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经验集-郭谦亨(5)

 学中医书馆 2013-01-17
孙氏精研《灵》《素》及唐前诸家经书及前贤之精要,而且大有发展和创新。如他在《要方》第三卷248第九、十两卷中所撰写的“伤寒”上下,就将此三类病统于两卷之内论述,并列于内科脏腑病之前,即说明它既是内科病,又有别于内科杂病之意———内科病中之外感病。
 
2.外感病都具有传染性:外感病,包括伤寒、温病,尤其是疫病,都感受淫邪、毒疠之气所致,都具有传染性。《内经》云:“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证状相似”,此指疫病。巢元方说:温病“由于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
 
孙氏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体验,认为三者都具有传染性。如他在“辟温”预防第一方“岁旦屠苏酒方”下即指出:“能辟秽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这就很清楚地看出,孙氏认为伤寒、温病和疫病,都是皆相染易的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预防理论和方法疾病对人危害之大,尤以外感者———温病、疫病、伤寒为最。毒疠之邪是天地间变化之一气,为造化必然之理,虽不得无之,但能以道御之。这“御之”的方法,除对已病的治疗外,最佳之法,就是预防。为此,孙氏“每逢一法,不吝千金”去慕求,终得广集古今方法,济众传世。这里简述有关外感病的预防方法,以供了解。
 
1.预防理论:“治未病”,既是《内经》的预防思想,也是《要方》预防学的基本观念。特别是与传染———“染易”直接有关的伤寒、温病、疫病,预防就显得至关重要。孙氏有鉴于“疫病流行,死者日众”,且“转相染著,乃至灭门,延及外人”的危害性,提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的预防原则。指出“天地有斯瘴疠,还以天地所生之物以防备之”,搜集有28方的多种预防法。
 
由此可见,孙氏对伤寒、温病、疫病的预防,不只有明确的目的———防止传染流行,而且采取积极而切实可行的措施———选用多种方法,以收预防的实效。
 
2.预防方法:孙氏在书中所收的预防方法很多,以外感病的预防方法论,就有:口服避疫法:如“岁里屠苏酒”,就是将乌头、大黄……药置酒中煎数沸。屠苏之饮,先从小量饮起。特别是将药渣还置井中,这可能是起一种饮水消毒免疫的作用,故说:“一人饮一家无病,一家饮一里无病疫”。
 
涂窍避疫法:如将“雄黄散”涂五心、额上、鼻人中及耳门。此法民间延用至今,于端午节用雄黄粉,酒调,涂鼻孔、耳门等。
 
粉身避温法:是用芎芷等芳香之品,以祛除秽气,类似于现在香粉扑身的原始方法。
 
还有“洗浴辟疫”、“佩带”、“悬挂”、“焚药净室”等不少措施。其中如:佩带香包、卫生香、端午节门上悬艾、菖蒲等法,流传民间,延用至今。
 
此外,尚有口服豆类和大蒜,井中投放赤小豆之法,前者迄今仍为预防消化道传染病之良方,后者却为后世于井中投放苍术、贯众作饮水消毒,有着极大启发。孙氏搜集这样丰富的预防法,实属难能可贵!(三)首析寒温病异,提出方法宜辨的观点唐代以前的医家治疗伤寒和温病,虽曰“唯病用药”,实则不分寒、温而偏执苦寒,或辛热者居多。故孙氏提出:伤寒、温病,“所宜不同、方说宜辨”之论。由是观之,寒、温因异治别,主张划分之说,早在《千金要方》中,就以开其端,具体论说有:1.论病因之异:伤寒为寒邪感伤致病,温病则是“天地间变化之一气也”,亦即“毒疠之气”第三卷249致病。二者虽同为外感疾患,然其因不同,理应明辨。为此,孙氏引经而论曰:“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或触冒之者,乃为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而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为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骨之中,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热极,重于温也”。
 
又曰:“凡时行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冷,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所以《小品方》云:“古今相传,称伤寒为难治之证,时行温疫为毒厉之气”。
 
寒、温因异,上已言明,然“论治之者,不判伤寒与时行温、疫为异气。反云:伤寒为雅士之词,天行温疫是田舍间号耳”,是不知病之异同,尽将寒、温混为一谈,岂不可慨!2.论治法宜分:伤寒、温病,如上所辨,一为寒邪,一为热毒疫疠之气,二者性质不同,治法更应有别。唐代医家不分寒、温,不是以苦寒为法,就是用辛甘姜桂为方,至“冤魂塞于冥路,夭死盈于旷野”。有鉴于此,孙氏在《要方》中强调对伤寒之治,主以辛热;温、疫之治,主以寒凉。
 
如所谓:“热盛非苦酢之物不解也。热在身中,既不时治,治之又不用苦酢之药,此如救火不以水也,必不可脱免也。”若反以辛甘之姜桂、人参之属,则其用相反,其祸至速,以示警戒!此外,孙氏重视妇、婴,是为“崇本”。他认为:女人为人类繁衍之本,其病最为难疗;人都是由婴幼而渐大,故谓“若无于小,卒不成大”。于是《千金》首列妇、儿证治。对于外感病,除撰“伤寒”专卷外,《要方》在“妇人”篇中,列“妊娠伤寒”一章,“少小”篇中,也列“伤寒”辨治一章。
 
因为外邪感人,对男妇、老幼,固无偏佑。若有感发,其病变规律虽都无异,但体质、生理各有特点,论治自有某些差异,临床医家,无不熟知。惟在《要方》前,对“妇、婴伤寒”尚无专门论著。
 
孙氏特以妇人妊娠为重点,认为他涉及母、婴两个方面,感邪发病,则必由母及胎而伤儿,故治疗既要祛邪,又要护胎,婴幼则“肌肉脆软血脉嫩弱”,若遇“天行非节之气,易于中伤”。一旦感邪,“脏气不平”,即易发痫,成斑而致痉。小儿发病,“生气尚盛”,主张速攻病邪,防其交驰纵横生变。他认为初病主用寒凉清泄,后期则平脏腑而顾正气,开创了辨治妇、婴伤寒的先例,充实了外感病的内容,对后世医家启发不小,功益彰著。如宋代钱乙据小儿生理特点立论,庞安常、朱肱之论治妊娠、少小伤寒,尤其是清代叶天士之论妇人温病(《温热论》)、幼儿温病(《幼科要略》)等,就继承、丰富了孙氏论治妇婴伤寒的学术思想。
 
二、从温病学的过去、现状看未来(一)温病学的过去温病学经过历代医家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在明清时期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系统理论和完整治法的独立学科。《素问·热论》、《伤寒论》和《温热论》三部著作,可视为中医外感病学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医对外感病的认识水平。
 
(二)温病学的现状建国以来,温病学的发展,无论是理论的整理研究,还是临床验证、中西医结合、疗效提高、剂型改革等,成绩都是显著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温病理论的实验研究,在温病学发展过程第三卷250中已开创新的一页,出现了好的苗头,令人鼓舞和振奋。
 
1.理论研究方面:30余年来,对有关温病文献进行了发掘整理,包括数百部专著,近万篇期刊资料的汇集、评注和微机贮存、检索等。今后除应继续进行以上工作外,重点应放在研究能有效指导临床实践的基础理论和实用高效的治法方药上,有选择地为教学、科研和临床提供资料。
 
2.临床研究方面:温病除包括现代医学之急性传染病外,还包括各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的急性热病,即凡以发热为主症而有热变过程的病,都属于这一范围。实际上内科中之高热、喘逆、神昏、发痉、便闭、出血……大都应用温病理论和方法进行辨治,效验是卓著的。所以传染病虽然减少甚至消灭,但我们用武之地仍然很广。只要临床精心诊治,可治的病种不少,阵地自会不断扩大!本学科在中医临床学科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就会更加显示出来。
 
今后除一般的诊治外,重点应对每一热病和急危重证,按照温病理论,进行严密观察和诊治(中西两套),要做到资料完整,始终有据,进而统计总结,分析研究各种病症,其规律和疗效,哪些是符合的,哪些是部分符合,哪些是不符合的。这样就有了客观数据,对分清温病范围,精确诊治,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