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18

 学中医书馆 2013-01-06
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甘遂(去心)60克、大戟(去皮)60克、白芥子60克,共为细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5~7丸,甚或10丸,痰盛体壮者,可适当加多丸数,临卧前淡姜汤送服。
我在临床上用此方时,有的患者服10丸即感到大便稀泄,但也有的服至20多丸,尚无出现泄痰之效,故关于用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需先从小量开始,慢慢增至见效的用量。药效也可能与选用的药品的质量有关,请多方面考虑应用。还要注意服用本丸时,不可再服用有甘草的药物,因甘草与大戟、甘遂相反。
本方主用于治疗素有痰涎伏留在胸膈上下之处,令人忽然胸背、手足,腰部颈项等处的筋骨牵引疼痛、或隐痛不止,也可能游走不定,或手脚重著冷痛;或头痛眩晕;或神志困呆多睡;或胸闷少食,痰多流涎;或脚肿重痛,不能步履;或某个肢体重著顽麻不遂等等。此乃痰涎所致,不可误为他症。明代医家李时珍曾说:“痰涎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心则迷,成癫痫;入肺则塞窍,为喘咳背冷;入肝则膈痛干呕,寒热往来;入经络则麻痹疼痛;入筋骨则牵引灼痛;入皮肉则瘰疬痈肿”。本方由仲景十枣汤中去芫花、大枣,加入白芥子改为丸剂而成,为“治痰之本”的方剂。痰之本是:水湿受气火煎灼阻滞而结成,故以大戟逐泄脏腑之水湿,甘遂攻破经隧之水湿,白芥子驱散皮里膜外之痰气,三药共成攻逐痰涎、水饮之峻剂,对痰涎伏留之实证,可建奇功。但大便素日溏泄及体虚之人,不宜使用本方。
如两脚患湿脚气,肿痛沉重,顽麻颓软,不可步履,可加槟榔70~80克、木瓜50~60克、松枝60克、卷柏60克。如惊痰为患,神呆易惊,失眠胆小,可加朱砂30克(水飞)、全蝎60~70克。如气郁受惊,久久不解,渐结痃癖病块,可加炙山甲60克、鳖甲70~80克、元胡60克、莪术60克。热痰证,可加芒硝60~70克;寒痰之证,可加胡椒30~40克、丁香30克、干姜30克、肉桂20克。用量仍可从小量渐渐增至见效剂量。
本方与礞石滚痰丸比较,本方偏用于治痰涎水湿为患,礞石滚痰丸则偏用于顽痰、老痰所致癫狂疯痫等病症。
十枣汤偏用于水饮,尤其是悬饮较常用,乃攻泻水饮之剂;本方偏用于痰涎,尤其是痰涎所致之肢体顽麻重痛,腰背、颈项牵引疼痛更为常用,乃破泄痰涎之剂。
葶苈大枣泻肺汤偏用于肺痈胸中痰水胶结、喘咳不得卧,甚则头面浮肿等病症。主治胸肺痰结、气逆、作喘、作咳、作肿之证。本方则主用于痰涎留滞于脏腑经络之疼痛、牵引、重著、顽麻等证。
此方妙在加入白芥子。白芥子为除痰利气之药,其味辛性温,善行善通,利气豁痰,尤其善于祛除两胁及皮里膜外之痰。把仲景先师十枣汤攻逐水饮之剂转变为破泄痰涎之剂,可见陈无择先生不但对仲景方有深入研究,而且对中药的特性有深刻的认识,尤其是能把《内经》精神和病机病证及仲景辨证论治原则化为一体,而创出更广泛应用的新方,实属难能可贵,非常值得学习。
我在临床上用此方时,多配合应证的汤药。例如治疗早期肝硬化腹水时,常用五子五皮活瘀利水汤送服本丸8~15粒,一日2次。处方如下(自拟治肝硬化腹水经验方):炒苏子10克,葶苈子10克,大腹子(槟榔)10克,车前子(布包)15克,水红花子10克,桑白皮12克,冬瓜皮40克,大腹皮15克,茯苓皮30~40克,陈皮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木香10克,抽葫芦30~40克,泽泻20~30克,莪术6克,猪苓20~30克,白术6克,生姜3片,水煎服。
保和丸(《丹溪心法》)
山楂90克、神曲30克、半夏45克、服苓45克、陈皮15克、连翘15克、莱菔子15克,为细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80丸,食远白汤送下。
本方为消导剂之代表方。主治伤食积滞,胃胀胃痛,脘腹痞闷,嗳腐吞酸,厌食呕恶,腹痛泄泻,以及停食寒热如疟,舌苔白腻或黄,脉滑有力等症。
清?吴仪洛说:“伤于饮食,脾主运化,滞于肠胃,故有泄痢、食疟等证。伤而未甚,不欲攻以厉剂,惟以和平之品,消而化之,故曰保和。”可见本方纯为消导而设。方中山楂酸温,善消腥羶油腻肉积。神曲辛温,善消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消痰下气,善消面食痰浊之积。伤食脾不健运而中湿不化,故以茯苓化湿健脾。久郁则生热,故以连翘散结而清热。半夏、陈皮和胃健脾,调中理气,和茯苓为二陈汤之意。诸药合用,能消食导滞,调胃和中。正如李东垣所说:“伤食者,有形之物也。轻则消化,或损其谷,重则方可吐下。”
此方妙在加入连翘一味。该药微苦性凉,具有升浮宣散、清热散结之力,在大队消食导滞和中降气之品中加入连翘,不但能清郁热、散滞结,而且用其升浮宣透之力,以防消降太过而使全方有升有降,有消有散,有温有凉,有化有导,呈现出一派活泼生机。再者本品善理肝气,既能舒散肝气之郁,又能苦平肝气之盛。在脾胃积滞,中运不健之机,加入平肝舒郁之品,更能防肝来乘。可见本药在本方中实具有画龙点睛之作用。使我们更能体会前贤对中药深入领悟和善于妙用的精神。
本丸除药店中有售成品外,临床上也常把它改为汤剂使用。我常用的处方如下:焦山楂9~12克,炒神曲6~9克,制半夏10克,茯苓10克,陈皮5克,连翘6~9克,炒莱菔子5~9克。积滞重者,还可加枳实6~9克、炒麦芽9克、厚朴9克。腹胀者,可加广木香6~9克、苏梗9~12克。气郁者,加香附9克、青皮5克。脘痞者,可加枳实9克、莪术6克。便秘者加生大黄3~6克、枳实6~9克、三棱6克。兼有胃脘痛者,可加元胡9克、金铃子9克、炒五灵脂6~9克。
以本方随证加减可用于治疗西医诊断的急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脱垂、溃疡病、胆汁返流性胃炎等出现脾胃食滞,消化不良,食积不消,泄痢不爽诸证者。
本方为消食导滞的代表方剂,历代医家以此方为基础又变化出许多具有不同消导作用的方剂。例如在本方中加白术,名大安丸,主治食积兼有脾虚者,为消补兼施之方。在本方中加厚朴、枳实、炒麦芽、炒槟榔、香附,名加味保和丸,主治食积脘闷、胃胀迟消等症。加白术、厚朴、香附、枳实、炒黄芩、姜黄连、炒麦芽,为细末,姜汁糊丸,梧桐子大,每服50~80丸,亦名保和丸(《古今医鉴》),主治食积内停,脘腹胀满,呕逆上气,舌苔黄,食欲不振等症,功能消食和胃,利气消胀,兼能清热。加香附、苍术、川芎、栀子、枳实、白术、黄连、木香、当归,名越鞠保和丸,功能解郁扶脾,消食开胃,清热化湿,主治气郁食积,脘腹胀满,湿浊不化,呕逆吞酸,口甜涎多,少食体倦,腹泄腹痛,舌苔黄腻等症。另有一方无枳实、白术、黄连、木香、当归,亦名越鞠保和丸,实为越鞠丸与保和丸合方,亦为开郁化湿、消食导滞的常用方。主治气郁、湿郁、火郁、血郁、痰郁、食郁(六郁)兼有食滞不化、郁久积结诸症。去半夏、神曲、茯苓,加麦芽、香附、厚朴、甘草,名保和汤,主治伤食积滞、心痛脘胀、食思不振、腹胀、腹痛等症。
本方与枳术丸(枳实30克,白术60克)比较,本方重在消食导滞,通过消导食滞而兼起和胃健脾作用,无直接健脾之药;枳术丸则实在健脾,补重于消,补而不滞,消不伤正。
本方与大山楂丸(山楂960克,麦芽144克,神曲144克,白糖624克,蜜丸)比较,本方消导之中兼能和中化湿(含二陈汤)。大山楂丸重用山楂,以消除一切积滞,兼有活血行瘀之作用如,既能消食积,又能防气滞导致血瘀之患。功能消食化滞,调和脾胃。主治食积停滞而伤脾胃,伤于肉食积滞者,其效更显著。
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苍术(米泔浸)2500克、厚朴(姜汁炒)1560克、陈皮(去白)1560克、炙甘草900克,共为细末,每服6克,水一盏,生姜2片,干枣2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
现代多把此方改为汤剂煎服。我常用的处方用量如下:苍术9~12克,姜厚朴6~9克,陈皮6~9克,炙甘草3~5克,生姜2片,大枣2枚。水煎服。有时去姜、枣。
本方主用于湿滞脾胃证。脾胃属土,土不平,湿邪则可停滞,故用温燥化湿之药,平治中土之不平,故名平胃。
由于胃湿太过,肝木乘不胜而侮中土,致脾不能健运,胃失和降,湿浊痰食留滞中焦,故其症状可见脘腹满闷,宿食不消,不思饮食,口淡乏味,呕逆恶心,大便溏泄,身体倦怠嗜卧。舌苔白厚而粘腻,脉多濡滑或缓。亦可用于初到气候潮湿之域,感受山岚瘴雾,水土不服,而出现上述症状者。
本方为治疗脾胃不和,中焦湿阻证的代表方剂。方中重用苍术辛烈温燥,以燥湿强脾为主药;厚朴苦温辛燥,散满消胀为辅药,二药相合既能强脾又兼舒肝,不但燥湿和胃,而且理气消胀。由于中湿太过,可致胃气阻滞,故又以陈皮行气开胃而化湿痰,以助健脾而为佐药;甘草既益中焦又和百药,而为使药;姜、枣亦有助和中之力以为引。从本方的药味组成来看,从辛、从燥、从苦,能散、能消、能化,对中焦有湿而受阻滞者,确有良效。但要注意本方重点是适用于实证,乃祛邪(湿)之剂,不可作为健脾补虚之品常服,如欲常服必须随证加减。
兼有食滞者加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我国北方医药家称此三药为焦三仙),或再加枳实。湿盛兼有肢体酸重浮肿者加五苓散、桑白皮。痰浊盛兼呕恶者加半夏。胸脘痞闷者加枳壳、木香、砂壳。大便干秘者加生大黄、元明粉。小便不利或赤涩者,加茯苓、泽泻。脾虚中焦气化不利,而肢体懒倦,饮食迟消,食纳不香者,可加党参、黄芪,缓服取效。
由于本方是治疗中焦湿阻的代表方剂,所以历代医家又以本方为基础,变比出不少临床常用的有名方剂。例如:加藿香9克、半夏9克,名藿香平胃散,又名不换金正气散或金不换正气散,功能化湿解表,和中止呕,主治脾虚胃寒,兼受外感,而且腹痛呕吐、脘腹痞胀、寒热腹泄、舌苔白腻等症。加藁本6克、桔梗6克(一方有枳壳9克)名和解散,功能散湿和中,主治外感寒湿之头痛呕泄、咳嗽胸闷、脘腹胀满、舌苔白厚腻等症。加炒神曲、炒麦芽各9克,名加味平胃散,功能消食化滞,主治宿食不消,吞酸嗳腐,食欲不振,脘痞苔腻。加川黄连5~9克、木香6克,名香连平胃散,功能燥湿清热、主治中焦湿热积滞之证。去厚朴,加枳实6克、木香5克、藿香6克、香附9克、砂仁5克,名香砂平胃散,功能燥湿和胃,行气导滞,主治饮食伤胃,食滞湿阻之证。去苍术,加干姜6克,名和胃饮,功能温中化湿,主治中焦寒湿,脘胀呕泄之证。用平胃散30克,加桑白皮30克,水煎去渣服,名对金饮子(《成方切用》),功能燥湿行水,主治脾胃受湿,腹胀身重,不思饮食,四肢酸重,皮肤肿胀等症。平胃散与五苓散和方,名胃苓汤,功能健脾利湿,主治停饮停食,脘胀吐泄,小便不利,身体浮肿等症,可用于急性胃肠炎出现水泄腹胀、小便短少者,或慢性肾炎出现脾虚湿盛之水肿尿少之证者,对西医学中不明原因的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身体懒倦者,用此方随证加减,也可取效。
我曾治一患者,江某某,男,68岁。腹部发胀,腹部发闷,饮食少进,日夜胀满不消,非常难受,经几家大医院应用多种方法检查,均示一切正常。投以肠胃排气药,服药后放屁很多,但腹胀不解,仍很难受。也曾多次取中药治疗,未见效果。病已3个多月,特从外省赶来治疗。我观其舌苔厚腻而滑,口干不欲饮水,肢体倦怠,记忆力差,头蒙不清,小便少,六脉皆濡。诊为中焦停湿所致之胀满。用平胃散和五苓散合方随证加减,处方如下:苍术10克,厚朴9克,陈皮9克,茯苓25克,猪苓20克,泽泻25克,桂枝6克,藿香9克,苏梗12克,炒槟榔9克,乌药12克,檀香9克(后下),泽兰15克,广木香9克。水煎服。3付。
服第1次药后,小便略增多,晚上服第二次药,小便明显增多,约1小时左右排尿1次,尿多而清,一夜尿多次,腹部之胀满霍然消失。3剂药服完后,腹胀全消,盛赞中药效力之神速。二诊时,舌苔化薄,濡脉已消失,而现细而略弦之脉。知有脾土不健,木来乘侮之势,又在原方中加香附9克、白芍6克,以舒气、柔肝、扶脾而收功。
从此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本方确能消导中湿而和胃健脾。正如清?汪昂所说:“消者,散其积也。”本例据其舌苔厚腻、饮食少进而用平胃散散其积、行其气而导其滞,据其口干、不欲多饮、小便不利,又用五苓散利其湿而取得除满消胀之效。从方中所用之药物来看,都是临床常用之品,并无奇特药,而疗效确如此之神速。使我们更体会到“治病必求于本”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痞气丸(李东垣)
川黄连24克、厚朴15克、吴茱萸9克、土炒白术6克、黄芩6克、茵陈(酒炒)4.5克、炮姜4.5克、砂仁4.5克、人参3克、茯苓3克、泽泻3克、制川乌1.5克、川椒(炒)1.5克、肉桂1.2克、巴豆霜1.2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每服l~2丸,一日l~2次,以大便溏软为度。
《难经》五十六难中说:“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大如覆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本方乃李东垣先生为治脾之积“痞气”所制的丸药方,主治心下痞满、堵闷,饮食迟消,食思缺少,上腹部有积块,生在胃脘部者。如积块不是生在上腹中部而在左右胁下者,不是本方所主治之证,此是必须注意分辨处。
本方以黄连泻热燥湿,专治心下痞(伤寒论各个泻心汤都用黄连),为主药。厚朴、砂仁舒肝行气,调中除满;人参、白术补脾扶正以祛邪气;川椒、吴茱萸温脾祛寒;姜、桂、川乌补命门之火以生脾土,并为辅药。茵陈、茯苓利水除湿以实脾;黄芩泄热以存阴,共为佐药。巴豆霜能消有形积滞,斩将夺关,其性下行,乃消积先驱,为使药。
本方的特点是以血分药治痞满(黄连、黄芩、枳实、川乌、肉桂、川椒、吴茱萸、巴豆霜皆血分药),并指出“若全用气药则痞益甚,而复下之,气愈下降,必变为中满鼓胀。”故而主张以黄连、黄芩、枳实之苦以泄之,厚朴、半夏、生姜之辛以散之,人参、白术之甘苦温以补之,茯苓、泽泻之淡以渗之,上下分消而除痞满。若认为脘间痞堵有块而专用破气攻下之品,只顾一时痛快,却误犯东垣先生治痞之戒。东垣曾说:“痞满皆血证也,下多亡阴(指攻下过多可使脾胃水谷之阴亡失)。”认为心主血,心虚而邪陷于血分,致心下痞满,故以血分药理脾胃而消痞满积滞。这也是李东垣先生诊治脾之积所具有的独到见解。
我曾用本方随证加减,治愈肝硬化患者的肝大症,今介绍一典型病例如下:
史某某,男,30岁,工人。1958年曾患肝炎,1961年在北京某医院发现肝大,经反复检查,诊断为肝硬化,经中西药治疗无效,且症状愈来愈加重。遂于1962年4月5日来我院就诊。主要症状为胃脘发胀,两胁胀痛,左侧较重,腹鸣大便溏,一日2次,两眼眶疼痛,经常鼻衄,全身倦怠乏力,脊柱上半段疼痛,下午五心烦热,夜难入睡且多梦,面色晦暗,舌质边尖绛红,苔白,右脉弦滑,左脉弦。尤为突出的是胃脘处有一大痞块如覆盘(肝大),横径(左肋弓下缘和左胸骨旁线交点处与右肋弓下缘和右乳中线交点处)12.5厘米,直径(剑突下正中线处)8厘米,质较硬,表面光滑,压痛(土)。脾未触及。腹水征阴性。化验结果:血清总蛋白7.20,白蛋白3.85,球蛋白3.35,麝浊20单位,麝絮(四个加号),谷丙转氨酶290单位。中医辨证为脾之积——“痞气”。当时认为积块(肝大)为渐积而成,不能朝夕可去,须渐渐消磨,若攻之太急,反伤正气,正伤则积愈痼。故先用调肝和中之法,佐以软坚消积、疏达气血之品。服用汤药,同时配用“烂积丸”(其组成为黑丑、山楂、陈皮、枳实、青皮、大黄、莪术、三棱、槟榔、红曲,醋水泛制为小丸),每日2次,每次3克,随汤药服。治疗一个半月,症状有所减轻,但未全消,痞块(肝大)略见缩小(横11厘米,竖6厘米),肝功能也有好转。根据前人治积经验,认为汤剂能荡邪,适用于快速解决问题的情况,对于消除积块,则不甚相宜。丸药徐徐而化,药力缓缓而行,可使积块日渐消除。考虑到本患者,自觉症状已减,但肝仍很大,宜改用丸药为主,以消除积块。再者,从烂积丸的药味来分析,药力过于克消,不适于久服、单服。因而根据李东垣“痞气丸”方随证加减,配制丸剂常服。处方如下:黄连15克,吴茱萸4.5克,厚朴9克,枳实7.5克,砂仁3克,大腹皮6克,人参3克,白术6克,茯苓4.5克,焦神曲9克,黄芩6克,茵陈9克,茜草根3克,炮姜4.5克,泽泻3克,制川乌2.5克,川椒2.4克,巴豆霜1克(研入),三棱6克,莪术6克,皂角3克,昆布6克,海藻6克,生牡蛎9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每日2次,每次l一2丸,以大便通畅、溏软为度。服用本丸后,诸症均减轻,肝大不但缩小,而且变软。仍守本方稍事加减(例如:有时加桂枝、鳖甲、山楂核、香附、红花,去大腹皮、昆布、海藻;有时加乌贼骨、炙山甲、木通等),并配制丸药8次,服用15个月,自觉症状全消,面色光泽红润,身体健壮,痞块明显缩小,横径7.2厘米,竖径3.1厘米,肝功能检查也逐步趋于正常,血清蛋白正常,麝浊5单位,麝絮(+),谷丙转氨酶124单位。此时又根据《内经》“大积大聚,衰其大半乃止”以调理中焦、健运脾胃、病块不攻自能逐步消除的训嘱,嘱病人停服自制的丸药,改服香砂养胃丸(中成药:白术、茯苓、香附、砂仁、苍术、厚朴、陈皮、甘草、木香、山楂、神曲、麦芽、藿香、莱菔子、枳壳、半夏、党参,共为细末,水泛为小丸),每日2次,每次服5~6克,温开水送服,以收功。
1968年秋随访,早已停药,参加全日正常工作已数年,一般的体力劳动均能胜任。查体:肝仅能触及,质地柔软。身体很健壮。1971年10月再访:数年来一直参加正常工作。查体:肝已不大,无所苦。1975年5月又访,身体健壮,工作正常。
我用“痞气丸”方随证加减治疗肝大(以左叶大明显者)在心下中脘部者多例,均取得了理想的疗效。对肝有良性肿物,出现“病气”证者,随证加减,也有良好效果。谨提出供大家参考试用。
大承气汤(《伤寒论》)
大黄(酒洗)四两、厚朴(炙去皮)半斤、枳实(炙)五枚、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厚朴、枳实),取五升,去滓,纳大黄,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做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注意本方用量为汉制,今人用量,请看后文。
本方为峻攻泻下的代表方剂,主治伤寒邪入阳明,从阳化热,热邪积滞,互结肠胃,出现发热不退,潮热谵语,循衣摸床,手足濈然汗出,矢气频转,大便秘结不通,脘腹痞满硬痛,拒按,舌苔焦黄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滑或沉迟有力,即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坚全见者。用此方急下泻热,以存津液,常取立竿见影般的良好效果,为临床常用之方,疗效可靠。
本方也可用于治疗高热谵语,口干烦躁,甚至发狂,下利稀水,极臭难闻,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舌质红,舌苔黄,中部厚而少津,或焦黑起刺,脉沉实有力。此为热结旁流证,虽有大便,但仅拉些稀水,秽臭难闻。苔黄燥、脉沉实是辨证要点。
对于高热神昏、手足挥动、烦躁饮冷、大便秘结不通、舌苔黄燥、脉沉伏有力者,中医称热厥,亦可用此汤急下之。
还有痉病属于刚痉证者,其证咬牙齘齿,手足痉挛,角弓反张,卧不着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热而无汗,亦可用此汤急下之。
杂病中,出现热结肠胃之阳明腑实证者,用此汤治疗也可取得神速的疗效,不必一定拘泥于伤寒病。临床上见到阳明腑实证,具备前述证候特点者,即可用之,效果极佳,真有“用当通神”之妙。
临床上除用于治疗高热疾患出现阳明腑实证者外,也常用于急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出现阳明腑实证者,均有佳效。
本方所主治者,为热邪内盛结于阳明之腑的里实热证。根据《内经》治则精神,热淫于内,治以咸寒,气坚者以咸软之,热盛者以寒消之,故方中以大黄之苦寒,泻热通腑,涤荡肠胃积滞结热为主药;又用芒硝之咸寒,润燥软坚为辅药;更以厚朴行气除满,降浊运脾,枳实苦降破气,消积除痞,共为佐使,协助硝、黄推荡肠胃积滞,通下阳明腑气。诸药合和,使大便畅而腑气通,泻热邪而保津液,使后天之本得以畅运,而水谷精华得以化生。所以后世医家称此方为“急下存阴”之特效方。
本方所记各药的用量是汉制用量,因为现代的度量衡与古代不同,故此将我在临床上使用本方时各药的用量,介绍如下,以供参考。酒大黄9~12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芒硝10~18克(分两次冲服)。煎服法与前记者相同。对老年人或体弱者,可将芒硝改为元明粉,用量也可稍减。
大黄有时也用生大黄。据近代研究,大黄经过酒洗或酒浸后,其有效成份容易被煎出,可增强泻下作用。古人用酒洗大黄,是为了取酒能上行,使大黄能同时将上焦的热邪一齐泻出,不用酒制则恐怕上焦留邪,变生喉痹、耳鸣目赤、颈肿、膈上热诸疾,酒洗后则无此弊。
我曾很多次使用本方治疗急重病证,均能起到立竿见影般的效果。今介绍两个验案,供参考。
例1:张某某,男,38岁,1961年4月21日初诊。
患者4月16日下午,吃过蒸野菜后,即感到上腹部有些不适,至夜12时,上腹部胀满疼痛,并泻稀便3次,均为消化不好的食物,无脓血及后坠感,恶心欲呕,但吐不出,于次日晨5时,即到医院急诊,经验血、查大便等检查,诊断为急性肠炎而收住院治疗。
入院后经用西药及输液等治疗,腹痛腹泻很快即止住。但自4月18日起,体温由37.5℃、37.8℃很快即升到39.3℃,高热不退。虽经过用抗菌素、酒精拭浴、冰袋、浣肠以及注射复方奎宁、内服撒烈痛、阿斯匹林等多种治疗,高热仍不退。且于20日夜间,病人神昏谵语、循衣摸床,不能安睡。
查白细胞9000/立方毫米,分类中性粒细胞85%,血沉26毫米/小时,肥达氏、外裴氏试验均为(-)。诊断为:1.沙门氏菌属感染;2.高热待查。于21日下午请我会诊。
现症:头痛,头胀,烦躁不安,高热口渴,喜冷饮,胸脘痞满,欲呕不出,饮食不进,大便四日未行,小便黄赤,下午4时以后神志不清,夜间谵语,不认亲疏,甚则循衣摸床,已两夜未眠,气粗声高,口有热臭味,面红目赤,舌苔黄厚少津,中部褐黄略黑,头部汗出。脘腹痞满拒按,腹部发胀,脉象洪滑而数。
据此脉症,知为阳明实热之证。但再进一步分析,患者目前尚有头痛、头胀、恶心欲呕、胸闷、脉洪等象,知太阳经证尚未全罢,热邪尚未完全结实于阳明之腑,目前尚属于太阳、阳明合病,故先用银花、连翘、桑叶、菊花、荆芥、薄荷、生石膏、知母、黄芩、焦四仙等水煎一剂,以辛凉清解太阳经及阳明经尚未全罢的余邪,俟表热、经热全清,只剩阳明腑实之证,再投予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因目前尚有头痛、呕恶、胸闷等忌下之症)。
二诊:服辛凉清解之剂后,全身有汗,头痛、胸闷、恶心之症均消除,体温虽略有下降,但下午又上升,仍有腹部痞满拒按、夜间谵等症,手足濈然汗出,大便五日未行,舌苔黄厚腻,脉滑数,重按有力。据此脉症,诊为阳明腑实证,投大承气汤急下之。处方如下:生大黄24克,川厚朴15克,枳实21克,芒硝21克(后下),焦三仙各12克,川连9克,槟榔12克,清半夏15克,陈皮12克。l剂。煎取药汁400毫升,分为2次服。嘱咐病家:眼第1次药后,过4个小时以上,如泻下稀大便,则停服第2次药,如不见泻下即赶紧继服第2次药。
服第1次药后4小时排大便1次量不多。通过电话联系,又嘱其服第2次药量的1/2。
三诊:药后大便又泻3次,体温已降到正常,夜能安睡,神识清爽,能进饮食,口中渐和,舌苔渐化,脉已不数,右手脉略滑,左手脉近平。稍事调理中焦而痊愈。
例2杨某,男,38岁,1961年12月14日初诊。主诉腹痛2天。前天晚上从外地回京,腹中饥饿,即急食米面蒸糕约半小盆,食后即睡,未盖被而受了凉。次晨即觉上腹部及脐左处疼痛,胃脘痞塞胀满,不思饮食,小便短赤,大便3日未行,今日疼痛难忍,急来就诊。观其舌苔白,脉象弦滑有力。上腹及脐左处疼痛拒按。白细胞计数11700/立方毫米,分类:中性粒细胞86%。据此脉症诊为食滞腹痛。治以消导攻下之法,以大承气汤随证加减,处方如下:酒军12克,枳实12克,厚朴9克,芒硝6克(后下),焦槟榔9克,焦三仙各9克。水煎服l剂。立即针合谷、内关、商阳、天枢四穴,不留针,以迅速止痛。
药后排出稀臭大便两次,胃脘及脐部之疼痛完全消失,病即痊愈。以后追访,腹痛未作,早已上班工作。
我用大承气汤随证加减治疗阳明腑实证及胃肠邪实证数10例均取得了立竿见影之效。多数病人是一泻即安,请读者放心使用。但必须确认为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坚俱备,才可使用。要记住辨证准确才能速效。
小承气汤(《伤寒论》)
大黄(酒洗)12克、厚朴6克、枳实3枚(约9克),以上3味,以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2次温服。服第1次药后,当泻下大便。如服药后,未见泻下者,可将第2次药服下。如得到泻下者,则不可再服第2次药。
本方也是常用的有泻下作用之方剂,主治阳明腑实证,或杂病出现胸腹胀满属实证者。热邪结滞于阳明之腑,出现阳明腑实证者,皆可用攻下法治疗。但大热结实而大满、大实、痞硬、大便燥坚者,须用大承气汤急下之。若热邪微结阳明,尚未大实、大满、大燥,而见大便难、潮热、腹中痛、脉沉滑者,宜小承气汤下而和之。或阳明病出现谵语、潮热、大便六七日未行,而痞、满、燥、实、坚证又未全备,可先与小承气汤服1次,如转矢气(放很臭的屁)者,知腹中已有燥屎,可用大承气汤攻之。如服小承气场1次后,不转矢气,则不可用攻泻之法,大、小承气汤皆不可用。杂病中如出现胸满脘胀,胃实而大便不畅,或胸闷而喘,舌苔厚,脉滑实有力者,可用本汤治之。
由于本方所主尚非大热结实于阳明肠胃之腑,不须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之法,故于大承气汤中去芒硝,又因热邪结滞尚不甚坚实,故减少厚朴、枳实的用量。以大黄为君而荡除邪热,以枳实为臣而消痞破结,以厚朴为佐使而调中气除胀满。一般说,邪在上焦则满闷;邪在中焦则痞胀;胃中邪实则潮热谵语。方中以厚朴、枳实去上焦、中焦满闷、痞胀,以大黄荡胃中之实热。因尚无大便燥硬坚实之症,故去芒硝,乃免伤下焦之意也。故杂病中见上、中二焦不通而满闷、痞胀或热喘者,均可用之。
我曾治一患者,因两天前吃煮糖萝卜过多,食后又受寒而致胃痛剧烈难忍,西医诊断为急性胃炎。虽经取阿托品片和注射阿托品针2支,均未能止痛,上腹部痞满闷胀,不思饮食,大便3日未行,舌苔白满,中后部微黄,怀中抱着热砖熨腹,脉象弦滑。诊为寒实停滞所致的胃脘痛。治以温中导滞法,以小承气汤加味治之,处方如下:酒军9克,枳实9克,高良姜9克,干姜6克,吴茱萸9克,木香5克,焦槟榔12克,焦神曲12克,三棱9克,元胡12克。急煎1剂,分2次服。
药后胃脘痛即止住,不再疼痛,但大便未行,故又于上方加当归9克、桃仁泥9克、鸡内金9克、附片6克。药后大便通畅,阳明腑气通畅,寒凝、食滞被推荡泻下,故病亦痊愈。
仲景先师在本方中加重厚朴的用量,名厚朴三物汤,用以治疗支饮胸满、腹胀等症。
后世医家在本方中加羌活5~10克,名三化汤,主治中风病痰热结滞,二便不通,肠胃内实之证。注意:中风虚证不可用之。
仲景在《伤寒论》中将此汤中大黄稍减量为6~9克,去枳、朴,再加炙甘草6克、芒硝3~6克,名调胃承气汤。主用于伤寒汗、吐、下后,病不解,心中烦躁,不得安卧,不恶寒,反恶热,口渴,便秘,腹满胀痛拒按,甚或烦躁谵语等症。方中以甘草甘缓以缓大黄、芒硝之急下,缓留中焦以彻泄阳明胃热,名“调胃”,井不是用甘草护胃,胃中结热泄尽,阴气也得上承,故也叫“承气”。调胃承气汤加桃仁、桂枝,名桃核承气汤。主用于伤寒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瘀血蓄结于下焦之证,是祛瘀活血的代表方剂之一。近人也用此方治疗妇女盆腔炎、附件类等属于瘀血证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