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内向者的10大误区

 昵称535749 2012-12-07

      2008年年底的时候,我列了这张清单。大约在那时候,我很幸运地发现了心理学博士马蒂·兰妮所著的《内向者优势(如何在外向的世界获得成功)》一书。这让我感觉到曾经已经有人为这一少数人群在百科全书上划了一笔,而我恰恰属于这一少数人群。这本书不但解释了很多我性格行为的怪异之处,也帮助我在一个新的认知下重新定义了我的整个人生。

      当然,认识的人会问:“为什么你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才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内向者呢?”事情绝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在于之前将人划分为内向者的标准是很浅露的,到处充斥着常见的误解。实际上,划分标准比这要复杂的多。

      兰妮所著书中有一段(71-75页)描绘了人类的大脑,并解释了内向者和外向者的神经系统中神经递质是如何沿着不同的主导路径进行传递。如果书本背后隐含的科学是正确的话,这就可以证明其实内向者对多巴胺高度过敏,结果导致过多的外界刺激汹涌而来并大大地消耗了他们的精力。相反地,外向者没有足够的多巴胺,他们的大脑需要肾上腺素来创造足够的多巴胺。同时,外向者通往大脑的神经路径更短,而且血流量也更少。外向者的神经系统在传递信息时,大部分时候会绕开位于脑前叶的布罗卡氏区。这个区域主导大部分的深思。

      不幸的是,据书本所述,只有大约25%的人是内向者。极端如我者,则更少。社会上的人与我这类人相处的经验不多,这样就导致了一系列误会的发生。(我欣喜我有能力可以说出那样的话。)

      以下为一些对于内向者常见的误解(非直接引自书本,而是结合我自己的人生经历):

误区一───内向者不喜欢说话

      这是不正确的。内向者不说话仅仅是因为无事可说。他们不喜欢闲聊。试着让内向者谈谈他们所感兴趣的事情,你会发现他们讲几天几夜是不会闭嘴的。

误区二───内向者很害羞

      害羞跟内向一点关系也没有。内向者不一定都是害怕人群的。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互动的原因,从不为互动而互动。如果你想跟一位内向者谈话,那你就直接开始讲就好了,不需要担心是否要表现的风度翩翩。

误区三───内向者很粗鲁无礼

      内向者不认为有兜圈子寒暄的必要。他们希望每个人都是诚实的。不幸的是,这种想法在大部分时候都不被人们所接受,因此内向者要融入场景的时候就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这使得他们精疲力尽。

误区四───内向者不喜人

     正相反,内向者对于他们拥有的少数朋友珍而重之。他们的好友数量一只手就可以数的过来。假使你足够幸运让内向者认为你是他的朋友,那么你可能因此就获得了一位终生的益友。作为一个有内涵的人,一旦你获得了他们的尊重,那你就进入他们的世界并占据一席之地了。

误区五───内向者不喜欢在公共场合露面

      只要没有什么意义,内向者就不喜欢在公共场合露面。他们同样喜欢避开公共活动中的复杂之处。他们能快速地接收信息和经验,因此不需要为了想要获得信息而长久在场。他们已准备好回家,休养生息,然后处理所有获得的信息。事实上,恢复精力对于内向者而言绝对是至关重要的。

误区六───内向者总是想要独处

      内向者总是悠然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他们思考很多事情,也喜欢做白日梦。他们喜欢专研问题,也喜欢解决谜题。然而,若是没有人可以分享他们的发现,他们也会感到极其孤独。他们一次只向一个人寻求真诚的关系。

误区七───内向者很古怪

      内向者通常都是个人主义者,他们不随众,更喜欢因自己新颖的生活方式而受人尊崇。他们从来只为自己考虑,因此,他们时常挑战成规。大部分时候,他们不会因为流行所向或趋势所逼而做出决定。

误区八───内向者都是粗线条的人

       内向者主要是内省的一群人,他们注重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能力注意到周边发生的事情,而是因为对于他们而言,内在的世界更刺激,也更值得探索。

误区九───内向者不知道如何放松和玩乐

      内向者通常在家或在自然环境下才会感觉到放松,而在喧嚣的公共场合则不会。他们非寻求刺激的人,亦非肾上腺素上瘾者。如果太聒噪,他们就会闭嘴。他们的脑子对于名为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太敏感了。内向者和外向者拥有不同的主导神经路径,看上面所述就知道了。

误区───内向者可以自我调整并转变为外向者

      如果世界上没有内向者,那么就会少了一大批科学家、音乐家、艺术家、诗人、电影制作人、医生、数学家、作家以及心理学家。据说,外向者若要与内向者互动交流的话,他们还需要学习更多的技巧。(是的,我之所以颠倒这两个词,是为了向你们展示我们这个社会是多么充满偏见的。)内向者不可能“自我调整”,而且他们自然流露的性情和对人类作出的贡献值得获得人们的尊重。事实上,有研究(西佛尔曼,1986)证明,内向者的比例会随着IQ的增加而增加。

“你无法逃开我们,而尝试改变我们只会导致自身的灭亡。”《--我编造了那个。我是一位编剧。

      为了融入外向者主导的世界而选择否定自己,这对内向者而言是极具毁灭性的。像其他的少数人群一样,内向者可能会因为自身的格格不入而怨恨自己和他人。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内向者,我建议你研究下这个议题,并寻找出其他的内向者交流下经验。内向者不该因试图变得“正常”而负担所有。外向者需要认识并尊重我们,而我们也需要自尊自重。

      让我知道你们的想法吧。

---卡尔

 

-----------------------------------------------------------------------------------------------------------------------个人常见问题

这些误区听起来完全就是自闭症的特点。你曾经接受过这方面的评估吗?

       目前,我向两位治疗师求诊(真的),而迄今为止,他们都不认为我患有自闭症。尽管我个人怀疑如果有更多的人患有自闭症,那么这个世界将更美好。查看《活在错误的星球》。他们太了不起了。

这个话题如何影响了你的创造力?

       内向者在外向世界的挣扎是我所有创造性项目的中心。最近,我写了一个短篇故事,名为《凯霍加》,其中我提供了有关内向者和自闭症患者的一些科幻解释。

为什么你对外向者怀有偏见?

       这只是正当防卫而已。

关于人脑中多巴胺和布罗卡氏区的信息,你是否有科学依据?

       我拥有的唯一依据便是马蒂·兰妮(心理学博士、家庭疗法硕士、精神分析学家)所著《内向者优势》中的一小段描述。我无法验证这是否是正确的。我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医生。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有任何的质疑,请联系她( marti@theintrovertadvantage.com)。或许你会比我幸运,获得更好的回答。

你是否认为内向是由于特定原因引起的?

       在我看来,不是这样的。自从有记忆开始,我就一直是”这样“了。然而,我相信,我在2006年年底所发生的一场车祸使得我更容易患上了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但是那将会是另一篇文章或另一本书了。

要是我一半内向一半外向怎么办?

       内向还是外向是精神趋向(并非行为趋向)。坦白的说,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大部分时候,我收到的信都来自和我清单表现一致,只有一两点有分歧的人。因此,这看起来是一个极端的现象。

要是我是内向者,但是在聚会上我可以表现的很外向怎么办?

       我想这应该称为善于交际而不是外向。根据聚会上我呆的时间以及短期内承受的压力,我也可以做到。在我十几二十岁的时候,我很喜欢上台,为观众表演节目。有时候我就像一个真正的傻瓜,穿着奇装异服,制造大量的噪音。但是紧接着,我就想回家,不在到处徘徊。你会惊奇地发现很多著名的演员和电视主持人都是内向者。传奇的企业讲师金克拉声称最好的销售员就是内向者。因此,在公开场合你讲多少话以及走动多少都与内向无关。

这篇文章有其他语言版本吗?

        有的,迄今为止,已经有德文译本。

如果你是如此内向,你为什么想要在脸书上找朋友呢/为什么你在脸书上发表那么多?等等

       社会化媒体是我以自己的节奏与其他人联系的最佳方式,可以找出当前发生的除主流新闻之外的事件,也可以跟来自世界各地的与我有相同奇怪兴趣(音乐、哲学)的人进行聊天。但是社会化媒体不能代替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朋友。请随意在脸书或推特上加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