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味地黄丸

 学中医书馆 2013-01-21
六味地黄丸

   主治肾精不足,虚火上炎,腰膝痿软,骨节酸痛,足跟痛,小便淋秘或不禁,遗精梦泄,水泛为痰,自汗盗汗,失血消渴,头目眩运,耳聋齿摇,尺脉虚火者。

  桂附地黄丸

   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寒,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或下元衰惫,脐腹疼痛,夜多漩尿① 等症。

  六味滋阴益肾肝,茱薯丹泽地苓丸;山茱肉、薯蓣 (又名山药)各四两,丹皮、泽泻、白茯苓各三两、熟地黄八两,炼蜜丸,每服三钱,淡盐汤送下。再加桂附挟真火,前方加肉桂一两,附子一大枚(炮),名八味地黄丸。原名肾气丸。此丸于水中补火八味功同九转丹。柯韵伯曰:水体本静,而川流不息者,气之动,火之用也。命门有火,则肾有生气,故不名温肾,而名肾气也。

  陈修园曰:六味丸补肾水,八味丸补肾气,而其妙则在于利水。凡肾中之真水不足,真火衰微者,其尿必多。二方非补肾正药,不可因薛立斋之臆说而信之。近效白术附子汤,极佳。其汤列于热剂,宜细玩之。肾气丸, (金匮要略}凡五见:一见于第五篇,云:治脚气上人小腹不仁;再见于第六篇,云:治虚劳腰痛,小便不利;三见于第十二篇,云:夫气短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肾气丸主之;四见于第十三篇,云: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饮一斗,小便亦一斗;五见于第二十二篇,云:治妇人转胞不得尿,但利小便则愈。观此五条,皆泻少腹、膀胱之疾为多,不可以通治火衰之证。且此方《金匮)不入于五水之门。今人谓治水通用之剂,更为奇怪。

  十味地黄丸
山萸肉12克 山药12克 熟地24克 丹皮9克 泽泻9克 茯苓9克 肉桂6克(焗服) 炮附子6克(先煎)白芍9克 元参9克
 
治上热下寒,服凉药更甚等症。

  桂附地黄丸倍用桂附加芍药元参各四两

  陈修园曰:此孙真人(千金翼方)也。芍药能敛木中之大气,以归其根;元参能启水中之精气,以交于上。故加此二味于八味丸中,一以速附子之下行,一以防肉桂之上僭①。凡口舌等疮,面红目赤,齿牙浮动,服凉药而更甚者,此为秘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