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金属污染无处不在 控制危害需养成良好习惯

 长风石皮浪 2013-01-31

  铝的来源、危害和控制

蛋糕中铝含量不亚于油条

  最近有很多食品重金属危害的报道,前段时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就曾透露,通过近几年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的数据和对加工食品中铝含量的专项监测,11类食品6000多份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四成儿童铝摄入量超标。这就把铝超标的问题推到了各位网友的面前。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铝并不是重金属,它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一种金属元素。我们用到的铝盆、铝锅,这些都是铝的,还有食品中遇到的明矾。明矾除了作为膨松剂,它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在家里用于净化水。朱毅老师,还有哪些铝的来源可能对我们身体造成伤害?

  朱毅:除了上面说的,还有锡箔纸,易拉罐的材质也是铝,此外,还有家里用的不沾锅,表面的涂层被破坏后,下面也是铝,电饭锅的涂层破坏以后底下也是铝。

  主持人:生活中有很多铝的来源,对食品来说,哪些是铝的高风险食品呢?

  朱毅:膨化食品。因为硫酸钾铝和碳酸氢钠一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使食品变的很蓬松,这样吃起来口感很好,某些蛋糕铝含量有可能还会超过油条。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很多居民饮食铝的暴露来源于油条。

  常吃含铝食物有患老年痴呆风险

  主持人:食物来源的铝,主要是在面制品,包括膨化食品中。郝老师,您在医院工作,从临床角度,给我们讲一讲如果铝摄入太多,对人体有什么样的伤害呢?

  郝凤桐:铝对健康的危害问题在医学上还没有百分之百的定论。通过医学研究发现,人到了一定年纪,大家都知道有一个病——老年痴呆,这个病到目前为止在医学上并没有破解病因。就这个病,有两点需要消费者注意。

  第一点,从流行病学调查和一些病理检查发现,得了老年痴呆的人脑组织铝含量超过一般人含量,这是医学研究的现状

  第二个来自于动物试验,如果从小给小鼠、大鼠高铝的饮水和饮食,甚至采取比较强制性的铝注射,使其处于高铝的暴露,发现这些动物智力发育出现问题。

  结合动物试验和流行病学来说,现在医学上有一部分专家主张高铝饮食的摄入和老年痴呆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我们知道铝并不是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它没有很好的生理作用,铝的毒性主要是长期积累的过程。现在不能说凡是高铝摄入一定会导致老年痴呆,只是在医学上的相关性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朱毅:老年痴呆症患者,脑组织的铝含量比一般正常人高4倍到30倍。现在对于高铝饮食和老年痴呆症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还需要进一步考证。但是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环境中铝含量比较高的地方,阿兹海默症患病率比其他地方高。世界卫生组织在1988年开始把铝就作为一种污染物来进行管理。

  主持人:世界卫生组织对铝的摄入量有没有限量值呢?

  朱毅:每公斤体重不要超过一毫克每天。铝还会影响人体内的钙磷代谢,铝会影响人体内磷的吸收。铝对少年儿童来说会对生长发育造成一定影响,骨骼生长。

  日常饮食如何避免铝摄入

  主持人:请两位老师介绍一下怎样从日常饮食避免铝的摄入呢?

  朱毅:首先就是要减少含铝食品的摄入。包括陈院士说的面制品,从油条到蛋糕、膨化食品都有铝在其中出没。最大的罪魁祸首就是含铝的蓬松剂制出来的油条。国家规定油条中铝的残留量不应该超过一百毫克每千克,这个值已经很宽松了。以一根油条80克来计算,一天吃十根八根才能超标,但是日积月累长期吃下去还是不好。现在的主流医学还是认为铝是有风险的,我们还是尽量规避它的风险。减少摄入量是最最重要的。

  还有要提醒的是家里用的电饭锅。一旦发现电饭煲内胆有一些白点,这个时候就要更新换代了,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买个新锅。还有炒菜的不沾锅也是一样,一定要很好的保护涂层,一旦涂层破碎了底下都是铝。如果一旦破损了,就要毫不吝啬把它丢掉。

  还有易拉罐装的饮料,有些国家为了避免过量铝的摄入已经禁止易拉罐生产。易拉罐的涂层有的时候不均匀,易拉罐的饮料中含铝量会比其他包装材料的饮料里面的铝高三到六倍。这也是铝的一大暴露来源。

  排铝没有特效“药”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比如有些人挺喜欢吃油条,吃了十年二十年,需要把身体里的铝排一排,有什么方法或者食物帮我排除这些铝?

  郝凤桐:要减少铝的风险主要还是要减少它的暴露,刚才朱老师说的挺好的。从临床研究来说目前还没有哪一个药物可以很有效把我们体内的铝去除掉,特效的解毒剂目前是不存在的。

  朱毅:主要是防止“铝从口入”做起,其次保持身体处于均衡营养状态,一般身体情况良好,那么身体排出铝的功能就会强很多。

  郝凤桐:我想从食品卫生角度补充一个问题,当然了我非常赞同刚才朱老师观点。像有些膨化食品、有些油条,从监管角度来说应该控制铝摄入量。但是实际上有两个问题,任何事情不能完全走到一个极端。因为铝实际在我们环境当中分布非常广泛,像现在研究证实地壳当中,铝的含量在所有金属中是排在第一位的,占到7.5%,是铁含量的1.5倍,它的接触是非常广泛的。第二个问题,胃肠道对金属的吸收有一个生理选择性。铝在人体当中的吸收,可能还是儿童接受能力更强一些,因为处在生长发育。但最高不会超过10%,进入消化道90%的铝应该可以从人的消化道排出,真正进入血液当中的铝是非常少的。

  朱毅:不必惊慌,铝的吸收率不是很高,而且蓄积得也不是很多。

  主持人:关于铝,如果特别喜欢吃油条,还是要以预防为主。

  朱毅:应该在食品企业里面推行无铝的蓬松剂,现在有是有了,但是价格要高一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不大愿意选择。但是如果消费者在购买这些产品的时候,都会看一下铝含量多少,你用的是不是无铝的膨松剂。消费决定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久而久之这种无铝蓬松剂就可以占领市场,铝的最大的暴露源就被切断了。

铬的来源、危害和控制

工业明胶当“增稠剂”用可致食品铬超标

  主持人:今年年初有一个事儿闹得挺沸沸扬扬,从老酸奶到毒胶囊,被查出使用了工业明胶。工业明胶中的铬特别多。为了使得食品的组织状态更加稳定,明胶这种增稠剂是经常被用到的,这种胶类本身对人身体没有什么坏处,都是动物植物提取的。但如果使用的是工业明胶的话,不是食用级的可能就有一定风险。我想问一下朱毅老师,为什么工业明胶中铬就容易超标呢?这跟明胶的制作过程有关系吗?

  朱毅:皮革生产过程当中,会残留一部分铬离子。皮革经过脱铬处理以后,将皮革蛋白运用于饲料当中,这是世界通行的做法。但是脱铬成本很高,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不愿意脱铬。铬离子就变成了工业明胶的一个标识物、指示物,如果铬离子超标,那么所使用的就是工业明胶。但是如果它用了勾兑的办法,一份工业明胶加九份食用明胶,只是掺杂在里面,就像地沟油“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个时候就要强调过程监管。对明胶进行溯源,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材料生产出来,最后进入哪些环节,进入哪些企业。要从根本上来进行监管,而不是靠最终的检测铬离子超标没有,这只是一个指标,而且不一定是显性指标。

  主持人:像明胶容易出现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其他的增稠剂有没有这样的风险?

  朱毅:没有。就是因为想把皮革变废为宝,又没有用脱铬工艺,才导致铬离子超标。其他增稠剂不可能存在这种东西,来源和工艺都不一样。

  什么样的“铬”可致癌

  主持人:像铬这种重金属对人体有什么样的伤害?

  郝凤桐:首先要把铬加以区分,这里要讲到三个问题。第一个关于金属铬的问题,金属铬对于人的毒性我认为可以忽略不计。日常生活中使用大量不锈钢餐具,还有社会上炒得沸沸扬扬烤瓷牙的问题用铬,这个是没有问题,这是对于金属铬的定位。第二个关于三价铬的问题,铬能以离子状态存在,包括三价铬和六价铬。三价铬对于人体是一个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不能没有它。如果动物体和人体缺乏三价铬,会出现血糖升高,类似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在保健食品中经常鼓励缺乏三价铬的消费者,应该多吃一点坚果来提高体内三价铬的摄入量。

  关键问题在于六价铬,它完全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产物。刚才朱老师提到皮革,以及电镀行业所排出废水和废气,这里面主要是六价铬,恐怕对人的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第一可以提高人对抗原物质的反应,更容易出现变态反应性疾病,比如加重哮喘,比如出现湿疹皮炎长期不愈。第二,六价铬在呼吸道吸收浓度比较高,长期接触的人,比如从事电镀行业作业的人员,对鼻黏膜有侵害和腐蚀的作用。可能出现呼吸道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会很高。比较严重的,两侧鼻孔在鼻腔里面贯通了,对人的呼吸是不利的因素,而且容易引发感染。第三个问题是我认为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六价铬可以导致癌症。长期接触六价铬和铬酸盐的,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加以重视。

  主持人:六价铬的主要来源是电镀等特殊职业所接触到的,还有刚才说到的工业明胶。

  朱毅:工业明胶铬含量还是很低的。从量效关系来说,加在胶囊里面、加在酸奶里面,比例都是非常小的,这是对消费者来说。当然对生产者来说绝对是违法的。对消费者来说心理没必要那么恐慌,不必惶惶不可终日。镍铬合金做的假牙现在也比较少了,现在推行的是二氧化锆这一类生物材料,也是有争议的。口腔是弱酸性环境,假牙有没有可能缓慢释放出铬离子,三价铬和六价铬和铬金属在体内转化,目前是黑箱状态,科学不是特别明了。怀着宁可信其有的想法,现在镍铬合金的义齿基本淘汰了。如果消费者选择义齿的话,建议选择全植牙没有金属的会更好一些。

铅的来源、危害和控制

皮蛋、爆米花均含铅 不宜多吃

  主持人:像铅这种重金属是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很多家长都愿意带着自己孩子查一查血铅,在日常生活中铅的来源主要有什么?

  朱毅:我认为铅是大家最应该关注的。从呼吸道进入的铅,是我们吸收率最高的,是铅暴露的最不好的途径。对于孩子来说,铅在一米及一米以下的浓度很高,高出16倍。对小孩子来说这个地方大气里铅尘很多,对他们的危害是最大的。

  郝凤桐:还有松花蛋的问题。

  朱毅:无铅是一个传说,有铅是绝对的,无铅是相对的。

  主持人:吃的食物中,像爆米花、皮蛋,还有茶叶,好像都有报道过说里面铅特别多。像爆米花,我知道街边那种手工摇的可能有铅超标的风险,那去超市里买的微波爆米花有这种风险吗?

  朱毅:微波爆米花的风险主要来自铝箔纸,通常是很安全的,但是不要把沙拉酱,还有柠檬汁浇在里面去烤,铝箔纸中主要是铝和铅。烧烤的话,可以干干的烤,也可以用玉米外面的壳还有芭蕉叶来包裹。用微波炉来做爆米花的话,里面含的铅含量要低很多。

  主持人:像皮蛋和茶叶为什么含铅很多?

  朱毅:无铅皮蛋算是克服得比较好了,皮蛋是中国人很喜欢吃的食物,虽然被外国人评为最不可接受,但是还是我们不可割舍的心中之爱。偶尔吃一吃是没有关系的,不要持续的、长期的、大量的吃。

  主持人:像茶叶中的铅是不是因为环境污染?

  朱毅:茶叶里面不仅仅是铅了,还会有其他一些东西,都是和环境紧密相关的。当地的土壤和大气层当中有什么重金属,像铅和铬都有可能出现在茶叶中。

  儿童餐具铅超标不容忽视

  主持人:郝大夫在医院上班,相信对好多家长带着孩子查血铅这种现象挺有感触的。在医院有没有统计数据,儿童血铅超标这个问题,究竟有多严重?对于孩子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郝凤桐:我觉得现在大家对于儿童血铅的这种热议和关注,和老百姓生活水平,和大家对健康追求的意识强化都有关系。刚才朱老师对铅的来源谈得非常细致。这里面再强调一个环境的问题,我们国家因为过去几十年都在使用含铅汽油,含铅汽油经过发动机燃烧氧化以后,大量的无机铅被释放到环境中。所以家长关注自己的宝宝,不能离开对整体环境的评估。现在医学研究也发现这种情况,随着我们国家的大城市包括北京淘汰了含铅汽油以后,北京地区和很多城市中儿童血铅数值在自然而然地下降。我们倒退15年、20年,有些地方超过100微克的比例达到20%,有些达到40%。随着汽车燃料的更新换代,现在很多城市血铅超过100的儿童已经降到一位数,8%、10%,这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铅的暴露首先是一个普遍的环境问题,没有人能幸免。现在医院产房新生儿,他从妈妈肚子里呱呱坠地,他的脐带血和新生儿血液当中铅一定不是零。第二个问题,和一些个性化生活方式有关系。铅不仅仅能通过呼吸道吸收,也能够通过消化道吸收。孩子的手口环节不能忽略,孩子有一个特点精力发泄不完,孩子对外界的接触,包括土壤、玩具,家里面环境和家以外环境的接触非常密切。含铅比较高的玩具,孩子玩耍甚至直接含在嘴里。这就在普遍暴露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个性化的危险来源。以前有的记者问我,防止餐具铅接触是不是加点醋?我说更坏了,酸性条件很有可能形成醋酸铅,这样吸收起来更方便。所以对孩子而言,按照卫生部相关指南首先还不是一个药物和临床干预问题,首先是一个健康教育和从小培养孩子卫生习惯,这样的话就把风险降得比较低。

  朱毅:排铅的药现在广告做得很多,看上去血铅降低了,实际上把它转移到骨里面去了,骨骼的铅又增加了。不要轻易去相信这些东西,可能还会对身体造成进一步的铅的风险。

  铅摄入过多可损害男性生殖系统

  主持人:郝老师,铅对于儿童还有成人,它的危害是怎样的?

  郝凤桐:我的观点是,在医学上相对成年人和儿童伤害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如果体内铅负荷达到比较危险的水平,会出现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铅是一个神经毒物,既对中枢神经系统,也对周围神经系统产生损伤。如果按照原来生产条件极为恶劣的条件下,长期暴露的人可以变得痴呆,这时候做一个头部CT检查,会发现人脑萎缩很厉害,和他的生理年龄完全不匹配,这样导致一个铅中毒性脑病。第二个如果铅暴露水平很高,达到一定时间,它有非常突出的特征。像我的这只手,我要想向我们的网友示意,我可以举得很直,但是铅中毒病人有一个很特殊的特征,他的手只能保持这样一个姿态,我们医学上叫做垂腕,伸肌无力,这是神经毒物。第二个方面铅是一个血液毒,铅影响了血红蛋白卟啉代谢的途径,没有办法正常合成血红蛋白。铅中毒到一定程度都有贫血,这是血液系统中毒。其他方面实际涉及的话题比较多,铅对肝脏也是有影响的。另外近些年医学研究提到关于铅的生殖毒性的问题,通过动物试验可以很清晰看到,如果铅暴露的达到一定水平的话,产的下子一代数量会减少,正常的时候一胎四到六只,现在只有两三只。第二个,个体很小,发育很滞后。另外男性生殖也是我们研究的问题,血铅暴露水平很高的人,人的精子数量也在下降。关于铅的生殖毒性,包括对肾脏影响现在都开始着手研究了。总结一句话,铅对人体伤害是全方位的。

  主持人:从神经、血液,还有生殖这几个方面都涉及到了,看来这个问题也是需要大家一起重视起来,首先从无铅汽油开始做起,把我们的大环境弄好。郝老师刚才说的孩子的个人卫生问题,还有饮食习惯都要慢慢纠正,相信这个问题会有所好转。

镉的来源、危害和控制

大米中为什么会含有“镉”

  主持人:下面谈的一个问题的是“镉”对人的危害。

  朱毅:十粒米当中含有一粒米镉是超标的。

  主持人:朱老师,镉怎么到大米当中去了?

  朱毅:用了含镉的废水浇灌土壤,还有大气层中的镉,被水稻吸收了,然后就到米里面,我们人再吃下去,就是这样一个途径,包括烟草也是一样的。

  主持人:也是环境污染的问题?

  朱毅:是,我们国家定的米的标准是0.2毫克每千克,日本是0.4毫克每千克,比我们高了一倍。米和环境为什么特别相关呢?主要是南方的那些米主要是乡镇小企业生产的,是镉米比例相对高的,但是在东北原来的老工业区,曾经也有这个镉的污灌区,但是现在工业没有那么发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步子放得慢了一点,那个地方米相对安全很多。大家不用担心,消费者买米不要只买一个品牌的米吃,不要只买一个产地的米吃,经常变换品牌,变换产地,这样的话,在十面埋伏这样的状态下,是一个比较好的规避风险的方法。

  刚才讲了标准,我们比日本已经低了一倍,已经比它严格了。大家知道特别有名的痛痛病,如果日本也定0.2的标准的话很多东西都不能吃了。这个标准也是以不伤害人体为前提的基础上定的,大家基本放心去吃米,不用那么担心。

  还有镉含量超标的问题不仅仅是米存在,还有很多动物的肾脏,还有螃蟹的蟹腿里面的肉含量很高的。如果这一段时间吃螃蟹吃得很多,有意识的知道现在吃的镉比较多了,选择蔬菜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相对来说镉含量低一些的蔬菜。

长期镉摄入可伤肾、致癌

  主持人:刚才朱老师说到了,其实镉的问题,是一个环境污染的问题,很多农作物,包括水产品是不可避免的,请郝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镉对我们人体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郝凤桐:我们说的镉,界定的很清楚,首先肾脏是一个主要的被打击器官。肾脏里面有一部分解剖结构是肾小管,血液循环当中有害物质要通过肾脏来排出,最初进入肾脏的血浆几乎就是只是一个简单的机械过滤作用,有些小分子和蛋白,包括钙磷这些电解质都会进入,肾小管再把身体需要的东西保留下来,重新吸收回来,抓回来。肾小管受到金属镉打击,重吸收功能丧失了,人的尿液当中就会有本来不应该出现的大量低分子蛋白,一些钙磷盐分会大量的丢失。这样日积月累,钙磷大量丢失,人骨骼主要的构成成分常年不足,就会产生明显的骨质疏松。日本叫痛痛病,为什么叫痛痛病,因为人严重骨质疏松后全身都痛。我们正常做一个活动,举一下杯子、碰一下茶几,胳膊骨头就断了,这叫病理性骨折,骨头疏松得像饼干一样。如果镉通过呼吸道吸进去,可以增加呼吸道系统的疾病,包括北方地区大家都知道的阻塞性肺部疾病和慢性支气管炎,有人认为和镉过度污染有关系。

  朱毅:郝主任说到的生殖毒性,我也进行这一方面研究。我研究镉的这方面毒性很多年了,怀疑它是一种具有雌激素作用的重金属,确实还没有拿到特别确凿的证据。但大量镉的暴露会提高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基本已经达成共识,这个是确定的。但是其他的对下一代的影响,还在做一个试验,比如镉暴露以后对后代有什么影响。但动物试验只是对人的一种参考,在人方面非常确凿的证据现在还没有。

  主持人:如果猪、羊的肾脏也积累这种重金属,那吃啥补啥也不是很靠谱。

  朱毅:可以吃一点,不要总吃,限制总量摄入就不用担心了。像日本最后患上痛痛病,就是镉中毒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重度营养不良缺钙的人。如果肌体一般状况很良好,蛋白质这些都不缺乏,各种矿物质元素很均衡,这样的话,会减少镉在体内吸收的,不用担心。还有些人一边抽烟一直骂镉怎么会污染我,含镉水产品怎么污染我,就别理他。通过呼吸道吸入的镉,吸收率比消化道高六倍。抽一根烟,一半直接进肺里面,还有一半被受二手烟污染的人给吸过去了。一天要是吸二十根烟,也就是会有10到20微克的镉进去。世界卫生组织对镉暴露的警戒线是60微克每天。现在我们国家人群普遍暴露量已经达到40微克,40微克和60微克的差别已经不是很大了,这时候戒烟还是很有必要的。消化道对镉的吸收率不会超过5%,但是呼吸道可以达到30%。

  主持人:重金属的来源其实挺广泛的,吸的烟草、二手烟,还有环境中,还有农作物中都有。

  朱毅:还有磷肥、化肥也是镉的来源途径。镉本身在地壳里和人类相安无事,完全因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被迫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圈来的,这完全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产物,它以前是安静的在地壳里面。

  主持人:要避免这个问题,首先要做到戒烟。其次吃米的时候,如果担心大米中的镉超标,那就多吃几家,经常换一换,猪腰、羊腰那些也少吃一些。

  朱毅:要有节制的吃,还有要保持自己身体良好状态,要对自己的身体有自信。人有强大的排泄能力,要相信自己有把这些东西排出去的能力。重金属在人体内本来是一个蓄积效应,镉的半衰期可以达到二十年到三十年。如果整天都是惶惶不可终日、忐忑不安,根本没有来得及被毒死,已经被吓死了。焦虑对身体造成的负影响要超过微量重金属对身体的影响。

汞的来源、危害和控制

防“汞”害 少吃大鱼

  主持人:下一个问题说到汞,也就是水银。它为什么会到我们的食物中去呢?

  朱毅:汞在食物中出现跟环境污染有关系,是生物富集效应。海水中汞的浓度很低,但经过吃水草的虾米,再通过小鱼、大鱼,再到吃大鱼的超大型鱼像鲨鱼、金枪鱼,那些站在食物链高端的生物,还有吃鱼的水鸟,它们体内的汞就高了,可以高出上万倍。随着生物累积效应、生物浓缩之后再进入人体,人站在食物链最高端,就吃下去了很多。根据一百万年以前的动物标本,当时动物体里面汞含量和现在差别并不是很大。所以不一定是汞含量在动物里面富集量越来越多了,而是我们吃得实在是越来越多了。植物里面的汞就相对少一些;吃同一个品种的鱼,比如小黄花鱼就比大的黄花鱼少一些,大体积的动物里面污染物含量就会高一些。像鲨鱼的鱼翅,实际上也是有安全风险的,重金属就容易超标。

  主持人:听了朱毅老师的介绍,我意识到像环境污染造成的问题,我们还是可以自己作主的。可以选择一些比较年幼的,个头小的,或者处在生物链低端的,对重金属富集效应会少一些。

  朱毅:最主要是吃的总量不要太大了,一个星期吃这些水产品,最多吃两到三次,每一次都不能超过半斤。我已经把量放得很大很大,美国FDA也是这么推荐,他的推荐值比我更严格,妇女、儿童,尤其像金枪鱼、鲨鱼这些鱼尽量要少吃,再少吃。

食品中有机汞伤害神经系统

  主持人:郝老师,像汞对我们身体的毒性似乎和别的重金属不太一样的,它似乎是一种具有急性毒性的重金属。

  郝凤桐:不一定,汞对人的危害还是要从汞本身存在的形态学进行分析。汞和老百姓现在有关系的有三种汞,第一是金属汞。大家自备的台式水温剂,还有体温计,这是金属汞在生活中的存在形式。今年收过这样一个病人,一个家庭使用血压计的老人,不慎把血压计的水银泄露出来,没有彻底清理,结果一家人检查发现汞超高现象。老年人受害更严重,24小时待在家里,就职的人只在晚上睡一个觉。另外节能灯当中,普遍是由汞作为荧光剂的。家里使完一根废旧灯管,如果敲碎,潜移默化对空气形成污染。

  第二种关于汞的是有机化合物,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氯化汞和氯化亚汞,存在于女性增白祛斑的美容化妆品。现在主观推断以汞盐为主要的污染形式,到现在为止,我的病床里有这样的患者在住院。汞盐,包括氯化汞、氯化亚汞,对身体神经系统影响是比较轻微的,而重点打击的是我们肾脏,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甲基汞,是有机汞的问题,有机汞是人类自己给环境制造的一个问题。一些生产过程中含汞的废水被排放。我们国家最大的问题是无序黄金采集,在山里采到金矿石,逐渐提纯成黄金。最后要的是黄金,要把所有的汞蒸发掉。这时候就有废水、废气的问题,很多含汞的废水顺着江河湖海,富集生物又把它变成有机汞。有机汞主要打击人的神经系统:第一个是共济失调,有个闭着眼睛的指鼻试验,但是甲基汞中毒病人做不到,动作很迟缓,闭上眼睛这只手不能指到鼻子,走路平衡状态也是失常;第二个看东西,视野非常狭小,就像我们透过一个望远镜,或者一个竹管看东西;第三个周围神经损伤,手指末端对温痛感觉都出现异常,这个水温不温,热不热不能很好判断,这都是甲基汞的影响。损伤这一方面必须把金属汞、无机汞、有机汞区分出来。

  朱毅:化妆品里的汞发生置换反应,不用汞皮肤就恢复原状。同时汞对身体造成很大伤害。汞和铅的摄入化妆品功不可没。还有我们用的铜质水龙头,最开始那一点水接了要冲厕所,那里面含铅一般来说很容易超标。可以推行用不锈钢水龙头,欧美发达国家不锈钢水龙头很流行。在我们国家觉得用铜质的水龙头有富贵的感觉,所以铜质水龙头在我们国家大行其道,但是铜质水龙头如果劣质的话,容易造成铅招标。

砷的来源、危害和控制

食物中藏“砷”和环境污染密切相关

  主持人:接下来聊砒霜,之前报道过有一些食品中会有砷。

  朱毅:有些人把砷作为一种药品盲目去用,像雄黄酒。还有人以毒攻毒,就会拿砷治一些病,如果把握不好的话也有可能造成中毒。从食物里面进到人体有多少,主要看环境污染程度有多高,最主要是以前不好的那种饮食方式。

砒霜怎么索人性命

  主持人:郝老师介绍一下砷对我们的伤害都有哪些方面?

  郝凤桐:像三氧化二砷,老百姓叫砒霜。长期接触砷有几个方面的危害,第一是对人体皮肤黏膜损伤。典型的砷中毒病人,他的表象非常有特征,人的皮肤出现什么情况呢?会出现普遍的色素沉着,但是这种色素沉着当中会伴有色素缺失,整个皮肤会给人一种以黑为主的色调,但是黑白不均,非常花的一种感觉。而且在躯干部位,包括颈部、面部都是非常显著的,这是皮肤黏膜的第一个特征。第二个特征侧重看病人手掌和脚掌。即便是白领,即便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但是手掌会出现一个体征叫做角化过度,触摸起来类似于体力劳动者,有很多死皮,角质非常厚,增长到一定程度会出现溃疡,而且是经久不愈的。有没有用过偏方,这是我们要问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砷是一个原浆毒物,它进入人体以后,几乎是走到哪就伤害到哪,器官选择性很差。比如说无机汞盐主要打击肾脏,但是砷不是。第二个特征是周围神经损伤,很多砷中毒病人,晚上本来没有什么刺激,也没有什么过度伤害,可能感觉到手脚末梢像触碰一个烧红铁块,疼痛不能耐受,经常要用杜冷丁缓解疼痛。肝脏损伤病人长期接触砷的话可以出现肝硬化的,甚至可以导致肝坏死。第四个是致癌问题,如果一个砷中毒的人皮肤过度角化形成溃疡,经久不愈的话,这往往是皮肤癌先兆。在医学上可以毫无疑问的说,如果呼吸道长期接触砷的蒸汽,肺癌发病率一定会提高。砷对致癌这一点确定无疑的。砷对很多器官都有损害,包括生殖毒性,一定会影响到下一代。甚至还有一些呼吸道的损伤,对内分泌的影响。砷的的确确对人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伤害元素,但是它的本质来说,它不是金属的东西,只是有点像金属。

  朱毅:砷的毒性很强。历史上有很多砷中毒的事件,在1900年英国曼彻斯特因为啤酒中含砷发生了中毒事件,啤酒中添加含砷的糖,造成6000人中毒和71人死亡。1955和1956年日本森永奶粉中毒事件,其中的三氧化二砷达到25到28个ppm,一万两千多人中毒,还有约130人死亡。这就是郝主任说的走到哪毒到哪。如果是以毒攻毒,攻克好了,可以治白血病。咱们陈竺部长靠砷治白血病来名扬天下的。镉也可以对肝癌细胞具有打击性。

不必谈重金属色变 保护环境是当务之急

  主持人:今天跟两位专家说了很多关于金属的危害,还有我们从生活中怎么避免这些伤害,最后请两位老师做一个总结,给网友提一些小建议。

  郝凤桐:我觉得环境问题,刚才朱老师谈得非常到位。我们在食品当中,环境当中,工作当中,在现在科学水平迅猛发展的今天,你想不和化学品、重金属打交道,包括塑化剂,几乎不可能。但是在医学上,我们想给网友介绍一个观点。任何有害物质的接触,我们叫做风险暴露,但是在医学上是不是真正产生损伤?这是两回事,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别和暴露级别的问题。我认为现在大多数人在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上和有害物质有所接触和暴露,但是绝大多数人都在健康的生活着,希望大家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谢谢大家。

  朱毅:随着这40年来我们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重金属污染变成了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一个问题,十面埋伏,步步惊心。就像郝主任刚才说的,没必要杯弓蛇影,如惊弓之鸟一般。但是应该从自己能做的做起。临渊羡鱼,羡慕发达国家现在很好的环境,不如退而结网。他们用了两三百年时间走到现在的环境水平,我们用短短四十年达到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重金属污染是没有办法去避免的。只能说应该知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尽可能规避这种重金属污染对于我们健康可能造成的损害。从自己做起,比如说手机产品、电子产品,更新换代慢一点、再慢一点。再有从顶层设计来说,国家工业应该考虑怎么样转型,不要做大污染、低技术含量、环境很不友好的产业,应该发展高技术含量、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不要把中国变成一个重金属垃圾的集散地。大处从这些地方做,小处从自己做好。蓝天碧水的一天是指日可待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