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孝治天下

 東泰山人 2013-02-06

孝治天下

http://informationtimes.dayoo.com/html/2013-02/04/content_2146386.htm

大洋新闻 时间: 2013-02-04 来源: 信息时报

  王文剑(学者)

  汉天下是刘邦用血与火的方式,从别人手里硬生生抢夺过来,这种方式对后来那些打天下的人来说,是常态,是正途,是正规渠道。可是,在汉初,大家刚从春秋战国时代走出来的,比较认可,坐拥天下的神器和财富的那伙人是贵胄的后裔,而靠阴谋诡诈、强力豪劲和能够服众的品性而占天下、享天下,说实在的,还真让人在心理上一下子不好接受,即使接受了,但当皇帝的也总是觉得不踏实。既然自己可以靠武力成为九五之尊,别人自然也可以,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斗智斗勇上,无论一个人多么自信,哪怕真的相信自己是当世最高水准的无敌之人,可他总是要死的,自己总不能为下一辈或者下几辈的人,拍胸脯,打包票,也和自己一样牛气冲天。对于当了高祖、太祖级别的皇帝,一般最让他临死前吃不香、睡不好的事儿,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后世子孙(特别是那些不肖子孙)也能像自己那样,掌着权杖,吃喝不愁,还能作威作福。

  白马之盟之后,刘邦依靠自己的威望,为后面的刘氏皇帝定下国家统治的基本格局。在临驾崩之前,他还跑到孔庙,搞了一次祭祀活动,一反以前对儒者不待见的姿态,表达出以后要尊儒、敬儒的意思,刘邦的意思当然很清晰,“以后大家,都要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来行事做人,别动不动就喊打喊杀,‘提三尺宝剑定天下’时代结束了”。大家自然是心领神会。儒学最讲究孝道、人伦观,作为中国早期的社会学理论,如果大家真的一丝不苟地信奉、遵循儒学,每个人能否因此而生活富足,这个不敢说,但每个人感到幸福,这倒是比较靠谱的。从实践上看,儒家的孝道是家庭的粘合剂、幸福源,更可以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成为最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思想滋养剂。

  经济史和思想史研究者发现,古代的生产生活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所谓小农经济,无非是说,农民们耕种的土地比较分散,居住得也比较分散,政府靠着这些分散居住、分散工作的农民,纳粮食,服劳役,制衣衫,上层建筑得以存活的物质基础,均来源于这些农民。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特别是交通设施和工具落后,想依靠工商业获取钱财,还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从这些农民身上把该收的税都收缴上来,政府要付出的成本那就太大了,为收价值几毛钱的粮食,可能会付出价值几块钱的成本,这可是只赔不赚的买卖,长此以往,谁也受不了。

  这时候,国家祭出儒学的这块招牌,宣传忠孝节悌的观念,好处是很明显的。按照这个观念,在家庭里,大家孝顺父母和兄长,爱护小弟、小妹,以此类推,在村子里,就要遵从族长的权威。这个观念的立足之处,也不是虚无的,完全来源于血缘这个纽带。父母生养自己,和自己有血缘关系,平时好生伺候自不必说,精神上也有义务让他们保持愉悦。而和自己的血缘关系相对较远的亲族,自然也要按照这样的思路,既要尊敬那些长者,也要听从长者的指派。说起来,这种说法很符合人的天然性情,尊重父母,对自己的亲属好,如果不是受过什么很大的刺激,一般人做起来都是发自内心、自觉自愿的。儒学基于此开始探讨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活动,然后把这样的人伦观念上升到道德层面,鼓励大家大张旗鼓地对父母好、对兄弟姐妹和对族长的权威服膺,并对那些不这么做的人则嗤之以鼻,大加鞭挞,并进而宣布这种忤逆的行为是禽兽之行,枉为做人。

  血缘宗法同构是咱们国家源远流长的传统,可以说,各个宗族可以被看成靠着血缘维系出小国家,在这个基础上,历代封建国家才被支撑起来。从刘邦后期,汉朝就开始鼓励大家高调地爱父母、爱宗族,如果上下都这么做,国家以后再实行什么政策,每个人从心理上也不再那么抵触。实践上看,政府也是得到了很多的好处的,官吏们只需要把政令传达到各个族群,族群自动自发地遵照执行,国家省事儿,大家还没太多不满的情绪(即使有这种不满情绪,相信族群里的族长也能化解于无形)。对于个别不听话、还想闹事的宗族,国家还有连坐制等吓人的法律,以及刀枪在手、冷酷无情的军队,相信广大的爱好生命、爱好生活的百姓们,是不敢随便表达反对意见的。

  皇帝把治国的理念放在孝道之上,就是设想着那些孝行卓越的人自然是均被成为忠君楷模的潜在素质,由孝及忠,希望通过“家国同构”这样的社会政治体系,并围绕巩固这样的体系,建立了很多配套的制度,以此把大家纳入当皇帝顺民、良民的行列。汉朝继承了秦朝很多的做法,但在推崇孝道上,还真算是一种创举,和秦朝相比,汉朝推行各类法律,再配上孝道观念对人们的约束,执行效率确实好多了,特别是百姓们听话得多,顶着不干的少多了。

  从以后皇帝们的统治实践看,因为有了大家逐渐把孝道看成安身立命的基本道德理念,做起事儿来,就不那么肆意妄为,考虑问题,也都很容易形成大局观,比如,某人受到官吏或者其他什么人的欺诈和欺负,想挺身反抗(比如拿把刀把对方宰了),但想到自己的父母、亲属可能会受牵连,“舍得一身剐”的豪气顿时灭去一半,毕竟想反抗的人,很少因为自己反抗就连人都不当了,他们中大多数人把反抗本身看作当更好、更舒服的人的途径,也有很多是为了让自己家人过上好日子,而一旦让自己父母、亲族为此不能活或者活不好,自己当人的资格就很成疑问,想到这儿,那还闹个什么劲呢?

  面对满世界的孝子贤孙,皇帝们也不能闲着,自然也要身体力行,比如,汉代经常会因为为母亲祝寿而大赦天下,即使皇帝死了,身后的谥号,也要加上个“孝”字,比如,汉孝文帝、汉孝景帝,汉孝武帝,诸如此类,不管是“文”还是“武”,都离不开“孝”,“孝”字当头,皇帝当得才理直气壮。大家在“孝道”指引和约束下,当人做事,天下和谐,万物生长。

  只是皇帝们不知道是没看完儒家经典,还是看完了又忘了。从孔子、曾子和孟子以降,儒家这些人虽然很遵从孝道,也同意“移孝作忠”的说法和做法。但在孔子眼里,落实“忠、孝”观念,也是有条件的,可不是能用“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这么简单一句话概括的。他其实主张的是“亲亲”这个观念,既然父母生养儿女,从根上看,儿女这辈子算是一直欠着父母。皇帝当了天下之主,也就是所有老百姓的父母(不管皇帝是不是吃着奶、玩尿泥的小孩),皇帝和皇帝的父亲、爷爷们不造孽,给大家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算是百姓们欠他们的,儿女有义务爱护父母,百姓们有责任听从皇帝。但孔子认为,孝父母自然是绝对的,这种绝对性来源于自然界规律,但皇帝要是也腆着脸,说效忠于自己,也是绝对的,这就有点太自以为是了。

  所谓“良臣择主而侍”,也就是说,父母不管长得丑还是美,有钱还是没钱,这是不可改变的,儿女必须也理应至始至终奉养尊敬,但对那些皇帝们则不必如此,皇帝们想当全天下人的爹,那是他的事儿,大家不必太认真。更何况,孔子还说,“父慈子孝”,虽然儿子遵从孝道,这是一定的,但当爹的也不能因此就不把儿子当人看,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还是要慈爱一些,潜台词是,当爹的慈爱了,儿子孝顺起来,也就很带劲了。他说的“君仁臣忠”,也是这个理儿。有个叫定公的人问孔子,“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很清晰地说,当臣子产生“忠”的心理冲动,是因为当君的对臣子以礼相待,让人家感动了,不效忠君主,臣子自己都很难过,甚至比死都难过——这就是一些死忠之士的由来。

  汉朝重视孝道,搞了举孝廉之类的官员选拔制度,把那些既孝顺又清廉的高洁之士从人堆里举拔出来,放到皇帝身边和各个地方政府做事情。平时经常动用国家的宣传机器,到处“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把孝作为衡量一个人基本德性的标准,甚至拿法律和监狱来惩戒不孝之行,把整个国家浸泡到浓厚的孝文化中,时间长了,皇帝们也不自觉地完全相信孝子们是国家可以依靠的坚强柱石。可是,大孝子王莽和举孝廉出来的曹操把这个美好的图景撕成碎片,让人很丧气。不过,我依然认为,孔孟的孝道之说是没错的,只是皇帝们和他身边那些大儒们把孝道拔擢到国家政治工具的高度,他们没用好,搬着石头砸自己的脚丫,怨不得别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