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萎缩性舌炎 萎缩性舌炎是指由多种疾病引起的舌粘膜萎缩性改变。在萎缩过程中,首先是丝状乳头缩短,继之为菌状乳头。最终导致舌 乳头完全消失,舌上皮与舌肌变薄,色泽红绛光滑,也称秃舌或光滑舌。引起萎缩性舌炎的疾病有多种,例如慢性贫血、烟 酸缺乏、干燥综合征。临床上以干燥综合征所致的舌粘膜萎缩性改变为多见。干燥综合征,又称斯耶格伦氏综合征,主要表 现为口腔干燥、干燥性角膜炎与结缔组织病三征。口干是本综合征最突出的症状。在长期持续的口腔粘膜干燥过程中,常出 现不同程度的舌乳头萎缩,舌质一般淡而暗涩,舌肌变薄,多皱褶。唾液呈泡沫或粘丝状,咀嚼、吞咽、语言均受严重影响 。猛性龋多见。全口托牙吸附力差,并常伴白色念珠菌感染。本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萎缩性舌炎的诊断依据是舌部粘膜及舌肌的萎缩性改变,唾液减少,自觉口干。进一步作血液或免疫功能等检查,可明确诊 断引起本病的原发疾病,例如贫血、干燥综合征等。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须以明确诊断原发病为基础,对不同的原发病给予叶酸、维生素B12、 肝浸膏或免疫抑制剂。在急性 发作阶段常用抗菌素或制霉菌素液含漱,以治疗或防止细菌感染。为促进唾液分泌,常用毛果芸香碱、维生素C等药。 中医称萎缩性舌炎为“镜面舌”,归属“燥”症范畴。《医门法律》认为本病是因“燥胜则干,夫干之为害,非遽赤地千里 也,有干于外而皮肤皱揭者,有干于内而精血枯涸者,有干于津液而荣卫气衰肉烁而皮著于骨者,随其大经小络所属上下中 外前后,各为病所。”而燥有内燥与外燥之分。外感温热或外触毒物,积而成火可致外燥,津液或精血亏损则成内燥。燥胜 则干,干于口腔则表现为本病症状。所以,治疗本病当以滋阴降火、益气养阴为原则
1剂,含漱5-6次。
肺汤。
显好转(口唇干燥症状明显改善,6个月未复发)8例,无效(仍有口唇干燥症状)12例。
,灼伤津液而成燥症。所以生津润燥乃治本病要旨。本方用生地、石斛,并要求新鲜,意在加重生津作用;天冬、麦冬为养 阴要药;黄连、黄柏清热解毒;细辛温经止痛;冰片清热止痛。本方采用含漱法,可起到直接改善口腔干燥症状的效果。另 据现代药理研究,天冬、麦冬、生地等药有调节免疫作用,对与免疫失调有关的干燥综合征可能有一定的纠正作用。本方名 和剂量由编者所拟
克,水煎服。
,脾失健运,津燥液干而成的萎缩性舌炎。此型是燥象见于外,而湿邪困于内,故治标求本,需用反治。方中苍术、川朴祛 湿利水;藿香、佩兰、郁金芳香化浊;苡仁健脾,陈皮理气,均助除燥一臂之力;黄柏、夏枯草、生甘草清热解毒。湿热除 后脾胃得以调和,则津液生化有源,故能有效地治疗本病。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明显改善)12例,有效(口干及舌唇干燥明显好转,但化验指标改善不明显或有反复)43例,无效(口舌干燥及化验均无改善)5 例。
并用桃仁、红花、莪术增强活血作用。本方能使风燥因气血得补而自熄,干燥因血脉和顺而滋润,萎缩因供养充足而复生。 本方名及剂量由编者所拟
根30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
气;僵蚕、板蓝根、生甘草解毒清理肺热。对外感风热,热邪久留少阳,津液耗损而致燥症有针对性。肺气宣通,则通调水 道,津液正常疏布,口干舌燥乳头萎缩诸症均可缓解。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肺;葛根升阳清浊。诸药合用,对胃气虚弱、脾失健运引起的萎缩性舌炎有良好疗效。本方名及剂量由编者所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