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糖尿痛(29)

 学中医书馆 2013-01-07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29)

时间:2010-07-27 14:14点击: 2258
黄芪30克,沙参15克,麦门冬15克,五味子10克,生熟地黄各15克,杜仲10克,川续断10克,补骨脂10克,金樱子10克,芡实米10克。七付
二诊 
药后气力有增,脉仍濡软,舌白苔润,再以前法进退。
黄芪60克,南北沙参各20克,麦门冬15克,五味子10克,生熟地黄各15克,杜仲10克,川续断10克,补骨脂10克,金樱子10克,芡实米10克。七付
三诊
患者依上方服药一月,自觉精力较前太增,诊脉仍属孺软,按之已觉有力,舌白苔腻,根部略厚。仍用前法加减。
黄芪60克,沙参15克,麦门冬10克,五味子10克,杜仲10克,川续断10克,补骨脂10克,金樱子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七付
服上方加减治疗半年,血糖降至110mg/dl.尿糖转阴,各种自觉症状基本消失。
[按]:本案患者渴饮不甚,疲乏无力明显,脉象虚大,舌胖淡嫩,据脉证辨为气阴两虚。气不化津,故渴。治以益气养阴与补肾壮元并举,方中重用黄芪益气,沙参、麦冬、五味子三药为生脉散,合黄芪共奏益气生津之技,杜仲,川续断、补骨脂,平补肝肾,温而不燥,补而不腻,生熟地滋阴添精。若久服朴益,恐运化不及,可加入焦三仙、水红花子助消化、运三焦,使补而不滞,则可常服以为图本之治。
 
消渴3(糖尿痛)
李某某,男,47岁
初诊
糖尿病发现三年余,空腹血糖180~200mg/dl,尿糖+~+++。口服西药优降糖及中药消满丸效果欠佳。自觉口干舌燥,渴欲热饮,一身疲乏无力,形体较胖,脉象湃软且大,舌体胖大苔白而润,腰酸而痛,夜多小便。证属气阴不足肝肾两亏。先用益气养阴,填补下元方法。
生黄芪30克,生熟地各20克,沙参15克,麦门冬15克,五味子10克,金樱子10克,杜仲10克,川续断10克,补骨脂10克,七付
二诊
药后口渴减轻,自觉较前有力,腰痛显著好转。诊脉濡软,舌胖苔润,仍以前法进退。并颁小心控制饮食,不吃甜食。适当多吃蛋白食品。每日运动锻炼乃治疗之本,不可忽视。
生黄芪30克,沙参15克,麦门冬15克,生熟地各20克,五味子10克,金樱子10克,杜仲10克,朴骨脂10克,川续断10克,山萸肉10克,七忖
三诊
患者自述药后精神体力均明显增强,遵医嘱每日清晨驱车到远郊爬山,呼吸新鲜空气,心情十分舒畅。诊脉濡软以滑,舌红苔白而润,再以填补下元方法。坚持锻炼,必有收获。
生黄芪30克,沙参15克,麦门冬15克,五味子10克,生山药15克,花粉15克,生熟地各10克,杜仲10克,川续断10克,补骨脂10克,山萸肉10克,枸杞子10克,七付
四诊
迭进益气养阴填补下元之剂,精神振奋,气力增加,劳作虽多,已不感疲劳,每日徒步登山渐增至两个山头,锻炼与治疗配合,已初见成效。近日化验,血糖已降至正常,尿糖阴性。继用前法,以资巩固;运动锻炼,不可或缺,是为至嘱。
生黄芪30克,沙参15克,麦门冬15克,五味子10克,玉竹10克,花粉10克,生熟地各10克,生山药10克,杜仲10克,金樱子10克,补骨脂10克,巴戟天10克,七付
后以上方加减治疗半年,血糖保持正常,尿糖始终阴性,各种症状消失,体力大为增强。治疗期间,患者每天清晨坚持徒步爬山,风雨无阻,往返30里,已成习惯。困而特别感谢赵师教给了他健身之道。
[按]:本案患者糖尿病已三年余,久治不愈,因其疲乏无力,向以休养为主,体力活动很少。赵师据其形肥、脉濡、舌胖、苔润等脉症,作肝肾不足,投以填补下元之剂,兼以益气养阴,可谓中下兼顾,服之即见救果。然并不单纯依赖药物取胜,而是要求病人自主运动锻炼,并把运动作为配合治疗的第一要求。起初患者将信将疑,以为如此疲乏之体。何以能承受较大运动量的体力活动。及其坚持锻炼~段之后,就尝到了运动锻炼的甜头,越炼越有劲,越炼精力越旺盛,以至于到后来欲罢不能,几乎成了“运动癣”。运动锻炼的最大好处是流通气血,增强脏腑功能。血气者,所以周于性命者也,以奉生身,莫贵于此。人之所以病者,即血气不得流通。无论虚证实证,莫不如此。惟有血气流通,乃能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脏腑功能才能强健旺盛漕贤张子和云:“《内经》一书,唯斟血气流通为贵。”是为至理之言。现代医学之糖尿病,其病理是胰腺中胰岛细胞分泌胰岛案不足,功能低下之病。虽然中医辨证可见虚实寒热之分,然其必有血气不得流通,故尔功能低下,何以令其血气流通,用药调其血气而令条达,此其一也,还必须令患者进行运动锻炼,以促进周身之气血运行。况本案辨为气阴不足,肝肾两亏,治疗顼大剂填补,而补则滞,然则病为虚,又不得不补,如此奈之何?惟以运动疗法,以行气血,以运药力。此本案治疗中运动锻炼之不可少也。另须说明,本案投以大剂填补,服药之法不可不知,当多加水煎药2至3次,合并药液得3~4千毫升,令病人饮之代茶,渴即饮之,不拘时。此治疗本病不同于他病之处,为赵师的用药经验之一。
 
黑疸(阿狄森氏病)
颜某,男,40岁
初诊
面色黧黑如漆,逐渐加重,颧部炱黑尤甚。病已两年余麓!某大医院检查,确诊为阿狄森氏病。自觉精神疲惫,一身乏力,腰膝酸软,双下肢无力尤甚,恶心欲吐,饮食步进。诊脉沉细无力,按之欲无,舌白苔精。一派阳虚水泛之象。治宜先温肾阳以治其本,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也。
淡附片6克,淡干姜6克,淡吴萸6克,肉桂6克,杜仲10克,川续断10克,补骨脂10克,熟地黄20克,七付
二诊
药后自觉精神好转,乏力减轻,余证如前,继用前法,重剂以进。
淡附片10克,淡干姜10克,淡吴萸10克,肉桂10克,杜仲15克,川续断15克,补骨脂10克,熟地黄20克,七付
三诊
自觉精神转佳,气力有增。仍感恶心欲呕,纳食少进。脉仍沉细,舌白苔润。温补下元,兼运中阳。
淡附片10克,淡干姜10克,淡吴萸10克,肉桂10克,杜仲10克,川续断10克,补骨脂10克,焦白术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白蔻仁6克(后下),七付
四诊
呕恶虽减而未除。面色黧黑有减退之势,遗进温补下元,肾阳有再振之望,继用前法,补命火以燠中土。
淡附片10克,淡干姜10克,淡吴萸10克,肉桂10克,杜仲10克,川续断10克,补骨脂10克,焦白术10克,仙灵脾10克,山萸肉10克,怀山药15克,枸杞子10克,熟地黄20克,七付
五诊
药后精神大振,纳食有增,面色黧黑续减。然肾阳久衰,非朝夕可以为功,宜用丸药以缓图之。宗前法加味。
淡附片30克,淡干姜30克,淡吴萸30克,肉桂30克,杜仲30克,川续断30克,补骨脂30克,焦白术30克,红人参30克,枸杞子30克,山萸肉30克,仙灵脾30克,熟地黄60克,怀山药60克,陈皮30克,半夏30克,茯苓50克,鹿角胶100克。
制法:上药除鹿角胶外共研细面,将鹿胶烊化后加炼蜜适量,为丸如弹子大,重约10克。每日早晚各服1丸。
患者服上药1料,面色黧黑渐次消退,精神体力均有好转,其余症状大部消失。
[按]:阿狄森氏病,又称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肾上腺皮质严重损害时出现的一种综合征,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显著的色素沉着(中医将其描述为面色黧黑),并伴有恶心、呕吐、纳差、消瘦、疲乏、眩晕等多系统症状。西医给予激素治疗,有一定效果。本病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尚无确切的对应病种,治疗无成法可依。赵师根据中医理论对本病进行辨析,认为其主症面色黧黑属于元阳衰微,命门火衰,故伴见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眩晕耳呜等症,在男子可9己阳痿不举,皆是阳衰之征。故治疗以温肾壮阳为法,以仲景四逆汤为基础,加入淡吴萸,名三淡汤,再酌加肉桂、杜仲、川断、补骨脂、熟地黄等温补下元之品,治疗本病可收到明显效果。
 
肥胖(高血脂症)
沈某,男,51岁,形伟体丰,体重逾90公斤,体检时发现血脂极高,服西药降脂效果欠佳,于1990年12月前来就诊。
观其面色潮红,油光发亮,舌红苔黄垢厚,脉象弦滑且数,按之有力。血生化检验甘油三脂高达18.86mmol/L。辨为痰湿瘀阻,久之恐有中风之虞,治宜涤痰活血化瘀之法,用三子养亲汤加味。药用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冬瓜子10克,皂角子6克,赤勺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半月后复查,甘油三脂降为12.64mmol/L,患者信心大增,继服前方加柴胡6克,川楝子6克,焦三仙各10克,1月后复查甘油三脂降为7.56mmol/L。嘱其坚持控制饮食,加强锻炼,以善其后。
[按]:高血脂症,古无此名,故中药治疗无成法可嵌。赵师据其形体肥胖、舌滑苔腻,断为痰湿瘀阻,借用治疗痰喘的三子养亲汤,加冬瓜子、皂角子名曰五子涤痰汤,以涤痰消腻。临床应用可随证加减,或配赤芍、丹参、茜草以活血化瘀,或配柴胡、黄芩、川楝子以泻肝热,或配焦三仙、水红花子、夫黄以疏调三焦,对于高血脂症、单纯性肥胖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