容词、名词临时活用作了有“使”“令”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如:“臣活之”(《鸿门宴》)中的“活”,就表示主语“臣”使宾语“之(他指项伯)活下来。所谓意动用法是指,形容词、名词活用作了有“认为”“以为”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如:“吾从而师之”(《师说》)中的“师”,就是“把……当作老师”的意思。

文言常识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文言句式。常见的也是考试中(高考试卷翻译)常出现的文言句式有五类。一是判断句,二是省略句,三是被动句,四是固定句,五是变式句。判断句中,“者”“也”“为”“非”等构成的较为常见,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而用副词““乃”“皆”“即”“则”“诚”“素”“谓”等表示的判断需要总结分析。有一类判断句本身没有什么标志,这类判断是通过语意直接表示的,所以判断起来较为难一些。比如:“今臣亡国贱俘”“秦,虎狼之国”等。

省略句主要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省略介词宾语、省略兼语等。其中省略主语、省略宾语是最常见的省略句,几乎每篇文言文中都有大量这样的省略。省略主语的三种形式,即承前省、对话省和蒙后省在学习时一定要加以分析认识。省略谓语,不太常见,所以不容易判断,学习时要多留心。如:“生丈夫,()二壶酒,一犬。”(《国语《勾践灭吴》)括号中省略了谓语动词“奖励”。大家要注意的是,考试中常考的是省略介词和省略介词宾语这两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一般不能省略,但在文言中却经常省略。最主要的有省略“于”“以”两种情况。如:“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烛之武退秦师》)“ 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促织》)省略兼语是省略句的难点。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兼语,所谓兼语,就是双重语法成份的意思。具体是指,在一个由动宾结构和主谓结构串连构成的复杂单句中,前一个动宾结构短语中的宾语正好做了后一个主谓结构短语中的主语,这个带有双重语法成份的词语就是兼语。如“(秦王)令赵王鼓瑟。”(《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个单句中的“赵王”一词,既做 “令”的宾语,同时又做 “鼓瑟”的主语,“赵王”一词在这里就是兼语。出于表达需要,文言中常常省略兼语。如:“乃徒武北海上无人处,使(其)牧羝。”(《苏武牧羊》)“若舍郑以(其)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再迁(其)为太史令。”(《张衡传》)等等。

文言中的被动句大都有标志性词语,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用“于”表被动;“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用“见……于……”表被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用“为……所……”表被动等等。被动句学习的难点是无标志的被动,即所谓意念被动。如:“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举,在这里译为“被攻占”。“洎牧以谗诛。”(《六国论》)诛,在这里译为“被杀”。等等。

固定句式近年来很少出现在试题当中。较为常见的有以下一些类型:一表疑问的:“如……何?”“若……何?”“奈……何?”等;二表反问的:“不亦……乎?”“何(奚)以……为?”“何……为?”“岂……乎?”“宁……乎?”“独……哉?”“能无……乎?”“何……之有?”“唯……与?”等等;三表揣测、商量、询问的:“得无……乎(与、欤、耶、邪)?”“不亦……乎?”“无乃……与?”“无乃……乎?”等等;四表选择、并列等关系的:“其……其……”“或……或……”“载……载……”等等;五表比较的:“……孰与……?”“孰若……?”等等。高中课本中常见的基本上就是这些,具体译法,课下注释中都有。

变式句是文言中最重要,也是考试最常出现的一种,高考试题文言文翻译中几乎每年都有变式句的考查。

所谓变式句,就是我们常说的倒装句,即改变了语序的句子。这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文言中句子的语序多有变化,主要的有三种:宾语提前、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文言中的宾语提前是较为常见的语法现象。我们知道,汉语词语中只有两种词可以带宾语,一是动词,一是介词。很显然,所谓宾语提前,无非是动词宾语的提前和介词宾语的提前。但是,仅仅从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的角度分析宾语提前是远远不够的。根据宾语提前的不同情形或语境,宾语提前主要有以下以种形式。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前。如:“沛公安在?”(《鸿门宴》)这里“安”做动词“在”地宾语提前,译为“哪里”。再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这里的疑问代词“谁”作介词“与”的宾语提前。“谁与”即“与谁”,译为“跟谁”。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如:“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此例中,代词“余”(译为“我”)作宾语提前。全句译为“古代的人们没有欺骗我啊。”其它如“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不吾知也。”(《论语》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等等。三是用“之”作标志的宾语提前。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这个句子中,“之”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提前的宾语是“何厌”。全句译为:“晋国有什么满足呢?”。再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之《秋水》)这里的“我之谓”即“谓我”。“我之谓也”译为“(这是)说我的啊”。四是用“是”作标志的宾语提前。如:“唯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这个句子中,“兄嫂”作宾语,“是”起提宾作用,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全句译为:“(我只有)依靠哥哥和嫂子。现代汉语成语里保留了一些用“是”提前宾语的词语,如唯马首是瞻、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你是问、唯才是举等。

文言中一些修饰性或限制性的定语常常放在中心词(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面,称为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后置定语与“者”字结合(或称“者”作标志的定语后置)。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这里的“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作“群臣吏民”的定语后置了。再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这里的“铿然有声者”作“石”的定语后置了。二是数词经常放置在中心词的后面。如:“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句中的数词“五六”“六七”作“冠者”“童子”的定语后置了。全句译为“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人”。再如:“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等。这里的“十二”“三”都后置的定语,译文是要提到中心词的前面。三是用“之”字作定语后置标志。这类定语后置,“之”后常常是形容词或动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这个例句中的“利”译为“锋利的”,“强”译为“强劲的”,都是后置的定语。全句译为“丘蚓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强劲的筋骨”。再如:“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勾践灭吴》)这里的“游”译为“游学在外的”,作“国之孺子”的定语后置了。全句译为“(对)游学在外的越国的年轻人,没有不供给食物的。”。

状语后置也是变式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所谓状语后置,也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按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状语一般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作状语的一般只能是副词、形容词和介宾短语。比如:“他非常迅速地从操场上跑进教室。”在这个句子中“非常”是副词,“迅速”是形容词,“从操场上”是介宾短语。“非常迅速地从操场上”处在主语“他”和谓语“跑”之间,是作状语来修饰“跑”这个谓语的。而在文言中,如果遇到介宾短语作状语时,却常常将其置于句末,所以,有时人们把状语后置又称之为“介宾短语后置”。 依据构成介宾短语的介词的不同,又有以下几种:一是“于……”结构的状语后置。这也状语后置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这里的“于蓝”状语后置了,译为“比蓼蓝”。需要注意的是“于”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翻译为不同的介词,如:“佚之狐言于郑伯”(《烛之武退秦师》)“于郑伯”译为“对郑伯”; “是故败吴于囿。”(《勾践灭吴》)“于囿”译为“在囿地”。 二是“乎……”结构的状语后置。如:“异乎三子者之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里的“乎三子者之撰”作状语后置了,译为“跟(这)三个人的志向”。再如“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这里的“乎舟中”作状语后置了,“乎”译为“在”。三是“以……”结构的状语后置。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以孝悌之义”作状语后置了,译为“用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 要注意的是,文言中有的状语后置因为省略了介词而较难作出判断(这种情况在有关文言的考试中一般作为省略句对待),在阅读翻译时需补出省略的介词。如:“读书(于)轩中。”(《项脊轩志》)“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等等。

第三关——考试提升之通关要决。做为一名高中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考试,既然是考试,就有一个成绩提高的问题。我们总不至于从高一到高三,再到高考,语文成绩总是在一个水平上徘徊吧。可是,说到语文成绩的提高,也是一个最让大家头疼的问题:一般地,我们考个及格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再往高处走,一百分或一百二三十分就不那么容易了。对于文言文阅读来说,它更像前进路上的一座堡垒,让大部分同学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得多少分算多少。

怎样做文言文阅读题才能更有效呢?我们先明确一下新课标对文言知识的考查范围。《2012年河北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语文》必考内容“古代诗文阅读”项中关于“理解”的规定: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话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可以看出,这些规定几乎涵盖了我们前面总结的所有文言知识点。那么,是不是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一定能考出一个好的成绩呢?我认为,要考好试,除了全面掌握这些文言知识外,还得有一套科学的做题方法。

第一,要明白文言考试一些常识性问题。文言阅读题大都是人物传记,人物传记,又大都是正面人物的。这些人物传记的主题一般都是赞美、歌颂。而传记的结构布局一般都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的介绍人物姓名、籍贯、生平等;第二部分,分几个并列层次介绍人物的主要事迹;第三部分,总的评价人物。明白了这些一般常识,在做题时就要有目的的阅读,最起码在阅读时要有目的地弄清文本的结构,尤其要弄清楚人物的每一个故事及每个故事片段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思想、品德、精神等。

第二,要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按照一定的步骤有条不紊的做题。文言本身比较难懂,加之我们对文言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所以要节省时间就必需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首先,我们要有做好文言题目的信心。在做题时不要发慌,要静心联想课内知识,尤其是一些重要实词、虚词含义。其次,在做题时要按一定步骤去做,不要急于求成。第一步,通读全文,初悟文意。这是做好题的前提。所谓通读就是在读过之后粗通文意。这时要充分联想、运用所学去理解文言词句,对生涩难懂的字词不要过多纠缠,以免耽误时间。第二步,细读文本后所设题目,弄清题目中所含信息。一般地,文言阅读前三道题目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中,第一道题考查的是实词和虚词含义的理解,设题多以选出“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的形式出现;第二道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是多选题。设题多以选出“全都表明人物什么什么思想精神的一组”的形式出现;第三道题,考查的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设题多以“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的形式出现。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言外之意就是,其它三项都是正确的了,这就给阅读理解提供了许多隐性信息。所以,在读题目时要细心思考,不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如:2011年普通高考新课标全国语文卷第1卷“文言文阅读”第三道题(总第6题)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自己 ;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往事契丹太师都惊恐起拜。

B、何灌深谙西北边事,受到微宗赞许。他任河东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举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徵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 。

C、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上认可。为完成运粮任务 ,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良田,使剩余劳力乐于应募。

D、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敌,不幸阵亡。金兵南下,梁方平弃城逃遁,何灌阻止溃退未成;金兵长驱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受伤战死。

这道题目的答案是D。错误之处在“何灌阻止溃退未成”。这与文意不符,文中的何灌没有阻止溃退,而是望风溃败。一般地,这一题在设题时,其错误之处仅限于“何灌阻止溃退未成”这样的局部小错,所以,只要我们有足够的细心,就完全可以找出这个“小错误”来。换言之,我认为做文言文阅读,这一题是关键,这一题要是描准了,做对了,那选项中的A、B、C就会给我们的阅读提供大量信息,对理解全文,做对前两题意义重大,而且A、B、C项的信息对下边的译文,也能起到一定提示作用。第三步,弄清题目和文本内容的前后对应关系,依题寻踪,对照探究。文言阅读题的设题大都与文本结构有一种顺序上的前后照应关系。这种照应体现在每一道题目中,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做题时,要学会依题寻踪,即依据题目给出的顺序去阅读文本,对照探究。如上面例子,我们做题时要依照A、B、C、D选项的顺序在文本中从头到尾按其结构找出其一一对应的章句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做即省时又能保证不遗漏信息,可谓“万无一失”。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做文言题时,要养成“圈画”的习惯。比如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官名等,要善于用不同的笔迹,或圆圈,或方框,或三角,或波浪线,在初读文本时醒目地标注出来。这样做看起来好像是费时,其实,这种做题方法可以为“依题寻踪”提供直观的参照,相比做每题时在文中乱找一气的做法,即省时又准确。比如上面例题中的主人功何灌,文本开头的“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这些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初读时将文本中所有的有关“灌”的信息全部批画出来,做题时就方便快捷多了。当然,其它的如:“张康国”“徽宗”“帝”“辽使射玉津园”等等也要随读随批,只是要与“何灌”的批法区别开来就行。

总之,文言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于高中生来说,要想学好文言文,就必须下苦功夫,长期积累,不断分析总结,不断练习巩固,要养成勤读、勤记、勤思、勤查工具书、勤总结归纳知识点等学习习惯。要勇于向老师和同学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在一次又一次的解疑中形成知识系统,不断提升自己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