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发欧洲

 xlz66 2012-12-29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广泛外销,德化白瓷深合外国人的审美喜好,让它因此赢得了“中国白”的美誉。“中国白”原文Blanc de Chine,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

  德化窑位于福建中部德化县,唐宋时开始烧制青白瓷。明代中叶开始烧制胎釉都晶莹温润的白瓷器,其胎质致密,俗称“糯米胎”;其釉剔透光滑,白中微泛黄,俗称“猪油白”或“象牙白”。

  因上乘的德化白瓷传世甚少,近年来在收藏市场行情一路见涨。

  有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研究外销瓷近半生,说起自己的梦想,竟是发现一整船的德化白瓷!

  笔者认识的一位藏家,专注收藏海瓷,一日淘到一件德化白瓷残片,欣喜不已地向故友发送图片彩信!……

  众人为之痴狂,只为骄傲的“中国白”。

  外国人叫响的“中国白”

  对于海南的藏家而言,德化白瓷并不鲜见。

  尤其是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遗址出水大量德化白瓷粉盒,其中盒盖上的模印花纹多达20多种,荷花、牡丹、菊瓣……线条流畅,简洁精致。

  也正是因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广泛外销,德化白瓷深合外国人的审美喜好,并因此赢得了“中国白”的美誉。“中国白”原文Blanc de Chine,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

  据了解,德化窑位于福建省中部的德化县,唐宋时开始烧制青白瓷,明代中叶开始烧制胎釉都晶莹温润的白瓷器,其胎质致密,俗称“糯米胎”,其釉剔透光滑,白中微泛黄,俗称“猪油白”或“象牙白”。

  关于德化白瓷器正式见诸史册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闽人黄仲昭编撰的《八闽通志》卷二十六·物产篇载:“白瓷器,出德化县。”

  崇祯年间宋应星所著的明代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提及:白瓷“凡白土日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中国出惟五六处,北则真定定州,……南则泉郡德化……德化窑惟以烧造瓷仙精巧人物玩器,不适实用。”

  史料记载,德化窑自宋元时起,就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瓷为媒,漂洋过海,把优秀的中国陶瓷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东南亚,精美实用的德化瓷改变了当地“多以葵叶为碗,不施匕筋,掬而食之”的生活习俗;在欧洲,德化瓷引发了当地的“厨房革命”,所生产的啤酒杯、碗等,堂而皇之替代了原有的金银厨具,甚至引发了当地仿制德化瓷的热潮;在非洲,基尔瓦岛的大清真寺遗址、苏丹墓地都出土过德化窑瓷,有些还被寺院镶嵌在庙宇建筑或墓柱上作装饰……

  润如凝脂

  据海口市博物馆馆长张健平介绍,辨识德化白瓷以润如凝脂为上品,也就是藏家通常所说的玉质感,这种特点与德化一带的瓷土有关,还与烧制技术密切相关。

  海口市博物馆馆藏一件明代爵杯,是德化白瓷的代表器物,曾在明代大量烧制,存世量丰富。

  张健平说,爵杯造型应是呈青铜器而来,是古代的一种酒器,明代德化窑工大量烧制,杯体多饰以梅花造型,该器物之所以能够成为德化白瓷的上乘之作,主要是釉质细腻,手感极佳。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德化一带的瓷土,氧化硅和氧化钾含量较高,烧成后玻璃相较多,因而瓷胎致密,洁白如玉,透光度极佳;由于釉料中含铁量特别低,含钾量高,焙烧时又采用中性气氛,所以自瓷釉色更为纯净,因此德化瓷器通体显得光润洁白、具有半透明的玉质感。

  现在有不少陶瓷藏家手里经常拿着一块德化瓷片把玩,主要感受的就是德化白瓷润如凝脂的特有质感,因此一块上乘的德化白瓷残片也是藏家追逐的重点,这让近年来德化白瓷的收藏行情一路见涨。

  白里泛红

  但凡逛过古玩市场的人,都会看到藏友拿起瓷片对向阳光的专注姿态,这里关注的就是瓷器胎的通透度。

  张健平介绍,德化白瓷的透光率极好,透过阳光,釉中隐隐呈现肉红色,这是德化白瓷与众不同之处,也是藏家判定德化白瓷真假的重要经验。

  海口市博物馆馆藏一件德化白瓷的三足香炉,类似造型的器物在景德镇产的白瓷器中也曾大量出现,就如何辨识景德镇与德化白瓷区别,张健平认为景德镇的白釉是“白里微泛青色”,而德化的白釉是“白里微泛黄色”,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肉红或乳白,更显得其油润滋嫩的特殊质感。

  张健平介绍,德化白瓷在烧制过程中,由于条件限制,未能充分掌握原料的化学成分构成和完全控制烧成氛围,在烧成氛围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烧成产品瓷质相同,瓷色略有不同,又分别称为象牙白、猪油白、葱根白、孩儿红等。

  其中的孩儿红是一种窑变瓷,为明代德化窑白瓷中的极品,它是器物在高温烧成时由于窑内位置或温度不同,偶然创造的一种特殊气氛下产生的窑变。孩儿红釉莹润光亮,器物白中蕴红,在光线下肉眼看去犹如婴儿肌肤般粉嫩透红,孩儿红成者甚少,传世更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