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烦躁的用药组方规律分析

 图书 馆员 2012-12-25

(本文刊于《中医药学报》2011,04)

摘要:目的:分析烦躁的用药组方规律,探讨烦躁的病机和治法特点。方法:在运用贝叶斯网络技术处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1968首烦躁治疗方剂的基础上,继而进行药物分类、使用频次、药性及各种治法的使用频次、配伍频次分析结果:烦躁的用药以清热药、养阴(血)药和益气药的使用频次最多;烦躁治疗药物的药性以苦寒、甘寒、甘温为主,归经涉及五脏系统清热、养阴(血)、益气是烦躁的主要治疗方法结论:烦躁的主要病机是阴虚内热和气阴(血)不足清热养阴(血)法和益气养阴(血)法是烦躁治疗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烦躁  用药规律 组方规律 以药测证 贝叶斯网络

烦躁是神志不安的常见表现形式,历代医籍论述颇多, 烦为心热、郁烦;躁为躁急、躁动,烦与躁常并见[1]。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较大,心身疾病发病率日渐升高,以烦躁为主症就诊者非常普遍。本文试从古代烦躁的治疗方剂入手,对其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运用“以药测证”的方法,探讨烦躁的病机和治疗特点,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烦躁治疗药物的筛选

在《中医方剂大辞典》“主治”项中查找能体现“烦躁”含义的方剂,选取具有烦躁表现的方剂共1968首。将方剂中的药物录入excel工作表,以1和0表示是否运用了某一药物,方中使用的药物为243味。

为筛选烦躁的治疗药物,我们把243味药运用WinMine软件包中的贝叶斯(Bayes)网络技术进行处理,建立药物间的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共出现50味药,它们之间构成了有向无环图(见图1),这些药物的出现频次也较高(见表1),从而为烦躁的用药组方分析提供了依据。此外,尚有193味药不在这个网络之内,因此认为这193味药是针对其它症状而设,与烦躁的治疗无关,予以舍弃。甘草虽然出现在有向无环图中,但在实际应用中多取其调和诸药的作用,故在进行用药分析时未予采纳。

烦躁的用药组方规律分析 - baozuxiao - 理性的脑病(神经精神疾病)大夫博客
图1烦躁治疗药物间的贝叶斯网络模型
 

2 烦躁的用药分类和使用频次统计

参考2005年出版的《中国药典》和高学敏主编《中药学》[2]中的药物功效,把图1中的药物划分为清热药、养阴(血)药、益气药、解表药、理气药、安神药、温里药、攻下药、利水药、燥湿化痰、开窍药十二类(见表1)。

分析各类药物的使用频次发现,使用频次排前三位的是清热药、养阴(血)药和益气药,分别为2554次(13味)、1616次(6味)和1375次(4味)。其它依次为解表药1003次(6味)、理气药998次(7味)、安神药582次(5味)、温里药472次(4味)、攻下药383次(2味)、利水药239次(2味)、燥湿化痰189次(1味)、开窍药101次(1味)。

表1   烦躁的用药分类和使用频次

分类

药物及使用频数

清热药

黄芩462

栀子277

生地黄276

黄连259

石膏217

犀角196

知母178

赤芍171

地骨皮119

玄参112

羚羊角102

连翘96

丹皮89

养阴(血)

麦冬478

当归363

生地黄276

白芍药245

熟地黄142

玄参112

益气药

人参604

茯苓323

白术243

黄芪205

解表药

柴胡289

防风192

升麻191

葛根138

麻黄105

羌活88

理气药

陈皮214

川芎188

枳壳161

桔梗139

木香114

厚朴93

槟榔89

安神药

朱砂154

酸枣仁103

茯神143

远志91

五味子91

温里药

肉桂161

附子110

生姜102

干姜99

攻下药

大黄247

芒硝136

利水药

赤茯苓128

木通111

燥湿化痰

半夏189

开窍药

麝香101

3 烦躁治疗药物的药性分析

参考2005年出版的《中国药典》和高学敏主编《中药学》[2]中药物的“性味与归经”,统计烦躁治疗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

其中五味方面,苦味药使用频次和药味数最多,为3900次(25味)。其它依次为:甘味药3710次(24味),辛味药3154次(22药味),酸味药796次(5味),淡味药594次(3味),咸味药546次(4味)。四气方面,依次为:寒凉药4071次(23味),温热药2315次(20味),平性药513次(6味)。归经方面,依次为:归脾经药2975次(23味),归肺经药次2875(20味),归心经药2498次(22味),归肝经药1350次(14味),归肾经药次1179(13味)。

 4 烦躁治疗方剂的组方规律分析

统计各类药物在1968首方剂中的使用情况,发现含有清热药的方剂数最多,为1205首,占61.2%;含有养阴(血)药的方剂数为1004首,占51.0%;含有益气药的方剂为838首,占42.6%。含有解表药、理气药、安神药、温里药、攻下药、利水药、燥湿化痰药、开窍药的方剂数及所占比例依次为684(34.7%)、681(34.6%)、425(21.6%)、352(17.9%)、320(16.3%)、220(11.2%)、189(9.6%)、101(5.1%)。

统计各类药物间的相互配伍情况,发现有736首方剂同时配有清热药和养阴(血)药,占37.4%。其次是益气药配养阴(血)药,为537首(27.3%)。燥湿化痰药和开窍药的配伍比例最低,为1首(见表2)。在三类药物间的相互配伍关系中,清热药配伍养阴(血)药和益气药,为354首(18.0%),其次为清热药配伍养阴(血)药和解表药,为328首(16.7%)。此外,尚有四种及四种以上治法相配伍的方剂,但多在清热养阴(血)法或益气养阴(血)法基础上配伍而成。

表2 烦躁治疗方剂中两种治法的配伍频次统计

类别

养阴(血)

益气

解表

理气

安神

温里

攻下

利水

燥湿化痰

开窍

清热

736

480

528

408

232

155

238

177

112

52

养阴(血)

537

396

395

256

201

126

140

87

20

益气

334

377

260

219

75

104

136

30

解表

310

137

101

139

103

77

33

理气

158

158

128

106

111

24

安神

91

58

30

33

63

温里

21

20

54

12

攻下

54

23

23

利水

21

2

燥湿化痰

1

5 讨论

贝叶斯网络技术能很好地模拟人脑的学习与思维过程,模拟临床医师实践经验的积累方式,其推理判断结构与中医专家经验有很高的吻合性[3],可剔除不相关指标(药物),还提供了指标(药物)间的相互关系,比较适合用药规律分析,对“症——药”关系研究具有一定价值。因此,本项研究运用该技术处理烦躁的相关治疗方剂,继而进行药物分类、使用频次、药性及各种治法的使用频次、配伍频次分析,以全面总结烦躁的用药规律、症状病机以及治疗特点。

在用药分类中,清热药、养阴(血)药和益气药是使用频次较多的药物,分别占26.9%、17.0%、14.5%,结合药物配伍情况可以发现,清热养阴(血)法(使用频率37.4%)和益气养阴(血)法(使用频率27.3%)是治疗烦躁使用最多的配伍方法,其它配伍多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由此可见,烦躁的基本病机为阴(血)虚内热、气阴(血)不足。阴(血)虚则内热,虚火上炎,扰乱心神,故见烦躁不宁,正如《古今医统大全》所云:“而今虚烦之病,多是阴虚生内热所致。如虚劳之人,肾水有亏,心火内蒸,其烦必躁。”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营血不能奉养于心,气阴(血)两虚,心失所养,神无所依,则生烦躁。此外,邪热扰神亦为烦躁病机之一,“热”的产生又有多种原因,有阳明腑实者,应合攻下药(4.0%)通腑泄热;有湿热互结者,应合利水药(2.5%)清热利湿;有痰热扰神者,应合化痰药(2.0%)清化痰热;甚者内热壅盛,神志不清,应合开窍药(1.1%)开窍醒神。

在烦躁的用药中,解表药占有相当的比重,使用频率为10.5%,进一步分析组方规律可以发现,其使用方法颇有特点,多与清热药配伍。金元医家刘完素提出“阳热易为郁结”,温热之邪,其性属阳,其致病既有宣泄、炎上、亢奋的特点,又可导致阳热怫郁、气机郁滞。《伤寒论》亦云:“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烦躁”。单用苦寒直折里热,不仅不能清除邪热,反而易凝滞气机,使邪无出路,泄越无门,成凉遏之势。而解表药具有“辛散”的作用,与清热药合用能使温热之邪由里向外透达,而无冰伏之弊,此种配伍正体现了“火郁发之”这一热性病的治疗方法。

烦躁用药的药性方面,味属苦、甘,性属寒凉的药物使用频次最高,其次是味属甘,性属温热的药物。苦寒清热,甘寒养阴(血),甘温益气,这也从另一侧面提示烦躁的基本病机是阴虚内热和气阴(血)不足。在五脏归经方面,烦躁用药涉及五脏系统,符合中医“五脏藏神”理论。

综上所述,烦躁的基本病机为阴(血)虚内热和气阴(血)不足,治法以清热养阴(血)、益气养阴(血)为主,临床用药并非清热一途,而是形式多样,尤其解表药物的“因势利导、发散郁热”之功效值得我们重视。

发现了一个祛除烦躁的穴

烦躁,胸中憋闷,想摔东西。只要有这种症状出现,就令病人趴到床上,用手捏拿病人的飞扬穴与筑宾穴(承山穴两侧向下对着捏),病人会大痛,几下就可以了,我这两年来,试过无数例了,特效!基本上病人会在第二天头脑清凉,胸中舒畅,不再烦躁

祛烦燥方法 1

[转载]发现了一个祛除烦躁的穴

祛烦燥方法 2

[转载]发现了一个祛除烦躁的穴

化痰奇穴

中医上将痰分成三类:气郁之痰、脾虚之痰和血痰。气郁之痰是大家平时理解的脂肪瘤,主要由于憋气胸闷而成。我们咳嗽出的痰有时不是来自肺部,而是脾虚生痰,如此则应健脾祛湿。血痰是高血脂形成的,由于血脂堆积而生成的痰。这三种痰可以互转,事先确定病因,以免张冠李戴。

有两个穴位经自我按摩对化痰有显著效果。 

足阳明胃经之丰隆穴

[转载]发现了一个祛除烦躁的穴

丰隆穴对现代人最有作用,它可以去除高血脂,所以体内痰湿很重的人一定要揉这个穴位。有人嗓子哑了,自述好像是有东西糊在里边,吐也吐不出来,这就可能是有痰结,结在喉咙这块了,就给它点按丰隆穴一分钟,马上他就觉得这块开了,这东西什么都没有了,不知道痰化到哪里去了。所以它既可以化有形之痰,也可以化无形之痰,觉得这儿有东西但吐也吐不出来,咽也咽不下去,像梅核气一样,它也能散掉。如果有人觉得就是有痰吐不出来,揉了丰隆穴以后很容易就可以把痰吐出去,这个丰隆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痰穴。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这两个点,连成一条线,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接下来找到腿上的胫骨,胫骨前缘外侧1.5寸,大约是你两指的宽度,和刚才那个中点平齐,在附近压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显的地方,就是丰隆穴,每天按压3分钟左右。         

[转载]发现了一个祛除烦躁的穴

手太阳小肠经之支正穴

腕横纹上五寸,这里(是)支正穴。这个位置在侧面——小肠经都在侧面——这个穴位叫支正,“支”是旁支的支,“正”是正统的正,这个五脏当中谁为正?都把心脏作为君主之官,它作为正。支正主是小肠经通到心脏的穴位,所以它叫支正。另外一方面,心脏和小肠是相表里的,(它俩是可以相互通的),所以这个小肠经与心脏之间的一个络穴。络穴是联络的意思,它是一个络穴。

 支正穴有一个特殊的功效,它可以治疗人体的赘生物。长了一个瘊子,有了扁平疣,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赘生物?

这些赘生物在中医里边讲就叫痰结,就是湿气结在一起结成这些东西了,叫痰湿所结。另外一方面有气郁之症,就是生了一些气,体内的痰湿凝结成这些赘生物。还有脂肪瘤也是这些东西,都是人体的痰结。

 通过按摩支正穴,可以化解这些赘生物。为什么会有这个效果呢?因为支正穴呢可以从心脏那里吸取一些血液和能量,然后冲击小肠经,人体的消化功能不好,痰湿就会消化不出去,如果小肠的功能增强了,痰湿能够被及时的化解掉,就不会产生这些赘生物,所以按摩支正穴它就可以化解体内痰湿的赘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