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馆之西崑体诗浅谈 何世强 北宋初年,诗风盛行所谓三体:“白”﹝白居易体﹞、“晚唐”与“西崑”,而以西崑为独步。论者多谓西崑为宫廷唱和之作,与白体迥异;其特色为仿效李商隐诗风,词藻流丽,着重声调,好用僻典,其病为流于晦涩。其实此乃无可奈何之因果,盖用僻典者词义必晦涩难懂。“西崑体”之名早见于宋欧阳修《六一诗话》: 盖自杨刘唱和,西崑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西崑体”。 西崑之主要人物为杨亿与刘筠,其次者乃钱惟演。三人之简介如下: 杨亿(974-1020),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北宋太宗时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第,后迁光禄寺丞,曾草《太宗实录》五十六卷,后又修《册府元龟》。真宗景德三年召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修国史。天禧四年十二月卒,年四十七。亿曾与刘筠、钱惟演等十七人唱和,诸作编为《西崑酬唱集》,后人称其唱和诗为“西崑体”。风格以李商隐宗师,其词藻之华美雕琢,不下于义山。亿亦擅骈文,著作多散佚,今存《武夷新集》。 刘筠,字子仪,大名(今属河北)人。北宋咸平元年进士。曾仕真宗、仁宗两朝;仁宗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曾参与编纂《图经》及《册府元龟》二书。后知庐州,病卒。着有《册府应言》、《荣遇》、《禁林》、《肥川》、《中司》、《汝阴》、《三入玉堂》共七种。初,筠为杨亿所识拔,工诗,文辞善对偶,其诗与杨亿齐名,时称“杨刘”。 钱惟演(?--1033),字希圣,临安(今属浙江)人。乃吴越王钱镠之子。真宗时,任太仆少卿。至大中祥符八年,为翰林学士。惟演仕途多蹇,后罢为官保大军节度使,镇河阳。踰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改泰宁军节度使,天圣七年,改武胜军节度使。后落同平章事职,又改为崇信军节度使,未几卒,谥曰思。惟演文辞清丽,名与杨亿、刘筠不分伯仲。着有《典懿集》、《金坡遗事》、《飞白书叙录》、《逢辰录》、《奉藩书事》等书。 传世之《西崑酬唱集》分上下两卷,集十七子诸作共二百五十首,惟杨、刘与钱三人之作已达二百零二首,其余十四子之作,各有一至七首,合共四十八首。杨亿于其《西崑酬唱集序》云: 凡五七言律诗二百五十章,其属而和者,计十有五人。析为二卷,取玉山策府之名,命之曰《西崑酬唱集》云尔。 上文谓“十有五人”指杨以钱、刘为首,而自列十五人之内。西崑酬唱始于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秋,终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秋,前后恰为三年。除上述杨、钱与刘三子外,余十四人为李宗谔、陈越、利瓦伊、刘隲、丁谓、刁衎、任随、张咏、钱惟济、舒雅、晁迥、崔遵度、薛映、刘秉。 西崑师承李商隐,取其词藻典雅华美。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诗文以流丽雕琢为能事,喜用典故,故诗意多晦涩迷离,如雾中之花。诗题有咏史、吊古,皆有托古伤今之意。其脍炙人口者乃“无题”诗,后人皆谓言情之作。盖言情者,以关睢之兴,缅怀曩日,旧欢如梦,别后相思,大抵为玉溪生之无题境界也。著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 余幼习玉溪生诗,感其辞丽,飘逸洒脱,闲来吟诵,深得其旨趣也。尤喜诵其“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重过圣女祠﹞;“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碧城三首之二﹞;“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促漏﹞;“别馆觉来云雨梦,后门归去蕙兰丛。”﹝少年﹞;“凤女颠狂成久别,月娥孀独好同游。”﹝和韩禄事送宫人入道﹞等。 至于西崑诸作,酷似义山者颇多,今胪列部分佳句如下: 锦瑟惊弦愁别鹤,星机促杼怨新缣。﹝杨亿?代意二首之一﹞ 临卭已误通琴意,金谷难寻辨玉声。﹝丁谓?代意﹞ 乳莺啼晓销兰炷,媚蝶伤春失蕙丛。﹝刘筠?代意﹞ 别馆横陈张凈婉,期门长揖霍嫖姚。﹝刘筠?公子﹞ 湘兰自古传幽怨,秦凤何年入杳冥。﹝杨亿?无题三首之一﹞ 嫦娥桂独成幽恨,素女弦多有剩悲。﹝杨亿?无题三首之三﹞ 惟有幽兰啼月露,可将尺素托云波。﹝钱惟演?无题三首之二﹞ 年来闲暇,无所事事,效西崑而成十律绝。除《玉环》外,余题皆见《西崑酬唱集》。犹记春风十里,难描荳蔻之辞,明月三分,易写烟花之句。徐陵多事,留咏玉台,静女高才,催题彤管。虽蒙续貂之讥,所不计也。 《玄宗》 玉牒通神未展颜,杨家花貌在眉弯。 万骑[iii]仓皇奔蜀道,双星宛转誓骊山! 霓裳旧曲从头按,怕对凌波谢阿蛮[iv]! 《玉环》[v] 一笑回眸露靥涡,盈盈剪水送秋波。 君王重色怜无限,粉黛工谗怨几多! 狙狯兵临丹帝阙,美人魂断白绫罗! 还魂合住长生殿,孀独何须定月娥! 《无题之一》 鸳鸯罗列水纹轻,蠲忿忘忧不渝盟。 九畹滋兰怜彩凤,三春烟景打黄莺! 投壶玉女招天笑,堕马檀郎惹妇惊! 辇过掀帘曾送目,歌云梦雨独含情! 《无题之二》 鸾车容裔树交柯,八斗高才感旧多! 婉若游龙疑倩影,飘如回雪属云罗。 桂堂未了前生约,促漏频催子夜歌! 河汉盈盈分一水,通辞自是托微波! 《七夕》﹝其一﹞ 黄姑营室误情牵,天帝何须问聘钱! 汉殿曾来窥伺客,失桃阿母记当年! 《七夕》﹝其二﹞ 弄杼无心有梦牵,曝衣楼上又经年。 传情岂碍银河隔,衔石难将恨海填! 顾影曾怜秋寂寞,行云每忆夜缠绵! 九华灯下窥王母,忘却乘槎往九天! 《始皇》 擅场利觜政风新,驱徙咸阳尽富人。 观日神仙鞭赤石,击车力士误韩臣。 坑儒燔典虚嘉颂,衡石量书感夙因。 三月阿房成梦魇,方知灞上断嬴秦! 《宋玉》 兰台飒至大王风,惏栗憯凄入楚宫。 曾感朝云惊绮梦,每悲秋气落芳丛! 登徒好色言多短,邻媛窥墙意未通! 师授微辞闲体貌,两言赋罢表心衷! 《汉武》 通天承露到宫门,缥缈蓬瀛误至尊。 东幸横汾箫鼓乐,西来王母马龙奔。 《荷花》 翠幄堪容日御侵,孤鸾怕作并头吟。 风飘仙袂霞裾薄,盖掩横塘绿影深。 禁脔[vi]应羞称似貌,前贤有说比同心。 污泥不染身何价,千古佳评直到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