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内家八桩传真》(十五)?沈寿传授???王志远整理

 兴安书馆 2013-01-17

 

为了更好的理解八桩(拳),将有关经义术语解析如下:

   (一)阴阳——“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朴素辩证法中的符号。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一种自然观。它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或辩证法思想。其基本内容为:

    1、阴阳的对立:即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相反的两种属性。古人用太阴水和太阳火作为其基本性质的象征。俗说“水火不相容”是也。

    2、阴阳的互根:即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互相依存,“阴阳合德”之谓也。

    3、阴阳的消长:即阴阳的平衡是相对的,一方的消长、变化、消亡、不足就必然影响到另一方面,引起另一方的滋长,旺盛;反之亦然。

    4、阴阳的转化:阴阳两方面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向其对立的方面转化。

    中国内家拳术最深奥神秘之处在于阴阳动静。它概括地体现了中国五千多年的哲学和拳学,同样也反映了拳家的学养、性情、气质、风貌诸方面的千差万别。然而要洞察这微妙的千差万别,却要独具慧眼。内家八桩的阴桩和阳桩,分别同阴卦和阳卦相合。在外形上则以“桩手”来划分。即面南向阳而站,凡掌心向外向前或向上者为阳桩;反之,掌背向外向前或向上(即掌心向后或向下)者为阴桩。若以经络学说的“手六经”来分阴阳,则以手厥阴心包经的劳宫穴位(在掌中央部位)为参照,凡“劳宫”向里向后或向下者为阴桩;反之,则为阳桩。

   (二)攻守——阳桩主攻,阴桩主守。即:阳桩为进攻姿势,因之,意识须作进攻之设想,但攻中须寓守意,方能自立于不败之地。阴桩为防守的姿势。因之,意识须作防守之假想;但亦不是消极的防守,消极的防守是防不胜防的,而是守中兼有攻意。攻守是武术实质内容的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攻中有守,守中有攻,攻即是守,守即是攻,互争雄长,互为补充。如:地门桩扼制对方进攻,随即借其冲击或企图挣脱之力,顺势使其跌扑;蛇桩则含抓闭及滚倒起脚的地躺法;云门桩云幻雾影,浑身是意,遇攻击可随意变招,或变虎桩,或变风桩,可随意化发。即所谓“随化随发”,“连消带打”。八桩亦可以随意搭配变化。如一手为云桩,一手为风桩。一手为地桩,一手为鸟桩等等,不一而足。即是所谓:蓄发相变,奇正相生。着随意兴,意由心发,攻守之变,不可胜穷。

    (三)开合——也是就 “桩手”的外形而言。凡属开式,两手心各不相对,而且两手之间的距离一般较远。其身形犹如把门打开一样,但形虽开而意须合。也就象开门后即随手关门的意思一样。凡属合式,一般两手横距相等于或小于两肩宽度,同时,两手心遥遥斜形相对,犹如劳宫穴气息相通,遥相感应,并取其相辅而行之义。八桩(拳)九式、其中龙、虎、鸟、蛇、为开式,无极、天、地、风、云为合式。通常开式可一臂单用,而合式则充分利用双手合力的原理,在应用时大都是两臂合用的。但亦无定规,毋须过分拘于形式。《沈子拳法》中指出:“因敌用术,最要变通。”,“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临阵拳斗,宛如水行。”,“自古手博,原无定法。法即是变,通即是法”。又说:“着变手变,神活在先。” “神龙隐现,瞬息万变;克敌制胜,全在一变。”说明一切都要视敌我双方的形势来变通。八桩(拳)是可以随意搭配,随心变化的。须知一切拳学原本无法,亦可谓无微不法。八桩(拳)虽形简而意赅,大凡天地间高深学术皆循此理,而形式繁杂者反而绝少精义。内家八桩(拳)的阴阳、攻守、开合、刚柔变通,循环往复,乃合常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