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系统集成管理--资源池管理与项目组分散管理

 senfi 2013-02-18
 

资源池的形式:

优点:

1、池成员各自存在,独立于任何项目组。

2、能快速的成立临时团队。

缺点:

1、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

2、池管理员无法高效的管理池成员。(池成员会更接近于各个实际的项目经理)

3、当出现池成员空闲时,不能及时发现并提供任务。(池成员空闲时,需要走流程将成员放回资源池)

4、项目空闲期,资源池人力资源成本会被无限放大。因为没有一个项目组愿意承担该成本。而在项目繁忙时期,由于资源紧张各个项目组又需要大量的人员支持,此时资源池就会被再次被扩大。这样一来一去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5、池成员能力的关系,会造成一些成员即使在业务繁忙的事情,也没有项目组愿意申请调用。而该成员在进入公司的时候又是因固定项目而进入的,此时没有人能对该成员负责。这势必造成第二个恶性循环。

6、池成员绩效得不到有效统计。在统计绩效的时候,只是池管理员问下相应的项目经理,成员在项目中的表现情况,不能很好的体现成员的绩效。

7、因为整个资源池完全不盈利,只有成本计算,最后没人承担大量的人员空闲成本消耗。

 

分散到各个大项目组:

优点:

1、因为各个成员都属于特定的项目组,因此不用再有人进行管理。

2、各个大的项目经理能够高效的管理组中成员,因为成员属于大项目组的小项目组。

3、当成员空闲时,便于大项目经理做人员统计,并协调组内帮忙完成任务,小而急的事情。大项目组经理按周公布本项目组中下一周空闲项目组成员,便于跨大项目组的借调,在新的项目组上,人力成本计算细化到天或者小时。

4、项目组在招人时就不会再出现人员过渡扩招的情况,因为各个大项目经理需要负责新进来的人的用人成本。而且各个大项目组需要为新招的人员负责,此时就不会出现有人但是没有项目组承担成本情况。

5、由于每个成员肯定属于某个具体的项目组,项目经理也比较清楚组成员的情况,这便于成员绩效和技能的统计。

6、在发生大项目组间借调时,严格结算用人成本。

缺点:

1、在项目繁忙的时候,可能项目组之间,人员长时间借调不方便,此时组成临时项目组存在困难。但是若是,若是借调过程中,人力成本结算这一块能有一定的浮动空间,那问题就解决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