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变方式 改革模式 全力推进安徽国税税务管理现代化

 江湖一飘168 2012-12-14
转变方式 改革模式 全力推进安徽国税税务管理现代化

 

 

安徽省国税局按照总局要求,以转变税务管理方式为主旋律,以完善税收征管模式为主阵地,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为主战场,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有计划、有步骤、持之以恒地推进征管改革,为建立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分类分级管理

将全省纳税人划分为重点税源和中小税源两类,突出大企业管理。全省共确定重点税源企业12091户,占全部纳税户数的2.5%,入库税款占全省国税收入的85.5%;将管理职责划分为事务性、监控性、查处性三类,税收管理员由固定管户转向分类管事;合理界定省、市、县三级国税机关的税源管理职责。省以下国税局按照综合业务、办税服务、分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执法督察、政务保障、行政财务、人事教育、纪检监察10个序列整合管理资源。

确立省局在税源管理中的主导作用。纵向上,省局主要负责税收风险分析、反避税调查、执法督察和组织风险应对;负责对重点税源纳税人开展税务稽查;负责对重点税源中“四类企业”实施纳税评估;建立大企业必评必查制度,选择100户大企业,两年评(查)一次,一次评(查)两年。市、县局主要做好日常管理与服务,对部分纳税人实施风险应对。横向上,省局税种管理部门负责建立行业税收风险模型;规划核算部门负责风险分析;征管科技部门统一进行风险排序,派发风险应对任务;各风险应对部门开展风险应对并反馈应对结果和相关建议,政策法规、税种管理、纳税服务等部门据此完善管理对策。

二、规范业务流程

运用风险管理理念,建立了税源专业化管理总流程和风险分析、服务提醒、纳税评估、反避税调查、税务稽查等子流程。税务机关通过政策宣传、咨询辅导以及便捷的申报、办税渠道为纳税人提供各类服务。纳税人申报后,税务机关进行税收分析和风险等级排序,采取不同的风险应对策略。

推进流程标准化建设,实现工作程序公开、标准。梳理5大类74项办税服务流程,压缩60%的办税环节,减少119项涉税资料报送。清理各类涉税审批事项,取消15项,优化12项办理流程。加强办税辅导和培训,为纳税人提供清晰、规范、统一的税法和政策解读,进一步提升纳税人自主办税能力。

三、统一风险分析

全省国税系统统一开展税收风险分析,定期对全省纳税人进行风险扫描和等级排序,推送风险应对任务。省、市、县三级依据职责划分,分别实施风险应对,既有效提升了分析的层级和可比性,又避免了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对同一纳税人重复评估和检查。

深化信息应用,建立税收数据仓库,对分散在30多个应用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集成、整合和统一管理,实现了数据资源省级集中和共享。搭建全省税源监控分析平台,集监控、分析、考核、报表和风险管理功能于一体,实现风险应对等任务的自动派发、过程控制和绩效评价。研发分析工具,建成90个行业税收风险模型,通过模型工具,对每户纳税人自动生成一份“风险识别报告”,提示纳税人风险点,指引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多次实地验证和不断修改完善,目前模型准确率已提高到80%左右。

四、实施风险应对

根据税收风险的不同表现形式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将风险等级分为四级,按照风险等级的高低,分别采取服务提醒、纳税评估、反避税调查、税务稽查等方式进行应对。省局每年运用行业税收风险模型对全省纳税人进行统一风险扫描和排序。20123月,共发现有税收风险的纳税人44300户,其中,四级风险2564户,三级风险9268户,二级风险22453户,一级风险10015户。对一、二级低风险纳税人进行服务提醒,对三级风险纳税人实施纳税评估,对四级风险纳税人开展税务稽查,对外资企业实施反避税调查。

四类应对方式全部实行团队式作业。团队由三类人员构成:一是主体人员,通过竞争机制,确定主评、辅评和主查、辅查人员;二是外部行业顾问,提供行业生产经营方面的咨询;三是内部保障顾问,提供税收政策、评估技巧及数据抽取等方面的业务和技术支持。

五、严格绩效考评

建立全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在分清征纳双方权利义务的基础上,突出对风险应对的绩效评价,并利用税源监控分析平台实现自动考核。绩效考核指标包括13个日常管理考核指标和33个风险应对考核指标,对相关工作进行全程记载、监控, 评价各层级、各单位、各团队和个人的工作成果。

构筑税源管理监控“四道防线”,既防范纳税人涉税风险,又降低征税人的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第一道防线——流程防控,第一批运行35项日常涉税事项流程,并运用税务工作流系统予以固化。第二道防线——纠错防控,设置85个纠错指标,分为实时纠错和及时纠错两类,前者对不符合规定办理涉税事项的,系统自动停办;后者对办结的涉税事项进行定期扫描,找出存在的风险和隐患。第三道防线——核查防控,除建立行业税收风险模型外,对管理环节和风险事项暂设置27个核查指标,按月或按季扫描,对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调查核实。第四道防线——问责防控,设置84个问责指标,对前三道防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问责处理,保证“四道防线”的牢固性。

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安徽国税征管改革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总局领导充分肯定,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广大纳税人充分理解支持。税收征收率和税法遵从度不断提高。2011年以来,全系统通过风险应对补缴入库税款40.16亿元。其中,今年上半年补缴入库税款16.3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04倍,提高征收率2.6个百分点。税收复杂事项管理得到加强。去年以来,省局直接对384户企业实施纳税评估,户均补缴税款151.09万元,是市、县局的5.06倍;省局直接实施反避税调查,补缴税款1.44亿元,是有史以来反避税补缴税款的3倍;近三年省局直接组织开展税务稽查,每年查补税款均在12亿元以上,以前每个年度仅在4亿元左右。专业化人才队伍初具规模。通过推行团队式作业和竞争机制,充分调动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干部能力和业务素质明显提升,一批专业化人才脱颖而出。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完善。通过分解权力、规范流程等,实现权力运行相互制衡,形成了环环相扣的工作链条,有效防范了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