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暑

 学中医书馆 2013-01-20

中 暑
  中暑又称高温中暑,是夏季常见的急性热病之一。以突然发生高热,汗出、烦躁,口渴,甚或神昏、抽搐为主要临床表现.现代医学将其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及重症中暑三大类。
  [临床表现]
  中暑多在夏季炎热气候或高温作业的条件下发生,其临床表现有阳证和阴证的区别.
  1.中暑阳证
  患者突然大量出汗,口渴,烦躁,头昏头痛,胸闷,恶心.肢体困倦。面色潮红,肌肤灼热,发热,体温多升高。或有恶寒。舌质红而少津,脉洪大.
  神志一般清醒.重者可出现神昏闷倒,不省。人事,或肢体抽搐、痉挛。舌质红绛,脉象洪数.
  2.中暑阴证
  由中暑阳证转化而来。证见发热,汗出,神疲肢倦,气短,胸闷.纳呆,便溏,面色灰暗无泽(又称。面垢”)。严重者,可见面色苍白,冷汗不止,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渐至昏迷,不省人事.舌质淡红,脉洪缓.或细数无力。或微细欲绝。
  [诊断要点]
  ①季节性强,多在夏季气候炎热时发病。或有高温作业史。
  ②起病突然,素来体弱多病或劳累过度者易罹患本病。
  ③有发热多汗、烦躁,口渴,或神昏闷倒,抽搐等表现.
  ④可见面垢、脉虚、肌肤灼热,甚至冷汗、肢厥等体征。
  [病机分折]
  中暑的发病是正气虚于前而暑邪袭于后所致,即正气亏虚之体,适遇炎热气候或高温环境,机体不能调节适应,致使暑热之邪侵袭体内,蓄积不去而成。由于暑性本热,易耗气伤阴,所以其发病后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暑热炽盛和气阴两虚。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可由此演化出暑热蒙蔽心包,或引动肝风,以及气阴亡脱的病理.此外,夹湿也是本病一种较常见的病理变化。
  1.暑热炽盛:暑本火热之气,。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素问.五运行大论》)。暑邪中人,临床表现为高热、多汗、烦躁、口渴、脉洪大等一派火热之象。此乃暑热之邪伤及阳明所致,叶天士所谓。夏暑发自阳明,古人以白虎汤为主方。即是指此而言.暑热之邪由气入营,蒙蔽心包,则可出现神昏闷倒,不省人事;暑热炽盛,扰动肝风,或灼伤阴液,阳亢风动,则见痉挛、抽搐等症。
  2.气阴两虚:暑为阳邪,其性升散.暑邪侵入人体,一方面可使腠理开泄而汗出不止,另一方面亦可直接耗伤阴液,从而导致阴液耗伤;在腠开多汗的同时,气随津泄,又可形成气虚。气阴两虚临床常见身热、汗出、神疲。肢倦、气短、口渴等症。若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四肢厥冷,面包苍白,冷汗不止,脉微欲绝,血压下降,甚至神昏不清,这就是气阴两脱.艺证。
  3.夹湿。多湿之人体热不易放散,最易中暑,加之夏季常多雨潮湿,故中暑常兼夹湿邪。其临床表现除发热、烦渴外,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便溏不爽等症。
  由于暑热之邪的特点,致使本病初期便或多或少存在着气阴亏虚,所以在注重暑热炽盛的同时,不可忽视气阴亏虚的存在。到了疾病的后期,暑热消退,气阴虚损进一步显露并支配着整个病情的发展变化,因此要特别注意气阴的虚损及耗脱.
  [辨证论治] 使用方法:先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方剂数据库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中药数据库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方,还要查阅三反九畏;服药后还要根据“疗效评定”再次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中暑的辨证论治可分为中暑阳证和中暑阴证两大类.

  1.中暑阳证   
  暑热伤人以火热为主要表现,所以中暑阳证是中暑的最常见类型.根据暑邪中人的层次浅深,本证临床尚有阳明暑热及暑热蒙心、暑热动风的区别,前者治以清阳明气热为主,。后二者治宜清营热兼以开窍或熄风为主。
  暑热侵入阳明,证见高热,大量出汗, 口渴,烦躁,头昏头痛,面色潮红,肌肤灼热,体温升高,尿短赤,或背微恶寒,舌质红而少津,脉洪大重按无力。此为阳明暑热。
  治疗原则,清热生津.
  辨证用方常用白虎汤加味,药如生石膏(30~60克)知母、粳米、甘草、麦冬、石斛、西瓜翠衣。生石膏辛甘大寒,清泄阳明炽盛之热,为本方主药;知母苦寒质润,既能清阳明胃热,又可滋阴润燥;麦冬,石斛配合知母以加强清热生津之力;粳米、甘草益气养胃生津,兼制石膏大寒之偏,西瓜翠衣清热解暑生津,协同诸药以发挥作用.口大渴,汗出多.脉大无力,加人参(10--15克),或合用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胸闷,肢困,纳呆,便溏,加苍术、厚朴、扁豆。尿短赤,加滑石、甘草.
  针刺疗法。常用穴位为百会、人中、风池、风府、大椎、少商,用泻法。另取曲池、十宣,中冲、委中刺出血。
  阳明暑热不退,由气入营,蒙蔽心包,证见猝然昏倒,不省人事,高热烦躁,呼吸气粗,或四肢厥冷,舌质红绛,脉象洪大或滑数。此属暑热蒙心.治宜清心开窍,可先用通关散(北细辛、猪牙皂各等分研末)少许吹鼻取嚏,然后口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每次1丸, 日二次,连用l一2天,亦可口服至宝丹紫雪丹。待神志清醒后,宜继用清营汤清宫汤化裁,以清理营热.常用蓟物:犀角、生地、玄参、竹叶、麦冬、丹参、黄连、莲心、银花、连翘。方中犀角咸寒,合生地之甘寒以清营凉血为主药,如无犀角,可用水牛角10一15克代,其力稍逊。口渴甚者,加西洋参;烦躁,抽搐者,加羚羊角、钩藤。
  在暑热蒙心的同时,若出现肢体抽搐、痉挛,甚则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舌质红绛,脉弦数,称力暑热动风。治宜凉肝熄风,一般可用羚角钩藤汤加减,蓟用;羚羊角、桑叶、鲜生地、钩藤、菊花、茯神、生白芍。生甘草。如无羚羊角,可用山羊角lo一15克或玳瑁6一10克代。同时口服或鼻饲紫雪丹l一2支,一日二次。若高热、烦躁、口渴,为气热同存,加生石膏、知母;抽搐甚者,加蜈蚣、全蝎,地龙;若抽搐缓和而无力,脉虚,舌绛少苔者,可去羚羊角、钩藤、桑叶、菊花,加麦冬、阿胶、生牡蛎、生龟版、生鳖甲,或径用大定风珠(白芍、生地、麦冬、阿胶、生龟板、生鳖甲、生牡蛎、炙草、麻仁,五味子、鸡子黄)加减。
  针刺疗法对暑热蒙心和暑热动风亦有较好效果,取穴与前。阳明暑热”基本相同。暑热蒙心者可加刺涌泉、素缪,并刺人中出血,以增强开窍醒神之效。
  中暑神昏闷倒,民间认为属于痧症,可用刮痧疗法治疗。方法是在患者胸、腹、颈、项、背及手、足弯曲处,用羹匙,铜钱边缘刮皮肤,使其皮下出现青紫血斑,或者医生食中二指弯曲,蘸水后夹住上述部位的皮肤。一下一下地:堤扯,使局部皮肤充血而青紫。此法施行后,多数病人可以随之窍开神清并有轻快的感觉。
  2.中暑阴证
  暑热之邪耗伤气阴到一定的程度,中暑阳证可转化为中暑阴证.中暑阴证依其轻重.又有气阴亏虚和气阴耗脱之分。前者治宜益气养阴,后者则应以回阳救脱为主。
  暑热耗伤气阴,证见身热,汗出,神疲肢倦,气短,.胸闷,不思饮食,大便溏泄,脉象洪缓.此属气阴亏虚。
  治疗原则。益气养阴.
  辨证用方可用生脉散为主方。常用基本方药;人参、麦冬,五味子、玉竹、生白芍,炙甘草。方中人参、麦冬、玉竹益气养阴为主药;五味子、白芍、炙甘草甘酸化阴,以助养阴敛.阴之力。汗出不止,加龙骨、牡蛎。面白,肢冷,加炮附子。
  针灸疗法;一般取百会,关元,气海、肾俞、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针灸并用.灸法另加神阙。
  气阴亏虚证进一步发展,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不止,烦躁不安,脉微细欲绝,血压降低,甚则昏迷不省人事,为阴阳两脱之证。治宜益气回阳救脱,常用参附汤生脉散为主方。药如。人参、炮附子、麦冬、五味子、龙骨、牡蛎。汗出不止,可加生黄芪,山萸肉。本证处于生死攸关之际,汤剂较缓,临床配合中药针剂急救,如肌肉或静脉注射参附注射液(人参、附子)或生脉注射液(人参、麦冬、五味子)。
  针灸治疗对本证可收较迅速疗效,取穴同上。气阴亏虚”,但均以灸为主。血压过低,难于回复者,加针素脏。同时还可运用温熨疗法协助救脱,,方法是用盐炒热以布包之,或用暖水袋温熨肚脐及脐下气海、关元等穴位,冷则更换。 .
  中暑起病较急,发病后应将患者迅速撤离现场,转送至阴凉通风处,并及时服用防暑药品,如十滴水、人丹及西瓜汁、绿豆汤等清凉饮料,尤其要进饮淡盐水饮料,然后及时送医院治疗。中暑的预后取决于发病的轻重,轻者一般预后良好,重者可见闭、脱之证,转为危重,其中以气阴两脱者最为严重,易发生意外,应予高度重视并及时救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