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诊之一,问诊要点

 东方神医 2013-01-14

问诊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询问,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问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内经》中早已记载许多问诊的具体内容,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素问·疏五过论》又说:“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为中医问诊奠定了基础。而后,问诊倍受历代医家的重视,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得到补充,使之逐渐完善。明代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十问篇》中,将问诊归纳为十问,便于临床应用。清代喻嘉言也在《寓意草》中拟定病案的书写格式,对于问诊的一般项目、现病史、既往病史等内容都作了详细的规定,与现在中医病案的书写内容颇为相近。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一、问诊的意义

问诊是了解病情,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在四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疾病的很多情况,如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治疗经过,患者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史和家族史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获得。上述与疾病有关的资料,是医生分析病情,进行辨证的可靠依据。尤其是某些疾病早期,病人尚未出现客观体征,仅有自觉症状时,只有通过问诊,医生才能抓住疾病的线索,做出诊断。此外,问诊还可以为其他诊法提供一个大体查病的范围,并通过问诊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以便及时进行开导,也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所以,问诊是医生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诚如《素问·征四失论》所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这就是说,在诊察疾病时,应首先询问疾病的开始情况、致病原因等,若不询问明白,仓促诊脉,是难以做出正确诊断的。明·张景岳以问诊为“诊病之要领,临证之首务”。清代医家赵晴初在《存存斋医话稿续集》中也曾说:“脉居四诊之末,望、闻、问贵焉。其中一问字,尤为辨证之要。”充分说明问诊在诊察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二、问诊的方法

医生询问病人,了解病情,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医生能否通过询问,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得有关疾病的临床资料,与询问的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难经·六十一难》曾说:“问而知之谓之工”。经文中的“工”字,就是指问诊技巧而言的。所以,在临床上要运用好问诊,除必须熟练地掌握问诊内容,具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之外,还应注意下列事项:

1.环境要安静适宜

问诊应在较安静适宜的环境中进行,以免受到干扰。尤其对某些病情不便当众表述者,应单独询问,以便使其能够无拘束地叙述病情。《素问·移精变气论》中说:“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就是直接向病员本人询问病情。若因病重意识不清等原因而不能自述者,可向知情人或陪诊者询问。但当病人能陈述时,应及时加以核实或补充,以便资料准确、可靠。

2.态度要严肃和蔼

医生对病人疾苦要关心体贴,视病人如亲人。在问诊时,切忌审讯式的询问。对病人的态度,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和蔼可亲,细心询问,耐心听取病人的陈述,使病人感到温暖亲切,愿意主动陈述病情。如《医门法律·问病论》所说:“问者不觉烦,病者不觉厌,庶可详求本末,而治无误也。”如遇病情较重,或较难治愈的病人,要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医生切忌有悲观、惊讶的语言或表情,以免给病人带来不良的刺激,增加其思想负担,而使病情加重。

3.不用医学术语询问

医生询问病情,切忌使用病人听不懂的医学术语。应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询问,以便使病人听懂,能够准确地叙述病情。

4.避免资料片面失真

医生在问诊时,既要重视主症,又要注意了解一般情况,全面地收集有关临床资料,以避免遗漏病情。如发现病人叙述病情不够清楚,可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有目的地询问或作某些提示,但决不可凭个人主观臆测去暗示、套问病人,以避免所获临床资料片面或失真,影响诊断的正确性。

5.重视主诉的询问

医生在问诊时,应重视病人的主诉。因为主诉是病人最感痛苦的症状或体征,也往往是疾病的症结所在,所以要善于围绕主诉进行深入询问。对危急病人应扼要地询问,不必面面俱到,以便迅速抢救。待病情缓解后,再进行详细询问。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问诊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询问时,应根据就诊对象,如初诊或复诊、门诊或住院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询问。

一、一般情况

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

询问一般情况,一是为了便于与病人或家属进行联系和随访,对病人的诊治负责。二是可使医生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如年龄、性别、职业、籍贯等不同,则有不同的多发病。水痘、麻疹、顿咳等病,多见于小儿;青壮年气血充盛,抗病力强,患病多实证;老年人气血已衰,抗病力弱,患病多虚证;癌病、胸痹、中风等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妇女有月经、带下、妊娠、产育等方面的疾病;男子可有遗精、早泄、阳萎等病变。长期从事水中作业者,易患寒湿痹病;矽肺、汞中毒、铅中毒等病,常与所从事的职业有关。某些地区因水土关系而使人易患瘿瘤病,疟疾在岭南等地发病率较高,蛊虫病多见于长江中下游一带等等。诚如清代喻嘉言所说:“识病时,辨高卑燥湿,五方忌宜。”

二、主诉

主诉是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如“发热咳嗽三天,加重一天。”

主诉往往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一般只有一两个症状,即是主症。通过主诉常可初步估计疾病的范畴和类别、病情的轻重缓急。因此,主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了解、分析和认识疾病的重要线索。询问时,医生首先要善于抓住主诉。如病人叙述有眩晕、汗出、心悸、胸痛、神疲、乏力等。在这些症状中,其主要症状是心悸、胸痛。医生根据心悸、胸痛这两个主症,可初步考虑为心病。这样就抓住了病变所在的部位,然后围绕主症,进一步深入询问有关兼症和病史,再结合其他三诊全面诊察,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问诊时还要将主诉所述的症状或体征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等情况询问清楚,不能笼统、含糊。就是说,医生要善于抓住主诉,问深问透、问准问清,这对于病证的诊断是极其有益的。在描述主诉时,不能用诊断术语,如“风寒表证”、“肺气虚证”等,而只能用具体症状、体征进行描述。

三、现病史

现病史是指病人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诊治的经过。现病史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询问。

1.发病情况

主要包括发病的时间,是突然发作,还是缓慢发生;发病的原因或诱因;最初的症状及其性质、部位,当时曾作何处理等。一般凡起病急、时间短者,多属实证;凡患病已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多属虚证,或为虚实夹杂证。如因情志不舒而致胁肋胀痛,急躁易怒者,多属肝气郁结;因暴饮暴食而致胃脘胀满疼痛者,多属食滞胃脘等。由此可见,医生通过询问病人的发病情况,对辨别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有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小儿,难以叙述发病情况,因此应当主动了解是否有易使小儿致病的原因存在。小儿脏腑娇嫩,抵抗力弱,调节功能低下,易受气候及环境影响,感受外邪而发病,出现发热恶寒、咳嗽、咽痛等症;小儿脾胃较弱,消化力差,容易伤食,而出现呕吐、泄泻等症;婴幼儿脑神发育不完善,易受惊吓,而见哭闹、惊叫等症。所以着凉、伤食、受惊是小儿常见的致病原因,应当注意询问。

2.病变过程

医生了解病人的病变过程,一般可按疾病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询问。如某一阶段出现哪些症状,症状的性质、程度;何时病情好转或加重;何时出现新的病情,病情有无变化规律等。通过询问病变过程,可以了解疾病邪正斗争情况,以及疾病的发展趋势。

3.诊治经过

有些病人,尤其是患病较久者,在就诊前已经在其他医院进行过诊断和治疗。所以对初诊者,有必要询问曾作过哪些检查,结果怎样;作过何种诊断,诊断的依据是什么;经过哪些治疗,治疗的效果及反应如何等。了解既往诊断和治疗的情况,可作为当前诊断与治疗的参考。

4.现在症状

现在症状是问诊的主要内容。虽然现在症属于现病史的范畴,但因其包括的内容较多,是问诊的重点,故另列一节专门讨论。

四、既往史

既往史又称过去病史,主要包括病人平素身体健康状况,以及过去患病情况。

1.既往健康状况

病人平素健康状况,可能与其现患疾病有一定的关系,故对分析判断现发疾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素体健壮,现患疾病多为实证;素体虚弱,现患疾病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素体阴虚,易感温燥之邪,多为热证;素体阳虚,易感寒湿之邪,多为寒证,或寒湿病证。

2.既往患病情况

病人过去曾患过何种疾病,如痢疾、疟疾、白喉、麻疹、肝病、痹病等。是否接受过预防接种,有无药物或其他物品的过敏史,作过何种手术治疗等,都应该加以询问。

病人既往所患某些疾病,可能与现患病证有着密切关系。如哮病、痫病、中风等病,经治疗之后,症状虽已消失,但尚未根除,某些诱因常可导致旧病复发。由此可见,问诊时不能忽视对既往史的询问。

小儿应当注意询问预防接种、传染病和传染病接触史。小儿6个月至5周岁之间,从母体获得的先天免疫力逐渐消失,而后天的免疫机能尚未形成,故易感染水痘、麻疹等急性传染病。预防接种可帮助小儿建立后天免疫机能,以避免感染发病。患过某些传染病,如麻疹、顿咳等,常可获得终身免疫力,一般不会再患此病,如正值麻疹流行之际,患儿出现类似将出麻疹之象,通过询问患儿既往是否患过麻疹,以及是否接受过麻疹预防接种,即可做出判断。

五、个人生活史

个人生活史,主要包括生活经历、精神情志、饮食起居、婚姻生育等。医生询问病人这些情况,在诊断疾病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生活经历

询问病人的出生地、居住地及经历地,应注意某些地方病或传染病的流行区域,以便判断所患疾病是否与此相关。

2.精神情志

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常常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使精神情志产生变化,导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从而引起疾病。同时,人的精神情志变化,对某些疾病的发展与变化亦有一定影响。因此,了解病人的性格特征,当前精神情志状况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等,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并可提示医生对因精神情志刺激所导致的疾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思想上的开导,将有助于治疗。

3.饮食起居

饮食嗜好、生活起居不当,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甚至引起疾病。如素嗜肥甘者,多病痰湿;偏食辛辣者,易患热证;贪食生冷者,易患寒证。好逸恶劳,脾失健运,易生痰湿;劳倦过度,耗伤精气,易患诸虚劳损;起居无常,饮食失节,易患胃病等。通过了解饮食嗜好,生活起居情况,对分析判断病情有一定的意义。

4.婚姻生育

对成年男女病人,应注意询问其是否结婚,结婚年龄,配偶的健康状况,以及有无传染病或遗传性疾病。对育龄期女性应询问月经的初潮年龄、月经周期、行经天数、月经的色、质、量和带下的变化,以及绝经年龄和绝经前后的情况。已婚女性还应询问妊娠次数、生产胎数,以及有无流产、早产、难产等。

5.小儿出生前后情况

新生儿(出生后至1个月)的疾病多与先天因素或分娩情况有关,故应着重询问妊娠期及产育期母亲的营养健康状况,有何疾病,曾服何药,分娩时是否难产、早产等,以了解小儿的先天情况。

婴幼儿(1个月至3周岁)发育较快,需要充足的营养,但其脾胃功能较弱,如喂养不当,易患营养不良、腹泻以及“五软”、“五迟”等病。故应重点询问喂养方法以及坐、爬、立、走、出牙、学语的迟早等情况,从而了解小儿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

六、家族史

家族史是询问病人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爱人、子女等人的健康和患病情况。必要时应注意询问直系亲属的死亡原因。

询问家族史,是由于遗传性疾病与血缘关系密切;有些传染性疾病,如肺痨等,与生活密切接触有关。因而询问家族病史,对诊断现患疾病有一定的意义.

第三节 问现在症

问现在症是询问病人就诊时所感受到的痛苦和不适,以及与病情相关的全身情况。

症状是在疾病状态下,病人的异常感觉。如痞闷、疼痛、困倦、麻木、沉重等,这些症状都是病人的自身感觉,唯有通过询问才能察知。

现在症是疾病现阶段病理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医生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因此,询问现在症是问诊的主要内容,为历代医家所重视。由于现在症的内容涉及范围广泛,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在总结前人问诊经验的基础上,编成《十问篇》,清代陈修园将其略作修改,而成《十问歌》,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十问歌》的内容言简意赅,目前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在临床实际运用时,要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灵活而有主次地进行询问,不能千篇一律地机械套问。

一、问寒热

指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寒与热是临床最常见症状,是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为问诊的重点内容,故张景岳将其列为《十问歌》之首。

“寒”指病人自觉怕冷的感觉。临床上有恶风、恶寒和畏寒之分。病人遇风觉冷,避之可缓者,谓之恶风;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不能缓解者,谓之恶寒;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能够缓解者,谓之畏寒。

“热”指发热,包括病人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而病人自觉全身或局部(如手足心)发热。

寒与热的产生,主要取决于病邪的性质和机体阴阳的盛衰两个方面。邪气致病者,由于寒为阴邪,其性清冷,故寒邪致病,恶寒症状突出;热为阳邪,其性炎热,故热邪致病,发热症状明显。机体阴阳失调时,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则热,阳虚则寒。由此可见,寒热是机体阴阳盛衰的反应,即寒为阴征,热为阳象。诚如张介宾所说:“阴阳不可见,寒热见之。”所以,通过询问病人的怕冷与发热的情况,可以辨别病变的性质和阴阳盛衰的变化。

问寒热,首先应该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症状。如有寒热的症状,必须询问怕冷与发热是否同时出现,还应注意询问寒热的新久、轻重程度、持续时间的长短,寒热出现有无时间或部位特点,寒热与体温的关系,寒热消长或缓解的条件,及其兼症等。

临床上常见的寒热症状有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四种类型。

(一)恶寒发热

指病人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是表证的特征性症状。其机理是外邪侵袭肌表,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卫气宣发失常所致。外邪袭表,卫阳被遏,肌腠失于温煦则恶寒;邪气外束,正邪交争,卫阳失于宣发,则郁而发热。

由于感受外邪性质的不同,寒热症状可有轻重的区别。临床上常见以下三种类型:

1.恶寒重发热轻

患者感觉怕冷明显,并有轻微发热的症状。是风寒表证的特征,由外感风寒之邪所致。因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寒邪袭表,正邪相争,肌腠闭塞,卫阳郁闭于内,肌表失于温煦,故恶寒重而发热轻。

2.发热轻而恶风

指病人自觉有轻微发热,并有遇风觉冷、避之可缓的症状。是伤风表证的特征,由外感风邪所致。因风性开泄,肌腠疏松,阳气郁遏不甚,正邪交争不剧,故发热轻而恶风。有的病人只有恶风的感觉,无(或尚无)发热之感,一般为外感风邪,或为肺卫气虚,卫表不固所致。

3.发热重恶寒轻

指病人自觉发热较重,同时又有轻微怕冷的症状。是风热表证的特征,由外感风热之邪所致。因风热为阳邪,阳邪致病则阳盛,阳盛则热,故发热明显;风热袭表,使腠理开泄,故同时有轻微恶寒。

外感表证的寒热轻重,不仅与感受病邪的性质有关,而且与感邪的轻重和邪正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感邪轻,则寒热俱轻;感邪重,则寒热俱重;邪正俱盛,则寒热俱重;邪盛正衰,则恶寒重而发热轻。

外感病初期的表证阶段,有的病人虽然只有恶寒的感觉,并不觉得发热,但实际体温多有升高,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很快就会出现同时发热的感觉,因此,恶寒与发热并见是诊断表证的重要依据。特别是恶寒一症,尤为诊断表证所必须,如《伤寒论》第3条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就是说,恶寒是发热的前奏,外邪侵袭肌表,无论自觉发热与否,恶寒为必有之症,因而古人有“有一份恶寒就有一份表证”的说法。

应当指出,尽管恶寒发热是表证的特征性症状,但某些里热证亦可表现为寒热并见。如肠痈、疮疡、瘟疫及邪毒内陷等,常表现为自觉恶寒严重,甚至寒战,而又有发热、体温甚高的症状,这是正气与邪气剧烈斗争的反映。

(二)但寒不热

指病人只感寒冷而不发热的症状。是里寒证的寒热特征。其怕冷的产生,多为感受寒邪致病,或为阳气不足而阴寒内生。根据发病的缓急和病程的长短,临床上常见以下两种类型:

1.新病恶寒

指病人突然感觉怕冷,且体温不高的症状。并有四肢不温,或有脘腹、肢体冷痛,或呕吐泄泻,或咳喘痰鸣,脉沉紧等症。主要见于里实寒证。多因感受寒邪较重,寒邪直中脏腑、经络,郁遏阳气,肌体失于温煦,故突起恶寒而体温不高。某些风寒表证在发病初期,亦可只出现怕冷的感觉而不发热,但这种怕冷感常是发热的前奏,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很快会体温升高,呈现出恶寒发热的状态。

2.久病畏寒

指病人经常怕冷,四肢凉,得温可缓的症状。常兼面色白光白,舌淡胖嫩,脉弱等症。主要见于里虚寒证。因阳气虚衰,形体失于温煦所致。

(三)但热不寒

指病人只发热,而无怕冷之感的症状。多系阳盛或阴虚所致,是里热证的寒热特征。根据发热的轻重、时间、特点等,临床上常见以下三种类型:

1.壮热

指高热(体温在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的症状。常兼面赤、口渴、大汗出、脉洪大等症。多因风热内传,或风寒入里化热,正邪相搏,阳热炽盛,蒸达于外所致。多见于伤寒阳明经证和温病气分阶段,属里实热证。

2.潮热

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的症状。

下午3~5时(即申时)热势较高者,称为日晡潮热,常见于阳明腑实证,故亦称阳明潮热。由于胃肠燥热内结,阳明经气旺于申时,正邪斗争剧烈,故在此时热势加重。

午后和夜间有低热者,称为午后或夜间潮热。有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者,称为骨蒸发热。多属阴虚火旺所致,由于阴液亏虚,不能制阳,机体阳气偏亢,午后卫阳渐入于里,夜间卫阳行于里,使体内偏亢的阳气更加亢盛而生内热,故午后和夜间有低热。此外,午后或夜间发热,亦可见于瘀血积久,郁而化热者。

发热以夜间为甚者,称为身热夜甚。常是温病热入营分,耗伤营阴的表现。

3.微热

指发热不高,体温一般在38℃以下,或仅自觉发热的症状。发热时间一般较长,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多见于温病后期和某些内伤杂病。

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疲乏、少气、自汗等症者,多属气虚发热。

时有低热,兼面白、头晕、舌淡、脉细等症者,多属血虚发热。

长期低热,兼颧红、五心烦热等症者,多属阴虚发热。

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急躁易怒等症者,多属气郁发热,亦称郁热。

小儿于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发热,兼有烦渴、多尿、无汗等症,至秋凉自愈者,多属气阴两虚发热。

(四)寒热往来

指病人自觉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是正邪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反映,为半表半里证寒热的特征。临床常见以下两种类型:

1.寒热往来无定时

指病人自觉时冷时热,一日多次发作而无时间规律的症状。多见于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因外感病邪至半表半里阶段时,正邪相争,正胜则发热,邪胜则恶寒,故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发无定时。

2.寒热往来有定时

指病人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的症状。兼有剧烈头痛、口渴、多汗等症。常见于疟疾。因疟邪侵入人体,潜伏于半表半里的膜原部位,入与阴争则寒,出与阳争则热,故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出现,休作有时。

此外,气郁化火及妇女热入血室等,也可出现寒热往来,似疟非疟,临床应当结合病史及其他兼症详细辨识。

二、问汗

汗是阳气蒸化津液经玄府达于体表而成。故《素问·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正常汗出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调节体温的作用。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气候炎热、衣被过厚、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出汗,属于生理现象。

若当汗出而无汗,不当汗出而多汗,或仅见身体的某一局部汗出,均属病理现象。病理性汗出的有无,与病邪的侵扰和机体正气的亏虚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病邪的性质,或正气亏损的程度不同,可出现各种病理性的汗出异常。所以,询问病人汗出的异常情况,对于判断病邪的性质和机体阴阳的盛衰有着重要的意义。

询问时,应首先询问病人汗出与否。若有汗,则应进一步询问汗出的时间、多少、部位及其主要兼症;若无汗,则应重点询问其兼症。

(一)有汗无汗

在疾病过程中,特别是外感病,汗的有无,是判断病邪性质和卫阳盛衰的重要依据。

1.无汗

病理性无汗有表证里证之分。表证无汗者,多属风寒表证,因寒性收引,寒邪袭表,腠理致密,玄府闭塞所致。里证无汗出者,多因津血亏虚,化汗乏源,或阳气虚,无力化汗所致。

2.有汗

病理性有汗有表证里证之分。表证有汗出者,多见于风邪犯表证和风热表证,由于风性开泄,热性升散,故风邪、热邪袭表,使肌腠疏松,玄府不能密闭而汗出。里证有汗出者,多见于里热证,如风热内传或寒邪入里化热,或其他原因导致里热炽盛,迫使津液外泄,则汗出量多;亦可见于里虚证,如阳气亏虚,肌表不固,或阴虚内热,蒸津外泄,均常有出汗的症状。

(二)特殊汗出

指具有某些特征的病理性汗出。见于里证。主要有下列四种:

1.自汗

指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的症状。多见于气虚证和阳虚证。因阳气亏虚,不能固护肌表,玄府不密,津液外泄,故见自汗,动则耗伤阳气,故活动后汗出尤甚。

2.盗汗

指睡则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多见于阴虚证。因阴虚阳亢而生内热,入睡则卫阳由表入里,肌表不固,内热加重,蒸津外泄而汗出;醒后卫阳由里出表,内热减轻而肌表得以固密,故汗止。若气阴两虚,常自汗、盗汗并见。

3.绝汗

指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的症状。常是亡阴或亡阳的表现,由于亡阴、亡阳属危重证候,故其汗出谓之绝汗,又称为脱汗。

若病势危重,冷汗淋漓如水,面色苍白,肢冷脉微者,属亡阳之汗,为阳气亡脱,津随气泄之象。若病势危重,汗热而黏如油,躁扰烦渴,脉细数疾者,属亡阴之汗,为内热逼涸竭之阴津外泄之象。

4.战汗

指病人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因邪盛正馁,邪伏不去,一旦正气来复,正邪剧争所致。常见于温病或伤寒邪正剧烈斗争的阶段,是病变发展的转折点。若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提示邪去正复,疾病向愈;若汗出而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脉来急疾,提示邪盛正衰,病情恶化。

5.冷汗

指所出之汗有冷感的症状。多因阳气虚或惊吓所致。

6.热汗

指所出之汗有热感的症状。多因里热蒸迫所致。

7.黄汗

指汗出沾衣,色如黄柏汁的症状。多因风湿热邪交蒸所致。

(三)局部汗出

身体的某一部位汗出,也是体内病变的反映。应询问局部汗出的情况及其兼症,有助于病证的诊断。临床常见的局部汗出,有以下几种:

1.头汗

又称但头汗出。指汗出仅见于头部,或头颈部汗出量多的症状。可因上焦热盛,迫津外泄;中焦湿热蕴结,湿郁热蒸,迫津上越;元气将脱,虚阳上越,津随阳泄;进食辛辣、热汤、饮酒,使阳气旺盛,热蒸于头等导致。

2.半身汗

指病人仅一侧身体汗出的症状。或左侧,或右侧,或见于上半身,或见于下半身,但汗出常见于健侧,无汗的半身常是病变的部位,多见于痿病、中风及截瘫病人。多因风痰、痰瘀、风湿等阻滞经络,营卫不能周流,气血失和所致,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3.手足心汗

指手足心汗出的症状。手足心微汗出,多为生理现象。若手足心汗出量多,则为病理性汗出。可因阴经郁热熏蒸;阳明燥热内结,热蒸迫津外泄;脾虚运化失常,津液旁达四肢而引起。

4.心胸汗

指心胸部易出汗或汗出过多的症状。多见于虚证。伴心悸、失眠,腹胀、便溏者,多为心脾两虚;伴心悸心烦、失眠、腰膝酸软者,多为心肾不交。

5.阴汗

指外生殖器及其周围汗出的症状。多因下焦湿热郁蒸所致。

三、问疼痛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患病机体的各个部位皆可发生。疼痛有虚实之分。实性疼痛多因感受外邪、气滞血瘀、痰浊凝滞,或食积、虫积、结石等阻滞脏腑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即所谓“不通则痛”。虚性疼痛多因阳气亏虚,精血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即所谓“不荣则痛”。

问疼痛,应注意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及喜恶等。

(一)问疼痛的性质

由于导致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故疼痛的性质亦异。因而询问疼痛的性质,可以辨别疼痛的病因与病机。

1.胀痛

指疼痛兼有胀感的症状。是气滞作痛的特点。如胸、胁、脘、腹胀痛,多是气滞为患。但头目胀痛,则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所致。

2.刺痛

指疼痛如针刺之状的症状。是瘀血致痛的特点。如胸、胁、脘、腹等部位刺痛,多是瘀血阻滞,血行不畅所致。

3.冷痛

指疼痛有冷感而喜暖的症状。常见于腰脊、脘腹、四肢关节等处。寒邪阻滞经络所致者,为实证;阳气亏虚,脏腑经脉失于温煦所致者,为虚证。

4.灼痛

指疼痛有灼热感而喜凉的症状。火邪窜络所致者,为实证;阴虚火旺所致者,为虚证。

5.重痛

指疼痛兼有沉重感的症状。多因湿邪困阻气机所致。由于湿性重浊黏滞,故湿邪阻滞经脉,气机不畅,使人有沉重而痛的感觉。但头重痛亦可因肝阳上亢,气血上壅所致。重痛常见于头部、四肢、腰部以及全身。

6.酸痛

指疼痛兼有酸软感的症状。多因湿邪侵袭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亦可因肾虚骨髓失养引起。

7.绞痛

指痛势剧烈,如刀绞割的症状。多因有形实邪阻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所致。如心脉痹阻所引起的“真心痛”,结石阻滞胆管所引起的上腹痛,寒邪犯胃所引起的胃脘痛等,皆具有绞痛的特点。

8.空痛

指疼痛兼有空虚感的症状。多因气血亏虚,阴精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常见于头部或小腹部等处。

9.隐痛

指疼痛不剧烈,尚可忍耐,但绵绵不休的症状。多因阳气精血亏虚,脏腑经脉失养所致。常见于头、胸、脘、腹等部位。

10.走窜痛

指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或走窜攻冲作痛的症状。若胸胁脘腹疼痛而走窜不定,称之为窜痛,多因气滞所致;四肢关节疼痛而游走不定,多见于痹病,因风邪偏胜所致。

11.固定痛

指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的症状。若胸胁脘腹等处固定作痛,多是瘀血为患;若四肢关节固定作痛,多因寒湿、湿热阻滞,或热壅血瘀所致。

12.掣痛

指抽掣牵引作痛,由一处连及它处的症状。也称引痛、彻痛。多因筋脉失养,或筋脉阻滞不通所致。

除此之外,一般而言,新病疼痛,痛势剧烈,持续不解,或痛而拒按,多属实证;久病疼痛,痛势较轻,时痛时止,或痛而喜按,多属虚证。

(二)问疼痛的部位

由于机体的各个部位与一定的脏腑经络相联系,所以通过询问疼痛的部位,可以了解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对于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1.头痛

指头的某一部位或整个头部疼痛的症状。由于手、足三阳经均直接循行于头部,故“头为诸阳之会”,而足厥阴肝经亦上行于头,与督脉相交,其他阴经也多间接与头部相联系,故根据头痛的部位,可确定病变在哪一经。

阳明经与任脉行于头前,故前额连眉棱骨痛,病在阳明经;太阳经与督脉行于头后,故后头连项痛,病在太阳经;少阳经行于头两侧,故头两侧痛,病在少阳经;足厥阴经系目系达巅顶,故巅顶痛,病在厥阴经等。

头痛有虚实之分。凡外感风、寒、暑、湿、燥、火以及瘀血、痰浊、郁火、亢阳、癥积、寄生虫等阻滞或上扰脑窍所致者,多属实证;凡气血阴精亏虚,不能上荣于头,脑窍空虚所致者,多属虚证。

另外,痨虫犯脑、疟疾、中毒等均可引起头痛。某些耳、目、鼻的疾病亦可引起头痛。临床应根据病史、兼症及头痛的性质,辨别头痛的原因。

2.胸痛

指胸的某一部位疼痛的症状。胸居上焦,内藏心肺,故胸痛多与心肺病变有关。临床应根据胸痛的具体部位、性质和兼症进行诊断。

左胸心前区憋闷作痛,时痛时止者,多因痰、瘀等邪阻滞心脉所致,可见于胸痹等病。

胸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青冷者,多因心脉急骤闭塞所致,可见于厥[]心痛等病。

胸痛,颧赤盗汗,午后潮热者,多因肺阴亏虚,虚火灼络所致,可见于肺痨等病。

胸痛,咳喘气粗,壮热面赤者,多因热邪壅肺,肺络不利所致,可见于肺热病等病。

胸痛,壮热,咳吐脓血腥臭痰者,多因痰热阻肺,热壅血瘀所致,可见于肺痈等病。

胸肋软骨疼痛而局部高起,皮色不变,或沿肋骨相引掣痛者,多因气结痰凝血瘀,经气不和所致,可见于胁肋痛等病。

此外,肺癌、胸部外伤等,亦可导致胸部疼痛。

3.胁痛

指胁的一侧或两侧疼痛的症状。两胁为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肝胆又位于右胁下,故胁痛多与肝胆病变有关。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火盛、肝阴亏虚及饮停胸胁,阻滞气机、经脉不利,均可导致胁痛。

4.胃脘痛

指上腹部、剑突下,胃之所在部位疼痛的症状。胃失和降、气机不畅,则会导致胃脘痛。因寒、热、气滞、瘀血和食积所致者,属实证;因胃阴虚或胃阳不足,胃失所养引起者,属虚证。实证多在进食后疼痛加剧,虚证多在进食后疼痛缓解。胃脘突然剧痛暴作,出现压痛及反跳痛者,多因胃脘穿孔所致。胃脘疼痛失去规律,痛无休止而明显消瘦者,应考虑胃癌的可能。临床应根据病史,结合疼痛的性质和兼症进行辨证。

5.腹痛

指剑突下至耻骨毛际以上(胃脘所在部位除外)的腹部疼痛,或其中某一部位疼痛的症状。腹有大腹、小腹和少腹之分。脐以上为大腹,属脾胃;脐以下至耻骨毛际以上为小腹,属膀胱、大小肠及胞宫;小腹两侧为少腹,是足厥阴肝经循行的部位。

因寒、热、寒湿、湿热、气滞、瘀血、结石、虫积和食积等所致者,多属实证;因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所致者,多属虚证。但某些外科、妇科疾病所出现的疼痛,不能单纯以虚实概括之。

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腹胀、呕吐、便闭者,多见于肠痹或肠结,因肠道麻痹、梗阻、扭转或套叠,气机闭塞不通所致。

全腹痛,有压痛及反跳痛者,多因腹部脏器穿孔或热毒弥漫所致。

脐外侧及下腹部突然剧烈绞痛,向大腿内侧及阴部放射,尿血者,多系结石所致。

腹部脏器破裂,或癌瘤亦可引起腹痛,疼痛部位多是破裂脏器或癌瘤所在部位。

妇女小腹及少腹部疼痛,常见于痛经、异位妊娠破裂等病。

另外,某些心肺病变可引起上腹部疼痛。肠痨、脂膜痨等病,可致全腹、脐周或右少腹疼痛。

总之,腹痛病因复杂,涉及内、妇、外、儿各科,需要问诊与按诊相配合,首先查明疼痛的确切部位,判断出病变所在的脏腑,然后根据病史,结合疼痛的性质及兼症,确定疼痛的原因。

6.背痛

背痛是指自觉背部疼痛的症状。背指躯干后部上平大椎、下至季肋的部位。背部中央为脊骨,脊骨内有髓,督脉贯脊行于正中,足太阳膀胱经分行夹于腰背两侧,其上有五脏六腑腧穴,两肩背部又是手三阳经分布之处。

脊痛不可俯仰者,多因寒湿阻滞或督脉损伤所致;背痛连项者,多因风寒客于太阳经腧所致;肩背痛,多因寒湿阻滞,经脉不利所致。

7.腰痛

指腰部两侧,或腰脊正中疼痛的症状。腰指躯干后部季肋以下、髂嵴以上的部位。腰部中间为脊骨,腰部两侧为肾所在部位,故称“腰为肾之府”,带脉横行环绕腰腹,总束阴阳诸经。

腰部经常酸软而痛,多因肾虚所致;腰部冷痛沉重,阴雨天加重,多因寒湿所致;腰部刺痛,或痛连下肢者,多因瘀血阻络或腰椎病变所致;腰部突然剧痛,向少腹部放射,尿血者,多因结石阻滞所致;腰痛连腹,绕如带状,多因带脉损伤所致。另外,骨痨、外伤亦可导致腰痛。临床应根据病史和疼痛的性质以确定引起腰痛的原因。

8.四肢痛

指四肢的肌肉、筋脉和关节等部位疼痛的症状。多因风、寒、湿邪侵袭,或风湿郁而化热,或痰瘀、瘀热阻滞气血运行所致。亦可因脾胃虚损,水谷精微不能布达于四肢引起。若独见足跟痛或胫膝酸痛者,多因肾虚所致,常见于老年人或体弱者。

9.周身痛

指头身、腰背及四肢等部位皆痛的症状。新病周身痛者,多属实证,以外感风寒、风湿或湿热疫毒所致居多。久病卧床不起而周身痛者,多属虚证,常因气血亏虚,形体失养所致。临床应注意询问病史、疼痛的性质及其兼症,以确定疼痛的原因。

四、问头身胸腹

指问头身胸腹除疼痛之外的其他不适或异常。主要包括头晕、胸闷、心悸、胁胀、脘痞、腹胀、身重、麻木、阳痿、遗精,以及恶心、神疲、乏力、气坠、心烦、胆怯、身痒等症。这些症状不仅临床常见,各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并且只能由病人自己才能感觉到,故应注意询问。

  1. (一)头晕

指病人自觉头脑旋晕,轻者闭目自止,重者感觉自身或眼前景物旋转,不能站立的症状。头晕是临床上常见症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头晕胀痛,口苦,易怒,脉弦数者,多因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脑神被扰所致。头晕面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者,多因气血亏虚,脑失充养所致。头晕而重,如物缠裹,痰多苔腻者,多因痰湿内阻,清阳不升所致。头晕耳鸣,腰酸遗精者,多因肾虚精亏,髓海失养所致。外伤后头晕刺痛者,多因瘀血阻滞脑络所致。

(二)胸闷

指病人自觉胸部痞塞满闷的症状。胸闷与心、肺等脏气机不畅,肺失宣降,肺气壅滞有着密切的关系。

胸闷,心悸气短者,多因心气虚或心阳不足所致。胸闷,咳喘痰多者,多系痰饮停肺所致。胸闷,壮热,鼻翼煽动者,多因热邪或痰热壅肺所致。胸闷气喘,畏寒肢冷者,多因寒邪客肺所致。胸闷气喘,少气不足以息者,多因肺气虚或肺肾气虚所致。

另外,气管、支气管异物,气胸,以及肝气郁结等,均可导致胸闷。

(三)心悸

指病人自觉心跳不安的症状。心悸包括怔忡与惊悸,多是心与心神病变的反映。

因受惊而致心悸,或心悸易惊者,谓之惊悸。心跳剧烈,上至心胸,下至脐腹,悸动不安者,谓之怔忡。怔忡多由心悸发展而来,病情较心悸为重。

引起心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心胆气虚,突受惊吓;胆郁痰扰,心神不安;心气、心阳亏虚,鼓动乏力;心阴、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心脉痹阻,血行不畅;脾肾阳虚,水气凌心等。

(四)胁胀

指病人自觉一侧或两侧胁部胀满不舒的症状。由于肝胆居于右胁,其经脉又皆分布于两胁,故胁胀多与肝胆病变有关。

胁胀易怒,脉弦,多因肝气郁结所致。胁胀口苦,舌苔黄腻,多因肝胆湿热所致。胁胀而肋间饱满,咳唾引痛,多因饮停胸胁所致。

(五)脘痞

指病人自觉胃脘胀闷不舒的症状。是脾胃病变的表现。

脘痞,嗳腐吞酸者,多为食积胃脘。脘痞,食少,便溏者,多属脾胃气虚。脘痞,饥不欲食,干呕者,多为胃阴亏虚。脘痞,纳呆呕恶,苔腻者,多为湿邪困脾。脘痞,胃脘有振水声者,为饮邪停胃。

(六)腹胀

指病人自觉腹部胀满,痞塞不适,甚则如物支撑的症状。

腹胀喜按者,属虚证,多因脾胃虚弱,腐熟运化无力所致。腹胀拒按者,属实证,多因食积胃肠,或燥热结滞肠道,或肠道气机阻塞引起。

(七)身重

指病人自觉身体沉重的症状。其症主要与水湿泛溢及气虚不运有关。

身重,脘闷苔腻者,多因湿困脾阳,阻滞经络所致。身重,浮肿,系水湿泛溢肌肤所致。身重,嗜卧,疲乏者,多因脾气虚,不能运化精微布达四肢、肌肉所致。热病后期见身重乏力,多系邪热耗伤气阴,形体失养所致。

(八)麻木

指病人肌肤感觉减退,甚至消失的症状。亦称不仁。

麻木可因气血亏虚、风寒入络、肝风内动、风痰阻络、痰湿或瘀血阻络,肌肤、经脉失养所致。

(九)阳痿

指病人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或坚而不能持久,不能进行性交的症状。阳萎不是病人的不适感觉,而是性功能低下的表现。

阳痿,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者,多因肾阳虚,命火衰微,性机能衰减所致。阳痿,心悸失眠,纳呆腹胀者,多因思虑过度,损伤心脾所致。阳痿,精神抑郁易怒者,多因肝气郁结,失于疏泄,宗筋弛缓所致。阳痿,肢体困重,苔黄腻者,多因湿热下注,宗筋弛纵所致。暴受惊恐之后而出现阳痿者,系惊恐伤肾之故。

(十)遗精

指病人不性交而精液遗泄的症状。其中,清醒时精液流出者,谓之“滑精”;梦中性交而遗精者,谓之“梦遗”。成年未婚男子,或婚后夫妻分居者,一月遗精1~2次,为精满自溢,属于生理现象。遗精频繁,甚至清醒时,精液自出,并出现其他症状者,则属于病理表现。

梦遗,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颧赤潮热者,多是肾阴亏虚,相火扰动精室所致。遗精,过劳则甚,心悸失眠,纳呆腹胀者,多是心脾两虚,气不摄精所致。梦遗频作,甚则滑精,腰膝酸软,面白,头晕耳鸣者,多是肾气亏虚,精关不固所致。遗精,小便混赤,苔黄腻者,多是湿热下注,扰动精室所致。

五、问耳目

耳目为人体的感觉器官,分别与内脏、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肾开窍于耳,手足少阳经脉分布于耳,耳为宗脉所聚;肝开窍于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所以,问耳目不仅能够了解耳目局部有无病变,而且根据耳目的异常变化还可以了解肝、胆、肾、三焦等有关脏腑的病变情况。

(一)问耳

1.耳鸣、耳聋

耳鸣是指病人自觉耳内鸣响的症状。耳聋是指听力减退,甚至听觉完全丧失的症状。耳鸣、耳聋均可为单侧或双侧。耳鸣与耳聋常同时出现,或先后发生,正如《杂病源流犀烛》所说:“耳鸣者,聋之渐也,惟气闭而聋者则不鸣,其余诸般耳聋,未有不先鸣者。”耳鸣与耳聋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基本相同。

突发耳鸣,声大如雷,按之尤甚,或新起耳暴聋者,多属实证。可因肝胆火扰、肝阳上亢,或痰火壅结、气血瘀阻、风邪上袭,或药毒损伤耳窍等所致。

渐起耳鸣,声细如蝉,按之可减,或耳渐失聪而听力减退者,多属虚证。可因肾精亏虚,或脾气亏虚,清阳不升,或肝阴、肝血不足,耳窍失养所致。

2.重听

指病人自觉听力略有减退,听音不清,声音重复的症状。

日久渐成者,以虚证居多,常见于老年体弱者,多因肾之精气亏虚,耳窍失荣所致;若骤发重听,以实证居多,常因痰浊上蒙,或风邪上袭耳窍所致。

3.耳胀、耳闭

耳胀是指自觉耳内胀闷不适的症状。耳闭是指耳内胀闷,且有堵塞感,听力减退的症状。

耳胀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多成耳闭,故耳胀、耳闭是同一疾病由轻变重的两个不同阶段。耳胀、耳闭的病因病机基本相同,多因风邪侵袭,经气痞塞,或痰湿蕴结于耳,或邪毒滞留,气血瘀阻所致。

(二)问目

目的症状繁多,仅简要介绍几个常见症状及其临床意义。

1.目痒

指自觉眼睑、眦内或目珠瘙痒的症状,轻者揉拭则止,重者极痒难忍。两目痒甚如虫行,伴有畏光流泪、灼热者,多属实证,因肝火上扰或风热上袭等所致。目微痒而势缓,多属虚证,因血虚,目失濡养所致,亦可见于实性目痒初起或剧痒渐愈,邪退正复之时。

2.目痛

指病人自觉单目或双目疼痛的症状。可见于许多眼科疾病,原因复杂。一般痛剧者,多属实证;痛微者,多属虚证。目剧痛难忍,面红目赤者,多因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肿痛,羞明多眵者,多因风热上袭所致;目微痛微赤,时痛时止而干涩者,多因阴虚火旺所致。

3.目眩

亦称眼花。指病人自觉视物旋转动荡,如坐舟车,或眼前如有蚊蝇飞动的症状。由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阳化风及痰湿上蒙清窍所致者,多属实证,或本虚标实证。由气虚、血亏、阴精不足,目失所养引起者,多属虚证。

4.目昏、雀盲、歧视

目昏是指视物昏暗,模糊不清的症状。雀盲是指白昼视力正常,每至黄昏以后视力减退,视物不清的症状,亦称夜盲、雀目、鸡盲。歧视是指视一物成二物而不清的症状。

目昏、雀盲、歧视三者,皆为视力有不同程度减退的病变,有各自的特点,但其病因、病机基本相同,多因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目失所养引起,常见于年老、体弱或久病之人。

六、问睡眠

睡眠是人体为了适应自然界昼夜节律性变化,维持机体阴阳平衡协调的重要生理活动。睡眠的情况与人体卫气的循行和阴阳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卫气昼行于阳经,阳气盛则醒;夜行于阴经,阴气盛则眠。即如《灵枢·口问》所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此外,睡眠还与人体气血的盛衰、心肾等脏腑的功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询问睡眠时间的长短、入睡的难易与程度、有无多梦等情况,有助于了解机体阴阳气血的盛衰,心神是否健旺安宁等。睡眠的异常主要有失眠和嗜睡。

(一)失眠

指病人经常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难以复睡,或时时惊醒,睡不安宁,甚至彻夜不眠的症状。又称为不寐或不得眠。失眠主要是由于机体阴阳平衡失调,阴虚阳盛,阳不入阴,神不守舍所致。

营血亏虚,或阴虚火旺,心神失养,或心胆气虚,心神不安所致者,其证属虚。火邪、痰热内扰心神,心神不安,或食积胃脘所致者,其证属实。

(二)嗜睡

指病人精神疲倦,睡意很浓,经常不自主地入睡的症状。亦称多寐、多眠睡。嗜睡多因机体阴阳平衡失调,阳虚阴盛或痰湿内盛所致。

困倦嗜睡,头目昏沉,胸闷脘痞,肢体困重者,多是痰湿困脾,清阳不升所致。饭后困倦嗜睡,纳呆腹胀,少气懒言者,多因脾失健运,清阳不升,脑失所养引起。精神极度疲惫,神识朦胧,困倦易睡,肢冷脉微者,多因心肾阳虚,神失温养所致。大病之后,神疲嗜睡,乃正气未复的表现。

嗜 睡伴轻度意识障碍,叫醒后不能正确回答问题者,多因邪闭心神所致。其病邪以热邪、痰热、湿浊为多见。此种嗜睡常是昏睡、昏迷的前期表现。邪闭心神的嗜睡,伴有轻度意识障碍,而上述各种嗜睡尽管睡意很浓,但神志始终清醒。

嗜睡与昏睡、昏迷不同,后者难以呼醒,强行唤醒而仍神志模糊,甚至呼之不醒。

七、问饮食口味

主要是询问口渴与饮水、食欲与食量以及口中气味等情况。饮食及口味的异常,不仅提示津液的盈亏、脾胃运化的失常,也能够反映疾病的寒热虚实性质。

(一)口渴与饮水

口渴即口中干渴的感觉。饮水是指实际饮水量的多少。口渴与饮水是两个密切关联的症状。口渴与饮水的异常,主要反映体内津液的盈亏和输布情况,以及证候的寒热虚实。一般口渴则欲饮,不渴则不欲饮。但津液输布发生障碍时,有时也会出现口渴而不欲饮的情况。

1.口不渴饮

指口不渴,亦不欲饮。提示津液未伤。多见于寒证、湿证。因寒、湿之邪为阴邪,不耗伤津液,故口不渴,亦不欲饮。无明显燥热的病证,因津液未伤,亦可见口不渴饮的症状。

2.口渴欲饮

指口干,欲饮水,饮水则舒的症状。津液耗伤,阴液亏少;气化不利,津液输布障碍,均可致津液不能承于口,而见口渴欲饮。

口渴咽干,鼻干唇燥,发于秋季者,多因燥邪伤津所致。口干微渴,发热,脉浮数者,多见于温热病初期,邪热伤津不甚。

大渴喜冷饮,壮热,大汗出者,为里热炽盛,津液大伤的表现。严重腹泻,或汗、吐、下及利尿太过,耗伤津液,均可导致大渴引饮。

口渴咽干,夜间尤甚,颧赤盗汗,五心烦热者,是阴虚津亏,虚火内炽的表现。

口渴而多饮,小便量多,形体消瘦者,属消渴病。小儿夏季见之,且有无汗或少汗、发热者,为夏季热。

渴不多饮,兼身热不扬,心中烦闷,苔黄腻者,属湿热证。因热盛伤津则口渴,体内有湿故不多饮。

渴不多饮,兼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者,属温病营分证。因邪热耗伤阴津,故口渴,但热邪又能蒸腾营阴上潮于口,故不多饮。

渴喜热饮而量不多,或水入即吐者,多由痰饮内停所致。因痰饮内阻,津液不能气化上承于口,故口渴,但体内有饮邪,故不多饮,或水入即吐。

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兼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者,为有瘀血的表现。因瘀血内阻,气不化津,津不上承,故口干,体内津液本不亏乏,故但欲漱水不欲咽。

(二)食欲与食量

食欲即对进食的要求和进食的欣快感觉。食量是指进食的实际数量。胃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故食欲、食量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人以胃气为本,胃气的有无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轻重和转归。所以,询问病人的食欲与食量情况,对了解脾胃功能的强弱,判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1.食欲减退

指病人进食的欲望减退,甚至不想进食的症状。又称不欲食、食欲不振,亦有称纳呆者。食欲减退是疾病过程中常见的病理现象,主要是脾胃病变的反映,抑或是其他脏腑病变影响到脾胃功能的表现。

新病食欲减退,一般是邪气影响脾胃功能,正气抗邪的保护性反应,不一定是脾胃本身的病变。

久病食欲减退,兼面色萎黄,食后腹胀,疲倦者,多因脾胃虚弱,腐熟运化无力所致。

纳呆少食,脘闷腹胀,头身困重,苔腻脉濡者,多因湿邪困脾,运化机能障碍所致。

纳呆少食,脘腹胀闷,嗳腐食臭者,多因食滞胃脘,腐熟不及引起。

2.厌食

指厌恶食物,甚至恶闻食臭的症状,或称恶食。

厌食,兼脘腹胀痛,嗳腐食臭,舌苔厚腻者,为食滞胃脘,腐熟不及所致。

厌食油腻,脘闷呕恶,便溏不爽,肢体困重者,为湿热蕴脾,运化机能障碍所致。

厌食油腻,胁肋灼热胀痛,口苦泛恶者,为肝胆湿热,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致。

孕妇厌食,多是妊娠反应,因妊娠后冲脉之气上逆,影响胃之和降,一般属生理现象。若厌食兼严重恶心呕吐者,为妊娠恶阻。

3.消谷善饥

指病人食欲过于旺盛,进食量多,但食后不久即感饥饿的症状。亦称多食易饥。

消谷善饥,兼多饮多尿,形体消瘦者,多见于消渴病。因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所致。

消谷善饥,兼大便溏泻者,属胃强脾弱。胃强则胃腐熟功能亢奋,故消谷善饥;脾弱则脾运化无力,故大便溏薄。

4.饥不欲食

指病人虽然有饥饿的感觉,但不想进食,勉强进食,量亦很少的症状。

饥不欲食,兼脘痞,干呕呃逆者,多属胃阴虚证。胃阴不足,虚火内扰,则有饥饿感;阴虚失润,胃之腐熟功能减退,故不欲食。此外,蛔虫内扰,亦可见饥而不欲食的症状。

5.偏嗜食物或异物

指嗜食生米、泥土等的症状。多见于小儿虫积。妇女妊娠期间,偏食酸辣等食物,为生理现象。

正常人由于地域或生活习惯的不同,亦常有饮食的偏嗜,一般不会引起疾病。但若偏嗜太过,亦可能诱发或导致疾病。如偏嗜肥甘,易生痰湿;过食辛辣,易致火盛;偏嗜生冷,易伤脾胃等。

5.食量变化

主要指进食量的改变。疾病过程中,食欲渐复,食量渐增,是胃气渐复,疾病向愈之征;若食欲渐退,食量渐减,是脾胃功能渐衰之兆,提示疾病逐渐加重。若危重病人,本来毫无食欲,突然索食,食量大增,称为“除中”,是假神的表现之一,因胃气败绝所致。

(三)口味

指口中的异常味觉或气味。脾开窍于口,其他脏腑之气亦可循经上至口中,故口中异常味觉或气味,多是脏腑,特别是脾胃病变的反映。实际上口味异常可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失调及劳倦过度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或虚衰,引起脏气上溢于口使然。

1.口淡

指病人味觉渐退,口中乏味,甚至无味的症状。多见于脾胃虚弱、寒湿中阻及寒邪犯胃。脾胃阳气亏虚,运化腐熟功能低下,故口淡乏味;寒湿与寒邪俱为阴邪,阴不耗液,因而口淡不渴。

2.口甜

指病人自觉口中有甜味的症状。多因湿热蕴结于脾,与谷气相搏,上蒸于口,故口甜而黏腻不爽。口甜而少食、神疲乏力者,多属脾气亏虚,可能是甘味入脾,脾气虚则甘味上泛之故。

3.口黏腻

指病人自觉口中黏腻不爽的症状。常见于痰热内盛、湿热中阻及寒湿困脾。因湿性浊腻,痰热、湿热上蒸,或寒湿上泛于口,导致口中黏腻不爽。

4.口酸

指病人自觉口中有酸味,或泛酸,甚至闻之有酸腐气味的症状。多见于伤食、肝胃郁热等。进食过量,食滞胃脘,化腐生酸,浊气上泛,则口中泛酸,气味酸腐。酸味入肝,肝郁化热犯胃,胃失和降,则泛吐酸水。

5.口苦

指病人自觉口中有苦味的症状。多见于心火上炎或肝胆火热之证。心烦失眠者,常有口苦,乃心火上炎之故;胆汁味苦,故胆火上炎或胆气上泛,皆可致口苦。

6.口涩

指病人自觉口有涩味,如食生柿子的症状。多与舌燥同时出现。为燥热伤津,或脏腑热盛,气火上逆所致。

7.口咸

指病人自觉口中有咸味的症状。多认为是肾病及寒水上泛之故。

八、问二便

大便由肠道排出,但与脾胃的腐熟运化、肝的疏泄、肾阳的温煦及肺气的肃降有着密切的关系。小便由膀胱排出,但与脾的运化、肾的气化、肺的肃降及三焦的通调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询问大、小便的情况,不仅可以直接了解消化功能和水液的盈亏与代谢情况,而且亦是判断疾病寒热虚实的重要依据。诚如《景岳全书》所说:“二便为一身之门户,无论内伤外感,皆当察此,以辨其寒热虚实。”

问二便应注意询问二便的性状、颜色、气味、时间、便量、排便次数、排便时的感觉以及兼有症状等。其中颜色、气味等内容将分别在望诊和闻诊中讨论,这里着重介绍二便的次数、便量、性状、排便感等内容。

(一)大便

健康人一般每日或隔日大便一次,排便通畅,成形不燥,多呈黄色,内无脓血黏液及未消化的食物。便次、便质以及排便感的异常,主要有下列情况:

1.便次异常

1)便秘:又称大便难。指大便燥结,排便时间延长,便次减少,或时间虽不延长但排便困难的症状。胃肠积热,或阳虚寒凝,或气血阴津亏损,或腹内癥块阻结等,可导致肠道燥化太过,肠失濡润,或推运无力,传导迟缓,气机阻滞而成便秘。便秘除常见于肠道病变外,肛门部的病变、肌痿、风[]痱、肠外肿块压迫、温热病过程中、过服止泻药或温燥之品、腹部手术之后、全身衰惫状态等均可出现便秘。

2)泄泻:又称腹泻。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不成形,甚至呈水样的症状。外感风寒湿热疫毒之邪,或饮食所伤,食物中毒,痨虫或寄生虫积于肠道,或情志失调,肝气郁滞,或久病脾肾阳气亏虚等,均可导致脾失健运,小肠不能分清别浊,大肠传导亢进,水湿下趋而成。脾胃、大小肠、肝胆胰的病变常有泄泻的症状。临床有暴泻与久泻之分,暴泻多实,久泄多虚。

2.便质异常

除便秘和泄泻均包含有便质的异常外,便质异常还有以下几种:

1)完谷不化:指大便中含有较多未消化食物的症状。病久体弱者见之,多属脾虚、肾虚;新起者多为食滞胃肠。

2)溏结不调:指大便时干时稀的症状。多因肝郁脾虚,肝脾不调所致。若大便先干后稀,多属脾虚。

3)脓血便:又称大便脓血。指大便中含有脓血黏液。多见于痢疾和肠癌。常因湿热疫毒等邪,积滞交阻肠道,肠络受损所致。

4)便血:指血自肛门排出,包括血随便出,或便黑如柏油状,或单纯下血的症状。多因脾胃虚弱,气不统血,或胃肠积热、湿热蕴结、气血瘀滞等所致。若血色暗红或紫黑,或大便色黑如柏油状者,谓之远血,多见于胃脘等部位出血。若便血鲜红,血附在大便表面或于排便前后滴出者,谓之近血,多见于内痔、肛裂、息肉痔及锁肛痔[直肠癌]等肛门部的病变。除胃肠病变外,许多全身性疾病,如疫斑热、稻瘟病、血溢病、紫癜病、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均可见到便血症状。

3.排便感异常

1)肛门灼热:指排便时自觉肛门灼热的症状。多因大肠湿热,或热结旁流,热迫直肠所致。

2)里急后重:指便前腹痛,急迫欲便,便时窘迫不畅,肛门重坠,便意频数的症状。常见于湿热痢疾。多因湿热内阻,肠道气滞所致。

3)排便不爽:指排便不通畅,有涩滞难尽之感的症状。泻下如黄糜而黏滞不爽者,多因湿热蕴结大肠,气机不畅,传导不利所致;腹痛欲便而排出不爽,抑郁易怒者,多因肝郁脾虚,肠道气滞所致;腹泻不爽,大便酸腐臭秽者,多因食积化腐,肠道气机不畅所致。

4)大便失禁:指大便不能随意控制,滑出不禁,甚至便出而不自知的症状。常因督脉损伤,年老体衰,久病正虚,久泄不愈,脾虚气陷,肠道湿热瘀阻等,引起脾肾虚损,肛门失约所致,多见于脊柱外伤、久泻、休息痢、脱肛、肛门及肠道癌瘤、高年体衰及久病虚损等病。骤起暴泻,后阴难以约束,或神志昏迷,神机失控者,亦可发生大便失禁,但一般不属脾肾虚损。

5)肛门气坠:指肛门有下坠感觉的症状。肛门气坠常于劳累或排便后加重,多因脾虚中气下陷所致,常见于久泄久痢或体弱患者。

(二)小便

在一般情况下,健康成人日间排尿35次,夜间排尿01次。一昼夜总尿量约10002000ml。尿量和尿次的多少受温度(气温、体温)、饮水、出汗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问小便,主要应询问尿次、尿量及排尿时的异常感觉。

1.尿次异常

1)小便频数:指排尿次数增多,时欲小便的症状。新病小便频数,尿急、尿痛、小便短赤者,多因湿热蕴结膀胱,热迫气滞所致,常见于淋病类疾病;久病小便频数,色清量多,夜间明显者,多因肾阳虚或肾气不固,膀胱失约所致,常见于老人及神衰、久病肾虚等患者。

2)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合称癃闭。癃闭有虚实之分。实性癃闭多由瘀血、结石或湿热、败精阻滞,阴部手术等,使膀胱气化失司,尿路阻塞所致。虚性癃闭,多因久病或年老气虚、阳虚,肾之气化不利、开合失司所致。

2.尿量异常

1)尿量增多:指尿次、尿量皆明显超过正常量次的症状。小便清长量多者,属虚寒证,因阳虚不能蒸化水液,水津直趋膀胱所致。多尿、多饮而形体消瘦者,多为消渴,或为脑神病变,因燥热阴虚,肾阳偏亢,气化太过所致。

2)尿量减少:指尿次、尿量皆明显少于正常量次的症状。多由热盛伤津、腹泻伤津、汗吐下伤津,小便化源不足;或心阳衰竭及脾、肺、肾功能失常,气化不利,水液内停;或湿热蕴结,或尿路损伤、阻塞等,水道不利所致。常见于肾和膀胱的疾病、前阴疾病以及心脾疾病之中。

3.排尿感异常

1)尿道涩痛:指排尿时自觉尿道灼热疼痛,小便涩滞不畅的症状。可因湿热内蕴、热灼津伤、结石或瘀血阻塞、肝郁气滞、阴虚火旺、中气下陷等所致。常见于各种淋病类疾病,膀胱的癌病、痨病等亦可见尿痛。

2)余溺不尽:指小便之后仍有余溺点滴不净的症状。多因病久体弱、肾阳亏虚,肾气不固,湿热邪气留著于尿路等所致。常见于劳淋、痨淋、精癃等病中,或见于老年人及久病体弱者。

3)小便失禁:指小便不能随意控制而自行溢出的症状。多因肾气亏虚,下元不固,膀胱失约,或脾虚气陷及膀胱虚寒,不能约摄尿液所致。尿路损伤,或湿热瘀血阻滞,使尿路失约,气机失常,亦可见小便失禁。若神昏而小便失禁,多因邪闭心包,心神失去其主宰作用所致。

4)遗尿:指成人或3岁以上小儿于睡眠中经常不自主地排尿的症状。多因禀赋不足,肾气亏虚或脾虚气陷及膀胱虚寒所致。亦可因肝经湿热,下迫膀胱引起。

九、问经带

由于妇女有月经、带下、妊娠、产育等生理特点,所以对妇女的问诊,应注意询问月经、带下、妊娠、产育等方面的异常情况。

妇女妊娠、产育的异常,将在《中医妇科学》中专门讨论。

妇女月经、带下的异常,不仅是妇科的常见病变,也是全身病理变化的反映。因而即使一般疾病也应该询问月经、带下的情况,作为诊断妇科或其他疾病的依据。

(一)月经

月经是发育成熟女子有规律的周期性胞宫腔出血。月经一般每月一次,周期为28天左右,行经天数为3~5天,经量中等(一般50~100ml),经色正红无块,质地不稀不稠。女子14岁左右月经初潮,49岁左右绝经。

问月经主要询问月经的周期,行经的天数,月经的色、质、量以及有无闭经或行经腹痛等情况。必要时可询问末次月经日期,以及初潮或绝经年龄。

1.经期异常

1)月经先期:指连续2个月经周期出现月经提前7天以上的症状。多因脾气亏虚、肾气不足,冲任不固,或因阳盛血热、肝郁化热、阴虚火旺,热扰冲任,血海不宁所致。

2)月经后期:指连续2个月经周期出现月经延后7天以上的症状。多因营血亏损、肾精不足,或因阳气虚衰,无以化血,使血海不能按时蓄溢所致;亦可因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痰湿阻滞、冲任不畅所致。

3)月经先后无定期:指月经周期时而提前,时而延后达7天以上的症状。亦称经期错乱。多因肝气郁滞,气机逆乱,或脾肾虚损,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所致。

2.经量异常

1)月经过多:指月经血量较常量明显增多的症状。多因血热内扰,迫血妄行;或因气虚,冲任不固,经血失约;或因瘀血阻滞冲任,血不归经所致。

2)月经过少:指月经血量较常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的症状。多因营血不足,或肾气亏虚,精血不足,血海不盈;或因寒凝、血瘀、痰湿阻滞,血行不畅所致。

3)崩漏:指非正常行经期间阴道出血的症状。若来势迅猛,出血量多者,谓之崩(中);势缓而量少,淋漓不断者,谓之漏(下),合称崩漏。崩与漏虽然在病势上有缓急之分,但发病机理基本相同,且在疾病演变过程中,常互相转化,交替出现。崩漏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热伤冲任,迫血妄行;瘀血阻滞,血不循经;脾气亏虚,血失统摄;肾阳虚衰,冲任不固;肾阴不足,阴虚火旺,虚火迫血妄行所致。

4)闭经:指女子年逾18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已行经,未受孕、不在哺乳期,而停经达3个月以上的症状。多因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阴虚血燥,血海空虚;或因痨虫侵及胞宫,或气滞血瘀、阳虚寒凝、痰湿阻滞胞脉,冲任不通所致。

3.经色、经质异常:经色淡红质稀,为血少不荣;经色深红质稠,乃血热内炽;经色紫暗,夹有血块,兼小腹冷痛,属寒凝血瘀。

4.痛经:指在行经时,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难忍的症状。亦称行经腹痛。若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拒按,多属气滞血瘀;小腹灼痛拒按,平素带下黄稠臭秽,多属湿热蕴结;小腹冷痛,遇暖则减者,多属寒凝或阳虚;月经后期或行经后小腹隐痛、空痛,多属气血两虚,或肾精不足,胞脉失养所致。

(二)带下

在正常情况下,妇女阴道内有少量无色、无臭的分泌物,谓之带下。带下具有濡润阴道的作用。若带下明显过多,淋漓不断,或色、质、气味异常,即为病理性带下。

问带下,应注意询问带下量的多少,色质和气味等情况。因带下颜色不同,有白带、黄带、赤带、青带、黑带、赤白带及五色带等名称。临床以白带、黄带、赤白带较为多见。

1.白带

指带下色白量多,质稀如涕,淋漓不绝而无臭味的症状。多因脾肾阳虚,寒湿下注所致。

2.黄带

指带下色黄,质黏臭秽的症状。多因湿热下注或湿毒蕴结所致。

3.赤白带

指白带中混有血液,赤白杂见的症状。多因肝经郁热,或湿毒蕴结所致。若绝经后仍见赤白带淋漓不断者,可能由癌瘤引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