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畅情志和24节气养生法

 阿居书馆 2012-11-25

阿居书馆欢迎你!

【调畅情志和24节气养生法】

调畅情志养生法

    当人们身体有病痛时,很自然地想到去医院找医生,但却不知道有些疾病往往是由于自己不能正确调理情志而引起的。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成人所患的疾病50%~80%起于精神创伤。早在两干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即“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忧伤脾”“恐伤肾”。就是说,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但异常的情志活动,七情过极,则可引起很多疾病,小至毛发,大至全身。故此,中医的养生非常重视调摄精神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提出了“神形相因”的学说,认为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增进人体健康,延年益寿。   

(一)积精会神,形神兼养
    《灵枢*本神篇》说:“故与生俱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两精,是指阴精与阳精;搏,交会、聚合的意思。本句意谓:男女两性的阴精与阳精相互交会所产生的生命力,叫做神。从而指出,神产生的物质基础是精,有精才有神,若精伤则神无所舍。平时精气旺盛者,多体格健壮,意识清楚,思维迅速而准确;若精亏体弱者,则神志恍惚,意识不清,思维迟钝。故张景岳说,“气聚精盈则神旺,气散精衰则神去”。历代医家和养生家一再告诉人们,“色欲耗神”“肆淫伤身”,即指出积精必须节制性生活。同时,不要过劳,因为“劳则气耗”,气耗则精亦耗。若体弱年老,精已亏,髓已虚,可常服一些益精补髓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何首乌丸等。
    《素问*移精变气论》指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这就清楚地说明人体健康与死亡的关键是有神或者无神。《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形,指形体;神,指精神。形与神俱,是形神合一、俱健的意思。只有人的形体与精神都相互协调健康,才能活到自然界赋予人们应当活到的岁数。形神兼养的具体措施,要动静结合,因为动则养形,静则养神,动静相合,则形神兼养。

(二)顺时养志,益气养神
    保养精神情志,应当顺从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的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外在环境的一个主要方面;精神意志活动,是人体内在脏器活动的主宰,而内在脏器的活动必须与外在环境统一协调,才能保持身体健康。人的精神意志在春天应当疏畅;夏天应当充实;秋天应当安定内敛;冬天应当伏藏而不露。这样才能保持人体真元之气的充盛不衰。
    《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气血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平人绝谷篇》也说:“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这都说明,神气的充沛,必须水谷精气充足,气血旺盛。而气血旺盛的关键,是在于胃气的健全,因为胃气是气血生化之源。若气亏甚者,可服健脾益气方;血亏甚者,可服当归补血汤;易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此外,加强体育锻炼,使气血运行流畅,也是保证神气旺盛的必要条件。

二十四节气养生大全-24节气养生法

各节气的养生法如下:
    1.立春
    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为立春。从立春这一天起,黄河流域万物从冬眠中渐苏,人体春阳之气渐显。天人相应,立春养生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立春养生总的原则,一是要通过饮食养生、方药养生,调整和保持五脏六腑特别是肝的气血阴阳平衡、出入平衡;二是要通过经络养生、运动养生,保持脏腑阴阳、气血、津液运行的顺畅;三是通过情志养生,保持肝气的舒畅条达,进而顺畅人体阳气的生发。
    2.雨水
    公历每年2月1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为交“雨水”节气。历书云:“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按五行学说,春始属木,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的健康的重要因素。所以雨水节气要调养脾胃。
    3.惊蛰
    每年3月6 日前后,为惊蛰节气。此时,因五运六气的变化蛰虫惊而出走,人体内微生物经过冬眠伏潜后也开始微动。因此,惊蛰养生应特别注意宣肺通利,使体内毒素随汗液、体液,特别是二便排出体外。
    4.春分
    每年的3月20日前后,是春季的第四个节气——春分。春分养生,一要平抑肝阳;二要健脾益气;三要育肾养阴。
    5.清明
    每年4月5日前后,是清明节气。此时人体肌肤腠理舒展,五脏六腑因内外清气而润濡和展。清明养生主要锻炼心肺功能,此时为高血压易发期,高血压患者应该多多注意身体。
    6.谷雨
    公历每年的4月20日前后为谷雨节气。谷雨,有“雨水生百谷”的意思,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此时农作物需雨露润养。在这个时期,人们外出频繁,室外活动量大,全身阳气易生发外越。特别是阴虚病人,多因虚阳上扰,清窍被役扰,而出现口干舌燥,鼻干目涩、耳鸣等。这个时候润养脏腑十分有益。
    7.立夏
    每年的5月5日前后是农历的立夏。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的开始。立夏节气常常衣单被薄,即使体健之人也要谨防外感,一旦患病不可轻易运用发汗之剂,以免汗多伤心。老年人更要注意避免气血瘀滞,以防心脏病的发作。故立夏之季,情宜开怀,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立夏养生的首要原则是:一要通过特殊的饮食、运动、经络、情志等养生手段,涵养心阳,二要通过饮食、运动、经络、情志等养生手段,滋肾水涵心阳,使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三要健脾益气。
    8.小满
    每年的5月20日前后是我国北方夏熟作物籽粒小得盈满,故称小满。天人相应,此时人体四肢百骸,因夏劳需耗较多精气,而特别需要气血津液的灌溉。脾为后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升清,胃以灌润。此时如注意醒脾强胃对于增强体质大有益处。因此,小满养生的首要原则是:一要通过特殊的饮食、运动、经络、情志等养生手段,涵养心阳;二要通过饮食、运动、经络、情志等养生手段,健脾益气;三要祛湿化痰,理气宣肺,小满节气是皮肤病的高发期(按未病先防的养生观,我们应特别预防“风疹”的发生)。
    9.芒种
    每年6月6日前后,为夏至,阳气逐渐开始达到最高峰,人体代谢也将达到最高峰,脏腑对气血滓液等营养物质的需要也将达到最大。此时,如果人体的气血运行不通畅(经络不通畅),脏腑的营养供给和代谢产物的排出不顺畅。人体就会出现阴阳失衡而易出现夜眠不足,困倦之状,脏腑功能容易紊乱,血虚患者易出现心动过速。因此,芒种应通过脏腑饮食养生和经络养生(温经、点穴),来预防和调整脏腑、气血的微小失衡,保证五脏六腑功能的顺通安和。
    10.夏至
    每年6月20日前后,谓之夏至。此日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散发)最旺的时节,也是中医时令养生中八个特别需要重点关心的节气。因此,夏至养生的原则除了要顺应夏季养阳、养心、养长的特点外,由于夏至阳盛于外,五脏六腑对气血的需求最旺,还要特别注意保护阳气,补养气血,以备濡养五脏六腑之需。
    11.小暑
    每年7月7日或8日,是小暑。此时,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
    时当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我们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固护心阳,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故小暑养生重点突出“心静”二字就是这个道理。
    12.大暑
    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日“大暑”。
大暑为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最为炎热的一个节气,暑气最重,最易夹湿。同时,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归脾所主,脾最恶湿。这时正值中伏,地湿上蒸,天势下迫交蒸之气乱于肠胃之间,夏日乘凉饮冷易受寒湿,阳气为阴气所遏,外则表气不宣,内则脾胃不和,身热、便溏、脘腹胀满。因此,大暑养生的原则:养阳、养心、养长;祛热、健脾、益气、除湿。
 13.立秋
    每年8月8日前后,为立秋。“物于此而秋敛,早稻收割为秋季而始”。立秋后,虽仍有一段时间天气较热,但早晚渐觉凉爽,此时燥气行令,名日秋燥。《温病条辨》一书中有这样记述:“秋燥之气,轻则为燥,重则为寒,化气为湿,复气为火……燥气化火,上犯清空,致清窍不利而出现两耳鸣响,两眼发赤,牙龈肿胀,咽中痛。”因此,立秋的养生一定要注意耳朵、眼睛、牙齿、咽喉方面的微小变化,这一点对于早期发现病症非常重要。
    14.处暑
    每年8月23日前后,称之为“处暑”。“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意思是说,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此后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特别是深夜阴气较盛,人体经过整个炎暑夏日,热积体内,如喜凉贪饮,夜不护腹,很容易造成中焦脾胃因寒而泻,造成中寒。素有胃病的人,容易犯病。因此,古代养生家非常注意处暑时养护中焦。
    15.白露
    每年9月8日前后,称之为“白露”。“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此时天气渐凉,人体经过酷暑劳累,又因暑天睡眠时间不足,素有睡眠不好和肾虚的人,容易出现心肾失调诸症。
    16.秋分
    每年9月23 日前后,是秋分,此时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适当秋之半,故名为秋分。
    因为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不可出现偏颇。这就是做到“阴阳平衡”。
    17.寒露
    每年10月8日前后,称之为“寒露”。此时,天气由爽变凉。人与宇宙同存共振,如不注意调养,生物钟稍有紊乱,就容易出现气滞诸症。
    18.霜降
    每年10月23日前后,是霜降。此时天气渐冷、开始降霜。在这个时候注意除了遵从秋冬养阴、养肺、养收的大原则外,由于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要注意养肾(先天之本)健脾(后天之本)。
    19.立冬
    每年11月7日前后,称为“立冬”。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又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立冬为冬季的开始,这一节气的到来意味着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因此,立冬养生的主要原则:一是养肾;二是养藏;三是养阴。
    20.小雪
    每年11月22日前后,称之为“小雪”。民间曾有“十月立冬小雪涨,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此时天气寒冷,万物敛收,一些阳气不足的女性,因宫寒而至白带增多,四肢不温。
    21.大雪
    每年12月7日前后,称之为大雪。此时,我国北方患感冒人较多,应多加防范。
  22.冬至
  每年12月22日前后,称为“冬至”。阳气之至,冬至的到来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这一天的白天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过了冬至后,随着太阳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时间渐渐长起来。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
九”,每九天为一个小节,共分为九九八十一天。
    根据中医学“冬至一阳生”的观点,冬月三九天是进补的最佳时候。“冬至”是冬三月气候转变的分界线,由此阴气始退,阳气渐
回,如在这个时候进补,可扶正固本、培育元气,使闭藏之中蕴藏活泼生机,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为下一年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小寒
    每年11月6日前后,寒气尚小故为小寒。此时,外界天寒地冻,如果一些贫困地区室内保温措施不好或在阴冷风雪中作业,体弱者就会感到冷至骨髓,冻之筋骨。小寒也是冬季进补的好时机,自古就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
    24.大寒
    每年1月20 日前后,为大寒。北方为一年最冷之时,这一节气过后就是立春,又到万物生发之际。这个时候气温较低,五脏六腑一方面要有充分的养分抵御风寒,又要迎接新的生发之气,此时补气养血,濡养脏腑最为要紧。同时,由于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所以大寒的养生原则除了遵从冬季养肾、养藏、养阴的总原则外,还要特别注意养脾。

文章来自: 家有妙招(www.jiayoumiaozhao.com)

阿居书馆欢迎你!

点击进入阿居书馆首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