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病生于气

 笨鳥先飛龍 2013-01-07
百病生于气
发表者:崔丽安

一提这个“气”字,大家可能认为就是“生气”的气,实际上它只是一个方面。中医讲的“气”含义甚广,但总不外乎正气与邪气。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康复能力;邪气则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七情、六淫等)。只有“邪气”致病,导致人体气的运动失常,才是百病丛生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中医对“气”的认识:

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其功能主要表现在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等方面,而气的运动又是脏腑经络组织功能活动的体现。气布散全身,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运动不息,不断地推动和激发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过度劳倦等因素均可导致气机失常,引起脏腑经脉功能的紊乱,从而引发百病。

“气”具体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生理方面的:人体的气,从整体上说,是由肾中精气(包括真阴、真阳)、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微之气和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所组成,在肾、脾胃、肺等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下所生成,并充沛于全身而无处不到。但具体地说,人体的气又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其主要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的不同,而又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聚于上焦(胸肺)称“宗气”;聚于中焦(脾胃)称“中气”;聚于下焦(肾命),称“元气”,又称“原气”“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还有运行于脉外的称“卫气”;与血共行于脉中的称“营气”,又称“荣气”。

二是病理方面的(七情为病):《内经·素问·举痛论》“余闻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以上九种气机失调的形式被统称为九气为病,说明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脏腑经脉气机失调所致,如肝病出现口苦、胁痛、少腹作胀,称为“肝气不舒”;胃病出现上腹部痞闷、疼痛、恶心、呕吐,称为“胃气不降”等。 

三是病邪方面的(六淫致病):如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六淫中寒邪也称“寒气”、湿邪也称“湿气”等。如发热、恶寒、无汗、头痛,称为“风寒感冒”;发热、恶风、咽痛、咳嗽,称为“风热感冒”等。

《医学传心录》中讲“气者,一身之主,内无七情所伤,外无寒暑所犯,则一气周流,百骸疏畅。如有七情所干,寒暑所犯,则疾病生焉。”古代医家张介宾在《类经·疾病类》亦说:“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生,故百病皆生于气。”这两句话很形象的概括了为什么百病生于气。     

所谓百病生于气,之“气”主要是指上述病理与病邪所致的“邪气”。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情志过激、寒温失调、过度疲劳等因素,导致人体气的运动失常,引起脏腑经脉功能的紊乱而致病。《内经》将气的运动失常归纳为两种形式一是气虚二是气机失调

气虚:气虚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①气的化源不足,如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虚弱,水谷精微不足;肺气虚弱,吸入清气减少。

②气的消耗太过,后天饮食不当,邪气伤正,久病重病消耗,或劳耗太过,致喘息汗出而消耗精气。

气机失调:主要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

①气机郁滞:指气的运行不畅,或停滞郁阻的病理状态。多因情志不遂,脏腑失和所致。以全身气机不畅或局部气机瘀阻为特征。因气滞的部位不同,其症候表现特点各具特点,但临床总以胀闷疼痛为主。

②气机逆乱:“逆”之涵义有二:一是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上逆。二是抵触不顺妄行称逆乱。如肺气不降则咳;胃气不降则呕;肝气升发太过而冲逆则头晕、头胀、面红、目赤;另外,若因致病因素干扰人体,如惊恐,影响人体之“神”,则会出现脏腑气机逆乱,气血运行失常,即“惊则气乱”,使心失所养,神无所依,从而产生“气乱”的病证。

③气机下陷:指气的下降运动太过或上升不及的病理状态,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气陷于脾、肾两脏为常见,“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脾虚,中气下陷则腹泻、脱肛;“恐则气下”伤肾,肾气不足,封藏失职,则二便失禁,遗精滑泄。

④气机闭阻:指全身气机闭郁或重要脏腑气机闭塞不行的病理状态。轻者一过性昏厥,如暴怒晕厥、中薯;重者突然昏扑,不醒人事,二便失禁或四肢厥逆。

在临床上尤以情志不遂导致气机失调最为多见。正如《内经》所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可见情志活动是五脏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一般情况下,情志活动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表现,不会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持续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的调控能力,才会是人体气机紊乱,导致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所以,在临床上,因“气”致病,特别是情志失调引起的疾病真是太多了。比如:由于情志不畅,肝失疏泄,肝木乘脾土,可致食少、腹胀、便溏;肝气横逆犯胃,则恶心、呕吐、嗳气;肝气犯肺(肝木反侮肺金)则咳嗽、气逆而喘;肝气郁结,肺胃宣降失常,津聚为痰,与气相搏,痰气互结于咽喉,咽中如有物堵,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俗称“梅核气”;大怒则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引起肝风,肝风内动致中风偏瘫,口眼歪斜;气郁日久,气郁血滞,血行不畅,肌肉失养则四肢麻木,甚则血脉痹阻,不通则痛致“痹证”;气郁日久,肝血(阴)暗耗,母病及子致心气不足,心血亏虚,胸阳不振,则胸闷而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憋气;气郁日久,久病及肾,肝肾阴虚或肾阳虚,则腰酸腿软,神疲乏力,遗精遗尿;气郁日久化火,则口苦、胁痛,烦躁易怒,失眠多梦;气郁日久,血脉瘀阻,则胁痛如刺,肝脾肿大;气郁日久,影响冲任,可致月经不调……

由此可见,一个肝气不畅就可以出现如此之多病,何况七情六淫致病更是不胜枚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