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秋羽·高考作文要忌“十多十少”

 颐心文苑 2013-03-02
 

 

 
 
 

  

 

  【名师论道】
赵秋羽·高考作文要忌“十多十少
来源/绿色小洲的空间   复制·编辑/齐鲁人 

              

 

 

   赵秋羽: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特级教师  

    【齐鲁人按】这篇发表于2011年的作文辅导文章,对于今天的考生应该依然很有参考价值。  
 
                   高考作文要忌“十多十少”
      2011年高考就要临近了。这是一场决定人生命运的拼搏。有人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这话不无道理。那么,如何才能“得作文——得语文——得天下”呢?我想,只要克服考场作文常犯的 “十多十少”的毛病,就可以如愿以偿得天下了。

考场作文常犯的“十多十少”的毛病是

符合题意的多,切合题意的少;

泛泛而写的多,具体描写的少;

罗列材料的多,分析材料的少;

胡编乱造的多,真情实感的少;

雷同的材料多,新鲜的材料少;

牵强附会的多,扣题紧密的少;

眼界狭小的多,境界开阔的少;

无病呻吟的多,关注社会的少;

文体杂交的多,体裁规范的少;

字迹缭乱的多,卷面整洁的少。

 

 .符合题意的多,切合题意的少。

 能做到符合题意的考生有75%,能做到切合题意的只有20%。为什么呢?关键在于缺乏深刻的思考。例如,一道作文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12 年前,他总是带领他的学生们去一个宽敞的大礼堂上课、开会,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多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10 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考生拿过考卷就动笔写,中心大多数是“细节决定成败”、 “态度决定一切”、“贵在坚持”、“论坐前排后排的利与弊”、“学会聆听”;甚至有人脱离材料内容,写日本的强国之路、中国的改革开放等等。

 很少有人冷静思考,为什么爱坐前排的学生成功的比例高?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其实,只要经过思考,不难得出结论:是积极进取的心志一丝不苟的态度勤奋好学的精神造就了人们事业的成功。而这些正是平时一点一滴长期培养出来的优秀品质这才叫“切合题意”。

 命题作文,如《不要轻易说“不”》。很多人都写了“不”,比如我们不要干什么事。但是却都忽略了“不轻易”这个重点,所以都是符合题意的,只能达到二类文.只有把“不轻易”和“不”都突出了才是切合题意,有望进入一类文。

“开放性和限制性”并举是新材料作文的特点。本文的开放性是指,对成功的关键因素探讨不具有规定性,只要符合事理即可;限制性是指,不可以随心所欲的立意,不能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泛泛而写的多,具体描写的少。

写人记事只是泛泛叙述,没有重点部分的具体描写;切记,没有细致描写的文章不能叫记叙文。什么叫描写?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大和尚和小和尚,大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这叫叙述。

从前有座巍峨山,山上树木葱茏野花点缀林间。在绿树掩映之中,有个香烟缭绕的古庙,庙里坐着个胖胖的和尚和一个瘦削的和尚,大和尚正在眉飞色舞地给小和尚讲故事。——这叫描写

我们的作文就是缺少这些生动的描写。
 

.罗列材料的多,分析材料的少;

部分同学似乎掌握了议论文的一个错误的公式一个论点+三个事例=一篇论文没有对所举实例的分析,没有理论的阐述,这不是论文。叙事不能代替说理,故事不能没有分析。
 

.胡编乱造的多,真情实感的少。

“真”是作文的灵魂,作文就是真实的即使虚构的故事真实的自己也应该在里面。如果你写我应经大学毕业当了市长,如何如何,别人一看就知道是你编的,不会感人。常有同学说,我写随笔感觉挺好的,为什么一到写考试作文,就不会写了?是的,随笔妙在袒露一个真实的自我。心有所动而作,情有所感而发,缘情为文,因思而作,顺理成章。没有枷锁,没有敷衍,没有卖弄,生活的本色反而尽现。是倾诉、宣泄,它,也便如交谈般亲切。由于少了题材、主题、体裁、表达等等的束缚,春花秋叶四时更替,烦恼苦闷欢声笑语,宇宙万物众相百态,凡人小事点滴琐记,无一不可以信手拈来,斐然成篇。写作的冲动往往来自刹那的引发,因而一篇文章常常是 一页心灵史。随笔妙在随便。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有什么就写什么,一颗水落地,任它南北东西流淌而已。这种表达的灵活性给了写作主体最大的自由性,轻松自然,不畏惧,不厌烦,文思自然如水而流,如泉而涌。如果在考场之上,大家也如此,岂不更是妙笔生花?

事实如何呢?请看我们的考卷:全班集体离婚、父亲一律外遇、母亲一律辛苦,荒唐至极,哪有生活与艺术的真实?
 

同时注意,真情实感也分好坏不写思想偏激的文章,不要以抨击社会为荣,不要否定时代主流意识,不要用鲁迅对付国民党的态度对待现实社会。这些都违背了高考的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雷同的材料多,新鲜的材料少。

很多人总喜欢把自己知道的几个老旧事例往题目里面套。大家都爱写爱举古人、名人的例子,我想屈原、司马迁、爱迪生、居里夫人,一定能被评选为最受考生欢迎的人物,因为司马迁已经被考生在考场上连续宫刑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了;爱迪生天天发明灯泡。我曾对考生提出一个口号,叫做“消灭爱迪生,保护司马迁”。意思是不要再在作文里出现爱迪生发明灯泡的事了,不要让司马迁再受宫刑了。多用点新颖的材料比如历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事迹就很好。 
 

.牵强附会的多,扣题紧密的少。

高考作文题:“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论点:有时跳出事物却能看到更美。

论据:一个女人,她披上龙袍,登上宝座,威仪震慑四海。也许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她是流芳百世的名主还是遗臭万年的贵妃。一座无字碑,功过后人评定,如那花香,风吹万里也有淡出的一天,融融月,淡淡风。她治理的国家兴盛是世人所能看到的,同为女性,我更偏爱于她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明君。

论点归纳正确,论据却牵强附会,不能支持论点,更不能表现中心。
 

.眼界狭小的多,境界开阔的少。

行文“低幼化”现象严重。自从1998年高考小作文《妈妈只洗了一只鞋》开始,作文选材的低幼化越来越明显。从选材区间来说,许多考生热衷于写幼儿园、小学的生活;许多人在写家中的小花瓶破碎了,究竟是谁打坏的;放在抽屉里的几元钱不见了,是谁偷的;有一本复习资料究竟借不借给同学看,自己的橡皮找不到了,是谁拿的;题目做不出来怎么办……或者自编童话“月亮姐姐”、“太阳公公”、“龟兔赛跑”。2009年全国1卷考题“小动物运动会”也有此倾向。我们不是说这些材料不能写,而是说一个高中毕业生有价值的生活不应该只是这些。

写高中阶段的生活也很少,涉及教育改革、学习思想的变化,或自己经历的挫折曲折及其感悟等更少。  
   作文是要考察考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及创造性思维的.我们的同学视野境界应当开阔一点,思考问题应该深入一点,关注社会生活,探索事物本质,感悟世间真理,从而写出真正有价值的文章来
 

 .无病呻吟的多,关注社会的少。

无病呻吟的第一表现就是滥用题记。
   题记应是高度概括本文中心的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可是许多同学为写题记而写题记,无病呻吟。所写题记,干脆不是题记。例如:
 
                    

“今天晚上的星星很少,不知道它们跑哪去了,赤裸裸的天空,星星多寂廖。我以为伤心可以很少,我以为我能过的很好,谁知道一想你,思念无药,无处可逃。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袜子和你身上的味道,我想念你的吻和手指淡淡烟草味道,记忆中曾被爱的味道······                                        ——题记

【首段】辛晓琪的一首《味道》就这样拨动了记忆深处那脆弱的心弦。我想,大抵,我也是在怀念着一种味道吧。”

(选自某生作文《怀念你的味道——给母亲的第一封信》)

其实,将“——题记”去掉,直接做文章的开头,再好不过了
 

无病呻吟的第二表现就是文章实在无话可说,就写小学已写过的素材,什么上车让座,买饭排队,帮助盲人,节约用水,要不然就写过时的热点“九八抗洪”“5.12地震”……毫无新意,无病呻吟。
 

考生应该握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提出全新观点,着眼焦点问题,引起读者兴趣,吸引考官眼球。如,北非动荡、日俄争端、房价居高、文凭贬值、交通拥堵、人才外流等等话题,是人们颇感兴趣的问题,若能提出新的见解,定会有意外收获。
 

.文体杂交的多,体裁规范的少。
  
 高考对文体的要求是“符合文体要求”。
   意思是写什么文体像什么文体。而许多考生不考虑文体要求,文章写得四不像。写议论文,讲了一堆故事不讲道理;写记叙文,开头结尾都议论,中间夹个故事。还有的平分秋色,记叙议论各占
50%的比例,说不清是何文体。要不然,就充斥网络语言,无法判断文体。所以,我们应该规范文体。虽然,在历年高考中,都有考生用古文作文或写诗歌获得了满分,但是我们不提倡这些另类文体。我们还应该切实提高写作能力出发,进行常规的记叙类、议论类的文体训练,而不应该投机取巧、凭侥幸取胜。

 

10.字迹潦草的多,卷面整洁的少。

高考作文要得高分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第一印象”的确很重要
   先说什么是不好的印象字迹潦草,歪歪斜斜,勾勾抹抹,全篇涂改混乱之处太多;还有字数不足
800格就停,或过多分段、以空格充数800字的文章分出20
段。不论内容如何,这些就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第一印象”;
   反之,就会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会有意外收获
 

另外,谈谈高考作文“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这四个层面的要求问题。这是高考大纲中作文发展等级的层面的要求,是满分作文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但是,很多考生望而生畏,认为做到一个方面都很难,何况四个方面都做到了?

这是一个误解。我们是否发现,我们所见到的满分作文,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实际情况是,评卷老师掌握的标准为,四个方面中,只要有一个方面突出就可以得满分。因此,我们尽可以发挥长处,回避短处,突出一点,向满分的目标前进。
 

最后,谈谈全国新课标卷的作文走向的预测问题。今年是河南等省区进入新课改高考的第一年,考生很关心全国新课标卷的作文走向问题。要看清未来,必须回顾历史。纵观恢复高考30年,作文考试经历了这样一种走势:

题型

年代

年数

立意特征

材料运用

命题/半命题作文

(1979—1989)

11

内容紧扣标题

没有材料可引

材料作文

(1990--1998)

9

立意的唯一性

必须引用材料

话题作文

(1999--2005)

7

立意的自由性

不要引用材料

扣住话题即可

新材料作文

(2006--2010)

5

立意的多角度

议论文引用材料记叙文不引材料 




    从上表看,每种作文形式约经历
10年时间。相对不太理想的“话题作文”还持续了7年。依此类推,目前比较理想的“新材料作文”,至少应该以10年为一个周期而到2010年才实行了5年。所以,推断2011年高考应该仍是“新材料作文”。
 

在这距离高考仅几个月的时间里,考生的作文备考重点有两方面
    一是了解并掌握“
新材料作文
”的做法,也就是作文章法的基本要求
    二是作文最新素材的搜集,如
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关心时事政治,掌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精神。

上述要求都做到了,你的人生梦想就有可能实现了。最后,祝广大考生美梦成真!

  201135于吉大附中)    

  (加粗字、红色字为复制、编辑时所加,表示“着重”——齐鲁人注)
 
 
                         欢迎光临颐心文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