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射性肺炎

 佛前的一株青莲 2013-01-13
病因病理]
    放射性肺炎是肺组织的放射性损伤改变,是在对胸部恶性肿瘤进行放射治疗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多由于大剂量、大面积照射所引起。放射性肺炎的病理改变主要是由于物理刺激因素引起的非化脓性炎症。其改变早期以渗出为主,晚期以纤维化为主。
[临床表现]  
    急性放射性肺炎可在放射治疗开始后一个时期即在治程中发生,但大多见于放射治疗结束后。临床上有干咳、长期的低热、用抗菌素治疗无效,严重者可有气促、呼吸困难及紫绀,慢性纤维改变的症状多在放射治疗结束后一个较长时期才出现,早期症状较轻微,如咳嗽、吐白色泡沫痰,但可逐渐加重,并可出现肺功能不全的症状,如气短、呼吸困难等。
[影像学表现]  
    1.急性期:相当于肺野受照射部位呈现一片密度较高的模糊阴影,仔细观察中间有网织状阴影,相似于支气管性及间质性肺炎,但其轮廓完全与照射野的边缘相一致。有些病变和正常肺野有明显分界。
    2.慢性期:可为急性期的肺部病变部分吸收并发生纤维化逐渐演变而来,亦可为开始时即呈慢性变化过程。在放射野出现纤细的或网状的纤维索条阴影,近肺门处较明显。约一个月后范围扩大,纤维索条影增多,密度增高,可互相融合呈致密块状阴影,近中心区密度高,边缘处可见许多绒毛状尖刺伸出。在放射治疗后4~6个月是纤维变化形态上发展的高峰,以后纤维收缩,病变范围较前缩小,病灶边缘有粗索条状阴影,边缘锐利,界线分明,同侧正常肺野呈代偿性气肿,气管和心脏被牵引过来,同侧横膈上移。如无并发感染则在一年左右病变渐趋稳定。
[鉴别诊断]
    由于放射性肺炎发生在放射照射的肺野,故给随访观察该处肿瘤经放射治疗后的效果,带来一定困难,两者有时也不易区别。从范围讲放射性肺炎的区域和照射区域一致,而且无明显肿块影。从时间上讲,放射性肺炎在4~6个月后病灶改变趋向稳定或收缩,不再扩大,如肿瘤恶化进展,则随访时间愈长,范围愈大、块影愈明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