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饿出来的健康:无毒善其身----第三章 吃下去的毒素(第一部)

 wmokan 2013-02-13

                饿出来的健康:无毒善其身----第一部           
     第三章 吃下去的毒素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也就是所谓的“民以食为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知识的广泛普及,人们对赖以生存的食物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吃好、吃饱的层次上,而是要吃出健康来,因此,了解每天通过我们的饮食活动进入体内的毒素有哪些,对排毒措施的实行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无所不在的食品添加剂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吃的食物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脱离了原始的自然风味,这些食物依靠各种添加剂而变得更加美味或者更易保存。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明显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好处,但是食品添加剂毕竟是人造化学品,它带来的毒素也不在少数。
    危险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作为现代食品产业的常用品,有一点标准是必须做到的,那就是对人没有害处,也不影响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我们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很少有天然物质,大部分都是化学合成的物质。为了有效防止食品添加剂对人体产生的毒害,联合国以及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都已经成立了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机构。1955年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成立了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和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世界各国也都根据本国的利益和国情,制定出允许使用的品种、限制和禁用品种等法规。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对食品添加剂采取了管理措施,并且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食品添加剂卫生标佳》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这些管理法规在管理和控制使用食品添加剂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受科学技术水平和实践检验的限制,这些法规在制定之初就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
    在20世纪50年代,一种防腐剂在日本曾经大量被使用,但是在1971年,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这种防腐剂有很强的遗传毒性。此后,在诸多的试验中又发现它可以致癌,因此便彻底禁止使用,但是,此间日本人对这种防腐剂的使用已经有9年,其危害性已经不言而喻。

    甜蜜素是1937年人工合成的一种甜味剂,它的稀释溶液的甜度至少是蔗糖的30到40倍,曾经一度被认为是当时最好的化学合成甜味剂,但后来有迹象显示它可能会引起人体的膀胱癌,因此,从1969年开始,美国率先停止了甜蜜素的使用。但是,后来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又证实了它的安全性,因此,后来又被联合国粮食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委员会再次批准可以继续使用。
    由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并不完全都是安全可靠的。也许现在认为是安全的,过段时间就变得不安全,甚至是有剧毒;有些食品添加剂限量使用是比较安全的,但是超过了标准含量就会产生毒害;也有些食品添加剂本身是无毒,如果天天不停地摄入,在人体内累积到一定量以后,可能产生一些轻微的不良反应。
    糖精
    糖精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甜味添加剂,化学名称是邻-苯甲酰磺酰亚胺,难溶于水,而糖精的钠盐易沼于水,简称糖精钠。我们也通常使用的糖精就是糖精钠。
   糖精是化学合成物质,除了在味觉上能有甜味之外,对人体完全没有营养价值。相反,摄入过多或者经常食用含有糖精的食物还会影响健康,县至患病。相关机构对视频中糖精的用量及使用范围有严格限制,一般最大使用量为每千克食品中糖精的含量少于0.15克。如果超过了这个标准,长期食用这类食品就可能对健康形成危害,轻者会减少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造成消化不良,严重者可能引发某些急病。糖精是否能够致癌,科学界对此争论不一,国际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认为糖精的毒性还需要深入研究,目前已经降低原来允许的使用量。
   是药三分毒
   我国古代医书中记载:“凡药,其性必偏而较烈,否则不能治病。”因此,也有了“是药三分毒”、“药是纸包枪,杀人不见伤”的说法。很多皮肤用药物本身就是有毒的化学物质,如果使用不当,不但不会治病,还会因经皮毒积累而致病。
         药毒不分家
    药物是帮助人们驱赶疾病的朋友,怎么会有毒呢?药物的毒性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中国古代文献《尚书》中曾经提到:“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意思就是只有药性发作,使人感到头晕目眩,疾病才能治愈。现代的医学研究显示,长期不恰当的用药,其产生的副作用比疾病本身对人体的危害要大得多。
    药物对身体的效果是多种多样的,是很多不同的药物小分子与人体内不同的组织和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药物通过直接、间接地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甚至通过影响人体生理程序的正常运作来发挥疗效。但是,人体所包含的生命物质与进入人体的药物是截然不同的,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一旦进入人体,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杀死病原体,起到药到病除的作用,也可能跟体内的生理物质产生激烈的冲突,引起显著的副作用。
    据有关资料证明,在所有存在于人体内的毒素中,药物毒素的危害是首当其冲的,如果不及时清理或者长期不当用药,药毒就会在体内积累,进而引发各种后遗症,甚至是令人色变的癌症。
   其实任何一种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关键是要在用药的过程中找对方式,千万不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警惕药物致癌
   常言道: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治疗疾病离不开药物,药物治疗疾病的功劳是不可低估的。但是中国还有句古话叫:“水能载舟,亦能夏舟。”如果在治病的同时,药物的使用方法不对,或泛用某些药物不仅达不到应有的疗效,还可能导致许多种疾病,包括危险的癌症。
    药物引发的癌症称为医源性肿瘤,约占肿瘤发病总例数的万分之一。但是最这近些年来一些药物的大量普及和人们对药物实用常识的匮乏,这一比例有显著增高的趋势。
    20世纪70年代,国际癌症研究所的专家鉴定了可能对人类有致癌危险的化学物质368个,其中有8个药物被认为是致癌性药物。天然药物(包括中草药)中也可能会有致癌物质,如野百合属、天芥菜等植物中,含有致癌作用的生物碱;苏铁、松雪草等植物,也有致癌作用;樟脑油、土荆芥、肉豆蔻、胡椒等,含有致癌作用的挥发油。此外,药物贮存过程中。如果发生变质可能产生致癌物质。
         皮肤需要用“对”药
   不少人认为,价格昂贵的药必定是好药,于是不管什么情况总是优先选择所谓的“好药”,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种误区。面对众多皮肤病患者滥用药物,使药毒经皮吸收产积累,形成长期危害的情况,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就是舍弃所谓的“好药”观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使用方式,具体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 对症下药
    如果想尽快治好皮肤病,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最好的办法就是根据病情对症下药。敏感性的皮肤应该选用性质温和、浓度相对较低的药物,最好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由于细菌和真菌感染导致的皮肤病则应该使用抗菌药物。
    2、 认清个体差异
   人与人的体质是有差别的,即使同一个人不同的身体部位也不一样,因此不同条件下药物会有不同的反应。相对来说,面部、颈部、四肢屈侧的皮肤比较细嫩脆弱,应选用性质比较温和的药物。
    3、 正确使用药物
    为了在治疗皮肤病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应该注意控制总量和疗程,连续使用皮肤药物的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此外,还可与其他外用药如维甲酸、焦油类药物、维生素类等联合或交替使用,这样能够提高疗效并减少各自的不良反应。
    发生接触性皮炎常与药物的基质有关,可换用另外的品种,最好先在一个小的范围试用1至2天以明确是否有过敏反应。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一旦发生副作用应立即停用并到医院就诊进行对症处理。
    4、 慎用激素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并不是治疗皮肤病的万能药,如果使用不当,稍有不慎就会诱发激素依赖性皮炎。常用的氟轻松、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对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很有效,特别是由发炎因起的皮肤瘙痒,但是某些感染性皮肤病却绝对不能用此类药物,否则不但无效,还会使人体局部抵抗力降低,令病情加重。
    警惕外用激素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习惯,只要哪里痒,就会买一些软膏来擦一擦。其实,这是不正确的做法,如果用错了药,反而会加重病情。再者,这些激素类的外用药,长期使用会经过透皮吸收进入人体,残存在皮下组织或者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引发类似于全身用药的副作用。
         从专家长期的观察研究中得知,长期使用一些外用激素药会造成皮肤萎缩变薄、色素沉淀、痤疮、紫癜等症,部分病人还会诱发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出现青光眼、白内障等。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激素成分的违规化妆品或者外用皮肤保健药物,加之生产厂家刻意地宣传,许多消费者忽略了其中的副作用,深受其害。
   有许多爱美的年轻女性,脸上偶尔过敏出现小红斑的时候,并不是去咨询医生,而是徘徊于名目繁多的所谓“抗过敏”化妆品和皮肤保健药物。在使用这些产品的初期,的确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皮肤变得水嫩光滑,然而使用一段时间或者更换品牌时,却常常出现皮炎或者水肿的情况,这就是外用激素长期使用后积累产生的副作用。
    不当饮食产生毒素
   实际上,从外部环境中直接侵入人体的毒素所占的比例相当少,绝大多数的毒素都是由于我们自身的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产生的。只有摆正饮食观念,吃对健康食物,才能使排毒进程顺利进行。
    高脂肪易致癌
    众所周知,脂肪摄入过多可引起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高血压等。但是,近年来的一系列研究发现,高脂肪饮食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随着实验动物饮食中脂肪含量的不断增加。动物癌症瘤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另外,研究还发现,高脂饮食对其它致癌物质的致癌性有促进作用。
    欧美人的饮食习惯与东方截然不同。通过相关的统计显示,美国的肠癌发病率远高于日本。日本人平时的饮食中的脂肪含量约占10%左右,主要是不饱和脂肪;而美国人的饮食中脂肪含量则达到了40%,且主要是饱和脂肪。由此可以看出高脂肪饮食可能是诱发肠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些年,对高脂肪饮食容易诱发肠癌的报道屡见不鲜。结肠癌患者通常大多喜欢糖、肉、蛋、奶和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在其饮食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在所有的动物脂肪中,牛脂的致癌性首屈一指
         关于高脂肪饮食为什么能导致肠癌的发生,有科学家认为是由于当人摄入大量的脂肪以后,胆汁的分泌量就会显著增加,此时过多的胆醇和胆盐就会被肠道中的厌氧细菌的转化为—种不饱和类固醇。这种类固醇物质具有显著的致癌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诸如胆汁酸、石胆酸等与胆汁有关的物质都有致癌作用。它们能够致癌,主要是因为:这些物质与一种叫做多环碳氧化物的强烈致癌物有彼此相似的结构;高脂肪饮食会使肠腔内胆汁酸、中性胆固醇和某些细菌的含量增加,这些因素易致癌;肠道内的厌氧细菌可以改变与胆汁有关的物质,使之产生致癌性。
    经常性的高脂肪饮食,不但可能引起肠癌,还可增加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有关资料表明,在居民饮食以动物脂肪为主的地区中,以上两种癌症的发病率较高。另外,有研究显示,以肉食为主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概率要远高于以素食主的妇女。
    一般认为,雌激素水平很高可能加大乳腺癌的发病率,而食物中的纤维素可以大量“捕捉”雌行激素,并使服激素随粪便排出。
    在美国,每年有将近四万名妇女死于乳腺癌,其中以素食为主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发生率被其他妇女低百分之二是到三十。在以素食为主的非洲和亚洲,乳腺癌的发病率就更低了。这就是为什么西方国家妇女患乳腺癌的发病率超过世界上以素食为主的国家和地区的原因。
    经过长期的调查发现,患有肥胖症的女性易患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特别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是常人的4倍。另外一项统计资料表明,乳癌病人中有40%左右患有不同程度的肥胖症。
    在过去,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项有趣的调查:日本妇女乳癌的发生率是万分之十三,移居到美国夏威夷的日本妇女的发生率为万分之四十四,而移居到美国大陆的日裔妇女则高达万分之七十三,与美国本土妇女的乳腺癌发生率接近。很多科学家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移居美国的日本妇女的日常膳食中脂肪、蛋白质及热量摄入过多,营养过度产生肥胖,从而大幅度抬升了乳癌的发病率。
      近期的临床实践也发现,乳癌术后复发率,肥胖病人比一般病人要高,在病变都有转移的情况下,肥胖病人的术后复发率更是高得多。日本学者还作了进一步的比较,手术后生存能够达到五年的肥胖病人只有56%,而正常人则高达80%。
   这些现象充分表现出,高脂肪的饮食的人群更易于发生癌症,可见,平时饮食上注意合理营养、减少肥胖的发生,对乳癌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少吃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是大家公认的非健康食品,那么为什么油炸食品时油的温度不宜过高?反复食用回锅油有什么危害呢?
   很多家庭为了节省食用油,喜欢把炸过食物的油存放起来,以备下次使用,这种做法对人体的健康是十分有害的。
   当食用油的温度达到200摄氏度以上时,滚热的油脂就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使其中所含的人体必需的脂肪酸遭到氧化破坏,营养含量会降低到普通食油的三分之一以下。此外,高温的食用油中含有醛、酮、低级脂肪酸、氧化物、环氧化物和多种有毒的热聚合物,这些有害的物质会食用油变得更加粘稠,颜色更探,也更易起泡沫和油烟。
   经常食用回锅油是饮食的大忌。食用油经过反复回锅加热,其中的一些残留物会变成有毒的苯系物,苯系物一旦进入人体,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四肢无力和低热等症状。经常食用回锅油,其中的毒素还会使儿童生长缓慢、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甚至致癌。因此,在加热食用油时,要控制在200摄氏度以下,同时避免使用回锅油。
    末腌透的菜不能吃
   腌菜别具风味,是人们普遍喜爱的食品,同时腌菜因为其属于非油炸食品而被认为是未来的“绿色食品”。但是,你知道吗?没有腌透的菜同样不能吃。
    有些人在吃了没有腌透的菜以后,出现嘴唇发青、指甲变蓝,甚至出现恶心、气短、血压下降等急性症状,这就是由于食用了没有腌透的菜而引起肠原性青紫症。
        像白菜、菠菜、韭菜及卷心菜等蔬菜如果腌制的时间不足,菜色没有多少改变,其中大量的硝酸盐就会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剧毒,大量的亚硝酸盐进入血液,能够氧化血液中的铁,使血液中的含氧量不断减少,于是便出现了人体的缺氧症,即肠原性青紫症。肠源性青紫症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肠原性青紫症一船多发生在会用后1到3个小时,当人体出现了肠原性青紫症后,应立即到医院治疗,病情较轻可静脉注射维生素,也可用藿香150克、紫苏150克、生姜2片煎服。病情较重时要静脉注射美蓝,病情危重则还需采取洗胃、输血等措施。可见,没有腌透的菜绝对不可以食用。
    饮酒伤身
    酒是杯中物,贪多伤身,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实。但是,大部分人却对酒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要知道,长期饮酒除了会引起一些免疫力的降低之外,还可以致癌。
    长期饮酒本身并不能直接引起癌症,有研究证实,酒精能刺激脑垂体增加激素的分泌量,加速细胞繁殖,进而使肿瘤的发生率增加。
   长期饮用酒精饮料会使人体内不可或缺的维生素、叶酸、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严重缺少,使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技能衰退,减弱对致病物质的抵抗力,使得罹患癌症的几率大大增加。
   根据有关的数据统计,在所有的癌症患者中,有大约7%的男性和3%的女性都有饮酒的习惯。另外,据药物监督部门的调查表明,酒精可以诱发乳腺癌、甲状腺瘤和恶性黑色素瘤等。女性如果长期饮酒,其患乳腺癌的几率要比不饮酒的女性高20%至60%,甲状腺瘤的发生率高150%,皮肤癌发生率高20%至70%。因此,那些喜欢饮酒的朋友为了自己的健康,就需要慎重对待酒精饮料了。
    吸烟有害健康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很大,除了会引起多种与呼吸道有关的疾病之外,同样也有很强的致癌性。
    吸烟时。烟雾主要刺激的就是呼吸道,因此吸烟与肺癌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经过近年来的一些调查研究发现,吸烟一定程度上也能引发食道癌。
       有专家的研究显示,长期吸烟的人,食管和支气管上皮受烟雾中某些成分的刺激,会逐渐变厚。此外,研究还显示,变厚上皮细胞的增生的程度与吸烟者的烟龄成正比。
    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当烟雾进入呼吸道后,烟雾中的一部分颗粒就会直接粘附在咽喉壁上,刺激管壁上皮发生一系列的改变。烟雾对呼吸道内壁的不良刺激持续时间越长,受其他因素影响而转化成癌症的风险就越大。
    由于吸烟时,烟雾中有害化学物质的刺激作用是慢性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因此吸烟往往浑然不觉,一旦发生癌症,已经是病入膏肓。因此,在提倡健康生活方式的今天,戒烟时吸烟者势在必行的事情。
    饱食伤身
    从外界摄取食物是补充能量的唯一途径,适量的饮食会使人精力充沛,相反,饱食、暴食则对人体危害有加。
    人体的消化系统就像是一架机器,经常饱食或者暴食势必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分泌的消化液供不应求,胃肠不能得到适当休息,长此下去,消化功能就会严重下降。这样的结果不仅使消化系统各器官发生功能障碍,也会连累到其他的内脏。
    1、 由于饱食会使消化系统的工作加重,机体的血液会集中到胃肠,使心脏、大脑等重
   要脏器出现临时性缺血,工作效率降低,时间久了可诱发冠心病、糖尿病、胆石症等恶性疾病;
    2、 经常饱食不可避免会使大景的蛋白质和脂肪进入人提,这时促使胰腺消化液的分泌
    量比平时要大很多。时间久了,胰腺疲劳不堪,功能就会衰退。如果则胰腺管口长期处于收缩状态,胰腺管口阻塞,管内的压力就会骤升,整个胰腺产生充血性,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3、 大量的蛋白质能会因为经常饱食而滞留在肠胃中,经过肠道内厌氧细菌的作用,产
    生一些有毒的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胃肠粘膜,还会进入血液,损害肝、肾、脑的功能。同时,高脂饮食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在细菌的作用下成脱氧胆酸等致癌物质,刺激肠壁,可能诱发大肠癌等。.
           由此可见,经常饱食的害处很多,不仅不能有效的补充营养,反而给人体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每餐只吃八分饱”才是正确的饮食方式。
   不吃受污染的蔬菜水果
    现如今,为了防止病虫害,在蔬菜和水果生长期间,喷洒农药已经是司空见惯。由此而来的农药残留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要想尽量减少食用受污染的蔬菜水果,首先就需要了解哪些蔬菜和水果更容易受到污染。污染较重的蔬菜是叶菜,如小白菜、青菜、鸡毛菜、韭菜、菠菜等,而根菜、瓜菜和果菜,如土豆、苦瓜、西红柿以及洋葱等受到农药的污染相对较小,并且这些蔬菜的营养成分也较高。总之,农药残留容易超标的主要有白菜类、韭菜、什蓝、花椰菜、芥菜、英白等。农药污染相对较小的蔬菜为:茄果类蔬菜如青椒、西红柿等。
   很多人买菜时,往往喜欢挑有虫眼儿的蔬菜、认为这种蔬菜没有农药残留。实际上这种做法没有科学道理。农药在喷洒后,很难在同一时间内杀死全部害虫,时间长了,害虫会产生抗药性。因此,蔬菜上有虫眼并不是安全的保证。
    通常反季节蔬菜、逢年过节集中上市的蔬菜,都是在大棚内人工种植的,几乎没有不使用农药的。因此,相比之下,应季蔬菜的农药残留量就会少很多。一些有刺激性气味的蔬菜如洋葱、大蒜等,几乎不会发生病虫害,不用施药,因此也不必担心农药残留的危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